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焯明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擅长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呼吸疾病、血液疾病、肾脏疾病及地贫、疳积、黄疸等小儿杂病,以及小儿“治未病”调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幼承祖父家学,本科硕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先后师从国医大师邓铁涛邓老长子广东省名中医邓中炎教授、留美博士后钱新华教授等,在公立三甲中医院儿科门诊急诊病房及我院中医科工作十多年,临床经验丰富。现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被聘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获得“广州市优秀青年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实践教学优秀教师”称号。

展开
个人擅长
擅长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呼吸疾病、血液疾病、肾脏疾病及地贫、疳积、黄疸等小儿杂病,以及小儿“治未病”调养。展开
  • 孕妇感冒姜汤的正确熬法是怎样的

    孕妇感冒可准备3-5片生姜,洗净切片或切丝后加水熬煮10-15分钟,饮用时温度适中,可加少量红糖(有妊娠糖尿病者不宜加),每天1-2次,若感冒严重需及时就医,不同孕妇依自身情况调整以缓解症状。 一、准备食材 选择新鲜的生姜,生姜具有一定的驱寒作用。一般来说,孕妇感冒时可以准备3-5片生姜,生姜的量可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但不宜过多,过多可能会导致胃肠道不适等问题。 二、熬制步骤 1.清洗生姜:将生姜用清水仔细冲洗干净,去除表面的杂质等。 2.切片或切丝:把洗净的生姜切成薄片或者切成细丝,这样能使生姜中的有效成分更好地释放出来。 3.加水熬煮:向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般水的量可以是500-600毫升左右,然后将切好的生姜放入锅中。用大火将水烧开后,转小火继续熬煮10-15分钟。小火熬煮可以让生姜中的成分慢慢析出到水中。 三、饮用注意事项 1.温度适宜:熬好的姜汤温度要适中,不宜过烫也不宜过凉。过烫可能会刺激孕妇的胃肠道,引起不适;过凉则可能达不到驱寒的效果。一般温度控制在37-40℃比较合适。 2.搭配饮用:可以根据孕妇的口味适当加入少量的红糖,红糖有一定的补益作用,但是要注意红糖的量不宜过多,以免摄入过多糖分。不过如果孕妇有妊娠糖尿病等特殊情况,则不建议添加红糖。 3.饮用频率:一般建议孕妇每天饮用1-2次,不要过量饮用。过量饮用姜汤可能会导致孕妇上火等情况。 对于孕妇这个特殊人群,在感冒时选择喝姜汤来缓解症状是一种非药物的干预方式。但如果孕妇感冒症状较为严重,如出现高热、剧烈咳嗽等情况,不能仅依靠姜汤来治疗,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处理。同时,不同孕妇的身体状况不同,在熬制和饮用姜汤时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安全和达到较好的缓解感冒症状的效果。

    2025-10-16 11:24:28
  • 石榴皮泡水喝什么功效

    石榴皮泡水喝可能有抑菌、收敛止泻功效,但儿童、孕妇及有基础疾病者需注意,儿童不建议随意饮用,孕妇应谨慎,有基础疾病者饮用前宜咨询医生。 一、石榴皮泡水喝的可能功效 1.抑菌作用:石榴皮中含有多种生物碱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抑菌功效。研究表明,其对志贺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霍乱弧菌等多种病菌有抑制作用。例如,相关体外实验发现石榴皮提取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常见肠道致病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可能对肠道感染相关问题起到一定的预防或辅助改善作用,但这并非替代正规医疗的治疗手段。 2.收敛止泻:石榴皮泡水可能有收敛止泻的效果。其含有的鞣质等成分能使肠黏膜收敛,减少肠道分泌,从而有助于缓解腹泻症状。不过,对于不同原因引起的腹泻,其作用程度有所不同,若是感染性腹泻等较为严重的情况,不能仅依赖石榴皮泡水来解决,还需结合具体病情进行规范诊疗。 二、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1.儿童:儿童的消化系统等生理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石榴皮泡水的成分对儿童的影响尚不明确,且儿童对药物或具有药理作用物质的耐受能力与成人不同,为避免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或影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等情况,不建议低龄儿童随意饮用石榴皮泡水。 2.孕妇:孕妇的身体处于特殊生理状态,石榴皮泡水的成分对胎儿是否有影响目前虽没有确切的大规模临床研究定论,但为了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全,孕妇应谨慎饮用石榴皮泡水,如需使用相关具有药用性质的物质,应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 3.有基础疾病者:本身患有胃肠道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的人群,饮用石榴皮泡水可能会对身体产生额外影响。比如,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其代谢和排泄功能受限,石榴皮中的某些成分可能无法正常代谢排出,进而加重肝肾功能负担,这类人群在饮用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

