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对儿童呼吸、消化性疾病诊治有一定水平,擅长婴幼儿过敏性胃肠病,营养性疾病,儿童喂养,胃十二指肠疾病、急慢性腹泻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再发性腹痛、再发性呕吐、胰腺炎、排便异常以及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诊治。
向 Ta 提问
1989年6月毕业于广州医学院医疗系,目前是广东优生优育儿童营养与健康委员会主任委员。热心社会公益工作,积极参与义诊、儿科知识的讲座,多方面为儿童服务。
展开-
头晕四肢无力。久治不愈,找不到原因
头晕四肢无力可能由贫血、低血压、低血糖、心脏问题、神经系统问题、药物副作用等多种原因引起,需就医进行详细检查,确定病因后采取相应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1.贫血:贫血可能导致氧气供应不足,从而引起头晕和四肢无力。此外,还可能伴随面色苍白、疲劳等症状。建议进行血液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贫血,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2.低血压:低血压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大脑和身体其他部位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从而引起头晕和四肢无力。可能还会出现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增加盐分摄入、多喝水、避免长时间站立等方法可能有助于缓解低血压。如果症状严重,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药物治疗。 3.低血糖: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过低,大脑和身体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导致头晕、虚弱、手抖等症状。可能与饮食不规律、运动量过大、糖尿病药物使用不当等有关。进食含糖食物或饮料通常可以缓解低血糖症状。如果经常出现低血糖,建议咨询医生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 4.心脏问题:心脏疾病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引起头晕和四肢无力。可能还会出现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有助于诊断心脏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5.神经系统问题: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脑卒中等,也可能导致头晕和四肢无力。这些疾病通常需要进一步的神经科检查和专业治疗。 6.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引起头晕和四肢无力的副作用。如果正在服用某种药物且出现这些症状,应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治疗方案。 7.其他原因: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疲劳综合征、营养不良、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能导致头晕四肢无力。 如果头晕四肢无力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伴随其他严重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言语不清、意识丧失等,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可能的影像学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以下措施也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 2.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定期活动身体,促进血液循环。 3.管理压力,采取放松技巧,如冥想、深呼吸、瑜伽等。 4.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如服药、接受物理治疗等。 5.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补充剂。 需要注意的是,头晕四肢无力的原因可能因人而异,对于某些人来说,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才能确定确切的病因。因此,建议及时咨询医生,以便获得个性化的建议和治疗方案。此外,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等,在出现头晕四肢无力症状时应特别关注,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2025-10-20 14:33:20 -
发烧吃梨会降温吗
发烧时吃梨主要是补充水分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直接降温无直接药理学作用。其对不同年龄人群影响不同,儿童吃梨需注意避免呛咳和适量,成人吃梨也不能替代正规降温措施。特殊人群如幼儿、老年人吃梨有不同注意事项,幼儿要防呛咳、适量且不能忽视正规降温处理,老年人要考虑消化功能和基础疾病等情况,吃梨不能改变发烧体温调节失衡问题,需配合正规降温及就医措施。 一、发烧时吃梨对降温的作用机制 梨是常见水果,富含水分,约80%-90%是水分,发烧时适当食用梨可补充因发热而丢失的水分,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水电解质平衡,但这对直接降低体温并无直接的药理学作用。从中医角度虽有相关论述,但现代循证医学更注重科学验证的生理机制。梨本身不含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来降低体温的特殊成分,其水分补充主要是从维持身体基本生理功能方面起间接作用。 二、发烧时吃梨的实际效果 (一)对不同年龄人群的影响 儿童:儿童发烧时,梨可作为一种清淡的补水食物,但不能依赖吃梨来降温。儿童发烧时胃肠功能可能受影响,适当吃些常温的梨泥等(需注意避免过凉刺激胃肠道)能补充水分,但体温调节仍需通过物理降温(如松散衣物、温水擦拭等)或遵医嘱用药等正规方式。 成人:成人发烧时吃梨同样主要是补充水分,对于体温的降低没有直接的治疗作用。