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对儿童呼吸、消化性疾病诊治有一定水平,擅长婴幼儿过敏性胃肠病,营养性疾病,儿童喂养,胃十二指肠疾病、急慢性腹泻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再发性腹痛、再发性呕吐、胰腺炎、排便异常以及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诊治。
向 Ta 提问
1989年6月毕业于广州医学院医疗系,目前是广东优生优育儿童营养与健康委员会主任委员。热心社会公益工作,积极参与义诊、儿科知识的讲座,多方面为儿童服务。
展开-
脖子出汗怎么回事
脖子出汗多可能是生理现象,也可能是多汗症或其他疾病引起。可就医检查,明确原因后,采取饮食调整、保暖、运动、保持良好心态等措施,或遵医嘱治疗。 1.正常的生理现象: 环境温度高:当处于高温环境或进行剧烈运动时,身体为了调节体温会通过出汗来散热,脖子出汗多可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 精神因素:紧张、焦虑、兴奋等情绪可能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刺激汗腺分泌增加,从而引起脖子出汗。 2.多汗症: 局限性多汗症:常发生在情绪波动度较大的青壮年身上,部位以手掌、足底、腋窝和脖子最为常见。 全身性多汗症:病因可能与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3.其他疾病: 感染:如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感染性疾病,可能导致身体发热,从而引起脖子出汗。 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等,可导致代谢率增加,引起出汗增多。 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脑卒中后遗症等,可能影响自主神经功能,导致出汗异常。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组胺药等,可能导致多汗。 如果脖子出汗过多,影响生活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甲状腺功能、血糖、血常规等,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当运动、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等,也有助于缓解出汗过多的问题。
2025-08-01 13:41:47 -
肌红蛋白升高临床意义
肌红蛋白升高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肌肉损伤、肾功能不全等原因引起,需结合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治疗方法因病因而异,如急性心肌梗死采用溶栓、介入治疗,肌肉损伤采取休息、冷敷等,肾功能不全进行透析等。 1.急性心肌梗死:肌红蛋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标志物之一。在心肌梗死发生后,心肌细胞受损,肌红蛋白会迅速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中肌红蛋白水平升高。一般在胸痛发作后2-3小时内升高,峰值在12小时左右,24-48小时内恢复正常。因此,肌红蛋白升高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2.肌肉损伤:剧烈运动、肌肉拉伤、肌肉炎等肌肉损伤性疾病也可导致肌红蛋白升高。但这种升高通常较急性心肌梗死缓慢,且峰值较低。 3.肾功能不全:当肾功能不全时,肌红蛋白的排泄受到影响,导致血中肌红蛋白水平升高。 4.其他:恶性肿瘤、贫血、休克等疾病也可导致肌红蛋白升高。 需要注意的是,肌红蛋白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上述疾病,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判断。如果发现肌红蛋白升高,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治疗方面,针对急性心肌梗死,通常采用溶栓、介入治疗等方法;针对肌肉损伤,可采取休息、冷敷、按摩等方法;针对肾功能不全,可采取透析等治疗方法。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2025-08-01 13:41:46 -
右前胸和在后背对称痛
右前胸和后背对称痛可能是心脏疾病、肺部疾病、骨骼肌肉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或腹部疾病等导致,需要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 右前胸和后背对称痛可能是多种疾病的症状,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这种症状的原因: 1.心脏疾病: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心脏疾病可能导致前胸和后背疼痛,疼痛通常会向左肩、左臂放射。 2.肺部疾病:肺炎、胸膜炎、肺癌等肺部疾病也可能引起前胸和后背疼痛,可能伴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 3.骨骼肌肉疾病:肋软骨炎、胸椎骨折、强直性脊柱炎等骨骼肌肉疾病可能导致前胸和后背疼痛,疼痛通常在活动后加重。 4.神经系统疾病: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炎等神经系统疾病也可能引起前胸和后背疼痛,疼痛通常呈电击样、刀割样或烧灼样。 5.其他:胆囊炎、胰腺炎等腹部疾病也可能引起前胸和后背疼痛。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右前胸和后背对称痛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或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患者,应立即就医,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胸部CT等检查,以排除心脏和肺部疾病。如果检查结果正常,医生可能会进一步进行其他检查,如胸椎磁共振成像、骨扫描等,以明确疼痛的原因。 在等待检查结果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如果疼痛剧烈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应立即就医。
2025-08-01 13:41:40 -
怎样戒烟效果好
戒烟的方法包括:下定决心,寻求支持,使用替代疗法,改变习惯,饮食调整,控制体重,应对复吸,以及保持耐心和坚持。 1.坚定戒烟的决心:这是成功戒烟的关键。明确戒烟的原因,如为了健康、节省开支、减少二手烟危害等,将这些原因写下来,时刻提醒自己。 2.寻求支持:告诉家人、朋友和同事你的戒烟计划,争取他们的支持和理解。也可以加入戒烟小组或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3.替代疗法:可以使用尼古丁替代产品(如贴片、口香糖)或其他辅助药物来缓解戒烟过程中的不适症状,如焦虑、烦躁等。 4.改变习惯:避免与吸烟相关的场所和活动,如烟友聚会、吸烟区等。同时,寻找其他健康的方式来缓解压力,如运动、冥想、阅读等。 5.饮食调整: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和糖分。 6.控制体重:戒烟后体重可能会增加,因此需要注意饮食和增加运动量,以保持健康的体重。 7.应对复吸:戒烟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复吸的情况,不要灰心丧气,要分析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避免再次吸烟。 8.耐心和坚持:戒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和坚持。不要期望在短时间内看到明显的效果,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戒烟。 总之,戒烟需要坚定的决心、合理的方法和耐心的坚持。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提高戒烟的成功率,减少吸烟对身体的危害。
2025-08-01 13:41:39 -
总蛋白,白蛋白偏低
总蛋白和白蛋白偏低可能由营养不良、消耗增加、肝脏疾病、肾脏疾病及其他情况导致,需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治疗,日常注意饮食均衡。 1.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不足、消化不良、吸收障碍等都可能导致总蛋白和白蛋白偏低。此外,慢性疾病如慢性肝病、慢性肾病等也可能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和代谢,导致总蛋白和白蛋白偏低。 2.消耗增加:严重的感染、创伤、烧伤、恶性肿瘤等情况下,身体会分解蛋白质来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导致总蛋白和白蛋白偏低。 3.肝脏疾病:肝脏是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器官,如患有肝炎、肝硬化等疾病,会导致肝功能受损,影响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出现总蛋白和白蛋白偏低的情况。 4.肾脏疾病:肾脏是排泄蛋白质代谢产物的重要器官,如患有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会导致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从而出现总蛋白和白蛋白偏低的情况。 5.其他情况: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骨髓瘤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总蛋白和白蛋白偏低。 总之,总蛋白和白蛋白偏低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之一,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诊断,以确定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果总蛋白和白蛋白偏低,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肝功能、肾功能、自身抗体等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营养物质,以维持身体健康。
2025-08-01 13: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