    2025-10-16 11:23:00
  • 肝火旺盛如何调理

    生活方式上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适度运动促进气血流通,饮食宜多摄入清热泻火食物、忌食辛辣油腻,情志需保持舒畅释放压力,还可通过按摩太冲穴疏肝理气降肝火。 一、生活方式调理 1.规律作息:保证每晚7~8小时充足睡眠,熬夜会影响肝脏代谢解毒功能,加重肝火旺盛状况,成年人应尽量在23点前入睡,儿童和青少年需根据年龄保证相应时长睡眠,如学龄前儿童需10~13小时睡眠。 2.适度运动: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方式,如慢跑、太极拳等,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可促进气血流通,帮助肝脏疏泄,改善肝火旺盛引发的烦躁等不适,但运动强度应根据年龄、体质调整,老年人运动不宜过于剧烈。 二、饮食调理 1.宜食食物:多摄入具有清热泻火作用的食物,如绿豆,绿豆煮汤饮用可起到清热解毒、消暑利水功效,有助于缓解肝火旺盛引起的目赤、咽痛等;苦瓜富含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凉拌或清炒苦瓜能清热祛火,适合肝火旺盛者食用;芹菜含有丰富膳食纤维,能平肝清热,可凉拌或清炒后食用。 2.忌食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这类食物易助火生热,加重肝火;减少油腻食物摄入,如油炸食品、肥肉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会加重肝脏负担,使肝火更盛。 三、情志调节 1.保持心情舒畅:通过听音乐、与亲友倾诉等方式释放压力,避免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因为情绪波动过大可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进而加重肝火旺盛。例如,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冥想,每次15~20分钟,帮助平复情绪。 四、中医理疗辅助 1.穴位按摩:可按摩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间,第一跖骨底后方凹陷中,用拇指按揉该穴位,每次3~5分钟,早晚各一次,能起到疏肝理气、降肝火的作用,但儿童按摩时力度需轻柔,孕妇按摩前应咨询专业医生。

    2025-10-16 11:22:33
  • 清热祛湿颗粒的功效是什么

    清热祛湿颗粒有清热祛湿、益气生津功效,可改善湿热相关不适及气阴两伤症状,儿童、孕妇、老年人使用需遵医嘱。 清热祛湿方面 针对湿热邪气引起的症状: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它能够有效改善因湿热蕴结机体所导致的一些不适。例如对于湿热阻滞中焦引起的胃脘部胀满不适、食欲不振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从现代药理学角度来看,其所含有的某些成分可以通过调节机体的代谢过程,促进湿热之邪的排出,比如能影响机体的水液代谢,帮助排出多余的水分,减轻因湿邪阻滞而出现的身体困重等表现。 缓解湿热相关的皮肤症状:对于因湿热外侵肌肤导致的湿疹、皮肤瘙痒等情况,清热祛湿颗粒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研究表明,它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减轻湿热邪气引发的皮肤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皮肤瘙痒等症状。 益气生津方面 补充正气与津液:当人体在湿热环境下或者因患病等原因导致气阴两伤时,会出现气短、乏力、口干舌燥等症状。清热祛湿颗粒中的药物成分能够起到益气生津的作用,补充人体的正气和津液。从中医理论角度,气能生津,津能载气,它可以调节气和津液的关系,使气足津生,缓解气阴两伤引起的相关不适。例如对于一些长时间患病后身体虚弱、伴有口干口渴、疲倦乏力的患者,服用清热祛湿颗粒后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些症状。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儿童,由于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在使用清热祛湿颗粒时需要格外谨慎。儿童使用该药物前应咨询医生,根据儿童的具体病情、体重等情况来判断是否适合使用以及合适的用量等。孕妇属于特殊人群,孕妇使用清热祛湿颗粒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药物可能会通过胎盘对胎儿产生影响,需要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是否使用。老年人如果有相关的湿热、气阴两伤等适应证需要使用时,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到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等因素来合理用药。

    2025-10-16 11:22:06
  • 心肾阳虚的症状

    心肾阳虚常见多种症状,包括阳虚寒盛相关的畏寒肢冷、面色晄白或晦暗、肢体浮肿,心阳不足相关的心悸气短、胸痹心痛,还有神疲乏力、小便清长或不利等表现,不同人群在相应症状上有不同特点及受外界因素影响情况。 畏寒肢冷:心肾阳虚时,机体阳气不足,温煦功能减弱,患者会感觉怕冷,四肢末端尤甚,即使在温暖环境中也难以缓解,这是因为肾阳亏虚,不能温养四肢,年龄较大人群可能更易出现此症状,且冬季时因气温低会加重。 面色晄白或晦暗:心阳不足,推动血液运行无力,不能上荣于面,加之肾阳亏虚,温煦作用失常,导致面色失去正常的红润光泽,呈现晄白或晦暗状态,女性患者在经期或产后若心肾阳虚,此表现可能更明显。 肢体浮肿:肾阳亏虚,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水湿内停,溢于肌肤则见肢体浮肿,常见于下肢,严重时可波及全身,老年人肾功能相对较弱,心肾阳虚时更易出现水肿情况。 心阳不足相关表现 心悸气短:心阳不振,鼓动无力,心脏搏动失常,表现为心悸,即自觉心中悸动、不安,同时因阳气虚衰,气的推动功能减弱,致呼吸气短,活动后症状往往加重,中青年长期熬夜、过度劳累者若出现心肾阳虚,易引发心悸气短。 胸痹心痛:心阳不足,血脉失于温通,痹阻不通则发为胸痹心痛,疼痛性质多为隐痛、绞痛等,时作时止,冬季寒冷刺激下,心阳更易受抑,胸痹心痛症状可能加重,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若心肾阳虚,胸痹心痛发作频率可能增加。 其他表现 神疲乏力:阳气亏虚,机体功能活动减退,患者感觉精神疲倦,肢体乏力,做事缺乏精力,老年人本身阳气渐衰,心肾阳虚时神疲乏力症状可能较为突出。 小便清长或不利:肾阳不足,膀胱气化失司,可出现小便清长,即尿液量多且颜色清淡,或小便排泄不畅,男性患者若有前列腺增生基础疾病,心肾阳虚时小便不利症状可能加重。

    2025-10-16 11:21:4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