成人可通过多喝梨汁等方式补充水分,不过若体温较高(如超过38.5℃),还是需要采取药物降温或就医等措施,而不是单纯依靠吃梨。 (二)与其他降温措施的配合情况 吃梨不能替代有效的降温措施。比如物理降温中,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能通过蒸发散热来辅助降温;若体温过高,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等是更直接有效的降温方式。吃梨只是在补充水分方面起到一定作用,和这些正规降温措施配合时,主要是从水分补充角度间接支持身体状况,但不能改变发烧时体温调节失衡的根本问题来达到降温目的。 三、特殊人群吃梨降温的注意事项 (一)幼儿 幼儿发烧时,吃梨要注意避免呛咳,建议将梨制成细腻的梨泥或梨汁。同时,幼儿发烧时身体状况相对特殊,胃肠功能更脆弱,吃梨需适量,因为过多食用可能会引起胃肠不适,如腹泻等。而且不能因为吃梨就忽视对幼儿发烧的正规监测和降温处理,若幼儿发烧持续不退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二)老年人 老年人发烧时,吃梨可以作为补水的一种选择,但要考虑老年人的消化功能。有些老年人胃肠蠕动较慢,吃梨过多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另外,老年人发烧可能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如果是糖尿病老人,要注意梨的糖分含量,选择合适的食用量,避免因血糖波动影响健康,同时老年人发烧也需要及时关注体温变化,必要时采取正规降温及就医措施。
2025-10-20 14:32:57 -
腿肿脚肿怎么消肿最快
腿肿脚肿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的长时间站立或久坐所致可通过休息时抬高腿部、定时屈伸活动缓解,妊娠引起的可垫高下肢、穿戴孕妇专用弹力袜;病理性的心源性要积极治基础心脏病、限钠盐摄入,肾源性针对原发肾病治疗、控水分摄入,肝源性针对肝病治疗、保证优质蛋白摄入,下肢静脉回流障碍要避免久站久坐、穿戴医用弹力袜;老年人腿肿需警惕相关疾病持续不缓解等要及时就医全面检查,孕妇需定期产检水肿突然加重等要立即就医,儿童腿肿少见需排查先天疾病及时到儿科就诊。 一、生理性腿肿脚肿的消肿方法 1.长时间站立或久坐所致: 休息时将腿部抬高,使腿部高于心脏水平,一般可抬高15~30分钟,每日可多次进行,借助重力作用促进血液回流,减轻水肿。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时进行腿部屈伸活动,如缓慢踮脚、勾脚等,每次持续5~10秒,重复10~15次,促进腿部血液循环。 2.妊娠引起: 休息时适当垫高下肢,例如在脚下垫软垫,保持腿部高于心脏位置,减轻静脉回流压力。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可穿戴合适的孕妇专用弹力袜,其通过压力梯度作用帮助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水肿。 二、病理性腿肿脚肿的处理方式 1.心源性水肿: 积极治疗基础心脏病,如遵医嘱使用改善心功能的药物(仅提及药物名称),控制心脏病情进展以缓解水肿。 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钠盐摄入量控制在2~3克以内,减少体内水钠潴留,从而减轻水肿。 2.肾源性水肿: 针对原发肾脏疾病进行治疗,如肾炎患者需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药物或其他治疗措施控制肾脏炎症。 控制水分摄入,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液体入量,一般尿量较少时需严格限制水分摄入,避免加重水肿。 3.肝源性水肿: 针对肝脏疾病进行治疗,如肝硬化患者需进行保肝、抗纤维化等相关治疗。 注意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例如适量摄入瘦肉、鱼类、豆类等优质蛋白食物,有助于减轻水肿。 4.下肢静脉回流障碍: 避免久站久坐,定时活动腿部,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可穿戴医用弹力袜,其能通过外部压力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向心脏方向回流,缓解水肿症状。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人腿肿脚肿需高度警惕心、肾、血管等疾病,若水肿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呼吸困难、尿量明显减少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如心脏超声、肾功能检查、下肢血管超声等,以便明确病因并针对性治疗。 孕妇:孕期出现腿肿脚肿较常见,需定期产检,监测水肿变化及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若水肿突然加重或伴有血压升高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 儿童:儿童腿肿脚肿相对少见,若出现需排查先天疾病等,如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肾脏疾病等,建议及时带儿童到儿科就诊,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原因。
2025-10-20 14:32:55 -
发烧怕冷发抖怎么办
发烧怕冷发抖通常因体温调节中枢受刺激致骨骼肌不自主收缩产热,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不同年龄人群原因有差异。可通过保暖、补充水分、物理降温辅助散热,若体温持续升高或伴严重症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治疗,特殊人群要谨慎观察病情并及时告知医生病情变化。 一、明确发烧怕冷发抖的原因 发烧怕冷发抖通常是因为体温调节中枢受到刺激,导致骨骼肌不自主收缩产热,以提升体温。常见原因包括感染性因素,如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发的感冒、肺炎等疾病;非感染性因素,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不同年龄人群原因可能有差异,儿童更多见感染因素,老年人可能因基础疾病等多种因素导致。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1.保暖 对于所有人群:应及时添加衣物,保持室内温暖适宜的温度,一般维持在22-24℃左右较为合适。但要注意避免过度保暖,以防影响散热。比如可以穿上厚的棉衣、盖上合适厚度的被子等。 