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婉儿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对儿童呼吸、消化性疾病诊治有一定水平,擅长婴幼儿过敏性胃肠病,营养性疾病,儿童喂养,胃十二指肠疾病、急慢性腹泻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再发性腹痛、再发性呕吐、胰腺炎、排便异常以及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1989年6月毕业于广州医学院医疗系,目前是广东优生优育儿童营养与健康委员会主任委员。热心社会公益工作,积极参与义诊、儿科知识的讲座,多方面为儿童服务。

展开
个人擅长
对儿童呼吸、消化性疾病诊治有一定水平,擅长婴幼儿过敏性胃肠病,营养性疾病,儿童喂养,胃十二指肠疾病、急慢性腹泻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再发性腹痛、再发性呕吐、胰腺炎、排便异常以及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诊治。 展开
  • 吸入式全麻的后遗症

    吸入式全麻可能有恶心和呕吐、头痛、喉咙疼痛、咳嗽、短期记忆问题、高血压或低血压、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等后遗症。 1.恶心和呕吐 这是吸入式全麻后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通常在手术后几小时内发生。可能是由于麻醉药物对胃肠道的影响导致的。 2.头痛 吸入式全麻后可能可伴随头痛,可能是由于麻醉药物的残留作用或手术过程中的头部压力变化导致的。 3.喉咙疼痛 在全麻过程中,需要插入气管插管以维持呼吸,可能会导致喉咙疼痛。 4.咳嗽 吸入式全麻后可能可伴随咳嗽,可能是由于麻醉药物对呼吸道的刺激导致的。 5.短期记忆问题 在吸入式全麻后,有些人可能会经历短期记忆问题或困惑,可能是由于麻醉药物对大脑功能的影响导致的。 6.高血压或低血压 吸入式全麻可能会影响血压,导致高血压或低血压。 7.心律失常 吸入式全麻可能会影响心脏节律,导致心律失常。 8.呼吸困难 在吸入式全麻后,有些人可能可伴随呼吸困难,可能是由于麻醉药物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或手术部位的疼痛导致的。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后遗症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伴随,而且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轻微的,可以通过适当的治疗和休息来缓解。如果出现严重的后遗症或不适,应及时就医。

    2025-08-01 13:31:23
  • 喝酒后脖子出汗是什么原因

    喝酒后脖子出汗通常是酒精扩张血管、新陈代谢加快等原因引起的,也可能是个体差异或环境因素导致。但如果出汗过多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可能是身体对酒精的不良反应。此外,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应避免饮酒。为了身体健康,建议适量饮酒。 喝酒后脖子出汗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酒精扩张血管:酒精进入体内后,会引起血管扩张,尤其是在脖子等部位,导致出汗增加。 2.新陈代谢加快:酒精需要通过肝脏进行代谢,这个过程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同时也会使新陈代谢加快,从而导致出汗增加。 3.个体差异:不同的人对酒精的反应不同,有些人可能更容易出汗。 4.环境因素:如果喝酒时所处的环境温度较高或较为闷热,也会导致脖子出汗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喝酒后脖子出汗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如果出汗过多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头晕、恶心、心慌等,可能是身体对酒精的不良反应,建议及时就医。此外,对于一些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喝酒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这类人群应该避免饮酒。 总之,喝酒后脖子出汗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但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该及时就医。同时,为了身体健康,建议适量饮酒,避免酗酒。

    2025-08-01 13:31:20
  • 怎么戒烟最快最有效

    戒烟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是寻求专业医生帮助,配合药物治疗,结合健康生活方式和心理调适。 戒烟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是: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配合药物治疗,并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调适。 首先,专业医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戒烟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行为疗法等。药物治疗可以缓解戒烟过程中的不适症状,如尼古丁替代疗法、安非他酮等药物。行为疗法可以帮助吸烟者改变吸烟习惯,如通过心理暗示、替代行为等方式减少吸烟欲望。 其次,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戒烟的重要辅助手段。保持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充足的睡眠等,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缓解戒烟过程中的身体不适,同时也有助于减轻戒烟带来的心理压力。 最后,心理调适也是戒烟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吸烟者可以通过冥想、放松训练、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戒烟过程中的焦虑、烦躁等情绪,增强戒烟的信心和决心。 总之,戒烟需要综合多种方法,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同时,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调适,也可以提高戒烟的成功率。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哺乳期妇女、未成年人、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群等特殊人群,在戒烟前应先咨询医生的意见,以确保戒烟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5-08-01 13:31:14
  • 纤维蛋白原偏低治疗

    纤维蛋白原偏低的治疗需针对病因,包括补充纤维蛋白原、治疗原发病及其他止血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应个体化。 纤维蛋白原偏低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治疗方法: 补充纤维蛋白原:如果纤维蛋白原偏低是由于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严重肝病等原因引起的,可以通过输注纤维蛋白原浓缩物来补充纤维蛋白原。 治疗原发病:如果纤维蛋白原偏低是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重症肝炎等,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 其他治疗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采取一些其他治疗方法,如使用止血药物、控制出血症状等。 需要注意的是,纤维蛋白原偏低的治疗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应个体化。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纤维蛋白原水平和出血情况,并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等,纤维蛋白原偏低的治疗需要更加谨慎。在治疗前,医生会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总之,纤维蛋白原偏低需要引起重视,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受伤,以免加重出血风险。

    2025-08-01 13:31:14
  • 腹部压痛怎么回事

    引起腹压痛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胃炎:胃炎指的是胃部发生的炎症性病症。患上该疾病后,由于炎症刺激,食物不能及时在胃内消化,胃的排空时间延长。而食物在胃中发酵分解的过程中,会刺激胃壁,进而引起胃部收缩与痉挛,从而导致腹压痛。 二、胃溃疡:胃溃疡通常是因胃酸和胃蛋白酶过度分泌造成的,这些消化液会侵蚀胃黏膜而导致溃疡形成。当食物进入胃部时,溃疡区域便可能产生腹压痛。 三、急性胰腺炎:这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胰腺组织水肿、出血、坏死等急性损伤状况。患者往往会出现腹痛、腹胀等表现。 四、肠梗阻:一旦出现肠梗阻,肠道被阻塞后,食物、液体和气体就会在阻塞部位之前堆积,致使肠道扩张,这种扩张便会引发腹压痛。 五、肾结石:当肾结石移动或阻塞尿路时,尿液无法正常排出,导致尿液在肾脏和尿路中积聚,增加了腹部内压,这种压力的增加可引起腹痛,通常呈现为一侧腹部的阵发性绞痛。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尽快前往医院检查以明确具体病因,并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以促进病情的恢复。 总结:腹压痛可能由多种疾病引起,如胃炎、胃溃疡、急性胰腺炎、肠梗阻、肾结石等。当出现相关症状时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5-08-01 13:31:0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