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对儿童呼吸、消化性疾病诊治有一定水平,擅长婴幼儿过敏性胃肠病,营养性疾病,儿童喂养,胃十二指肠疾病、急慢性腹泻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再发性腹痛、再发性呕吐、胰腺炎、排便异常以及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诊治。
向 Ta 提问
1989年6月毕业于广州医学院医疗系,目前是广东优生优育儿童营养与健康委员会主任委员。热心社会公益工作,积极参与义诊、儿科知识的讲座,多方面为儿童服务。
展开-
老人低烧37.1~37.5℃要警惕什么病
老年人腋温处于37.1~37.5°C的低烧状态需要引起重视。 一、老年人身体机能较弱,当有炎症感染时,可能难以出现高烧反应而呈现低烧,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比如,老年人患上呼吸道感染等炎症疾病,就可能有这种表现。 二、如果老人出现持续或反复性的低烧,还需考虑可能是由肿瘤、血液疾病、内分泌疾病等慢性疾病所导致,这都是要高度警惕的情况。比如,某些肿瘤会引起长期低热;血液疾病如白血病等初期可能有低热现象;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也可能伴有低热。 此外,除了腋温测量,还有口腔测温法或肛门测温法,不管采用哪种测温方法,37.1~37.5°C也都稍高于正常体温,都建议完善相关检查。所以,当老人较长时间处于37.1~37.5°C之间的低烧时,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是否由疾病引起,以免延误治疗,导致其他并发症出现,甚至对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总之,老年人出现这种低烧情况不可轻视,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保障其身体健康。
2025-05-21 16:58:19 -
年轻人胸闷喘不上气是什么原因
青少年出现胸闷气短、上不来气的情况,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 一、过度劳累。多数青少年处于紧张的学习阶段,若学习任务繁重、经常熬夜、过度疲劳,可能会在短期内影响心肺的血液和氧气供应,从而导致胸闷气短现象的出现。 二、心脏神经官能症。青少年可能因工作或学习的精神压力大、过度紧张焦虑而患上心脏神经官能症,这会引发心肌短暂性缺血缺氧,进而表现为胸闷气短、呼吸不畅。 三、气胸。青少年常进行打篮球、踢足球等剧烈活动,可能会受伤,比如出现肋骨骨折,导致大量气体进入胸膜腔并积聚其中,对肺组织形成压迫,进而出现胸闷气短、上不来气的状况。 四、支气管哮喘。若青少年患有支气管哮喘,容易受到冷空气、粉尘、油烟等过敏原刺激,形成气道高反应,导致气管痉挛狭窄,影响气流的通畅度,也会有胸闷气短的表现。 青少年胸闷气短、上不来气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包括过度劳累、心脏神经官能症、气胸、支气管哮喘等,需要仔细分辨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治疗。
2025-05-21 16:57:39 -
头疼头晕四肢无力怎么回事
头疼、头晕、四肢无力可能由上呼吸道感染、颈椎病、脑血管疾病等原因引起。 一、上呼吸道感染: 1.头疼、头晕、四肢无力可能是出现了上呼吸道感染,其通常由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导致。 2.患者往往同时伴有流鼻涕、鼻塞、咳嗽等症状。 二、颈椎病: 1.可能是发生了颈椎病,颈椎病可能会压迫中央椎管或椎动脉。 2.进而造成四肢运动传导功能出现障碍,或者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头疼、头晕、四肢无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还伴有呕吐、恶心、头晕等不适表现。 三、脑血管疾病: 1.若患者出现脑血管疾病,也会造成头疼、头晕、四肢无力的情况。 2.比如粥样硬化、血管腔狭窄或脑部血管发生病变,会致使大脑处于缺氧缺血状态,脑部供血就会减少。除了有上述症状外,可能同时伴有呕吐、恶心等症状。 总之,当出现头疼、头晕、四肢无力等症状时,可能是多种疾病导致的,需要结合具体的伴随症状等进行综合判断,必要时应及时就医检查和诊断,以便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2025-05-21 16:57:39 -
出现胸闷应该怎么缓解呀
出现胸闷可通过休息、调整呼吸、改变姿势、放松技巧、去除诱因等方法缓解,必要时就医咨询。 1.休息 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休息片刻,放松身体和心情。 2.调整呼吸 慢慢地深呼吸,帮助放松胸部肌肉和舒缓呼吸。 3.改变姿势 尝试站起来活动一下,改变身体姿势,或者找一个舒适的体位。 4.放松技巧 可以尝试一些放松技巧,如冥想、瑜伽或渐进性肌肉松弛。 5.去除诱因 如果胸闷是由特定的因素引起的,如紧张、焦虑或环境因素,尽量去除这些诱因。 6.就医咨询 如果胸闷持续时间较长、频繁发生或伴有其他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评估,并根据具体情况给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某些人群,如患有心脏疾病、肺部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的人,胸闷可能是严重疾病的症状。因此,如果有任何疑虑或担忧,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此外,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遵循医生的建议对于维护身体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
2025-05-21 16:57:38 -
耳鸣头晕呕吐出冷汗是怎么回事
耳鸣、头晕、恶心、出虚汗、想吐,可能是迷路炎、迷路震荡、耳石症等导致。具体如下: 一、迷路炎: 1.若患者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或慢性中耳炎,长期未治愈或病情快速进展,都可能致使感染向内耳迷路扩散,形成浆液性迷路炎或化脓性迷路炎。此时患者除有耳鸣、头晕、恶心、出虚汗、想吐等表现外,还可能有耳漏、听力下降、患侧眼球震动等情况。当浆液性迷路炎发展至化脓性迷路炎时,可能会出现全聋、健侧眼球振动、前庭觉异常等。 二、迷路震荡: 1.若患者有波及耳部的外伤史,可能引发迷路震荡,其常与脑震荡同时发生,会导致患者出现耳鸣、头晕、恶心、出虚汗、想吐的症状。在临床检查中可发现耳部外伤、鼓膜外伤、鼓膜破裂或出血等体征。 三、耳石症: 1.耳石症是指耳石随患者体位移动而压迫淋巴管,影响淋巴液正常流动,致使前庭觉异常而出现耳鸣、头晕、恶心、出虚汗、想吐等症状。 总之,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通过临床检查和病史分析来准确诊断具体病因。
2025-05-21 16: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