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胃十二指肠疾病、急慢性腹泻病、过敏性胃肠病、幽门螺杆菌感染、肠内营养、对再发性腹痛、再发性呕吐、营养性疾病、胰腺炎、便秘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1997年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1997年起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担任儿科临床工作。从事小儿消化科工作20年。尤其在营养不良、食物过敏、小儿上消化道狭窄内镜治疗有丰富经验。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儿科协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十七届委员会临床营养学组委员。
展开-
没胃口吃什么
没胃口时可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小米粥、藕粉,酸味开胃的山楂、酸梅汤,富含维生素的橙子,儿童选软烂食物如南瓜泥等,孕妇选清淡易消化符合口味的如苏打饼干,老年人注重食物软烂和营养均衡选鸡蛋羹等,且特殊人群按需调整饮食或咨询医生。 一、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1.小米粥:小米富含碳水化合物,易于消化吸收,能为身体提供基础能量,且其质地温和,对胃肠道刺激小。研究表明,小米中的营养成分有助于维持胃肠正常功能,适合因胃肠功能较弱或食欲不佳者食用。 2.藕粉:属于低纤维且易消化的食物,冲泡后呈糊状,可快速补充能量,不会加重胃肠负担,是没胃口时补充能量的良好选择。 二、酸味开胃食物 1.山楂:含有山楂酸等成分,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功能。有研究显示,适量食用山楂可提升食欲,但需注意胃酸过多者应谨慎食用,以免加重不适。 2.酸梅汤:由乌梅等制成,酸甜口感可刺激唾液和胃液分泌,帮助开胃。但糖尿病患者需选择低糖配方,避免血糖波动。 三、富含维生素的蔬果 1.橙子: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其酸甜味道可改善食欲。一般人群均可适量食用,但胃肠敏感者应避免空腹食用,以防刺激胃肠道。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没胃口时可选择软烂的食物,如南瓜泥、香蕉泥等,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儿童胃肠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需保证食物易消化且营养均衡,以满足生长发育需求。 孕妇:没胃口时可选择清淡、易消化且符合自身口味的食物,如苏打饼干等,以保证营养摄入。同时需关注是否因孕期反应导致食欲变化,必要时咨询医生调整饮食方案。 老年人:没胃口时要注重食物的软烂程度和营养均衡,可选择鸡蛋羹、豆腐脑等。需关注老年人是否因慢性疾病等原因导致食欲减退,必要时结合健康状况调整饮食并咨询医生。
2025-10-16 11:22:24 -
突然打嗝怎么回事
突然打嗝分生理性与病理性原因,生理性因进食过快过饱、冷热辛辣刺激、吞咽空气致膈肌痉挛,病理性由胃肠道或神经系统疾病影响膈肌调控引发,儿童多因饮食不规律等,老人打嗝频繁伴其他不适需就医,特殊病史人群打嗝要关注病情变化及时就医。 一、生理性原因导致的突然打嗝 1.饮食因素:进食过快、过饱,或摄入过冷、过热、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可刺激膈肌,引发膈肌痉挛从而导致打嗝。例如,快速饮用碳酸饮料时,大量气体进入胃内,可能刺激膈肌引起打嗝;进食过饱使胃部扩张,也会对膈肌产生刺激。 2.吞咽空气:进食时频繁说话、大笑,或嚼口香糖等,会导致吞咽过多空气,空气进入胃肠道后刺激膈肌,引发打嗝。 二、病理性原因导致的突然打嗝 1.胃肠道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病变可影响胃肠道正常蠕动及神经调节,进而波及膈肌引发打嗝。例如,胃食管反流病时,胃酸反流刺激食管,可能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膈肌痉挛性收缩导致打嗝。 2.神经系统疾病:某些神经系统病变,如脑血管意外(脑梗死、脑出血等),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对膈肌的调控,导致打嗝。此类情况相对少见,但需引起重视。 三、不同人群突然打嗝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突然打嗝多与饮食不规律、进食过快或食用生冷食物等有关。家长可通过轻拍背部、少量多次饮水等方式缓解,若频繁或持续不缓解需就医排查是否存在消化道异常。 2.老人:老人突然打嗝需警惕是否为疾病征兆,如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若打嗝频繁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胸痛、呕吐、吞咽困难等),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严重病变。 3.特殊病史人群:有胃肠道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病史的人群,突然打嗝时更应密切关注,可能提示原有病情变化,需及时就医评估,避免延误治疗。
2025-10-16 11:17:31 -
脂肪肝会病变吗
脂肪肝有可能病变,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均有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的风险,不同年龄段、性别有不同情况,不良生活方式及有基础病史人群病变风险更高,需针对不同人群采取相应措施降低病变风险。 对于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肝脏反复受到酒精的损伤,进而引发炎症反应等,同样存在向肝硬化、肝癌等病变发展的风险。 在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患脂肪肝后病变的风险有所不同。儿童如果患有脂肪肝,若不及时干预,也可能随着年龄增长出现病情进展;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相对较弱,肝脏的代偿能力等有所下降,脂肪肝病变的风险可能相对更高一些。 性别上,一般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导致脂肪肝病变风险不同,但女性在妊娠等特殊生理时期,脂肪肝的发生发展可能会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关注。