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胃十二指肠疾病、急慢性腹泻病、过敏性胃肠病、幽门螺杆菌感染、肠内营养、对再发性腹痛、再发性呕吐、营养性疾病、胰腺炎、便秘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1997年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1997年起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担任儿科临床工作。从事小儿消化科工作20年。尤其在营养不良、食物过敏、小儿上消化道狭窄内镜治疗有丰富经验。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儿科协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十七届委员会临床营养学组委员。
展开-
肠胃炎可以喝茶吗
肠胃炎患者能否喝茶分情况,急性发作期一般不建议喝,缓解期或慢性患者可少量饮淡茶,儿童和老年肠胃炎患者更要谨慎,儿童急性发作期绝对不能喝,缓解期需遵医嘱少量饮极淡茶且观察反应,老年缓解期可少量饮淡茶但要注意量、种类和饮用后反应。 急性肠胃炎发作时,胃肠道处于较为敏感和脆弱的状态,此时一般不建议喝茶。茶叶中含有茶多酚等成分,可能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加重肠胃的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而且茶水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或加重肠胃的负担,所以急性肠胃炎发作期不适合喝茶。 肠胃炎缓解期或慢性肠胃炎患者 淡茶可少量饮用:当肠胃炎处于缓解期或者是慢性肠胃炎患者,可适量饮用淡茶。淡茶相对刺激性较小,适量饮用可能不会对胃肠道造成明显的刺激。例如,经过发酵的红茶,其茶多酚含量相对较低,对胃肠道的刺激相对较弱,慢性肠胃炎患者在病情稳定时可以少量饮用淡红茶来补充水分等。但即使是在缓解期,也不宜大量饮茶,因为茶中的一些成分仍可能会对胃肠道有一定的影响,而且要注意避免喝浓茶,浓茶中茶多酚等成分含量较高,容易刺激胃肠道。 对于特殊人群: 儿童肠胃炎患者:儿童的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弱,肠胃炎时更要谨慎对待喝茶的问题。一般来说,儿童急性肠胃炎发作期绝对不能喝茶,缓解期也不建议随意喝茶,除非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病情来判断是否可以少量饮用极淡的茶,而且要密切观察儿童饮用后的反应。 老年肠胃炎患者:老年肠胃炎患者的胃肠道功能也会有所减退,在考虑是否喝茶时,同样要分阶段。急性发作期坚决不能喝茶,缓解期可以少量饮用淡茶,但要注意饮用的量和茶的种类,同时要关注老年患者饮用后胃肠道的反应,因为老年人可能对茶的刺激更为敏感,且身体的代谢等功能也有所下降,需要特别谨慎。
2025-10-17 10:33:06 -
胃炎三联疗法是哪三种药
胃炎三联疗法包括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和铋剂+两种抗生素方案,质子泵抑制剂可抑酸提pH增强抗生素杀菌作用,铋剂能护溃疡面促愈合且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抗生素常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特殊人群使用需谨慎,如老年人需评估肝肾功能,儿童不首选,孕妇需谨慎,有药物过敏史者避用过敏抗生素。 胃炎三联疗法通常是指质子泵抑制剂(PPI)或铋剂为基础,加上两种抗生素的联合用药方案,:一、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1.质子泵抑制剂常见的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这类药物可以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值,从而增强抗生素的杀菌作用。2.抗生素常用的是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甲硝唑。阿莫西林是一种广谱青霉素类抗生素,对幽门螺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克拉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幽门螺杆菌也有较强的作用;甲硝唑是硝基咪唑类抗生素,对幽门螺杆菌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二、铋剂+两种抗生素1.铋剂常见的有枸橼酸铋钾等,铋剂在胃内酸性环境下形成弥散性的保护层覆盖于溃疡面上,促进溃疡黏膜再生和溃疡愈合,同时也有一定的抗幽门螺杆菌作用。2.抗生素同样多选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甲硝唑中的两种。对于特殊人群,比如老年人,在使用胃炎三联疗法时需要更谨慎评估肝肾功能,因为药物都需要通过肝肾代谢,肝肾功能不全者可能需要调整用药剂量或选择合适的替代药物;儿童一般不首选三联疗法治疗胃炎,因为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和不良反应的承受能力与成人不同,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等更安全的方式;孕妇使用胃炎三联疗法需非常谨慎,某些抗生素可能对胎儿有影响,必须在医生充分评估利弊后,权衡是否使用及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药物组合;有药物过敏史的人群,要避免使用过敏的抗生素,比如对青霉素过敏者就不能使用阿莫西林。
2025-10-17 10:32:02 -
吃米粉会便秘吗
