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对儿童呼吸、消化性疾病诊治有一定水平,擅长婴幼儿过敏性胃肠病,营养性疾病,儿童喂养,胃十二指肠疾病、急慢性腹泻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再发性腹痛、再发性呕吐、胰腺炎、排便异常以及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诊治。
向 Ta 提问
1989年6月毕业于广州医学院医疗系,目前是广东优生优育儿童营养与健康委员会主任委员。热心社会公益工作,积极参与义诊、儿科知识的讲座,多方面为儿童服务。
展开-
总是打哈欠流眼泪怎么回事
总是打哈欠流眼泪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包括睡眠不足、高血压、冠心病等。 一、睡眠不足:当患者的睡眠时间过短或是长期熬夜,就会引发睡眠不足的情况。在这种状态下,身体会过度疲劳,进而出现总是频繁打哈欠且伴随流眼泪的症状。因为睡眠不足使得身体机能未能得到充分恢复和调整,大脑和身体都处于相对疲惫的状态。 二、高血压:如果患者本身患有高血压,而血压又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使其持续性升高,这可能会引起脑供血不足,同时还会导致脑部缺氧。这种情况下,患者就容易变得嗜睡,从而出现频繁打哈欠以及流眼泪的现象。 三、冠心病:患者患有冠心病时,会使心脏的泵血能力减弱,无法为大脑提供足够的血液,导致脑供血不足。这样一来,患者就会表现出犯困、频繁打哈欠和流眼泪等情况。 四、其他原因:除了上述原因外,颈椎病、过度饮酒等也可能引起类似的不适症状,需要加以鉴别区分。 总之,当出现总是打哈欠流眼泪的情况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可能的因素,以便准确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存在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
2025-08-01 13:25:44 -
男性夜里出汗什么原因
男性夜里出汗的原因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如环境因素、睡前活动、内分泌失调、感染、神经系统疾病、恶性肿瘤、风湿免疫性疾病等。如果频繁发生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男性夜里出汗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生理性原因: 环境因素:如果睡眠环境温度过高、通风不良,可能会导致男性在夜里出汗。 睡前活动:剧烈运动、过度兴奋或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可能会使身体产热增加,引起夜里出汗。 病理性原因: 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可导致身体代谢率增加,引起出汗增多。 感染:如结核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可导致炎症反应,使身体产热增加,引起出汗。 神经系统疾病: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帕金森病等,可影响汗腺分泌,导致出汗异常。 其他:如恶性肿瘤、风湿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能导致男性夜里出汗。 如果男性夜里出汗的情况频繁发生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发热、咳嗽、乏力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当运动、饮食均衡等,有助于改善出汗情况。
2025-08-01 13:25:43 -
C反应蛋白高说明什么情况
C反应蛋白高可能由急性感染、痛风、白血病等多种疾病引发。 一、急性感染: 1.疾病详情:C反应蛋白值升高可能源于急性感染,这包括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等,像肺炎、阑尾炎之类的疾病。 2.症状表现:患者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如肺炎可能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表现,阑尾炎可能有右下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3.病因类型:具体的感染类型需要通过进一步检查来明确。 二、痛风: 1.疾病详情:痛风患者在发作期往往会出现C反应蛋白值升高的现象。 2.药品治疗:确诊后需要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在急性期需遵医嘱使用镇痛抗炎药物,如吲哚美辛胶囊、双氯芬酸钠片等进行治疗。 三、白血病: 1.疾病详情:白血病等严重疾病也可能致使C反应蛋白值升高。 2.诊断方式:必要时需进行骨髓穿刺活检来明确诊断。 需要强调的是,能导致C反应蛋白值升高的原因还有许多,患者应按照医嘱完善其他相关检查,以确定病因并进行对症治疗。 总结提示:C反应蛋白高可能是多种疾病的信号,对于其升高的情况,需结合具体症状和进一步检查来明确病因,以便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2025-08-01 13:25:34 -
白蛋白的功效与作用
白蛋白具有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运输营养物质、调节酸碱平衡、抗氧化和抗炎、影响药物代谢等功效和作用。 1.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它能够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防止水分从血管内向血管外转移,从而保持血容量的稳定。 2.运输营养物质:白蛋白可以与许多营养物质,如脂肪酸、胆红素、氨基酸等结合,形成复合物,然后将这些复合物运输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以供其利用。 3.调节酸碱平衡:白蛋白还可以与酸碱物质结合,从而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 4.抗氧化和抗炎作用:白蛋白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炎症反应,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5.影响药物代谢:白蛋白可以与某些药物结合,影响药物的代谢和药效。 需要注意的是,白蛋白的功效和作用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年龄、疾病、饮食等。在某些情况下,如严重的肝病或肾病,白蛋白的水平可能会下降,从而影响其功能。此外,白蛋白也可能会与某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或安全性。因此,在使用白蛋白或其他药物时,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自行用药。
2025-08-01 13:25:21 -
血清淀粉样蛋白偏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血清淀粉样蛋白偏高的原因主要有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及其他情况,如创伤、手术、心肌梗死等应激状态,急性胰腺炎、肠梗阻等急腹症,药物,淀粉样变性等。但偏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上述疾病,需结合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 血清淀粉样蛋白偏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感染: 细菌感染:如肺炎、阑尾炎、脓肿等。 病毒感染:如流感、肝炎、麻疹等。 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感染。 寄生虫感染:如疟疾、血吸虫病等。 2.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 干燥综合征。 炎症性肠病等。 3.恶性肿瘤: 白血病。 淋巴瘤。 多发性骨髓瘤。 肺癌、胃癌等实体瘤。 4.其他: 创伤、手术、心肌梗死等应激状态。 急性胰腺炎、肠梗阻等急腹症。 药物:如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 淀粉样变性:一种罕见的疾病,可导致淀粉样蛋白在组织中沉积。 需要注意的是,血清淀粉样蛋白偏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上述疾病,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如果发现血清淀粉样蛋白偏高,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2025-08-01 13:2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