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胃十二指肠疾病、急慢性腹泻病、过敏性胃肠病、幽门螺杆菌感染、肠内营养、对再发性腹痛、再发性呕吐、营养性疾病、胰腺炎、便秘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1997年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1997年起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担任儿科临床工作。从事小儿消化科工作20年。尤其在营养不良、食物过敏、小儿上消化道狭窄内镜治疗有丰富经验。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儿科协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十七届委员会临床营养学组委员。
展开-
吃什么东西养胃最有效
可选择小米粥、山药粥等易消化主食,适当摄入含果胶保护胃黏膜的苹果、能形成保护黏膜的香蕉等护胃水果,以及鸡蛋、鱼类等优质蛋白,需保持定时定量进餐的饮食规律,有胃部基础疾病、糖尿病、胃肠功能减退的要据自身情况谨慎选食。 一、易消化的主食选择 1.小米粥:小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煮粥后质地细腻,容易被胃肠道消化吸收,能为胃部提供能量的同时减轻胃部消化负担,尤其适合日常养胃食用。对于因工作忙碌饮食不规律的,可将小米粥作为早餐或加餐选择,帮助调节胃部功能。 2.山药粥:山药富含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熬煮成粥后,质地软糯,能温和地滋养胃部,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情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适合长期处于紧张工作状态、胃部功能易受影响的食用。 二、护胃水果的合理摄入 1.苹果:苹果中含有果胶,这种物质能够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其所含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胃部维持正常的消化节律。在工作间隙可适量食用苹果,但需注意避免空腹大量食用,以免引起胃部不适,尤其是有胃部基础疾病的人群更应注意食用方式。 2.香蕉:香蕉是一种温和的水果,富含钾元素等营养成分,且易于消化。它能在胃内形成一种保护黏膜,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对于缓解胃部不适、维持胃部酸碱平衡有一定帮助。不过,有胃肠道敏感问题的食用香蕉时也需根据自身情况适量摄取。 三、优质蛋白的适当摄入 1.鸡蛋: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且其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组织蛋白质最为接近,生物利用率高。蒸煮后的鸡蛋质地嫩滑,容易被胃消化吸收,能为胃部细胞修复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但对于胆固醇代谢异常的,需控制鸡蛋的摄入量,可根据自身健康指标合理安排。 2.鱼类:像三文鱼、鲈鱼等富含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保护胃黏膜,减少炎症反应。鱼类烹饪方式建议选择清蒸等清淡做法,避免油炸等加重胃部消化负担的方式,这样能在补充优质蛋白的同时呵护胃部健康,适合注重营养均衡且需养胃的。 四、饮食原则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饮食规律:应保持定时定量进餐,避免饥一顿饱一顿,这样有助于维持胃部正常的消化节律,让胃黏膜能规律地分泌胃酸和进行蠕动。例如,可尽量固定早餐、午餐、晚餐的时间和食量,让胃部形成良好的生物钟。 2.特殊人群考量:若本身有胃部基础疾病,如胃溃疡、胃炎等,在选择食物时需更加谨慎。有胃溃疡的人群应避免食用过酸、过辣的食物;有糖尿病的在选择水果时要优先考虑低糖水果,如草莓等,并注意控制水果的摄入量,避免血糖波动影响胃部及全身健康;老年人若存在胃肠功能减退的情况,更要注重食物的软烂程度,确保食物易于消化吸收。
2025-09-29 12:28:51 -
慢性胃炎消瘦怎么回事
慢性胃炎可通过营养摄入不足、慢性炎症消耗、心理因素影响、合并其他疾病等导致消瘦,需调整饮食结构、积极治疗胃炎本身、关注心理状态、排查合并疾病来改善消瘦状况。 一、营养摄入不足 原因:慢性胃炎患者常存在消化不良症状,如腹痛、腹胀、早饱等,会影响食物的摄入与消化吸收。例如,胃部炎症导致胃蠕动减慢、消化酶分泌减少,使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分解,患者进食量减少,且营养物质吸收障碍,长期如此会造成体重下降、消瘦。不同年龄段人群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营养摄入不足会严重影响身高、体重增长;老年人本身消化功能减退,再加上慢性胃炎,营养摄入不足可能导致肌肉萎缩等更明显的消瘦表现。 应对:调整饮食结构,给予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蛋白质丰富的瘦肉、鱼类、蛋类、豆类,以及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少食多餐,保证每日足够的热量和营养摄入。 二、慢性炎症消耗 原因:慢性胃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炎症状态下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身体会消耗更多的能量和营养物质来应对炎症反应。长期的慢性炎症持续消耗体内的能量储备,如脂肪、肌肉等,从而导致消瘦。不同性别患者在激素水平等方面有差异,女性可能因雌激素等因素在相同炎症程度下更易出现消瘦表现;有长期慢性胃炎病史的人群,由于炎症反复刺激,消耗作用更为明显。 应对:积极治疗慢性胃炎本身,控制炎症发展,从根源上减少机体的过度消耗。同时,监测营养状况,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营养制剂。 三、心理因素影响 原因:慢性胃炎患者长期受疾病困扰,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因素会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例如焦虑状态下可能导致食欲减退,抑郁情绪会进一步抑制胃肠道的蠕动和消化液分泌,进而影响食物的摄入与消化吸收,最终引起消瘦。不同年龄人群心理状态不同,儿童可能因身体不适产生恐惧、烦躁等情绪,影响进食;老年人可能因对疾病预后担忧等产生消极情绪,导致消瘦。 应对: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家属应多关心陪伴患者,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食欲和消化功能。 