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擅长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呼吸疾病、血液疾病、肾脏疾病及地贫、疳积、黄疸等小儿杂病,以及小儿“治未病”调养。
向 Ta 提问
幼承祖父家学,本科硕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先后师从国医大师邓铁涛邓老长子广东省名中医邓中炎教授、留美博士后钱新华教授等,在公立三甲中医院儿科门诊急诊病房及我院中医科工作十多年,临床经验丰富。现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被聘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获得“广州市优秀青年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实践教学优秀教师”称号。
展开-
什么穴位化痰最好
丰隆穴在小腿外侧,是祛痰化湿要穴,可调节脂质代谢等,沟通脾胃二经促运化水湿,孕妇慎用;中脘穴在前正中线上,是胃之募穴,能和胃健脾降逆利水,助脾胃运化减痰湿生成,刺激需注意力度方法;肺俞穴在脊柱区,是肺之背俞穴,可调理肺气宣降气机,助排痰,儿童等特殊人群刺激要注意手法轻柔。 一、丰隆穴 1.位置: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外缘,条口旁开1寸。 2.功效及依据:丰隆穴是祛痰、化湿的要穴。现代研究表明,刺激丰隆穴可以调节人体的脂质代谢、改善微循环,促进痰液的排出。从中医经络理论来看,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别走足太阴脾经,能有效沟通脾胃二经,促进脾胃运化水湿的功能,对于痰湿壅盛引起的咳嗽、咳痰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无论是年轻人因饮食不节、缺乏运动导致痰湿内生,还是老年人脾胃功能减退出现的痰湿问题,都可以通过按摩丰隆穴来调理。不过,孕妇要谨慎刺激丰隆穴,因为孕妇的身体处于特殊状态,穴位刺激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一定影响。 二、中脘穴 1.位置: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2.功效及依据:中脘穴是任脉与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是胃之募穴,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功效。对于痰湿中阻导致的胃脘胀满、咳嗽痰多等病症有调理作用。通过刺激中脘穴可以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减少痰湿的生成。对于不同年龄层的人群,如年轻人可能因暴饮暴食损伤脾胃而生痰湿,老年人脾胃功能衰退易有痰湿停滞,刺激中脘穴都有一定益处。但中脘穴的刺激需注意力度和方法,避免过度用力对胃部造成不适,尤其是本身有胃部疾病的人群,操作时要更加轻柔。 三、肺俞穴 1.位置:在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2.功效及依据:肺俞穴是肺之背俞穴,是肺气输注于背腰部的穴位,能调理肺气,宣降气机,对于肺部痰湿蕴结引起的咳嗽、气喘、咳痰等症状有治疗作用。现代研究发现,刺激肺俞穴可以调节肺部的免疫功能和呼吸功能,促进痰液的排出。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年轻人可能因外感邪气、吸烟等导致肺部痰湿,老年人肺功能衰退易有痰湿犯肺的情况,刺激肺俞穴都有一定帮助。不过,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刺激肺俞穴时要注意手法的轻柔,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儿童的皮肤较为娇嫩,穴位刺激的力度和深度都需要特别把控,以达到安全有效的调理目的。
2025-10-16 12:35:36 -
小儿推拿按摩积食手法
小儿积食可通过清胃经、揉板门、摩腹、揉中脘、按揉足三里等推拿方法调理,婴幼儿推拿要手法轻柔,观察反应,大年龄儿童可适当增加力度,严重积食不缓解需及时就医。 一、清胃经 1.操作方法:家长用拇指螺纹面着力,从患儿拇指掌面近端直推向远端,操作100-300次。 2.作用及原理:胃经穴能清胃热、除烦渴,小儿积食多与胃热有关,通过清胃经可调节胃肠功能,促进消化。 二、揉板门 1.操作方法:用拇指端揉患儿大鱼际平面,操作100-200次。 2.作用及原理:板门穴为小儿推拿常用穴位,揉板门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对于小儿积食导致的腹胀、食欲不振等有良好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揉板门可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食物。 三、摩腹 1.操作方法:家长用掌面附着于患儿腹部,以脐为中心,做圆周运动,顺时针摩腹5-10分钟。 2.作用及原理:摩腹可促进腹部气血流通,增强脾胃运化功能,顺时针摩腹符合肠道蠕动方向,能帮助消化积食。对于不同年龄的小儿,力度要适中,以患儿腹部舒适为宜,低龄儿童因腹部娇嫩,更需注意力度轻柔。 四、揉中脘 1.操作方法:用拇指或掌根揉患儿上腹部,脐上4寸处的中脘穴,操作100-200次。 