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婉儿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对儿童呼吸、消化性疾病诊治有一定水平,擅长婴幼儿过敏性胃肠病,营养性疾病,儿童喂养,胃十二指肠疾病、急慢性腹泻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再发性腹痛、再发性呕吐、胰腺炎、排便异常以及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1989年6月毕业于广州医学院医疗系,目前是广东优生优育儿童营养与健康委员会主任委员。热心社会公益工作,积极参与义诊、儿科知识的讲座,多方面为儿童服务。

展开
个人擅长
对儿童呼吸、消化性疾病诊治有一定水平,擅长婴幼儿过敏性胃肠病,营养性疾病,儿童喂养,胃十二指肠疾病、急慢性腹泻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再发性腹痛、再发性呕吐、胰腺炎、排便异常以及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诊治。 展开
  • 甲醇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甲醇对身体的危害主要包括对中枢神经系统、视神经的损伤以及对代谢的影响,中毒可导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视神经萎缩甚至失明,还可能影响肝脏功能。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接触和使用甲醇,不慎接触或摄入甲醇应立即就医。 甲醇对身体的危害主要包括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对视神经的损伤以及对代谢的影响,具体分析: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甲醇在体内会经过氧化代谢,产生甲醛和甲酸等毒性物质,这些物质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导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昏迷和死亡。 2.对视神经的损伤:甲醇对视神经的毒性作用较为明显,中毒剂量较大时可能导致视神经萎缩,甚至失明。 3.对代谢的影响:甲醇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NADH,导致NADH/NAD+比例失衡,从而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此外,甲醇还可能影响肝脏的功能,导致肝功能异常。 需要注意的是,甲醇中毒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接触和使用甲醇,特别是避免饮用含有甲醇的饮料。如果不慎接触或摄入甲醇,应立即就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对于从事甲醇相关工作的人员,应加强防护措施,避免甲醇中毒的发生。

    2025-08-01 13:34:08
  • 血清淀粉样蛋白a偏高

    血清淀粉样蛋白A偏高的原因包括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及其他情况,如病毒感冒、肝炎、肺炎、阑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肝癌、胃癌、多发性骨髓瘤、急性胰腺炎、创伤、手术等应激状态。偏高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需结合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治疗。 1.感染: 病毒感染:如病毒感冒、肝炎等,可导致血清淀粉样蛋白A偏高。 细菌感染:如肺炎、阑尾炎等,也可引起血清淀粉样蛋白A升高。 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感染等,可能导致血清淀粉样蛋白A偏高。 2.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使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升高。 类风湿关节炎:可能导致血清淀粉样蛋白A偏高。 3.恶性肿瘤: 肝癌、胃癌等恶性肿瘤可引起血清淀粉样蛋白A偏高。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等,也可能导致血清淀粉样蛋白A升高。 4.其他: 急性胰腺炎:可使血清淀粉样蛋白A升高。 创伤、手术等应激状态:也可能导致血清淀粉样蛋白A偏高。 血清淀粉样蛋白A偏高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但具体原因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如果发现血清淀粉样蛋白A偏高,建议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8-01 13:34:02
  • 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例偏低,想了解原因

    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偏低的原因主要有营养不良、肝脏疾病、慢性炎症、肾病及其他,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治疗。 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偏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营养不良:长期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会导致白蛋白合成减少,从而使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偏低。 2.肝脏疾病:肝脏是合成白蛋白的主要场所,当肝脏发生病变,如肝炎、肝硬化等,会导致白蛋白合成减少,球蛋白生成增加,从而使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偏低。 3.慢性炎症:某些慢性炎症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会导致球蛋白生成增加,从而使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偏低。 4.肾病: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会导致白蛋白从尿液中丢失,从而使白蛋白合成减少,球蛋白生成增加,使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偏低。 5.其他原因:某些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也可能导致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偏低。 需要注意的是,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偏低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之一,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如果发现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偏低,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营养物质,以维持身体健康。

    2025-08-01 13:34:01
  • 女人早上一醒来就出汗

    女人早上一醒来就出汗可能与环境、生理、疾病等因素有关,可先观察调整生活习惯,如经常出现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1.环境因素:如果卧室温度过高、盖的被子过厚,可能会导致女人在早上醒来时出汗。 2.生理因素:女人在早上醒来时,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出汗。 3.疾病因素: 低血糖:如果女人在晚上没有进食,或者进食过少,可能会导致早上醒来时出现低血糖,从而引起出汗。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会导致新陈代谢加快,产热增加,从而引起出汗。 更年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潮热、出汗等症状。 其他:结核、肿瘤等疾病也可能会导致女人早上醒来时出汗。 如果女人只是偶尔出现早上醒来就出汗的情况,可以先观察一段时间,注意调整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如果这种情况经常出现,或者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头晕、乏力、心慌等,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糖、甲状腺功能、性激素六项等,以明确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5-08-01 13:33:55
  • 纤维蛋白原偏低有什么治疗方法

    纤维蛋白原偏低的治疗方法包括病因治疗、输注纤维蛋白原及其他治疗,同时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避免外伤和调整饮食。 纤维蛋白原偏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病因治疗:针对纤维蛋白原偏低的原因进行治疗,如肝脏疾病导致的纤维蛋白原合成减少,需积极治疗肝脏疾病;维生素K缺乏导致的,需补充维生素K。 2.输注纤维蛋白原:如果纤维蛋白原偏低导致出血倾向明显,或有自发性出血,可输注纤维蛋白原进行治疗。输注前需进行过敏试验。 3.其他治疗:对于一些疾病导致的纤维蛋白原偏低,还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进行治疗。 此外,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密切监测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偏低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凝血功能,根据凝血功能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2.避免外伤:纤维蛋白原偏低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外伤,以免引起出血不止。 3.饮食调整: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肉等,有助于提高纤维蛋白原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纤维蛋白原偏低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对于一些原因不明的纤维蛋白原偏低,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排除一些潜在的疾病。

    2025-08-01 13:33:5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