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对儿童呼吸、消化性疾病诊治有一定水平,擅长婴幼儿过敏性胃肠病,营养性疾病,儿童喂养,胃十二指肠疾病、急慢性腹泻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再发性腹痛、再发性呕吐、胰腺炎、排便异常以及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诊治。
向 Ta 提问
1989年6月毕业于广州医学院医疗系,目前是广东优生优育儿童营养与健康委员会主任委员。热心社会公益工作,积极参与义诊、儿科知识的讲座,多方面为儿童服务。
展开-
37.3度是正常体温吗
37.3度的体温属于正常范围,但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如有不适或持续升高应及时就医,特殊人群可咨询医生。 在一些情况下,体温可能会略微升高,但一般不会超过37.5度。例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进食后、环境温度过高等都可能导致体温暂时升高。此外,女性在生理期和怀孕期间体温也可能会略有波动。 如果体温持续升高或超过37.5度,可能意味着存在健康问题。常见的原因包括感染、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然而,体温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一定患有疾病,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类似的症状。 因此,37.3度的体温属于正常范围内,但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体温持续升高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等,体温的正常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有疑虑,应咨询医生的建议。
2025-05-19 15:29:10 -
体温37.1度正不正常
一般情况下,体温37.1℃是正常的,但对于特殊人群或其他情况,需结合具体因素判断。如有疑虑,可咨询医生。 体温37.1℃是正常的。 正常情况下,体温会因个体差异和测量时间、部位等因素而有所波动。一般来说,口腔温度为36.3℃至37.2℃,腋窝温度为36℃至37℃,直肠温度为36.5℃至37.7℃。 体温37.1℃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例如在剧烈运动、进餐后、女性排卵期、妊娠期以及环境温度较高等情况下,体温可能会略微升高。 此外,一些疾病也可能导致体温升高,但通常会伴有其他症状,如感染、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如果体温持续升高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以及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体温的正常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此外,测量体温时应注意正确的方法和时间,以确保准确性。如果对体温升高有疑虑或担忧,建议咨询医生的意见。
2025-05-19 15:28:24 -
请问发低烧嗓子疼怎么办
喉咙疼且有点低烧,可能源于急性咽炎,也可能由急性扁桃体炎导致。对此,通常建议明确病因后对症施治。 一、急性咽喉炎: 1.多由病毒感染引发,也可能是细菌感染所致,往往伴有咳嗽、声音嘶哑、咽部灼热等表现。 建议尽量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外出时最好戴上口罩。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关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口服溶菌酶肠溶片、利巴韦林颗粒、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 二、急性扁桃体炎: 1.一般因过度劳累、受凉、免疫力下降等因素而诱发,常会出现发热、食欲减退、头痛等症状。 要注意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 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清喉利咽颗粒等药物进行医治。 日常生活里,需注重增强锻炼以提升免疫力,保持饮食规律,维持营养均衡,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要是情况严重,应及时就医。 总之,当出现喉咙疼伴低烧时,要考虑可能是急性咽炎或急性扁桃体炎,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应对和治疗。
2025-05-19 15:28:24 -
老年人头晕走路不稳是什么原因
老年人头晕走路不稳的原因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以及其他因素。 一、心脑血管疾病: 1.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进而引起老年人头晕和走路不稳。 2.主动脉瓣狭窄:影响心脏向脑部的供血,可能出现这些症状。 3.高血压:血压异常升高时,容易引发头晕、走路不稳。 二、神经系统疾病: 1.梅尼埃综合征:患者不仅会头晕,还伴有耳鸣、听力下降以及走路不稳等表现。 2.帕金森综合征:这是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除了头晕,还存在静止性震颤、行动迟缓、走路不稳等情况。 三、血液系统疾病: 老年人饮食多样化程度降低,可能引发贫血,严重贫血时会导致头晕和走路不稳。 四、其他: 精神心理因素,比如很多老年人容易焦虑,睡眠质量差,这也可能引起慢性头痛、头晕以及走路不稳。 总之,老年人头晕走路不稳的原因较为多样,患者应尽快就诊并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而影响预后。
2025-05-19 15:27:26 -
低烧一星期了不见好转是怎么回事
低烧一星期不见好转可能是由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疾病或功能性低热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并治疗。 1.感染性疾病:如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可能导致长期低烧。一些特殊的病原体感染,如结核病、布鲁氏菌病、恙虫病等,也可能引起长期低热。 2.非感染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可导致低热。 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等,也可能引起长期低热。 慢性炎症:如慢性肾盂肾炎、慢性盆腔炎等,可导致低热。 其他: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热等,也可能引起长期低热。 3.功能性低热:如神经功能性低热,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如果低烧持续一星期以上不见好转,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同时,在就医前应注意休息,多喝水,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对于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如果出现低烧持续不退,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25-05-19 15:2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