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胃十二指肠疾病、急慢性腹泻病、过敏性胃肠病、幽门螺杆菌感染、肠内营养、对再发性腹痛、再发性呕吐、营养性疾病、胰腺炎、便秘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1997年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1997年起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担任儿科临床工作。从事小儿消化科工作20年。尤其在营养不良、食物过敏、小儿上消化道狭窄内镜治疗有丰富经验。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儿科协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十七届委员会临床营养学组委员。
展开-
哺乳期为什么会便秘
哺乳期便秘原因包括激素变化、饮食、活动少、身体恢复、精神心理因素,应对包括通过饮食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适当运动、调节精神心理状态,有基础疾病的特殊哺乳期女性便秘要谨慎处理,优先非药物方式缓解且积极治基础病。 激素变化:孕期女性体内孕激素水平升高,会使胃肠道平滑肌张力减退,蠕动减慢。产后虽然孕激素水平逐渐下降,但在哺乳期仍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且泌乳素升高也会对肠道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导致肠道蠕动减缓,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水分被过度吸收,从而引发便秘。 饮食因素:哺乳期女性为了保证乳汁分泌,往往会摄入较多高蛋白、高脂肪食物,而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相对不足。膳食纤维能够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其摄入不足会使肠道蠕动减慢,容易引起便秘。另外,如果哺乳期女性饮水较少,也会导致大便干结,引发便秘。 活动减少:哺乳期女性需要照顾婴儿,往往活动量明显减少。长时间卧床或久坐会使胃肠蠕动减弱,不利于粪便的排出,进而增加便秘的发生风险。 身体恢复:分娩过程中盆底肌可能会受到一定损伤,产后身体需要恢复,而一些女性可能因担心伤口疼痛等原因,不敢进行适当的运动来促进肠道蠕动,也会影响排便。 精神心理因素:哺乳期女性面临照顾婴儿的压力,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这些精神心理因素会通过神经调节影响肠道的蠕动和分泌功能,导致便秘发生。 哺乳期便秘的衍生需求及应对 如何通过饮食缓解便秘: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是关键,可多吃芹菜、菠菜、西兰花等蔬菜,以及苹果、香蕉、梨等水果。同时,要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每天饮用6-8杯水,也可以适当喝一些蜂蜜水,蜂蜜中的成分有一定的润肠作用,但要注意适量饮用,避免摄入糖分过多。 运动对缓解哺乳期便秘的作用:哺乳期女性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运动,如产后身体恢复良好后可以进行散步,每天散步2-3次,每次20-30分钟;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产后康复操,如凯格尔运动等,这些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缓解便秘。但要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避免过度劳累。 精神心理因素对哺乳期便秘的影响及调节:哺乳期女性要注意调节自己的精神心理状态,家人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女性缓解照顾婴儿带来的压力。女性自己可以通过听音乐、与朋友交流等方式来放松心情,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有利于肠道功能的正常运转,缓解便秘。 特殊哺乳期女性(如有基础疾病等)便秘的注意事项:如果哺乳期女性本身有一些基础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在出现便秘时,除了考虑哺乳期的特殊因素外,还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同时,在采取缓解便秘措施时要更加谨慎,优先选择通过调整饮食和适当运动等非药物方式来缓解便秘,避免自行滥用药物,以免药物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健康。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哺乳期女性出现便秘,首先应在医生指导下稳定甲状腺功能,然后再从饮食和运动等方面来改善便秘情况。
2025-10-16 13:48:21 -
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偏低是什么病造成的
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偏低可由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导致。生理性因素包括年龄(新生儿及婴幼儿偏低,随年龄增长渐稳定)和生活方式(长期素食者可能偏低,调整饮食可改善);病理性因素涉及肝脏疾病(肝炎恢复期、肝硬化代偿期)和其他系统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恶性肿瘤),需结合具体病史、症状等综合分析,发现偏低应及时就医,特殊人群需谨慎评估处理。 一、生理性因素导致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偏低 (一)年龄因素 新生儿及婴幼儿时期,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体内的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可能相对偏低,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年龄增长到正常成人阶段会逐渐趋于稳定,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只需定期监测观察其变化趋势即可。 (二)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素食者可能出现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偏低的情况。因为素食中获取的营养成分相对单一,某些与肝脏代谢相关的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但一般程度较轻,通过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摄入后,往往可改善这种偏低状态。 