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瑜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胃十二指肠疾病、急慢性腹泻病、过敏性胃肠病、幽门螺杆菌感染、肠内营养、对再发性腹痛、再发性呕吐、营养性疾病、胰腺炎、便秘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1997年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1997年起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担任儿科临床工作。从事小儿消化科工作20年。尤其在营养不良、食物过敏、小儿上消化道狭窄内镜治疗有丰富经验。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儿科协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十七届委员会临床营养学组委员。

展开
个人擅长
胃十二指肠疾病、急慢性腹泻病、过敏性胃肠病、幽门螺杆菌感染、肠内营养、对再发性腹痛、再发性呕吐、营养性疾病、胰腺炎、便秘等疾病的诊治。 展开
  • 肠胃不好可以吃什么水果

    适合肠胃不好人群食用的水果有香蕉、苹果、猕猴桃、火龙果、木瓜等,它们或富含营养、易消化,或具调节肠胃功能,食用时需根据自身情况注意适量及特殊人群的食用禁忌。 一、温和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水果 1.香蕉 特点:香蕉是一种非常适合肠胃不好人群食用的水果。它富含钾元素等营养成分,而且香蕉中的膳食纤维含量适中,既不会过于刺激肠胃,又能起到一定的促进肠道蠕动作用。从科学研究来看,香蕉中的果胶等成分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维持肠道的正常功能。对于一般肠胃功能较弱的人群,每天吃1-2根熟透的香蕉比较合适。但对于患有糖尿病的肠胃不好人群,需要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咨询医生后谨慎食用,因为香蕉含糖量相对不低。 2.苹果 特点:苹果含有丰富的果胶和膳食纤维。果胶具有吸附毒素、保护肠道黏膜的作用,而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苹果有两种常见的食用方式,一种是直接吃熟透的苹果,另一种是将苹果煮熟后食用。煮熟的苹果对于肠胃功能更弱的人群,如老年人或者肠胃有炎症的人群更为友好,因为煮熟后的苹果质地更软,更容易消化吸收。对于正常肠胃功能的人群,每天吃1-2个苹果即可;而对于儿童肠胃不好的情况,一般建议将苹果制成苹果泥等易于消化的形式来食用,以避免儿童咀嚼不当导致肠胃负担加重。 二、具有调节肠胃功能的水果 1.猕猴桃 特点:猕猴桃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肠胃黏膜的抵抗力,而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研究表明,适量食用猕猴桃可以改善肠道的消化功能,对于缓解便秘等肠胃问题有一定帮助。一般成年人每天吃1-2个猕猴桃比较适宜。但对于一些肠胃敏感的人群,如本身有胃溃疡等疾病的患者,食用猕猴桃要注意适量,因为猕猴桃酸性相对较强,可能会刺激胃酸分泌过多,加重肠胃不适。对于儿童肠胃不好的情况,由于儿童肠胃功能相对较弱,食用猕猴桃时要注意观察是否有过敏等不良反应,并且要控制食用量,避免一次食用过多。 2.火龙果 特点:火龙果分为白心和红心两种,都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少量的植物蛋白。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对于预防和缓解便秘有很好的效果。而且火龙果中的植物蛋白对胃黏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一般肠胃功能正常的人群,每天吃1/4-1/2个火龙果即可;对于肠胃不好且有便秘问题的人群,可以适当增加食用量,但也要注意不要过量,以免引起腹泻等不适。对于糖尿病患者肠胃不好的情况,由于火龙果含糖量有一定差异,白心火龙果相对含糖量稍低,在血糖控制平稳时可少量食用,而红心火龙果含糖量相对较高,更需要谨慎食用。 三、低纤维且温和的水果 1.木瓜 特点:木瓜中含有木瓜蛋白酶等成分,有助于消化蛋白质。对于肠胃不好且存在消化不良情况的人群,食用木瓜可以帮助改善消化功能。木瓜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制成木瓜汁等。一般成年人每天吃1/4-1/2个木瓜比较合适。对于儿童肠胃不好的情况,由于儿童的消化酶分泌相对较少,食用木瓜时要注意适量,避免一次食用过多导致肠胃负担加重。而对于患有胃溃疡等胃部疾病的人群,食用木瓜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机,最好在饭后少量食用,以免刺激胃酸分泌。

