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婉儿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对儿童呼吸、消化性疾病诊治有一定水平,擅长婴幼儿过敏性胃肠病,营养性疾病,儿童喂养,胃十二指肠疾病、急慢性腹泻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再发性腹痛、再发性呕吐、胰腺炎、排便异常以及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1989年6月毕业于广州医学院医疗系,目前是广东优生优育儿童营养与健康委员会主任委员。热心社会公益工作,积极参与义诊、儿科知识的讲座,多方面为儿童服务。

展开
个人擅长
对儿童呼吸、消化性疾病诊治有一定水平,擅长婴幼儿过敏性胃肠病,营养性疾病,儿童喂养,胃十二指肠疾病、急慢性腹泻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再发性腹痛、再发性呕吐、胰腺炎、排便异常以及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诊治。 展开
  • 常规c反应蛋白偏高

    C反应蛋白偏高提示身体可能存在炎症,但具体原因需结合其他检查和症状判断,特殊人群需咨询医生。 C反应蛋白偏高可能提示身体存在炎症,但具体原因需要综合其他检查和症状来判断。 C反应蛋白是一种在炎症、感染、组织损伤等情况下升高的蛋白质。偏高的原因可能有: 1.感染: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都可能导致C反应蛋白升高。 2.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炎症性肠病、肝炎等也会引起C反应蛋白升高。 3.组织损伤:心肌梗死、脑梗死、外伤等也会导致C反应蛋白升高。 4.恶性肿瘤:某些恶性肿瘤也可能导致C反应蛋白升高。 5.其他:如手术、应激、吸烟等也可能使C反应蛋白升高。 需要注意的是,C反应蛋白偏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上述疾病,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判断。如果发现C反应蛋白偏高,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儿童等,C反应蛋白偏高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发现C反应蛋白偏高时,应及时咨询医生,以便得到更专业的建议和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2025-08-01 13:36:32
  • 浑身乏力什么原因

    浑身乏力可能由缺乏运动、营养不良、睡眠不足、压力过大、疾病、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助于缓解。 浑身乏力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1.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肌肉无力和疲劳感。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 2.营养不良:饮食不均衡或缺乏某些营养素,如铁、维生素D等,可能导致浑身乏力。建议保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3.睡眠不足: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会影响身体的能量水平和代谢功能。建议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每晚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4.压力过大: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会导致身体和心理的疲劳感。建议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如放松技巧、运动、冥想等。 5.疾病:某些疾病,如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等,可能导致浑身乏力。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6.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导致浑身乏力。建议咨询医生,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浑身乏力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助于缓解浑身乏力的症状。

    2025-08-01 13:36:26
  • 白蛋白低危害

    白蛋白低会导致水肿、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肾脏损伤等危害,治疗方法主要是补充白蛋白和治疗原发病,同时要注意饮食和休息的调整。 1.水肿:白蛋白是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重要物质,当白蛋白水平降低时,胶体渗透压下降,水分会从血管内转移到组织间隙,导致水肿。水肿可以出现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如下肢、腹部、脸部等。 2.营养不良:白蛋白低会影响营养物质的运输和代谢,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消瘦等症状。 3.免疫力下降:白蛋白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球蛋白,白蛋白低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 4.肾脏损伤:长期白蛋白低会导致肾脏损伤,甚至引起肾衰竭。 5.其他:白蛋白低还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肝硬化等并发症。 对于白蛋白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补充白蛋白:可以通过输注白蛋白溶液来提高血清白蛋白浓度。 2.治疗原发病:如果白蛋白低是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以提高白蛋白水平。 3.调整饮食: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有助于提高白蛋白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白蛋白低的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休息等方面的调整。如果您有白蛋白低的问题,建议及时就医,以便得到更专业的治疗建议。

    2025-08-01 13:36:16
  • 全血c反应蛋白100多

    全血C反应蛋白100多mg/L可能由非疾病因素引起,通常无需治疗,也可能是感染、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因素导致,需遵医嘱治疗,具体如下: 一、非疾病因素 女性妊娠后,由于妊娠的激素效应和身体应激反应,孕妇全血C反应蛋白水平会升高,可达到100多mg/L。一般情况下,只要CRP水平在一定范围内稳定,不突然或持续升高,就是正常生理现象,无需特殊处理。 二、疾病因素 1.感染 (1)若机体遭受革兰阴性菌感染,全血C反应蛋白会在感染发生后的6至8小时开始上升,24至48小时达到峰值,有时会达100多mg/L。 (2)此时应遵医嘱使用头孢哌酮、头孢噻肟等药物进行治疗。 2.类风湿关节炎 (1)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主要侵犯周围关节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 (2)若患者患有该病且处于活动期,可能出现全血C反应蛋白升高,同时伴有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等不适。 (3)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来氟米特片、巴瑞替尼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治疗。 此外,还可能与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等有关,需积极前往医院就诊。 总结:全血C反应蛋白100多mg/L可能是非疾病因素或感染、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因素引起,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治疗及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2025-08-01 13:36:15
  • 出汗有异味是什么原因

    通常情况下,出汗有异味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一是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不注重个人清洁卫生、不勤于更换衣物等,这会致使细菌滋生,出汗时细菌便会混入汗液中,进而容易出现出汗有异味的状况。这种情况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只要及时改进不良生活习惯,便能避免此类情况发生。二是腋臭,遗传、汗腺分泌代谢异常、细菌感染等因素都可能诱发腋臭,从而导致出汗有异味。对此,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相关药物进行治疗,如: 1.乌洛托品溶液:具有收敛、止汗的作用,可帮助减轻腋臭症状。 2.氧化锌软膏:能起到保护皮肤、减少汗液对皮肤刺激的效果。 3.硫酸新霉素软膏: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抑制细菌繁殖。 三是糖尿病,长期过量食用高糖食物、经常饮用碳酸饮料、缺乏锻炼等因素,可能会使体内胰岛素分泌出现异常,进而容易引发糖尿病,出现出汗有异味的现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相关药物进行治疗,如: 1.盐酸二甲双胍片:用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2.格列齐特片:帮助调节血糖水平。 3.糖脉康颗粒:可辅助治疗糖尿病。 总之,当出现出汗有异味的情况时,需要仔细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和治疗。如果是疾病引起的,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同时注意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和健康。

    2025-08-01 13:35:5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