四、合并其他疾病 原因:慢性胃炎患者可能合并其他消耗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快机体代谢,导致消瘦;或者合并恶性肿瘤,肿瘤细胞无限增殖会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引起体重明显下降。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合并其他疾病的概率和表现不同,老年人更容易合并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若慢性胃炎合并糖尿病,高血糖状态会抑制食欲,同时机体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供能,转而分解脂肪和蛋白质,也会导致消瘦。 应对: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排查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如果合并其他疾病,需针对合并疾病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同时兼顾慢性胃炎的治疗,以改善消瘦状况。
2025-09-29 12:26:22 -
喝橄榄油能治便秘吗
喝橄榄油对便秘可能有一定辅助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肠道润滑有关,但不同人群情况不同,成年人适量饮用可能有帮助,儿童不建议,老年人需谨慎,饮用要适量且注意个体差异和特殊人群禁忌,不能将其作为治便秘主要手段,需结合健康生活方式综合改善便秘。 一、橄榄油对便秘可能的作用机制 橄榄油中含有一定量的不饱和脂肪酸等成分,可能对肠道有一定影响。有研究表明,橄榄油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增加肠道内的润滑性,有助于粪便的排出。例如,一些动物实验或初步的人体观察发现,在一定量橄榄油摄入后,部分人群的排便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善,这可能与橄榄油在肠道内起到的润滑作用有关,能够使粪便更容易通过肠道。 二、不同人群喝橄榄油治便秘的情况 成年人:一般来说,健康成年人适量饮用橄榄油可能对缓解便秘有一定帮助,但也存在个体差异。比如,正常饮食且肠道功能基本正常的成年人,每日少量饮用(如1-2汤匙)橄榄油,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便秘状况。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成年人喝橄榄油都能取得相同效果,有些人可能效果不明显。 儿童:儿童便秘不建议首先尝试喝橄榄油来解决。儿童的消化系统与成人不同,肠道功能相对脆弱,橄榄油的摄入可能会引起儿童胃肠道不适,如腹泻等不良反应。儿童便秘更建议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多吃蔬菜、水果等)、保证足够水分摄入等非药物方式来改善。 老年人:老年人便秘较为常见,喝橄榄油对部分老年人可能有一定作用。但老年人往往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饮用橄榄油前需要谨慎考虑。例如,有胃肠道疾病的老年人,饮用橄榄油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加重原有病情,所以老年人饮用橄榄油改善便秘时需要在医生或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并且要注意饮用的量和自身身体反应。 三、喝橄榄油治便秘的注意事项 适量饮用:无论是哪种人群,饮用橄榄油改善便秘都需要注意适量。过量饮用橄榄油可能会导致腹泻等问题,一般建议成年人每日饮用橄榄油的量控制在1-2汤匙左右,过量摄入不仅不能更好地改善便秘,还可能带来健康风险。 个体差异:每个人对橄榄油改善便秘的反应不同,有些人可能喝了有明显效果,而有些人可能效果不显著。所以不能单纯依赖喝橄榄油来解决便秘问题,还需要结合自身的整体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来综合调整。 特殊人群禁忌:对于一些患有严重胃肠道疾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的人群,喝橄榄油可能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加重病情,这类人群不适合通过喝橄榄油来改善便秘。同时,孕妇等特殊人群在饮用橄榄油改善便秘前也需要咨询医生的意见,因为橄榄油的摄入可能会对胎儿或自身健康产生影响。 总之,喝橄榄油对便秘可能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不能将其作为治疗便秘的主要手段,而且不同人群饮用时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谨慎对待,并且要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来综合改善便秘问题。
2025-09-29 12:25:10 -
肚子疼但是排不出大便怎么治疗
肚子疼但排不出大便可能由肠梗阻、便秘等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适当运动、按摩腹部等非药物干预,无效时可考虑泻药、促胃肠动力药等药物干预,若腹痛剧烈持续不缓解、伴呕吐腹胀等应及时就医,因可能存在严重情况需检查并采取相应治疗。 一、初步判断原因 肚子疼但排不出大便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肠梗阻、便秘等。肠梗阻可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等,机械性肠梗阻常见原因有肠粘连、肠道肿瘤等;动力性肠梗阻可能与腹部手术、腹膜炎等导致肠动力不足有关。便秘则可能是由于饮食中膳食纤维摄入过少、饮水不足、缺乏运动、不良排便习惯等因素引起。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如芹菜、菠菜等)、水果(如苹果、香蕉等)、全谷类食物等,膳食纤维可以吸收水分,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同时,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至少饮用1500-2000毫升水,有助于软化粪便。对于儿童,要注意合理安排饮食结构,避免挑食、偏食。 适当运动:鼓励适当运动,对于成年人可以进行散步、慢跑、瑜伽等运动,每天运动30分钟左右,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儿童则可以在家长陪伴下进行玩耍、爬行等活动,促进胃肠蠕动。