吃米粉是否会便秘分情况,一般人群正常吃通常不致便秘,婴幼儿若米粉冲调过稠或添加过多易消化不良致便秘,老年人长期大量吃精细米粉且膳食纤维和水摄入不足易致肠道蠕动慢引发便秘,要避免需合理搭配饮食、保证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及适量食用米粉并关注排便情况。 米粉是一种常见的辅食或主食,其主要成分一般是大米等谷物。正常情况下,适量食用米粉为人体提供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只要搭配合理,摄入足够水分和膳食纤维等,一般不会引发便秘。例如,正常饮食中同时摄入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以及保证充足的饮水量,能够维持肠道正常蠕动,帮助食物顺利通过肠道,不会因单纯吃米粉而导致便秘。 特殊人群食用米粉可能增加便秘风险 婴幼儿: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如果米粉冲调过稠,或者一次性添加过多米粉,而婴幼儿自身肠道对食物的消化适应能力较弱,就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进而可能引发便秘。比如,6-12月龄的婴幼儿刚开始添加米粉时,若米粉冲调过浓,其中的碳水化合物等成分超出了婴幼儿肠道的消化负荷,就可能影响肠道正常的蠕动和排便功能。 老年人:老年人胃肠蠕动功能相对减弱,若长期大量食用精细的米粉,而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不足,同时饮水较少,就容易导致肠道蠕动减慢,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从而增加便秘的发生几率。例如,一些老年人日常饮食中米粉占比较大,且很少吃芹菜、菠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也不注意多喝水,就容易出现便秘情况。 要避免因吃米粉导致便秘,无论是一般人群还是特殊人群,都应注意合理搭配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通过多吃蔬菜、水果等)和水分,根据自身情况适量食用米粉,并关注肠道的消化和排便情况,如有不适及时调整饮食结构。
2025-10-17 10:31:04 -
慢性胃炎可以使用哪些药物治疗
慢性胃炎患者可据情况用抑酸剂如奥美拉唑特异性抑制胃壁细胞质子泵来强效抑酸缓解胃酸过多症状,用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抵御损伤并促进修复,伴有腹胀等消化不良用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促进胃肠蠕动,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则用四联疗法即1种质子泵抑制剂+1种铋剂+2种抗生素且用药时需考虑患者病史、药物过敏等情况及特殊人群状况。 一、抑酸剂 慢性胃炎患者若存在胃酸分泌过多情况,可使用抑酸剂。其中质子泵抑制剂是常用类型,如奥美拉唑,其通过特异性地抑制胃壁细胞质子泵,从而发挥强效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能有效缓解因胃酸过多导致的胃痛、反酸等症状,该类药物经大量临床研究验证其抑酸效果确切。 二、胃黏膜保护剂 此类药物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抵御胃酸、幽门螺杆菌等对胃黏膜的损伤。例如铝碳酸镁,它能中和胃酸,同时吸附胆汁酸等,促进胃黏膜修复,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其对胃黏膜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可改善慢性胃炎患者的上腹不适等症状。 三、促胃肠动力药 当慢性胃炎患者伴有腹胀、早饱等消化不良症状时,可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它能促进胃肠蠕动,加快胃排空,缓解患者的消化不良相关症状,但需注意儿童使用时应谨慎权衡利弊,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不恰当使用影响儿童健康。 四、抗幽门螺杆菌药物 若慢性胃炎患者经检查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采用四联疗法,即1种质子泵抑制剂(如上述奥美拉唑)+1种铋剂(如枸橼酸铋钾)+2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这种联合用药方案经过大量临床研究证实能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从而改善慢性胃炎的病情,在用药时需充分考虑患者的病史、药物过敏情况等,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要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及自身肝肾功能等状况。
2025-10-17 10:30:03 -
环形胰腺的病因
环形胰腺是先天性胰腺发育异常疾病,病因主要是胚胎发育时期胰腺原基融合异常及胰腺组织异常增生与分布,遗传因素可能影响原基融合,胚胎时期异常致出生后患病,无明确性别差异与生活方式直接关联,家族有先天性发育异常病史人群后代患病风险较高。 胰腺组织的异常增生与分布: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胰腺组织的正常分布和增生调控出现紊乱。正常胰腺组织是有序地分布在腹腔内的特定位置,而环形胰腺患者的胰腺组织异常地环绕十二指肠,这可能是由于在胰腺组织的增生和迁移过程中出现了偏差。这种异常的组织分布和增生可能影响到十二指肠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导致十二指肠梗阻等一系列临床表现。而且,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其胚胎发育异常发生的具体机制可能在细节上有所不同,比如在胎儿时期的胚胎发育异常就直接导致了出生后环形胰腺的形成,而对于已经出生的患者,这种胚胎时期的异常已经固定下来,只是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会因为身体的生长发育等因素而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表现。对于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来说,目前并没有发现性别差异与环形胰腺病因有直接关联,但在胚胎发育的遗传易感性等方面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差异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明确。在生活方式方面,目前没有明确的生活方式因素会直接导致环形胰腺的发生,但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胚胎正常发育有一定的间接影响,比如孕妇在孕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营养摄入等有助于胚胎正常的发育过程,减少胚胎发育异常的风险,而不良的生活方式可能会增加这种风险,但这并不是直接导致环形胰腺的病因,而是通过影响胚胎整体发育环境间接起作用。对于有家族中有先天性发育异常疾病史的人群,其后代发生环形胰腺等先天性胰腺发育异常疾病的风险可能会相对较高,需要在孕期加强监测等。
2025-10-17 10:2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