    2025-10-16 14:10:46
  • 胃胀气屁多怎么办

    要解决胃胀气屁多的问题,可从调整饮食结构、改善生活习惯、治疗相关疾病以及关注特殊人群等方面入手。调整饮食结构需控制产气食物摄入、规律进食少食多餐、细嚼慢咽;改善生活习惯要适度运动、注意保暖;治疗相关疾病包括消化系统疾病、肝胆胰疾病等需就医检查诊断并治疗;儿童要注意饮食和腹部保暖,老年人要加强体检、谨慎运动和用药。 规律进食与少食多餐:养成定时定量进食的习惯,避免暴饮暴食,每餐七八分饱即可。这样能使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保持相对稳定状态,防止因一次性进食过多加重胃肠负担,引发胃胀气屁多。比如,可将一日三餐分为五到六餐,每餐间隔时间相对固定。 细嚼慢咽:进食时充分咀嚼食物,可减轻胃肠道消化食物的压力,有助于减少气体产生。例如,每口食物咀嚼15-20次再吞咽,能让食物更好地与消化液混合,利于消化吸收,减少胃肠内气体积聚。 改善生活习惯 适度运动:适合的运动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气体排出。如饭后1小时左右进行散步,每次散步20-30分钟,速度适中;或者做一些简单的腹部按摩,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腹部,每次10-15分钟,每天2-3次,都能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胃胀气屁多。不同年龄段运动方式和强度有差异,儿童可选择趣味性的户外活动如踢毽子等;老年人运动要更温和,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身体不适。 注意保暖:腹部着凉可能会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胃胀气屁多。无论是哪个年龄段都应注意腹部保暖,根据季节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夜间睡眠时盖好被子,尤其要保护好腹部。比如寒冷天气外出时穿上保暖的肚兜或护腹的衣物。 治疗相关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肠易激综合征等也可能导致胃胀气屁多。如果怀疑有此类疾病,需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胃镜、肠镜、大便常规等明确诊断。例如,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除了胃胀气屁多外,还可能伴有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相应治疗。不同年龄层患消化系统疾病的诱因和表现可能不同,儿童可能因饮食不规律、感染等因素患病,表现可能较隐匿;老年人则可能与器官功能衰退等有关。 肝胆胰疾病:胆囊炎、胰腺炎等肝胆胰疾病也可能影响消化功能,导致胃胀气屁多。这些疾病需要通过腹部超声、血液生化检查等明确诊断,然后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比如胆囊炎患者可能需要根据病情采取抗感染、利胆等治疗;胰腺炎患者则可能需要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液分泌等治疗。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胃胀气屁多可能与饮食不当(如过多食用零食、喝碳酸饮料等)、腹部着凉或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善等有关。要注意控制儿童零食摄入,避免喝碳酸饮料,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注意腹部保暖,如出现持续胃胀气屁多且伴有呕吐、哭闹不止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老年人: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胃胀气屁多可能与胃肠蠕动减慢、消化酶分泌减少等有关。除了上述一般的饮食、生活习惯调整外,还要特别注意定期体检,排查是否有胃肠道肿瘤等器质性病变。在选择运动方式时要更加谨慎,避免因运动不当加重身体负担。同时,老年人用药需更加谨慎,避免滥用可能影响胃肠功能的药物。

