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对儿童呼吸、消化性疾病诊治有一定水平,擅长婴幼儿过敏性胃肠病,营养性疾病,儿童喂养,胃十二指肠疾病、急慢性腹泻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再发性腹痛、再发性呕吐、胰腺炎、排便异常以及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诊治。
向 Ta 提问
1989年6月毕业于广州医学院医疗系,目前是广东优生优育儿童营养与健康委员会主任委员。热心社会公益工作,积极参与义诊、儿科知识的讲座,多方面为儿童服务。
展开-
一到下午就低烧怎么回事
一到下午就低烧必须要警惕结核。午后低热属于结核病极为典型的一个症状,另外风湿免疫性疾病以及肿瘤等也有可能出现低热的表现。 一、关于结核病:肺结核患者的起病通常较为缓慢,常见的症状包括出现午后低热、盗汗、慢性咳嗽、乏力、咳痰、咯血等。午后发热这种情况多表明结核病正处于活动期,这是机体针对结核杆菌所产生的一种防御反应。建议进一步去完善胸片、结核菌素试验、血沉、T-spot等相关检查。 二、关于风湿免疫性疾病和肿瘤:风湿性疾病和肿瘤病人也会有低热、乏力等表现,不过通常还会伴有其他一些症状。 三、关于结核病的传染性:结核病具有感染性,和活动期结核病人长时间近距离且无防护措施地接触,就存在被感染的风险。如果发觉身边有长期低热且伴有咳嗽、咳痰的情况,要提醒其及时去就医。 总之,一到下午就低烧要高度重视,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尤其是结核病,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同时要注意防范结核病的传染风险。
2025-05-21 16:45:19 -
晒完太阳后量体温升高正常吗
晒太阳后体温升高到38℃,可能是正常的体温暂时性增高,也可能是异常的中暑情况。如果是正常情况,在晒太阳时,太阳光的热量长时间作用于人体,可能导致一过性的体温升高,同时会伴有皮肤发红、出汗等现象,这是人体体温调节机制的正常表现。此时只要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体温会逐渐恢复正常。在此期间要注意做好防晒以避免日光性皮炎,并且要及时补充水分,无需其他特殊处理。如果是异常情况,当晒太阳时间过长以及当天气温过高时,可能引发中暑,使得调节体温的中枢出现异常,进而导致体温升高到38℃,还可能伴有头晕、乏力、大汗等症状。这时需要及时转移至凉爽通风处,可以用湿毛巾擦拭肘窝、腋下、额头等部位帮助降低体温,还要适当补充生理盐水以防止电解质紊乱。如果出现昏迷,或者采取上述措施后不见好转,就需要及时前往急诊科就诊治疗。 总之,晒太阳后体温升高到38℃要分清情况,根据具体状况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以保障身体健康。
2025-05-21 16:44:26 -
男生晚上睡觉出汗是怎么回事
男生晚上睡觉出汗可能与室温过高、生理性因素、内分泌失调、感染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有关。 室温过高:如果睡眠环境温度过高,或盖的被子过厚,可能会导致男性在睡觉时出汗。 生理性因素:如剧烈运动、食用辛辣食物、情绪激动等,可能会导致男性在睡觉时出汗。 疾病因素: 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可能会导致身体代谢率增加,从而引起出汗。 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可能会导致身体发热,从而引起出汗。 神经系统疾病: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帕金森病等,可能会导致身体出汗异常。 其他疾病:如恶性肿瘤、风湿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能会导致身体出汗异常。 如果男生晚上睡觉出汗的情况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当运动、饮食清淡等,有助于改善出汗症状。
2025-05-21 16:44:26 -
低烧怎么退
低烧可能由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引起,可通过多喝水、物理降温、药物治疗、就医治疗等方法退烧,特殊人群应根据具体情况处理,若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低烧是指体温在37.3℃~38℃之间,可能是由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原因引起的。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退烧的方法: 1.多喝水 发烧会导致身体水分流失,多喝水可以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2.物理降温 可以使用温水擦拭身体、使用冰袋等方法来降低体温。 3.药物治疗 如果低烧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可以使用退烧药来缓解症状。 4.就医治疗 如果低烧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呕吐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低烧的处理方法可能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同时,如果低烧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25-05-21 16:44:25 -
低烧是多少度36,算是低烧吗
低烧是指体温在37.3℃~38℃之间,36℃不算低烧,但基础体温因人而异,且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低烧是指体温在37.3℃~38℃之间,因此36℃不算低烧。 一般来说,人体的正常体温在36℃~37℃之间,但这个范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时间、季节、环境、年龄、性别、活动量等。此外,每个人的基础体温也有所不同,一般在35.5℃~37.5℃之间。 如果体温超过37.3℃,就属于发热。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感染、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多种原因引起。对于发热的患者,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等,体温调节功能可能会有所下降,因此体温略高于正常人也是正常的。此外,一些药物、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也可能导致体温暂时升高。如果对自己的体温有疑虑,建议及时咨询医生。
2025-05-21 16:4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