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对儿童呼吸、消化性疾病诊治有一定水平,擅长婴幼儿过敏性胃肠病,营养性疾病,儿童喂养,胃十二指肠疾病、急慢性腹泻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再发性腹痛、再发性呕吐、胰腺炎、排便异常以及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诊治。
向 Ta 提问
1989年6月毕业于广州医学院医疗系,目前是广东优生优育儿童营养与健康委员会主任委员。热心社会公益工作,积极参与义诊、儿科知识的讲座,多方面为儿童服务。
展开-
干咳呼吸困难胸闷气短.怎么回事
上述症状可能由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心脏疾病及肺癌等多种疾病引起,具体病因需进一步检查确定,特殊人群应及时就医。 1.呼吸道感染 如感冒、肺炎等,可导致呼吸道炎症,引起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2.过敏反应 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可引起气道过敏反应,导致咳嗽、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 3.心脏疾病 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可导致肺部淤血,引起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4.其他疾病 如肺癌、胸腔积液等,也可引起类似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具体情况需要进一步检查才能确定。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胸部X光、CT、肺功能等,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等,出现这些症状应更加重视,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同时,在就医过程中,应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症状、病史等情况,以便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2025-05-21 16:36:21 -
人低烧是怎么回事
低烧的原因有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药物反应等,特殊人群需重视,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特殊情况。 1.感染 感染是低烧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如病毒、细菌、真菌等感染都可能导致低烧。 2.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也可能导致低烧。 3.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等也可能导致低烧。 4.药物反应 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抑郁药等可能导致低烧。 5.其他原因 如内分泌疾病、神经官能症等也可能导致低烧。 如果出现低烧,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胸片、自身抗体等,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需要注意休息,多喝水,避免劳累和感染。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低烧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更大的影响,因此需要更加重视。如果出现低烧,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特殊情况,以便医生进行更加详细的检查和治疗。
2025-05-21 16:35:32 -
怀孕初期体温会升高吗
怀孕初期基础体温升高可能是孕激素影响,也可能是其他因素所致,测量基础体温可能不准,可通过早孕试纸、验孕棒或血HCG检查确定是否怀孕,如怀孕应及时就医检查。 需要注意的是,基础体温测量法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如果想确定是否怀孕,建议使用早孕试纸或验孕棒进行检测,也可以到医院进行血HCG检查,这些方法都可以准确地检测出是否怀孕。 此外,如果在怀孕初期出现体温升高的同时,还伴有其他症状,如乳房胀痛、恶心、呕吐、乏力等,可能是怀孕引起的。但如果体温升高的同时,还伴有咳嗽、咳痰、咽痛等症状,可能是感冒或其他疾病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对于备孕的女性,如果发现怀孕,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确定孕囊的位置和发育情况。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利于胎儿的发育。如果在怀孕期间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以便及时处理。
2025-05-21 16:35:31 -
咳嗽咳不出来气短胸闷是什么原因
想咳咳不出来且胸闷气短,可能由多种疾病引发,比如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等。具体情况如下: 一、喘息性支气管炎: 1.此病症多见于2岁以下的儿童,通常由病毒感染导致。 2.其症状表现为发热以及轻度咳嗽,病情严重时会出现呼吸加快或是呼吸困难、胸闷气短以及想咳嗽却咳不出来的现象。 二、支气管哮喘: 1.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呼吸道感染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 2.症状包含咳嗽、喘息、胸闷气短等,严重情况下会有呼吸困难以及低氧血症等情况。 三、肺炎: 1.主要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感染所致。 2.症状体现为干咳咳痰、呼吸急促、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同时伴有发热、乏力等。 此外,肺癌等疾病也可能会有这样的表现。所以,建议尽快就医,明确诊断后展开有针对性的治疗。 当出现想咳咳不出来且胸闷气短的情况时,可能存在多种疾病原因,需及时就医进行准确诊断和恰当治疗。
2025-05-21 16:34:19 -
病毒性发烧怎么治疗呢
发烧即发热。病毒性发热的最快治疗方法通常包含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调整生活方式等,一般将这些方法综合运用,退热效果较为显著。 一、物理治疗: 1.当病毒性发热体温未超过38.5℃时,可采用温毛巾擦拭身体,特别是颈部、腋窝等血管丰富的部位,这有助于降低体温。 2.还可在额头上贴退热贴,能起到持续降温的作用。 二、药物治疗: 1.若患者体温超过38.5℃,则通常需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等药物来实现降温。 三、调整生活方式: 1.发烧期间通常需要大量饮水,这样有利于促进排汗,加快病毒的代谢。 2.同时应注意饮食清淡,多食用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果汁等,这有助于促进身体的代谢,增强身体抵抗力。 总之,对于病毒性发热,综合使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调整生活方式等方法,能更好地帮助患者退热和恢复健康。
2025-05-21 16:3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