    2025-10-16 14:10:08
  • 哺乳期间便秘怎么办

    哺乳期女性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证充足水分)、适度运动(产后适当运动、哺乳期日常多活动)、养成良好排便习惯(定时排便、排便时集中注意力)、腹部按摩(正确按摩方法)来缓解便秘,若干预后无改善甚至加重需及时就医。 一、调整饮食结构 1.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哺乳期间应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燕麦、新鲜水果(苹果、香蕉等)和蔬菜(芹菜、菠菜、西兰花等)。膳食纤维能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例如,每100克苹果中约含2.4克膳食纤维,适量食用有助于改善便秘情况。女性在哺乳期间因身体处于特殊阶段,需要充足的营养来维持自身健康和乳汁分泌,而膳食纤维的摄入对于肠道功能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2.保证充足水分:每天要摄入足够的水分,建议每天饮用6-8杯水。水分能使粪便保持湿润,易于排出。哺乳期女性由于需要分泌乳汁,身体对水分的需求比平时更多,若水分摄入不足,很容易导致便秘。可以选择饮用白开水、淡茶水等,避免过多饮用含糖饮料或咖啡等,因为这些可能会加重便秘。 二、适度运动 1.产后适当运动:顺产的女性在产后身体恢复良好的情况下,可尽早开始适度运动,如散步。产后1-2天就可以在室内缓慢行走,之后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时间。散步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一般来说,每天散步2-3次,每次15-30分钟左右。剖宫产的女性在术后恢复一段时间后也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运动,如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一些简单的肢体活动,随着伤口愈合逐步增加运动量。运动对于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和肠道蠕动有积极作用,有助于缓解便秘。 2.哺乳期日常活动:除了专门的运动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尽量多活动,避免长时间久坐或卧床。比如在哺乳间隙可以站起来走动一下,做一些简单的伸展动作等。因为哺乳期女性大部分时间可能会坐着哺乳,长时间久坐会影响肠道蠕动,适当活动能改善这种情况。 三、养成良好排便习惯 1.定时排便:尝试每天固定一个时间去排便,比如早餐后半小时,即使没有便意,也可以在马桶上坐几分钟,培养肠道的排便反射。女性在哺乳期间生活节奏可能会被打乱,但尽量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有助于建立规律的肠道功能。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肠道会形成固定的排便生物钟,对缓解便秘有帮助。 2.排便时集中注意力:在排便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不要玩手机或做其他分散注意力的事情,这样可以促进排便反射的顺利进行。哺乳期女性可能会因为各种事情分散精力,但在排便时应尽量专注,保证排便过程顺利。 四、腹部按摩 1.正确按摩方法:可以在饭后半小时,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轻轻顺时针按摩腹部,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按摩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粪便排出。对于哺乳期女性来说,正确的腹部按摩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缓解便秘的方法。通过按摩可以刺激肠道神经,促进肠道的蠕动功能,从而改善便秘症状。 如果通过以上非药物干预措施后便秘情况仍无改善甚至加重,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处理,因为哺乳期用药需要谨慎考虑对乳汁和婴儿的影响,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

    2025-10-16 14:09:30
  • 胆汁反流性胃炎伴糜烂严重吗,好治疗吗

    胆汁反流性胃炎伴糜烂的严重程度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预后较好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不同年龄人群有不同需注意之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生活方式调整、体位调整)、药物治疗(用促进胃肠动力、胃黏膜保护、抑制胃酸分泌药物,不同年龄用药有讲究),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等严重情况时可考虑手术治疗,需个体化治疗方案且多数患者可获较好控制。 一、严重程度 胆汁反流性胃炎伴糜烂的严重程度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从病变程度看,胃黏膜存在糜烂意味着胃黏膜有破损,相较于单纯的胆汁反流性胃炎,病情相对更明显一些。但严重程度并非仅由这一点决定,还与是否出现并发症等有关。若长期不进行规范治疗,可能会增加发生溃疡、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甚至有少数可能发展为胃癌前病变等情况,但总体来说,大多数患者经过规范治疗预后较好,并非一发现就很严重,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患者相对成人来说,若发生胆汁反流性胃炎伴糜烂,需更加谨慎对待,因为儿童的胃肠功能调节等与成人有差异,更易因病情影响生长发育等;老年患者则可能因身体机能衰退等,病情变化相对更需密切关注。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等,胆汁反流性胃炎伴糜烂可能会因治疗药物等相互影响,或因病情导致身体整体状况更差。 二、治疗情况 1.一般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患者要注意规律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过冷过热的食物,因为儿童胃肠道更娇嫩,不良饮食易加重病情;老年患者同样需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生活方式上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保持心情舒畅,因为情绪等因素也可能影响胃肠功能。对于有吸烟、饮酒习惯的人群,无论年龄大小,都需要戒烟限酒,吸烟会影响胃黏膜的血液供应等,饮酒会刺激胃黏膜,加重胆汁反流及糜烂情况。 体位调整:睡眠时可将床头抬高15-20厘米,这样能减少夜间胆汁反流,对于各年龄段人群都适用,儿童患者也可适当调整床铺情况来达到类似效果,但要注意安全,避免滑落等情况。 2.药物治疗:可使用促进胃肠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等,这类药物能增加胃肠道蠕动,促进胃排空,减少胆汁反流对胃黏膜的刺激;还可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等,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屏障,减轻胆汁等对糜烂黏膜的损伤。不同年龄人群在药物选择上需谨慎,儿童一般不首选多潘立酮等成人常用促进胃肠动力药物,会选择更适合儿童的胃肠动力调节药物;老年患者用药需考虑药物相互作用等情况,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心脏等负担的药物。另外,还可使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等,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进一步损伤。 3.手术治疗:一般来说,胆汁反流性胃炎伴糜烂先采取内科保守治疗,若内科治疗无效,病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等情况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如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等,但手术治疗有一定适应证和风险,需严格评估后再决定是否采用。 总之,胆汁反流性胃炎伴糜烂有一定的严重程度差异情况,其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多方面因素,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通过规范的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