二、病理性因素导致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偏低 (一)肝脏疾病相关 1.肝炎恢复期:在肝炎患者的恢复期,肝细胞的损伤逐渐修复,肝脏的合成等功能在逐步恢复过程中,可能出现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偏低的情况。此时需要结合患者的整体病情、其他肝功能指标以及病史等综合判断,一般随着病情进一步稳定和恢复,各项指标会逐渐回归正常范围。 2.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处于代偿期时,肝脏的部分功能虽然受到一定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仍能维持基本的代谢等功能,可能出现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偏低。这类患者需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定期进行肝功能、肝脏超声等检查,监测肝脏功能的动态变化情况。 (二)其他系统疾病相关 1.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时,机体的代谢率降低,影响到肝脏等器官的代谢功能,可能导致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偏低。患者常伴有乏力、畏寒、反应迟钝等表现,需要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等明确诊断,然后针对甲状腺功能减退进行相应的治疗,随着甲状腺功能的调整,相关肝功能指标可能会有所改善。 2.恶性肿瘤:某些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或经过治疗后,可能出现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偏低的情况。例如一些晚期肿瘤患者,机体整体状况较差,代谢等功能受到影响,肝脏的相关酶学指标可能出现异常。需要结合肿瘤的类型、分期以及治疗情况等综合分析,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疗措施来改善患者的整体状况。 需要注意的是,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偏低往往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其他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如果发现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偏低,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全面评估,以明确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等,需要更加谨慎地进行评估和处理,充分考虑其自身的生理特点和潜在风险。
2025-10-16 13:47:35 -
吃什么都没胃口怎么办
改善没胃口可从调整饮食方式、改善生活习惯、排查疾病因素入手。调整饮食要选易消化食物、增酸甜口味食物;改善生活习惯需适度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排查疾病包括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和其他系统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需及时就医检查。 一、调整饮食方式 选择易消化食物:可优先摄入小米粥、软面条等易于消化的食物,这类食物对胃肠道负担较小。研究表明,小米粥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且质地柔软,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胃液分泌,同时减轻胃肠消化压力,有助于改善没胃口的状况。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可将小米粥煮得更软烂些,老人也可适当多吃此类食物;女性若因生理期等原因没胃口,也适合选择这类易消化食物。 增加酸甜口味食物:适当食用山楂、橙子等酸甜口味的食物,其含有的酸性物质能促进消化液分泌,提高食欲。例如,山楂中富含山楂酸等多种有机酸,可增强酶的活性,帮助消化。但糖尿病患者需注意选择低糖的酸甜食物,如低糖橙子等,避免血糖波动;儿童食用时要注意适量,防止过多食用对牙齿造成不良影响。 二、改善生活习惯 适度运动:进行如散步、慢跑等适度运动,能促进胃肠蠕动。一般来说,每天散步30分钟左右,可使胃肠蠕动频率增加约10%-15%,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进而改善没胃口的情况。不同年龄段运动方式和强度需有所调整,儿童可选择轻快的户外活动,如在公园玩耍等;老人运动要以温和为主,避免剧烈运动;男性若平时运动较少,可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女性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如瑜伽等。 保证充足睡眠:睡眠不足会影响胃肠功能的正常调节,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有助于维持胃肠激素分泌的平衡。成年人应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儿童需要充足的睡眠时间来促进身体发育和胃肠功能的完善,不同年龄段儿童所需睡眠时间不同,一般婴儿需12-16小时,幼儿需11-14小时等;老人的睡眠质量也很重要,可通过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等来保证充足睡眠。 三、排查疾病因素 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可能导致没胃口。胃炎患者胃黏膜受到炎症刺激,会影响消化功能;胃溃疡患者溃疡面会引起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状从而影响食欲。若怀疑是消化系统疾病导致,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胃镜等。对于不同人群,儿童患消化系统疾病可能有呕吐、腹痛等不同表现,需特别留意;女性若在生理期前后出现没胃口且怀疑与消化系统疾病有关,也应及时检查;老人患消化系统疾病要警惕病情加重的可能。 其他系统疾病: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也会引起食欲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机体代谢减缓,进而影响食欲。若怀疑是其他系统疾病导致,需进行相应的检查,如甲状腺功能检查等。不同年龄人群患其他系统疾病导致没胃口的表现有所差异,儿童患相关疾病可能影响生长发育,老人则要关注整体健康状况对食欲的影响等。
2025-10-16 13:45:32 -
肝功四项是什么