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肥胖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脂肪肝的病情,从而增加病变的可能性。例如,长期摄入高脂肪、高糖食物会使体内脂肪堆积在肝脏,促进脂肪肝的发展;而缺乏运动则不利于脂肪的消耗,进一步加重肝脏负担。 有基础病史的人群,比如本身患有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人,患有脂肪肝后病变的风险会更高。因为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紊乱,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异常,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肝脏的代谢功能,促使脂肪肝向更严重的病变方向发展。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儿童脂肪肝患者,家长要注意控制孩子的饮食,避免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过多摄入,增加孩子的运动量,帮助孩子控制体重;对于老年脂肪肝患者,要更加注重定期监测肝脏功能、进行肝脏相关影像学检查等,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干预;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脂肪肝患者,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高脂血症患者要控制血脂水平等,以降低脂肪肝病变的风险。
2025-10-16 11:16:12 -
拉肚子喝两口白酒好了
从循证医学角度白酒无治疗拉肚子的科学功效因酒精刺激胃肠道,儿童饮白酒会致严重胃肠反应及影响发育,孕妇饮酒会影响胎儿发育,老年人饮酒易引发严重健康问题,有胃肠道基础疾病人群饮酒会恶化原有病情,各类人群拉肚子均不能靠白酒需采取安全医疗手段或遵医嘱规范治疗。 一、白酒对拉肚子作用的无科学性依据分析 从循证医学角度,白酒并无治疗拉肚子的科学功效。酒精属于刺激性物质,拉肚子时胃肠道黏膜通常处于应激或受损状态,饮用白酒会进一步刺激胃肠道。例如,相关研究显示,酒精会干扰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包括影响肠道的蠕动节律、破坏肠道黏膜的屏障功能等,不仅无法从根本上缓解拉肚子症状,还可能加重胃肠黏膜的损伤,导致腹泻等不适症状加剧。 二、不同人群面临的风险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胃肠道发育尚未完善,酒精对其的刺激更为敏感,饮用白酒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如剧烈呕吐、腹泻加重等,还可能影响儿童的肝肾功能等发育,因此绝对禁止儿童通过饮用白酒来应对拉肚子。 孕妇:孕妇饮酒会对胎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酒精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干扰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所以孕妇拉肚子时绝不能借助饮用白酒来处理,需采取安全的医疗手段解决腹泻问题。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胃肠道功能减弱,饮酒后酒精对胃肠道的刺激易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如诱发胃肠道出血、加重肠炎等病情,故老年人拉肚子时不能依靠喝白酒,应及时就医接受正规治疗。 有胃肠道基础疾病人群:本身患有胃溃疡、肠炎等胃肠道基础疾病的人群,胃肠道黏膜已处于脆弱状态,饮酒会进一步刺激黏膜,可能导致原有病情恶化,如引发胃溃疡穿孔、肠炎症状加重等严重后果,此类人群拉肚子时必须摒弃饮用白酒的错误做法,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
2025-10-16 11:14:48 -
着凉会拉肚子吗
着凉可能会拉肚子,一是因寒冷刺激致肠道蠕动加快,使食物停留时间短难充分吸水而腹泻;二是会致肠道免疫力下降,易受病原体侵袭引发感染性腹泻;三是会影响消化酶活性,使食物消化不完全致腹泻,尤其胃肠道有基础疾病者更易因着凉拉肚子。 肠道蠕动加快:当人体着凉后,尤其是腹部着凉,寒冷刺激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肠道蠕动加快。正常情况下,肠道蠕动是有一定节律的,而过度加快的蠕动会使食物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缩短,来不及充分吸收水分等,从而引起腹泻。例如,在寒冷的天气里,不注意腹部保暖,肠道受到寒冷刺激后蠕动紊乱,就容易出现拉肚子的情况。 肠道免疫力下降:着凉可能会使人体的整体免疫力有所降低,包括肠道局部的免疫力。肠道黏膜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屏障,当免疫力下降时,肠道更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比如,寒冷环境下,肠道的防御功能减弱,一些常见的致病微生物如大肠杆菌等就可能乘虚而入,引发肠道感染,进而导致腹泻。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自身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着凉后更容易出现肠道免疫力下降,从而引发拉肚子的情况;而老年人本身肠道功能相对较弱,着凉后也较容易出现肠道问题导致腹泻。 影响消化酶活性:胃肠道的消化过程需要消化酶发挥作用,而消化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较大。着凉会使胃肠道温度降低,影响消化酶的活性,导致食物的消化不完全。比如,淀粉酶、蛋白酶等消化酶活性受到抑制后,食物中的糖类、蛋白质等不能被充分消化分解,进而影响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引发腹泻。一些有胃肠道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人,着凉后更易因消化酶活性受影响而出现拉肚子的情况,因为他们原本的胃肠道功能就相对较弱,着凉的刺激更容易打破原本的平衡。
2025-10-16 11: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