    2025-10-16 14:08:05
  • 最近总是放屁怎么回事

    最近总是放屁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饮食方面高纤维食物摄入、易产气饮品饮用可致放屁增多;消化系统问题中肠道感染会让肠道炎症致产气多,消化不良使食物难消化发酵产气;其他因素里吞咽过多空气、肠道菌群失调也会导致放屁增多,若放屁伴其他不适需及时就医,保持良好饮食习惯可减少放屁增多情况。 一、饮食因素 1.高纤维食物摄入:一些高纤维的食物,如豆类(黄豆、绿豆等)、洋葱、西兰花等,在肠道被细菌分解发酵时会产生较多气体,从而导致放屁增多。例如,豆类中含有低聚糖等成分,人体难以完全消化吸收,进入大肠后被肠道细菌分解,产生大量氢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引起放屁现象。对于儿童来说,如果过量食用豆类等高纤维食物,由于其肠道菌群相对尚未完全成熟,更容易出现产气增多。而对于老年人,消化功能有所减退,高纤维食物的过度摄入也可能影响肠道气体的产生和排出平衡。 2.易产气饮品饮用:碳酸饮料(如可乐、雪碧等)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饮用后会增加胃肠道内的气体含量,导致放屁增多。此外,乳糖不耐受人群饮用牛奶等含乳糖的饮品时,未被消化的乳糖在肠道被细菌发酵,也会产生气体,引起放屁、腹胀等不适。对于婴幼儿,如果是母乳喂养,母亲过多摄入易产气食物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如果是配方奶喂养,需注意选择适合乳糖不耐受婴儿的特殊配方奶。 二、消化系统问题 1.肠道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肠道,如大肠杆菌感染等,会引起肠道炎症,导致肠道蠕动和消化功能紊乱,产生过多气体,表现为放屁增多,还可能伴有腹痛、腹泻等症状。儿童肠道感染的几率相对较高,尤其是卫生习惯较差时,容易感染轮状病毒等,引发肠道功能紊乱。老年人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也可能受到肠道病原体感染的影响,且恢复相对较慢。 2.消化不良:各种原因导致的消化不良,如胃肠动力不足、胰腺分泌消化酶减少等,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被肠道细菌分解发酵,产生大量气体。例如,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的患者,胃的消化功能受到影响,食物进入肠道后消化不完全;老年人胃肠道功能本身逐渐衰退,更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从而导致放屁增多。 三、其他因素 1.吞咽过多空气:进食过快、边吃边说话、嚼口香糖等习惯会导致吞咽过多空气,这些空气进入胃肠道后,最终会以放屁的形式排出。儿童如果在进食时玩耍、说话,很容易吞咽过多空气;成年人在工作繁忙时也可能不自觉地加快进食速度,导致吞咽空气增多。 2.肠道菌群失调:长期使用抗生素、年龄增长等因素可能引起肠道菌群失调,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有害菌发酵食物残渣产生更多气体,导致放屁增多。老年人肠道菌群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更容易出现菌群失调;长期服用抗生素的人群,无论年龄大小,都可能破坏肠道正常菌群平衡。 如果最近总是放屁且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腹痛、腹泻、体重下降等),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大便常规、肠镜等)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细嚼慢咽,避免过多食用易产气食物等,有助于减少放屁增多的情况发生。

    2025-10-16 14:06:0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