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擅长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呼吸疾病、血液疾病、肾脏疾病及地贫、疳积、黄疸等小儿杂病,以及小儿“治未病”调养。
向 Ta 提问
幼承祖父家学,本科硕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先后师从国医大师邓铁涛邓老长子广东省名中医邓中炎教授、留美博士后钱新华教授等,在公立三甲中医院儿科门诊急诊病房及我院中医科工作十多年,临床经验丰富。现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被聘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获得“广州市优秀青年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实践教学优秀教师”称号。
展开-
去肝火吃什么
具有去肝火功效的食物有菊花枸杞茶(菊花含成分可清肝泻火、明目,枸杞可滋补肝肾协同清肝)、苦瓜(含活性成分可减轻肝脏炎性反应改善口干口苦等)、芹菜(含营养成分助肝脏代谢排毒),饮品有绿茶(含茶多酚可清肝),特殊人群中孕妇饮菊花茶需谨慎、儿童宜通过食物调节、有基础病史人群应先咨询医生后合理饮食调节来辅助改善肝火。 一、具有去肝火功效的食物 1.菊花枸杞茶:菊花含有的黄酮类、挥发油等成分具有清肝泻火、明目等作用,研究显示其能调节肝脏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改善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肿痛等症状;枸杞可滋补肝肾,与菊花搭配能起到协同清肝功效。饮用时可取适量菊花和枸杞用沸水冲泡,日常适量饮用有助于缓解肝火。 2.苦瓜:苦瓜中的苦瓜苷等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炎、抗氧化作用,能帮助减轻肝脏的炎性反应,对于因肝火过旺导致的口干口苦等表现有一定改善作用,可清炒苦瓜或凉拌苦瓜食用。 3.芹菜:芹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其中的某些活性物质有助于促进肝脏的代谢和排毒功能,凉拌芹菜或清炒芹菜都是不错的食用方式,能辅助缓解肝火上扰引起的不适。 二、具有去肝火功效的饮品 1.绿茶:绿茶中含有茶多酚等多种活性成分,研究表明茶多酚可通过调节肝脏的酶系统等发挥一定的清肝作用,适量饮用绿茶有助于减轻肝脏的代谢负担,缓解因肝火旺盛可能出现的烦躁等症状,但需注意不宜过浓或过量饮用,尤其是特殊人群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菊花性微寒,孕妇饮用菊花茶需谨慎,若有去肝火需求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因过量饮用寒凉饮品影响自身及胎儿健康。 2.儿童:儿童去肝火应优先选择通过食物来调节,如适量食用上述的芹菜、苦瓜等清淡且具有一定清肝作用的食物,不建议过早让儿童饮用茶饮等,防止因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而带来潜在风险。 3.有基础病史人群:如本身有肝脏疾病等基础病史的人群,在选择去肝火的食物或饮品时,应先咨询医生意见,因为某些食物或饮品可能会对基础病情产生影响,需在医生专业指导下进行合理的饮食调节来辅助改善肝火情况。
2025-10-16 12:02:07 -
艾叶泡脚的作用功效
艾叶泡脚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因寒冷等致的手足冰凉、缓解足部及全身肌肉疲劳、辅助改善部分人群睡眠但效果因人而异,孕妇应谨慎使用,儿童泡脚水温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且不建议常规进行,老年人泡脚水温适中、时间不宜过长有基础病需遵医嘱,且艾叶泡脚不能替代正规医疗仅为辅助保健方式。 一、促进血液循环 艾叶中含有的挥发油等成分具有一定药理活性,泡脚时通过温热刺激足部穴位,可促使足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研究表明,艾叶的有效成分能改善末梢循环,对于因寒冷等因素导致的手足冰凉情况有一定改善作用,其原理是通过刺激足部经络,调节机体气血运行,进而影响全身血液循环状态。 二、缓解疲劳 足部是人体经络汇聚之处,艾叶泡脚时的温热效应能放松足部肌肉,缓解因长时间站立、行走或劳作导致的足部及全身肌肉疲劳。艾叶的药性经皮肤吸收后,可促进经络气血流通,使身体代谢产生的乳酸等代谢废物更快被运走,从而减轻疲劳感,让人感觉身心放松。 三、辅助改善睡眠 泡脚过程中艾叶的温热刺激及药物作用能调节人体气血状态,帮助放松身心。