2.作用及原理:中脘穴是任脉与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经的交会穴,揉中脘能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对小儿积食引起的胃脘胀满、恶心呕吐等有较好的缓解作用,临床研究显示揉中脘可改善小儿胃肠功能,增加消化液分泌。 五、按揉足三里 1.操作方法:用拇指端按揉患儿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的足三里穴,每次按揉1-3分钟,左右腿可交替进行。 2.作用及原理: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按揉足三里能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对于小儿积食导致的身体虚弱、消化不良等有很好的调理作用,不同年龄小儿按揉力度可根据其耐受程度调整,低龄儿童按揉力度要轻。 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婴幼儿进行推拿按摩时,要特别注意手法轻柔,因为婴幼儿皮肤娇嫩、骨骼肌肉发育尚未完善。要密切观察小儿在推拿过程中的反应,如出现哭闹不安等不适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同时,若小儿积食情况较为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不可单纯依赖推拿按摩而延误病情。对于较大年龄的儿童,在推拿过程中可适当增加手法力度,但也需以儿童感觉舒适为度。
2025-10-16 12:35:18 -
附子理中丸的功效与作用
附子理中丸具温中健脾功效,对脾胃虚寒致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有改善作用,现代药理诸药协同发挥综合功效,孕妇用需医生指导,儿童一般不建议自行用,需成人监护下由医生权衡用药方案,老年人用应密切关注反应并遵医生专业建议。 一、温中健脾功效及作用体现 附子理中丸具有明确的温中健脾功效,主要针对脾胃虚寒证发挥作用。从中医理论及现代研究来看,其对脾胃虚寒引发的诸多病症有改善作用。脾胃虚寒者常表现为脘腹冷痛,此乃因脾胃阳气不足,寒邪内生,阻滞气机所致,附子理中丸中的附子、干姜等药物可温散寒邪,起到温暖脾胃、缓解脘腹冷痛的作用;对于呕吐泄泻,多因脾胃虚寒,运化失常,清浊不分,附子理中丸能温运脾阳,恢复脾胃正常的运化功能,从而减轻呕吐泄泻症状;而手足不温则是由于脾胃虚寒,阳气不能温煦四肢,附子理中丸通过温中健脾,可使阳气得以上达四肢,改善手足不温的状况。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附子理中丸中的附子能调节胃肠运动,增强胃黏膜血流量,有利于保护胃黏膜;人参具有增强免疫功能、调节胃肠功能等作用;白术可健脾燥湿;干姜能温中散寒;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协同发挥温中健脾的综合功效。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孕妇属于特殊群体,附子理中丸中含有的附子等成分可能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虽其具体对妊娠的影响需谨慎评估,但为安全起见,孕妇使用附子理中丸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医生会综合考虑孕妇的孕期情况、体质等多方面因素来判断是否适宜使用该药物,以避免可能对胎儿产生的潜在影响。 儿童:儿童的脾胃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药物的耐受和反应与成人有所不同。一般不建议低龄儿童自行使用附子理中丸,若儿童有脾胃虚寒相关病症需要使用,必须在成人的严密监护下,由医生根据儿童的具体年龄、体重、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来权衡是否选用该药物以及确定合适的用药方案,因为儿童的身体机能和代谢特点与成人有差异,需格外谨慎以保障用药安全。 老年人:老年人脾胃功能相对较弱,随着年龄增长,脾胃的运化、温煦功能逐渐减退,在使用附子理中丸时,应密切关注自身服用后的反应。若服用过程中出现胃脘部不适、腹泻加重或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是否继续使用该药物,同时老年人在使用时也需遵循医生的专业建议,结合自身的基础病史等情况综合考量用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2025-10-16 12:34:45 -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区别