肝功四项包含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肝细胞受损时升高且不同人群参考值有别)、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心肌等有AST/ALT比值助肝病病程等判断)、总胆红素(反映胆红素代谢及肝细胞损伤分三种黄疸情况)、直接胆红素(助鉴别黄疸类型);特殊人群里孕妇肝功指标可能生理性波动需监测排查妊娠肝病及考虑药物对胎儿影响,儿童因年龄段参考值不同采血需轻柔且病因可能与成人异,有基础肝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评估病情并避加重肝脏负担因素。 一、肝功四项的具体指标及意义 肝功四项通常包含以下四个指标: 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内,当肝细胞受损时,细胞膜通透性增加,ALT释放入血,血清ALT活性升高常见于各种肝病,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等。不同人群的正常参考值有差异,一般成人男性为9~51U/L,女性为7~34U/L,儿童因生理特点参考值范围可能不同,若ALT升高需结合其他指标判断肝细胞损伤程度及病因。 2.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主要存在于心肌,其次为肝脏、骨骼肌等组织,AST升高可见于心肌梗死、肝脏疾病等,AST/ALT比值在肝病诊断中有一定意义,如急性肝炎时比值正常或降低,慢性肝炎、肝硬化时比值升高,可辅助判断肝病的病程和严重程度。 3.总胆红素(TBil):是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的总和,总胆红素升高常见于肝细胞性黄疸(如病毒性肝炎导致肝细胞受损,胆红素代谢障碍)、溶血性黄疸(红细胞大量破坏,间接胆红素生成过多)、阻塞性黄疸(胆道阻塞,直接胆红素反流入血)等情况,能反映胆红素代谢及肝细胞损伤情况,正常参考值一般为3.4~17.1μmol/L,不同检测方法可能略有差异。 4.直接胆红素(DBil):是经肝脏处理后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升高主要见于阻塞性黄疸(胆道梗阻,直接胆红素排出受阻)、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受损,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排泄功能障碍)等,可帮助鉴别黄疸类型,正常参考值一般为0~6.8μmol/L。 二、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方面 1.孕妇:孕期肝脏负担加重,肝功四项指标可能出现生理性波动,但需密切监测。若指标异常需进一步排查是否因妊娠相关肝病等原因引起,同时要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尽量优先非药物干预来维持肝功稳定。 2.儿童:不同年龄段儿童肝功四项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不同,检测时需依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如采血时要轻柔操作,避免因儿童不配合造成额外损伤,且儿童的肝病病因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如遗传代谢性肝病等,需结合儿童具体情况综合分析指标异常的原因。 3.有基础肝病患者:如乙肝、丙肝患者,肝功四项指标的变化能反映病情活动情况,需定期监测肝功四项以评估肝脏损伤程度和治疗效果,根据指标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避免加重肝脏负担的因素,如饮酒、不合理用药等。
2025-10-16 13:43:46 -
吃菠萝后腹泻是过敏吗
吃菠萝后腹泻不一定是过敏,还可能是消化不良或细菌污染所致。区分可看有无过敏相关表现、非过敏相关表现,过敏致腹泻要停食菠萝,重者就医;消化不良致腹泻可运动、饮水、控量;细菌污染致腹泻轻的补水,重的就医抗感染,儿童和老年人要特殊留意。 消化不良:菠萝含有较多膳食纤维,一次性食用过多,胃肠消化功能较弱者就可能因消化不良出现腹泻,这种情况一般不伴有过敏相关的皮肤、呼吸道等其他症状。不同年龄人群消化功能有差异,儿童胃肠功能相对稚嫩,较成人更易因食用过量菠萝出现消化不良性腹泻;老年人胃肠功能衰退,也较易发生。生活方式方面,若本身胃肠蠕动功能就慢,吃菠萝后更易消化不良腹泻。有胃肠病史者,如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吃菠萝后也可能因胃肠功能受影响出现腹泻。 细菌污染:如果菠萝保存不当,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后细菌感染肠道,也会引起腹泻,常伴有腹痛、发热等症状,与过敏表现不同。不同年龄段人群抵抗力不同,儿童和老年人抵抗力相对较弱,更易受污染菠萝中的细菌影响;生活方式不健康,如经常熬夜、过度劳累等人群,抵抗力下降,也易因细菌污染的菠萝出现腹泻;有肠道基础疾病者,如炎症性肠病患者,食用污染菠萝后更易引发肠道感染性腹泻。 如何区分吃菠萝后腹泻是过敏还是其他原因 过敏相关表现:过敏导致的腹泻常同时伴有其他过敏症状,如皮肤出现红斑、风团,瘙痒明显,可能还会有流涕、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过敏表现。通过询问病史,若既往吃菠萝有过类似伴随症状,过敏可能性大。 非过敏相关表现:若是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一般仅表现为腹泻,无其他过敏症状;细菌污染引起的腹泻,除腹泻外多有腹痛、发热等感染表现,可通过大便常规等检查,若大便中有较多白细胞等可辅助判断为细菌感染性腹泻。 吃菠萝后腹泻的应对措施 过敏导致的腹泻:如果考虑是过敏引起,应立即停止食用菠萝,轻度过敏者,一般停止食用后症状可逐渐缓解。若症状较重,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就医抢救。儿童发生菠萝过敏腹泻时,家长要格外留意孩子症状变化,因为儿童病情变化可能较迅速;老年人发生严重过敏腹泻时,因机体功能衰退,更要及时送医。 消化不良导致的腹泻:可以通过适量运动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如散步等,但儿童运动要适度,避免剧烈运动;老年人运动要缓慢、安全。也可适当饮用一些温水,缓解腹泻带来的脱水情况。对于消化不良的人群,平时吃菠萝要控制量,儿童每次食用量不宜过多,老年人也应适量食用。 细菌污染导致的腹泻:如果是细菌污染引起腹泻,轻度腹泻可通过补充水分防止脱水,若腹泻严重或伴有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必要时进行抗感染治疗。儿童发生细菌污染腹泻时,要注意观察精神状态、尿量等,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老年人发生此类情况,要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及时就诊,因为老年人对感染的耐受能力较差。
2025-10-16 13:4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