有相关观察发现,坚持适当频次的艾叶泡脚,部分人群睡眠质量可得到提升。这可能是因为艾叶促进血液循环后,间接影响了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使大脑皮层得到放松,进而有利于入睡和提高睡眠质量,但这种改善效果因人而异。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孕妇应谨慎使用艾叶泡脚,艾叶具有一定兴奋子宫的作用,可能增加流产风险,需避免随意进行艾叶泡脚。 儿童:儿童皮肤较为娇嫩,泡脚时水温不宜过高(建议38~42℃),泡脚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15~20分钟),防止烫伤皮肤,且不建议儿童常规进行艾叶泡脚,如有特殊需求需在成人监护下谨慎操作。 老年人:老年人泡脚时水温要适中,避免水温过高导致血管过度扩张引发头晕等不适,泡脚时间也不宜超过20分钟。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病的老年人,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艾叶泡脚,以防出现意外情况。 艾叶泡脚不能替代正规的医疗治疗手段,若存在身体不适或疾病问题,应及时就医诊治,艾叶泡脚仅可作为一种辅助的保健方式。
2025-10-16 12:01:45 -
痛经按摩哪个部位会止痛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2掌骨桡侧中点,按摩时用拇指指尖垂直按压,两侧交替,每次3-5分钟;关元穴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用掌根按揉,频率每分钟100-120次,每次5-10分钟;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用拇指指端按压,每次1-3分钟,两侧交替,三者对痛经有缓解作用,不同年龄人群按摩时需注意不同事项,特定病史人群按摩需遵医嘱。 一、合谷穴 1.位置:合谷穴位于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2.按摩方法:用拇指指尖垂直按压合谷穴,力度以产生酸、麻、胀感为宜,可两侧穴位交替按摩,每次按摩3-5分钟。合谷穴具有疏风止痛等作用,从中医经络理论角度,按摩合谷穴对缓解痛经有一定帮助,现代一些研究也从神经传导等方面发现其可能通过调节相关神经通路来减轻疼痛感受。对于不同年龄人群,成人按摩时需注意力度适中,儿童由于皮肤娇嫩等特点,按摩力度要轻柔,可由家长帮助操作。 二、关元穴 1.位置:关元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 2.按摩方法:用掌根按揉关元穴,频率控制在每分钟100-120次左右,每次按揉5-10分钟。关元穴属于任脉穴位,中医认为其与人体的元气相关,按摩关元穴可起到调理冲任等作用,对痛经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在不同性别方面,男性和女性都可适用该穴位按摩,但女性在月经期间按摩时要注意腹部保暖等情况。对于有一定病史的人群,如患有严重妇科疾病等情况,按摩关元穴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因按摩不当影响病情。 三、三阴交穴 1.位置: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2.按摩方法:用拇指指端按压三阴交穴,每次按压1-3分钟,两侧穴位可交替进行。三阴交穴是足三阴经(肝、脾、肾)的交会穴,按摩三阴交穴对于调节女性的妇科相关气血等有重要作用,从中医理论角度有助于改善痛经相关的气血不畅等问题。不同年龄人群中,青少年女性按摩时要注意不要过度用力,避免损伤局部组织;成年女性在月经期间按摩时要关注自身身体反应,若有不适需停止按摩;老年女性按摩时力度也应适中,可根据自身耐受情况调整。
2025-10-16 12:01:13 -
小孩长期喝罗汉果泡水有什么危害
小孩长期喝罗汉果泡水可能存在导致营养摄入失衡、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影响电解质平衡及存在个体差异风险等危害,小孩饮品应优先选白开水,尝试罗汉果泡水等具保健作用饮品需在专业指导下谨慎进行并控量观察,依具体情况考量以保健康成长。 罗汉果含有一定的成分,小孩长期饮用罗汉果泡水,可能会影响正常饮食摄入。因为其独特的味道可能会让小孩对其他正常食物的兴趣降低,进而造成主食、蔬菜、肉类等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影响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面营养供给。