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对儿童呼吸、消化性疾病诊治有一定水平,擅长婴幼儿过敏性胃肠病,营养性疾病,儿童喂养,胃十二指肠疾病、急慢性腹泻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再发性腹痛、再发性呕吐、胰腺炎、排便异常以及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诊治。
向 Ta 提问
1989年6月毕业于广州医学院医疗系,目前是广东优生优育儿童营养与健康委员会主任委员。热心社会公益工作,积极参与义诊、儿科知识的讲座,多方面为儿童服务。
展开-
腋下体温计夹多久
腋下体温计一般需夹5~10分钟,测量时需注意擦干腋窝、将探头深入腋窝并保持紧闭、避免剧烈运动等,具体时间和方法应按体温计说明书操作。 测量体温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来说,年龄较小、基础代谢率较高或病情严重的患者,测量时间可能需要稍长;而年龄较大、基础代谢率较低或病情稳定的患者,测量时间可适当缩短。此外,测量体温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测量前应将腋窝擦干,避免汗水、毛发等影响测量结果。 2.测量时应将体温计的探头尽量深入腋窝,同时保持腋窝紧闭,以确保测量结果准确。 3.测量过程中应避免剧烈运动、进食、喝热水等,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4.测量后应及时读取并记录体温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体温计测量时间可能会有所差异,具体应按照体温计的说明书进行操作。如果对测量结果有疑问,可咨询医生或药师。
2025-05-19 15:02:17 -
头蒙恶心出虚汗怎么回事
头晕恶心出虚汗可能由睡眠不足、脑供血不足、低血糖等引起,还可能是高血压所致,具体症状及应对方法如下。 一、睡眠不足: 患者因精神压力大等导致睡眠质量差、睡眠不足时,可能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对此,建议平时注意休息,避免熬夜,积极调节不良情绪,以改善睡眠状况。 二、脑供血不足: 常见症状包括头晕、头痛、恶心、乏力等。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尼莫地平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三、低血糖: 患者通常会表现出头晕、恶心、出虚汗等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葡萄糖、呋塞米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平时要随身携带一些糖果,以备不时之需。 四、高血压: 也可能引发头晕恶心出虚汗等症状。 尾段总结:当出现头晕恶心出虚汗等异常情况时,可能是多种原因导致的,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具体病因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5-19 15:01:56 -
怀孕低烧怎么治疗
怀孕低烧需要及时治疗,一般采用物理降温、多喝水、注意休息等方法,如需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关注胎儿情况。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身体、使用冰袋等方法来降低体温。 2.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帮助调节体温,促进身体代谢。 3.注意休息 休息可以帮助身体恢复,提高免疫力。 4.就医治疗 如果低烧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自行用药 怀孕期间应避免自行用药,尤其是退烧药等,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 2.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洗手,避免感染。 3.关注胎儿情况 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关注胎儿的发育情况。 总之,怀孕期间出现低烧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和休息,关注胎儿情况。
2025-05-19 15:01:56 -
体温37度5怎么办呢
体温37度5属低热,可采取观察、补充水分、物理降温等措施,特殊人群需遵医嘱,同时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观察:首先,需要观察体温的变化趋势。如果体温持续升高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如头痛、咳嗽、喉咙痛等,应及时就医。 补充水分:发热会导致身体水分流失,应多喝水,以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物理降温:可以采用温水擦浴、冷敷等方法来降低体温。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儿童、孕妇、老人等特殊人群,物理降温方法应谨慎使用。 就医:如果体温持续升高或出现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人等,体温37度5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此外,如果有慢性疾病或正在服用药物的人群,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处理。同时,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025-05-19 15:01:38 -
发烧的类型有哪些
发烧即发热,主要有稽留热、弛张热、回归热、间歇热等多种类型。 一、稽留热:体温可迅速上升至39℃以上,且能持续数天或数小时,一天内波动通常不超1℃。这意味着患者的体温长时间维持在较高水平,基本没有明显的起伏变化。 二、弛张热:体温同样能快速达到39℃,不过24小时内波动不会超过2℃。其特点是体温波动相对较大,但仍处于较高范围。 三、回归热:发热时体温可在短时间内升到39℃以上,一般持续数天或数周后恢复正常,同时会有正常体温期和发热期交替出现的情况。该类型会呈现出周期性的体温变化。 四、间歇热:体温升高后会逐渐恢复正常,存在间歇期与发热期交替的现象。即患者会间歇性地出现高热和体温正常的情况。 此外,还有波状热和不规则热等类型。 总之,了解发烧的不同类型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2025-05-19 15: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