老年人运动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如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 按摩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腹部,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通过按摩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儿童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用力过大引起不适。 三、药物干预情况 泻药:如果非药物干预无效,可以考虑使用泻药,但需谨慎选择。对于成人,容积性泻药如欧车前亲水胶等可以增加粪便体积;渗透性泻药如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等,通过增加肠道内渗透压,吸收水分,软化粪便;刺激性泻药如比沙可啶等,但这类药物不建议长期使用,避免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儿童应避免使用刺激性泻药,可选择安全性较高的乳果糖等渗透性泻药,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老年人使用泻药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电解质紊乱等,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并密切观察排便情况和身体反应。 促胃肠动力药:对于动力性肠梗阻或胃肠动力不足引起的肚子疼排不出大便,可以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如莫沙必利等,但需要排除肠梗阻等严重情况,因为肠梗阻时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可能会加重病情。 四、及时就医情况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腹痛剧烈且持续不缓解、伴有呕吐、腹胀明显、停止排气排便、出现发热等症状。因为这些情况可能提示存在严重的肠梗阻、肠坏死等危急情况,需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如腹部X线、CT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例如,对于肠梗阻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胃肠减压、补液等治疗,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对于肠道肿瘤等引起的机械性肠梗阻,可能需要手术切除肿瘤等治疗。
2025-09-29 12:24:12 -
胃酸消化不良拉肚子怎么办
出现胃酸消化不良拉肚子时,可先通过调整饮食(控制进食量、选易消化食物)、补充水分来缓解,同时要注意腹部保暖,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严重情况需及时就医,医生会据病因针对性处理,还可在医嘱下选用合适药物辅助,特殊人群就医更要及时。 一、调整饮食 1.控制进食量:出现胃酸消化不良拉肚子时,应适当减少每餐的进食量,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减轻胃肠消化负担。例如,正常三餐可改为每天5-6餐,每餐七八分饱即可。对于儿童来说,要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合理调整,避免过度进食加重胃肠不适。 2.选择易消化食物:优先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馒头等碳水化合物类食物。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以及高纤维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芹菜等。对于婴幼儿,要根据其月龄选择合适的易消化辅食,如婴儿米粉等。 二、补充水分 1.及时补水:拉肚子会导致身体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要及时补充水分,可饮用温开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溶液。成年人每天至少饮用1500-2000毫升的液体,儿童则要根据年龄和脱水情况适当调整补液量,一般每丢失100毫升的腹泻量,需要补充100-150毫升的液体。例如,儿童出现轻度脱水时,可少量多次饮用口服补液盐溶液。 三、腹部保暖 1.针对腹部进行保暖:腹部着凉可能会加重胃酸消化不良和拉肚子的症状,要注意腹部保暖。可以使用热水袋热敷腹部,但要注意温度适中,避免烫伤。对于儿童,可使用专门的婴儿暖肚贴等温和的保暖方式,保持腹部温度适宜,缓解胃肠不适。 四、就医检查 1.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如果胃酸消化不良拉肚子的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严重脱水症状(如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尿量明显减少、精神萎靡等)、高热、剧烈腹痛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粪便常规、血常规等)来明确病因,例如,粪便常规检查可帮助判断是否有肠道感染等情况,血常规可辅助判断是否存在炎症反应等。 2.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如果是肠道感染引起的胃酸消化不良拉肚子,医生会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给予相应的治疗。如果是其他原因导致,如胃肠功能紊乱等,也会采取相应的调节胃肠功能等治疗措施。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或患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等)的患者,就医更要及时,因为这些人群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处理,以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 五、药物辅助(需遵医嘱) 1.可选用的药物类型:在医生指导下,可能会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例如,对于胃酸过多引起的不适,可能会使用抑酸药物;对于消化不良,可能会使用促进消化的药物;如果是肠道感染,可能会使用抗感染药物等。但要注意,儿童应避免自行使用成人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儿童专用药物。
2025-09-29 12: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