例如,长期依赖罗汉果泡水的小孩,可能会出现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缺乏的情况,影响骨骼生长、智力发育等。 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 罗汉果性凉,小孩的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弱,长期饮用凉性的罗汉果泡水容易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道蠕动功能紊乱,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尤其是脾胃虚寒的小孩,更容易因长期饮用而加重脾胃虚寒的状况,表现为消化不良、腹胀等。研究表明,过多摄入寒凉性质的饮品或食物会干扰小孩胃肠道的正常消化吸收环境,破坏肠道菌群的平衡。 影响电解质平衡 罗汉果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对小孩体内的电解质平衡产生影响。长期饮用可能导致钠、钾等电解质代谢异常。比如,过量饮用可能会使小孩出现低钠血症等情况,表现为乏力、精神萎靡等。因为小孩的身体对电解质平衡的调节能力相对有限,长期饮用特定的饮品容易打破这种平衡状态。 可能存在个体差异风险 每个小孩的体质不同,有的小孩可能对罗汉果中的某些成分更为敏感。一些过敏体质的小孩长期饮用罗汉果泡水,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皮疹、呼吸道过敏症状等。这是因为个体的免疫系统对罗汉果中的特定物质识别为外来过敏原,从而启动免疫反应,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对于小孩的饮品选择,应优先选择白开水,这是最符合小孩身体需求的饮品。如果要给小孩尝试一些具有保健作用的饮品,如罗汉果泡水,也应该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谨慎进行,并且要严格控制饮用的频率和量,密切观察小孩饮用后的身体反应。同时,要根据小孩的年龄、体质等具体情况来综合考量,确保小孩的健康成长不受影响。
2025-10-16 12:00:09 -
小儿脾虚肝火旺盛吃什么药好
小儿脾虚肝火旺盛可据辨证选健脾平肝中成药但需专业中医师开具,非药物干预需提供清淡易消化营养食物、保证充足规律睡眠并适当温和户外活动、营造温馨环境调情绪,特殊人群注意小儿肝肾功能未全非药物干预优先需用药经专业儿科医生评估且观察反应防误服药物。 一、中医辨证相关中成药选择 小儿脾虚肝火旺盛多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大便不调,同时伴有烦躁易怒、目赤等症状。在中医范畴中,可根据辨证选用具有健脾平肝功效的中成药,如小儿健脾平肝颗粒,其组方经过临床验证,能起到健脾、平肝的作用;还有小儿肠胃康颗粒,有清热平肝、调理脾胃的功效,可改善小儿脾虚兼肝火旺盛引起的食欲不振、精神较差等表现,但具体用药需由专业中医师依据小儿个体情况(如年龄、病情轻重等)进行辨证后开具,家长不可自行盲目给小儿用药。 二、非药物干预要点 1.饮食调整:为小儿提供清淡、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如山药粥(山药有健脾作用)、小米粥等,避免让小儿食用辛辣、油腻、生冷及过多甜食,以防加重脾虚及肝火旺盛的情况,因为高油高糖食物易助湿生热,加重肝火。 2.生活起居:保证小儿充足且规律的睡眠,睡眠有助于小儿脏腑功能恢复,利于调节脾虚肝火状况;同时可适当安排小儿进行温和的户外活动,如散步等,但要避免过度劳累,活动量需根据小儿年龄和体质合理把控,通过适度运动促进脾胃运化功能。 3.情绪调节:家长要注意营造温馨、稳定的家庭环境,避免小儿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中,因为情绪波动过大也可能影响小儿脾虚肝火的状态,可通过轻柔的安抚、互动等方式帮助小儿保持情绪平稳。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在选择药物或进行干预时需格外谨慎。非药物干预应作为首要考虑,若需用药,必须由专业儿科医生根据小儿具体情况(包括年龄、体重、病情严重程度等)严格评估后开具药物,且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小儿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不适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要避免让低龄儿童接触可能误服的药物,放置药物时要选择小儿不易拿到的安全位置。
2025-10-16 11:5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