儿童:儿童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更要注意保暖的适度性,选择柔软、舒适且保暖性好的衣物,同时密切观察儿童的反应,若出现过热表现需适当调整。老年人保暖时要注意避免烫伤等情况,选择质地柔软的保暖用品。 2.补充水分 所有人群:多喝温水,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水电解质平衡,促进新陈代谢。一般建议每次饮用100-200ml左右,少量多次饮用。比如可以每隔15-20分钟喝一小口温水。 儿童:儿童在发烧怕冷发抖时,要注意保证水分摄入,防止脱水。可以用小勺慢慢喂水。老年人由于口渴感可能不敏感,更要主动提醒其饮水,且注意饮水速度不宜过快,避免引起呛咳等情况。 3.物理降温辅助散热 额头冷敷:对于所有人群,可以用凉毛巾敷在额头,每5-10分钟更换一次,帮助降低头部温度,缓解不适。儿童使用时要注意毛巾温度不宜过低,避免冻伤。 擦拭身体: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蒸发散热来降低体温。擦拭时要注意力度适中,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儿童或老年人着凉。一般擦拭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 三、及时就医评估 当出现发烧怕冷发抖的情况时,无论年龄大小,都应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如果体温持续升高(如成人超过38.5℃,儿童超过38℃),或者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呼吸困难、意识模糊、剧烈头痛等,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血常规等,以明确发烧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例如,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可能会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如果是病毒感染,多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要更加谨慎观察病情,因为儿童病情变化相对较快;老年人要考虑其基础疾病对病情的影响,及时将病情变化告知医生,以便医生全面评估并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
2025-10-20 14:32:32 -
酒精饮料对人体的危害大吗
酒精饮料对人体的危害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酒精摄入量、个体差异以及饮酒时的其他因素等。常见的危害包括肝脏损伤、消化系统问题、心血管系统问题、神经系统问题、免疫系统问题、癌症风险以及对胎儿健康的影响等。为了保护身体健康,建议限制饮酒量、保持健康饮食、避免空腹饮酒、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定期体检以及寻求专业帮助。 酒精饮料对人体的危害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酒精摄入量、个体差异以及饮酒时的其他因素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酒精饮料对人体的危害: 1.肝脏损伤:酒精在肝脏中代谢,过量饮酒会导致肝脏负担过重,长期可能引发脂肪肝、肝炎和肝硬化等疾病。 2.消化系统问题:饮酒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引起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问题。此外,酒精还会影响肠道菌群平衡,增加肠道疾病的风险。 3.心血管系统:长期酗酒会升高血压、增加心脏负担,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4.神经系统:酒精对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过量饮酒可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协调能力受损等问题,长期酗酒还可能引发痴呆等疾病。 5.免疫系统:酒精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使人更容易感染疾病。 6.癌症风险:酒精饮料是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特别是食管癌、胃癌、肝癌等。 7.胎儿健康:孕妇饮酒可能对胎儿的发育造成影响,增加胎儿畸形和发育问题的风险。 8.社会和健康问题:饮酒过量可能导致行为失控、意外事故、家庭问题和社会关系破裂等。 需要注意的是,个体对酒精的耐受性和敏感度存在差异,而且不同类型的酒精饮料对人体的影响也可能有所不同。此外,一些人可能会因为健康状况或正在服用的药物而对酒精更加敏感。 为了保护身体健康,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限制饮酒量:遵循适量饮酒的原则,男性每天不超过两杯,女性每天不超过一杯。 2.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有助于减轻酒精对身体的损害。 3.避免空腹饮酒:在饮酒前吃一些食物可以减缓酒精的吸收。 4.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某些药物与酒精同时使用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在服用药物期间应避免饮酒。 5.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别是肝脏和消化系统的检查,以及关注其他与饮酒相关的健康问题。 6.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有饮酒相关的问题或困扰,如酗酒或酒精依赖,可以寻求专业医生或医疗机构的帮助。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未成年人、患有某些疾病的人以及正在服用药物的人,应该更加谨慎地对待酒精饮料,并遵循医生或专业健康机构的建议。保护身体健康是至关重要的,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酒精饮料对人体危害的最佳方法。如果对酒精饮料的影响有特定的担忧或问题,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健康专家以获取个性化的建议。
2025-10-20 14:3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