-
擅长:胃十二指肠疾病、急慢性腹泻病、过敏性胃肠病、幽门螺杆菌感染、肠内营养、对再发性腹痛、再发性呕吐、营养性疾病、胰腺炎、便秘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1997年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1997年起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担任儿科临床工作。从事小儿消化科工作20年。尤其在营养不良、食物过敏、小儿上消化道狭窄内镜治疗有丰富经验。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儿科协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十七届委员会临床营养学组委员。
展开-
有蛔虫的症状是什么
肠道蛔虫症常见腹痛为脐周不定时隐痛钝痛可自行缓解,消化道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症状,部分患者有荨麻疹、哮喘等过敏表现,严重感染可致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还会出现肠梗阻(剧烈腹痛频繁呕吐停止排气排便)、胆道蛔虫病(突发剑突下钻顶样剧痛辗转不安)。 一、肠道蛔虫症常见症状 1.腹痛:多为脐周不定时的隐痛或钝痛,疼痛程度不一,可自行缓解,这是因为蛔虫在肠道内活动刺激肠黏膜及引发肠痉挛所致,儿童由于肠道神经相对敏感,腹痛表现可能更为明显,且儿童因表达能力有限,可能会以哭闹等方式提示腹痛。 2.消化道症状:常见食欲不振,因蛔虫在肠道内争夺营养并影响肠道正常消化功能;部分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有时可见蛔虫;还可能有腹泻或便秘,这与蛔虫寄生导致肠道功能紊乱有关,儿童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感染蛔虫后消化道症状可能更易出现且较成人更为显著。 二、过敏相关表现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过敏症状,如荨麻疹,这是由于蛔虫代谢产物等作为过敏原引起机体的过敏反应;还可能出现哮喘,蛔虫移行至肺部等组织时可引发气道的变态反应,儿童免疫系统相对稚嫩,发生过敏反应的概率可能相对较高,需密切关注儿童是否出现喘息、气促等哮喘相关表现。 三、严重感染相关表现 1.营养不良与生长发育迟缓:蛔虫长期寄生在肠道内,大量摄取人体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尤其多见于儿童,会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体重不增、身高增长缓慢等情况,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营养需求大,蛔虫感染对其营养状况影响更为突出。 2.急腹症表现 肠梗阻:蛔虫扭结成团可阻塞肠道,多见于儿童,表现为剧烈腹痛、频繁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这是因为蛔虫团堵塞肠道,导致肠道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需紧急处理。 胆道蛔虫病:蛔虫钻人胆道引起,突发剑突下钻顶样剧烈疼痛,疼痛难忍,患者辗转不安,疼痛可突然缓解又反复发作,这是由于蛔虫进入胆道后刺激胆道括约肌,引发强烈痉挛所致,儿童胆道相对较细,更易发生胆道蛔虫病。
2025-10-16 11:49:40 -
喝了苹果醋胃不舒服怎么办
喝苹果醋后胃不舒服,首先停喝苹果醋,适量喝温水,根据症状轻重采取对应措施,儿童要谨慎处理且家长密切关注,老年人需留意基础疾病症状变化,严重时及时就医。 一、停止继续摄入苹果醋 如果是因为喝了苹果醋后出现胃不舒服的情况,首先要立即停止继续饮用苹果醋,避免进一步刺激胃部,加重不适症状。 二、适当饮用温水 可以适量饮用一些温水,温水能够起到一定的稀释作用,缓解苹果醋对胃黏膜的刺激,同时还能温暖胃部,让胃部感觉舒适一些。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温水的摄入量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一般儿童每次饮用100-150毫升左右,成人每次可饮用200-300毫升左右,但要注意不要一次性饮用过多,以免引起胃部不适加重。 三、观察症状轻重并采取对应措施 1.症状较轻时: 对于一般人群,如果只是轻度的胃部不适,如轻微的胀痛、灼热感等,可以通过休息来缓解。休息时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让身体处于放松状态,有助于胃部的恢复。 对于儿童,要确保其安静休息,密切观察精神状态等情况。如果儿童出现哭闹不止等异常表现,需要更加关注。 2.症状较重时:如果胃部不适较为严重,如出现剧烈疼痛、频繁呕吐、呕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就医的紧急程度相同,但儿童由于表达能力相对较弱,更需要家长密切留意其身体状况变化,及时送医。 四、特殊人群的特别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的胃部比较娇嫩,喝了苹果醋后胃不舒服需要格外谨慎处理。除了上述措施外,要避免让儿童自行处理,家长要严格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应对,如准确控制温水的饮用量等,并且在送医过程中要平稳搬运儿童,减少颠簸对胃部的刺激。 2.老年人:老年人可能本身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喝了苹果醋后胃不舒服更要重视。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要留意自身基础疾病的相关症状是否加重,如原本的胃痛是否比平时发作更频繁、程度更剧烈等,一旦有异常情况应尽快就医,因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2025-10-16 11:47:06 -
吃坏肚子上吐下泻快速缓解方法
