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对儿童呼吸、消化性疾病诊治有一定水平,擅长婴幼儿过敏性胃肠病,营养性疾病,儿童喂养,胃十二指肠疾病、急慢性腹泻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再发性腹痛、再发性呕吐、胰腺炎、排便异常以及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诊治。
向 Ta 提问
1989年6月毕业于广州医学院医疗系,目前是广东优生优育儿童营养与健康委员会主任委员。热心社会公益工作,积极参与义诊、儿科知识的讲座,多方面为儿童服务。
展开-
38.4℃是高烧还是低烧
38.4℃属于中等发烧,既不是高烧也不是低烧。通常腋窝温度达到39摄氏度及以上属于高烧,超过41摄氏度则属于超高烧。 一、当体温为38.4℃时: 1.可以采取物理降温方式,比如多喝白开水,用湿毛巾擦拭身体等。 (1)多喝水有助于补充水分,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帮助散热。 (2)用湿毛巾擦身体能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起到降温作用。 二、若物理降温效果不好,且体温持续升高超过38.5℃: 1.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烧药物进行治疗,像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都是常用的退烧药。 (1)布洛芬能有效缓解发热和疼痛症状。 (2)对乙酰氨基酚具有较好的退热效果。 三、在进行退烧治疗的同时: 1.还需要系统检查以明确发烧原因,了解到底是哪种因素导致的发烧。 2.并针对发烧的病因进行治疗,这样发烧症状才会逐渐缓解。 总之,对于38.4℃的中等发烧情况,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同时重视查找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以促进身体恢复健康。
2025-05-21 16:59:09 -
浑身冷得哆嗦但不发烧怎么回事
浑身冷得哆嗦但不发烧可能由环境因素、剧烈运动、低血糖、精神紧张、药物副作用或其他疾病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原因。 1.环境因素 处于寒冷的环境中,或穿着过少,导致身体热量散失过多,引起发冷。 2.剧烈运动 剧烈运动后,身体产热增加,毛孔扩张,可能会出现发冷的感觉。 3.低血糖 未按时进餐或运动量过大,可能导致低血糖,引起发冷、手抖、心慌等症状。 4.精神紧张 过度紧张、焦虑等情绪状态下,可能出现躯体发冷的感觉。 5.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降压药等,可能引起发冷的不良反应。 6.其他 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也可能导致浑身发冷。 对于经常出现浑身冷得哆嗦但不发烧的情况,尤其是伴有其他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等,更应关注身体变化,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2025-05-21 16:59:09 -
胸闷气短胸口痛怎么回事
胸闷气短胸口痛可能是心脏疾病、肺部疾病、胸廓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特殊人群需重视,及时就医。 1.心脏疾病 如冠心病、心肌梗死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引起胸闷、气短、胸口痛等症状。 2.肺部疾病 如肺炎、肺气肿、肺癌等,这些疾病会影响肺部的功能,导致氧气供应不足,从而引起胸闷、气短、胸口痛等症状。 3.胸廓疾病 如肋软骨炎、胸膜炎等,这些疾病会引起胸廓的炎症或损伤,从而导致胸闷、气短、胸口痛等症状。 4.其他原因 如贫血、低血糖、焦虑、紧张等,这些情况也可能导致胸闷、气短、胸口痛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胸闷气短胸口痛可能是一种严重疾病的症状,也可能是一种较轻的不适。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呼吸困难、心悸、恶心、呕吐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孕妇、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等,出现胸闷气短胸口痛等症状时更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2025-05-21 16:58:20 -
头晕眼花晕倒怎么办
头晕、眼花甚至晕倒,首先要考虑是否存在心脏方面的问题,比如合并心律失常,包括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这些都可能引发头晕、眼花乃至晕厥症状。 一、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室上性心动过速; 2.快速的室性心动过速; 3.非常快的房颤,尤其是房颤合并预激的患者,都容易出现头晕、眼花、晕厥现象。对此类患者,首选建议是降低心室率、恢复窦律等相关治疗,必要时可采用射频消融手术治疗。 二、缓慢性心律失常中,像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也会有头晕、眼花、晕厥的症状。对于这样的患者,如果发生晕厥症状,建议进行安装起搏器治疗。 三、除了心律失常,还有一些其他情况也可能引起这些症状: 1.高血压,严重高血压可导致头晕眼花,不过高血压引起晕厥相对少见,除非高血压合并了严重的脑梗或脑出血,才可能出现晕厥症状。 总之,当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晕倒的情况时,需要综合考虑心脏、血压等多方面因素,以便准确找出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2025-05-21 16:58:20 -
喝酒能使体温升高吗
喝酒会使体温升高,程度因人而异,与饮酒量、酒精浓度、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特殊人群需注意。 喝酒会使体温升高。酒精进入体内后,会引起外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导致身体散热增加,从而引起体温升高。 喝酒后体温升高的程度因人而异,与饮酒量、酒精浓度、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饮酒量越大、酒精浓度越高,体温升高的程度越明显。此外,身体代谢率高、基础体温高、环境温度高等因素也会影响体温升高的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体温升高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头晕、恶心、呕吐、心跳加快等。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喝酒后体温升高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这些人群,应该避免喝酒或限制饮酒量。 总之,喝酒会使体温升高,对于一般人群来说,这种体温升高是暂时的,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对于特殊人群来说,应该注意饮酒的量和频率,以免对身体造成损害。同时,喝酒后应该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2025-05-21 16:5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