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病因不同,症状表现有别,治疗原则各异,特殊人群患感冒时需注意不同事项,风寒感冒多因劳累后吹风受凉,轻度发热或无发热、怕冷明显、流清涕等,治以辛温解表;风热感冒常由外感风热之邪致,发热较重、流黄涕等,治以辛凉解表,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患感冒各有不同注意要点。 风热感冒:常由外感风热之邪所致,多发生于气候温暖多风的春季或夏季。外界风热之邪从口鼻或皮毛侵入人体,使肺气失和而发病。 症状表现方面 发热程度: 风寒感冒:一般是轻度发热或无明显发热,但怕冷明显,需添加衣物、盖厚被等才能缓解怕冷感觉。 风热感冒:多为发热较重,体温可达到38℃甚至更高,怕冷感觉相对较轻。 鼻塞流涕: 风寒感冒:流清涕,鼻涕质地稀薄、颜色清白。 风热感冒:流黄涕,鼻涕质地较稠、颜色发黄。 咳嗽咳痰: 风寒感冒:咳嗽声重,咯痰清稀色白。 风热感冒:咳嗽咳痰通常较为剧烈,咯痰黄色黏稠。 其他症状: 风寒感冒:常伴有头痛、身体酸痛、无汗等表现。 风热感冒:可能有咽干口燥、咽喉红肿疼痛、口渴喜饮等表现。 治疗原则方面 风寒感冒:治法以辛温解表为主,通过发汗来驱散风寒之邪,使身体恢复正常。 风热感冒:治法以辛凉解表为主,通过疏散风热来解除感冒症状。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风寒感冒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再次着凉,可适当多喝温水,促进新陈代谢;若为风热感冒,要注意室内通风,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的食物,由于儿童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用药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小儿专用感冒药物。 老年人:老年人患风寒感冒时,要密切关注体温及身体状况变化,因为老年人抵抗力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较快;患风热感冒时,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同时由于老年人可能伴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用药需特别谨慎,应遵循医生的专业指导,避免自行用药导致不良反应或影响基础疾病控制。 孕妇:孕妇患风寒感冒时,不可自行随意使用强烈发汗的药物,以免影响胎儿;应尽量通过多休息、适量喝姜糖水等温和方式缓解症状,若症状严重需就医,在医生评估下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孕妇患风热感冒时,也需谨慎用药,就医时要告知医生已怀孕的情况,由医生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避免使用对胎儿有潜在风险的药物。
2025-10-16 12:34:23 -
体内有虚火怎么办
虚火调理可通过饮食选滋阴降火食物并避辛辣燥热、生活中规律作息及适度行温和运动、中医可艾灸太溪穴辅助,儿童需注意饮食及非药物调理、老年人要注重生活温和调理且不盲目用降火药物。 一、饮食调理 1.选择滋阴降火食物:可适当增加银耳、百合、雪梨、鸭肉、甲鱼等食物的摄入,这类食物具有滋阴润燥、清热降火的作用。例如,银耳百合羹,将银耳、百合炖煮后食用,能有效缓解虚火引起的咽干口燥等不适。其中,雪梨富含水分及维生素,生食或煮水饮用都对虚火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鸭肉性凉,适合阴虚火旺者食用,可炖汤等。 2.避免辛辣燥热食物:应减少食用辣椒、花椒、羊肉、韭菜等辛辣、温热性食物,这类食物易加重体内虚火。比如过多食用辣椒可能会进一步耗伤阴液,导致虚火更甚。 二、生活方式调整 1.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每晚尽量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熬夜会损耗人体阴精,加重虚火情况。成年人尤其要注意避免长期熬夜,儿童需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促进身体正常生长发育,老年人也应规律作息,维持身体阴阳平衡。 2.适度运动: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慢跑等,运动可促进气血循环,但要避免过度剧烈运动,以防耗气伤阴。例如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能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起到滋阴降火的作用,适合不同年龄段人群,儿童可在家长陪同下进行简单的户外活动,老年人则应选择舒缓的运动项目。 三、中医调理 1.艾灸穴位辅助:可选取太溪穴等穴位进行艾灸,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艾灸太溪穴有助于滋阴降火。但需注意,孕妇禁用艾灸腹部相关穴位,儿童艾灸时要控制时间和温度,避免烫伤,因为儿童皮肤娇嫩,对温度感知不如成人敏感。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体内虚火多与饮食不当或生长发育阶段阴液相对不足有关,应避免食用过多油炸、膨化食品,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为主,如蔬菜粥等。同时要保证儿童充足的水分摄入,促进新陈代谢,且儿童出现虚火相关症状时,应优先采用非药物的饮食、作息调理,避免随意使用成人的降火药物。 2.老年人:老年人虚火往往与脏腑功能衰退、阴液亏虚有关,生活调理上更需注重温和,作息要规律,运动要适度,饮食要营养均衡且易于消化。若老年人虚火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调理,避免自行盲目使用降火药物,以防损伤脾胃阳气。
2025-10-16 12:3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