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胃十二指肠疾病、急慢性腹泻病、过敏性胃肠病、幽门螺杆菌感染、肠内营养、对再发性腹痛、再发性呕吐、营养性疾病、胰腺炎、便秘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1997年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1997年起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担任儿科临床工作。从事小儿消化科工作20年。尤其在营养不良、食物过敏、小儿上消化道狭窄内镜治疗有丰富经验。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儿科协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十七届委员会临床营养学组委员。
展开-
我最近总感觉恶心想吐
就医是解决恶心想吐问题的关键。在此之前,可尝试饮食调整、休息和心理调节等方法缓解症状。恶心想吐可能是多种疾病的症状,持续或经常发生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1.饮食调整 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过甜或过酸的食物。适量饮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2.休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3.心理调节 缓解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需要注意的是,恶心想吐可能是多种疾病的症状之一,如胃炎、胃溃疡、胆囊炎、肝炎等。因此,如果你经常出现恶心想吐的症状,或者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5-05-22 15:42:43 -
孕期胃痛怎么缓解
孕期胃痛可通过调整饮食、选择合适食物、注意饮食时间、补充水分、采取舒适姿势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等方法缓解。但需注意,孕妇应避免自行用药,若胃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应立即就医。 1.调整饮食 少食多餐,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酸性、刺激性食物或饮料,如辣椒、油炸食品、柑橘类水果等。 2.选择合适的食物 吃一些易消化、温和的食物,如面包、饼干、米饭、鸡肉、鱼肉等。 3.注意饮食时间 睡前2~3小时避免进食,以免食物在胃中停留时间过长,刺激胃酸分泌。 4.补充水分 适量饮用温水,避免饮用咖啡、茶和碳酸饮料。 5.采取舒适的姿势 睡觉时可将头部垫高10~15厘米,左侧卧位,可缓解胃部不适。 6.药物治疗 如果胃痛严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对胎儿安全的药物,如抗酸药、胃黏膜保护剂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孕期出现胃痛时,应及时就医,以便确定病因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同时,孕妇应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如果胃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呕吐、腹泻、发热等,应立即就医。
2025-05-20 18:43:48 -
急性肠胃炎肚子疼怎么办
出现急性肠胃炎肚子疼,可采取以下措施:补充水分、饮食调整、注意休息、药物治疗、就医治疗。 1.补充水分 由于呕吐和腹泻会导致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因此需要及时补充水分,以防止脱水。可以选择口服补液盐溶液、白开水或清淡的汤。 2.饮食调整 在症状缓解之前,应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高纤维食物。可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白米饭、鸡肉、煮熟的蔬菜等。 3.注意休息 身体需要足够的休息来恢复,因此应尽量避免过度劳累。可以卧床休息或减少活动量。 4.药物治疗 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肚子疼和其他症状。例如,抗酸药可以缓解胃酸反流引起的疼痛,止泻药可以减轻腹泻症状,但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5.就医治疗 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例如给予抗生素或其他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儿童和老年人,以及患有其他疾病的人群,应特别注意饮食和药物的选择。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应先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此外,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2025-05-20 18:42:10 -
人为什么会得胰腺癌
胰腺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目前认为与基因突变、吸烟、糖尿病、慢性胰腺炎、肥胖、饮食、遗传因素及其他因素有关。 1.基因突变:一些基因突变,如KRAS、BRCA2等,可能增加患胰腺癌的风险。 2.吸烟:吸烟是胰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吸烟会增加患胰腺癌的风险。 3.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患胰腺癌的风险比普通人高。 4.慢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患者患胰腺癌的风险比普通人高。 5.肥胖:肥胖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肥胖会增加患胰腺癌的风险。 6.饮食:一些饮食习惯,如高脂肪、高糖、高蛋白饮食,可能增加患胰腺癌的风险。 7.遗传因素:一些家族性胰腺癌综合征,如BRCA2基因突变、遗传性胰腺炎等,可能增加患胰腺癌的风险。 8.其他因素: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亚硝胺、多环芳烃等,可能增加患胰腺癌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胰腺癌的病因比较复杂,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如家族中有胰腺癌患者、长期吸烟、糖尿病患者等,应该定期进行胰腺癌的筛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2025-05-20 18:40:48 -
拉屎拉不出来该怎么办呢
拉屎拉不出来时,可以尝试调整饮食、增加运动量、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腹部按摩、使用开塞露等方法。若这些方法都无效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孕妇、老人、儿童等特殊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避免滥用泻药。 1.调整饮食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同时多喝水,保持肠道湿润。 2.增加运动量 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 3.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 每天定时排便,即使没有便意,也可以在马桶上坐一会儿,培养排便反射。 4.腹部按摩 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道蠕动。 5.使用开塞露 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效,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开塞露,但不要长期依赖。 6.就医治疗 如果拉屎拉不出来的情况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如腹痛、腹胀、呕吐等,应及时就医,排除肠梗阻等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孕妇、老人、儿童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应避免滥用泻药,以免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如果拉屎拉不出来的情况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2025-05-20 18: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