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对儿童呼吸、消化性疾病诊治有一定水平,擅长婴幼儿过敏性胃肠病,营养性疾病,儿童喂养,胃十二指肠疾病、急慢性腹泻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再发性腹痛、再发性呕吐、胰腺炎、排便异常以及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诊治。
向 Ta 提问
1989年6月毕业于广州医学院医疗系,目前是广东优生优育儿童营养与健康委员会主任委员。热心社会公益工作,积极参与义诊、儿科知识的讲座,多方面为儿童服务。
展开-
发低烧怎么物理降温
发低烧时,可采取多喝水、冷敷、温水擦浴、减少衣物、保持通风等物理降温方法。特殊人群需小心,持续低烧或伴其他症状应就医。 1.多喝水 发烧会导致身体水分流失,多喝水可以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2.冷敷 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在额头、颈部、腋窝或腹股沟等部位,帮助降低体温。但要注意避免长时间冷敷,以免引起寒战。 3.温水擦浴 用温水擦拭身体,尤其是颈部、腋窝、肘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部位,促进散热。但要注意水温不宜过低,以免引起寒战。 4.减少衣物 发烧时不要穿太多衣服,以免影响散热。可以适当减少衣物,保持舒适。 5.保持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降低体温。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人等,在采取物理降温时需要特别小心。如果低烧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咳嗽、喉咙痛、头痛等,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治疗。
2025-05-19 15:11:54 -
年轻人胸闷恶心想吐怎么回事
年轻人胸闷恶心想吐,可能有以下这些原因: 一、药物因素 1.一些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可能会引发眩晕、恶心等不良反应。 2.心脏病患者服用利尿剂时,可能产生脱水眩晕等不良状况。 二、缺铁因素 缺铁会导致贫血,身体缺铁后体内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携氧量降低,大脑血氧量不足从而产生眩晕感。 三、脱水因素 大脑大部分是由水构成的,如果身体缺水,大脑无法正常工作,血液会变得粘稠,体温会升高,心跳也会加快,进而出现胸闷恶心想吐的表现。 四、心脏与血液问题 当血压突然降低时,大脑在短时间内缺氧就会引发恶心头晕。 五、过敏因素 很多人对花生、动物、灰尘和花粉等过敏,如果有头晕恶心想吐的现象,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接受专业的检查和治疗。 总结提示:年轻人若出现胸闷恶心想吐的情况,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要注意排查,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2025-05-19 15:11:39 -
体温36.5℃正常吗
体温测量值为36.5℃属于正常体温范围。人体正常体温并非单一固定值,而是处于一定温度区间,基础体温通常在36℃至37℃间,波动幅度一般不超1℃。 一、腋下体温在36.0°C至37.0°C之间为正常。 二、口腔体温在36.3°C至37.2°C之间为正常。 三、直肠体温在36.5°C至37.7°C之间为正常。 影响体温的因素包括: 1.性别因素:女性月经前期和妊娠早期体温会轻度升高,排卵期则较低,此波动主要和孕激素分泌周期相关。 2.年龄因素: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皮肤汗腺发育也不完全,致使体温易受外界温度影响。 3.昼夜因素:机体清晨2至6时体温最低,下午4至8时体温最高,变动范围约在0.5℃至1℃之间。 主要说明了36.5℃是正常体温,阐述了人体正常体温的范围和不同部位的具体正常体温值,还详细介绍了影响体温的几种因素。
2025-05-19 15:11:39 -
成人体温多少摄氏度算发烧
一般来说,成人若体温达到37.2℃及以上就可视为发烧。针对发烧,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和使用药物等。成人正常体温通常处于36~37.2℃范围内,当体温处于37.3~38℃时可认定为低热症状,38~39℃为中等热,39℃以上为高热,超过41℃则为超高热。通常成人在体温超过37.2℃时就需要加以重视。成人发烧后,往往会出现头疼、头晕、恶心呕吐等情况。具体的治疗方式如下: 一、物理治疗: 人体体温过高会影响体内消化酶的活性以及器官功能的正常运作等,此时可以先用医用冷敷贴、冷毛巾等进行冷敷处理,以实现降低体温的目的。 二、药物治疗: 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烧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同时根据具体情况使用抗生素进行消炎,如阿莫西林、罗红霉素等。 总之,成人发烧后需要及时关注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以缓解症状和促进身体恢复。
2025-05-19 15:10:54 -
刚怀孕体温一般是多少
怀孕初期基础体温因人而异,一般在36.9℃-37.2℃之间,测量基础体温需注意测量时间、方法和环境,怀疑怀孕可通过基础体温测量、早早孕试纸检测、验孕棒检测、超声检查等方式确认,确认怀孕后需及时就医进行产前检查。 1.测量时间 建议在每天固定的时间测量基础体温,例如每天早晨醒来后,不起床、不说话、不做任何活动,立即测量口腔温度。 2.测量方法 使用专门的基础体温计,将体温计放在舌下测量5分钟,记录体温。 3.注意事项 测量基础体温时需要保持安静、放松,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室温、运动、饮食等。 如果怀疑自己怀孕,可以通过基础体温测量、早早孕试纸检测、验孕棒检测、超声检查等方式进行确认。如果确认怀孕,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产前检查,并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和放射线,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孕期保健和营养补充。
2025-05-19 1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