吃坏肚子上吐下泻时,要及时补充水分,可少量多次喝温开水或口服补液盐溶液;调整饮食,呕吐腹泻严重时暂禁食4-6小时,之后进清淡易消化流食,缓解后过渡到半流食再恢复正常饮食,不同年龄人群饮食调整有别;要腹部保暖,用热水袋等热敷腹部,儿童更需注意;若症状严重如频繁呕吐、腹泻量大、高热、腹痛剧烈等要及时就医,特殊人群更应如此。 一、补充水分 吃坏肚子上吐下泻时,身体会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容易导致脱水。此时要及时补充水分,可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也可饮用口服补液盐溶液,以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维持身体的水电解质平衡。对于儿童,要格外注意水分补充,防止因脱水出现严重后果。 二、调整饮食 1.急性期饮食:在呕吐腹泻较为严重时,可暂时禁食4-6小时,让胃肠道得到休息。之后可进食一些清淡、易消化的流食,如米汤、稀藕粉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生冷食物,这些食物会加重胃肠道负担。 2.缓解期饮食:随着症状缓解,可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如面条、软米饭、蒸蛋羹等,然后再慢慢恢复到正常饮食。但仍要注意饮食的清淡和易消化,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饮食调整的具体方式有所不同。例如儿童的消化系统较为脆弱,饮食调整需更加谨慎,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原则。 三、腹部保暖 腹部着凉可能会加重胃肠道不适,可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腹部,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防止烫伤。对于儿童,腹部保暖尤为重要,因为儿童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弱,腹部着凉易导致胃肠道痉挛,加重上吐下泻症状。 四、就医治疗 如果上吐下泻症状严重,如频繁呕吐无法进食进水、腹泻次数频繁且量大、伴有高热、腹痛剧烈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进行相关检查,如大便常规、血常规等,以明确病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如使用止吐、止泻药物等。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等,出现吃坏肚子上吐下泻的情况更应及时就医,因为这些人群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2025-10-16 11:45:50 -
玉米吃多了会便秘吗
玉米吃多了可能会便秘,这与膳食纤维摄入过量、消化功能差异、个体肠道适应情况有关,儿童、老年人、胃肠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需注意,儿童过量食用易加重胃肠负担致卡顿,老年人易因胃肠蠕动减退致便秘,胃肠疾病患者过量食用易刺激加重病情并增便秘风险,食用时要适量并根据自身情况调整。 膳食纤维摄入过量:玉米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较高,正常情况下,膳食纤维能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但如果一次性摄入过多玉米,膳食纤维在肠道内吸收大量水分,可能会使粪便变得干结,从而引发便秘。例如,对于平时膳食纤维摄入较少的人,突然大量食用玉米,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消化功能差异:不同人群的消化功能存在差异。对于一些胃肠蠕动较慢、消化能力较弱的人,过量食用玉米后,玉米中的成分较难被充分消化吸收,容易在肠道内堆积,影响肠道正常的蠕动和排空,进而增加便秘的风险。比如老年人,其胃肠功能相对较弱,过量食用玉米更易出现便秘问题。 个体肠道适应情况:每个人的肠道对食物的适应能力不同。有些人的肠道对突然增加的大量玉米成分不适应,肠道的正常运动节奏被打乱,导致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引发便秘。 特殊人群需注意 儿童:儿童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过量食用玉米可能会加重胃肠负担。儿童肠道相对较窄,过多的玉米纤维可能会在肠道内卡顿,引起消化不良和便秘。建议儿童食用玉米时要适量,并且最好将玉米充分咀嚼后再吞咽。 老年人:老年人胃肠蠕动功能逐渐减退,过量食用玉米易导致便秘。老年人可以选择将玉米加工成玉米糊等更容易消化的形式,同时要注意搭配其他富含水分和易消化的食物,保证每日足够的水分摄入,以维持肠道正常的润滑和蠕动。 胃肠疾病患者:本身患有胃肠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肠道炎症等的患者,过量食用玉米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加重原有病情,同时也增加了便秘的发生风险。这类患者应根据自身胃肠功能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食用玉米,必要时减少玉米的摄入量。
2025-10-16 11:44:51 -
一到夏天就拉肚子是什么原因
夏季易引发腹泻的原因包括:肠道易激综合征,中青年常见且女性可能更易受影响,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人群风险高;饮食因素,不洁饮食致肠道感染性腹泻,生冷食物摄入过多使肠道受刺激致腹泻;腹部着凉,肠道血管收缩致蠕动加快,老年人易受影响;肠道菌群失调,出汗多不注意补水或过度用抗生素致菌群失调引发腹泻。 一、肠道易激综合征 1.发病机制:夏季气温高,人体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易被打破,而肠道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肠道对这种神经功能的改变较为敏感,从而引发肠道蠕动功能紊乱,导致腹泻。例如,相关研究发现,约30%-50%的肠道易激综合征患者在夏季症状会加重。 2.人群特点: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中青年较为常见,女性相对男性可能更易受影响。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 二、饮食因素 1.不洁饮食:夏天食物易变质,若食用了被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病毒污染的食物,会引起肠道感染性腹泻。比如,吃了变质的凉拌菜、隔夜的海鲜等,细菌在肠道内繁殖,刺激肠道黏膜,导致肠道分泌增多,引起腹泻。 2.生冷食物摄入过多:夏季人们喜欢吃冷饮、生鱼片等生冷食物,这些食物会使肠道受到寒冷刺激,肠道蠕动加快,从而出现腹泻。尤其是儿童,肠道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因过多食用生冷食物而腹泻。 三、腹部着凉 1.原因及影响:夏天空调温度过低、夜间睡觉不盖好腹部等情况易导致腹部着凉。腹部着凉后,肠道血管收缩,影响肠道的正常血液循环和消化功能,引起肠道蠕动加快,出现腹泻。老年人由于体温调节能力较差,以及肠道功能相对衰退,更容易因腹部着凉而腹泻。 四、肠道菌群失调 1.发生情况:夏季人体出汗多,水分和电解质丢失较多,若不注意补充,容易引起肠道菌群失调。此外,一些人在夏季会过度使用抗生素,也会破坏肠道正常菌群平衡,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例如,长期或不规范使用广谱抗生素后,肠道内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大量繁殖,引发腹泻。
2025-10-16 11: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