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焯明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擅长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呼吸疾病、血液疾病、肾脏疾病及地贫、疳积、黄疸等小儿杂病,以及小儿“治未病”调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幼承祖父家学,本科硕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先后师从国医大师邓铁涛邓老长子广东省名中医邓中炎教授、留美博士后钱新华教授等,在公立三甲中医院儿科门诊急诊病房及我院中医科工作十多年,临床经验丰富。现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被聘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获得“广州市优秀青年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实践教学优秀教师”称号。

展开
个人擅长
擅长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呼吸疾病、血液疾病、肾脏疾病及地贫、疳积、黄疸等小儿杂病,以及小儿“治未病”调养。展开
  • 气虚血热的症状

    气虚血热有多种常见症状,全身有气虚表现(神疲乏力、气短懒言、活动后加重,各年龄段及长期劳累、缺乏运动者易出现)和血热表现(五心烦热、午后潮热、口干咽燥),有出血相关症状(鼻衄、齿衄、肌衄等,女性月经可能异常,有热性病证迁延不愈等病史者易出现),舌质偏红、舌苔少或薄黄,脉象细数,临床需综合多因素判断,出现相关症状者应及时就医,不同人群需据自身情况调整生活方式。 气虚表现:患者常感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稍微活动后上述症状便会加重。从中医角度看,气有推动、温煦等作用,气虚则推动无力,机体功能活动减退,所以会出现此类表现。在年龄方面,各年龄段均可发生,若为儿童,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活动耐力;对于老年人,本身正气渐衰,更易出现气虚表现。生活方式上,长期劳累、缺乏运动的人群也易出现气虚。 血热表现:可见五心烦热,即双手心、双脚心及心胸感到发热;午后潮热,一般在下午特定时段出现体温升高或自觉发热的情况;口干咽燥,津液因热邪消耗而减少,导致口腔、咽喉部位干燥。血热是热邪侵扰血分,迫血妄行等,使得体内有热象。 出血相关症状 常见出血表现:可见各种出血症状,如鼻衄(鼻出血)、齿衄(牙龈出血)、肌衄(皮下出血)等。这是因为血热炽盛,灼伤脉络,使血液不循常道而外溢。在不同性别中,并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女性若处于月经周期,可能会影响月经的情况,出现月经过多等与血热相关的月经异常。病史方面,若有热性病证迁延不愈等情况,易导致血热。 其他相关症状 舌质脉象:舌质一般偏红,舌苔可能少或薄黄;脉象多为细数,细数脉提示阴虚有热,与气虚血热中的热象相关。 气虚血热的症状表现多样,在临床诊断中需综合患者的整体表现、病史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对于出现上述相关症状的人群,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评估,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调理或治疗措施。同时,不同人群在面对气虚血热相关症状时,需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生活方式等,例如气虚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血热者要避免食用辛辣、温热性食物等。

    2025-10-16 11:52:42
  • 肝火大怎么办

    通过规律作息保证每日睡眠时长及夜间早睡以利肝脏代谢修复,适度进行适合自身的运动促进气血流通,饮食上多摄入清肝泻火食物并避免辛辣油腻,通过冥想深呼吸等保持心态平和及听音乐等释放压力来管理情绪以缓解肝火。 一、生活方式调整 1.规律作息 保持每日睡眠时间7~8小时,夜间23点前进入睡眠状态,因为肝脏在夜间11点至凌晨1点处于代谢修复高峰期,长期熬夜会干扰肝脏正常代谢,加重肝火表现。儿童需保证充足睡眠以促进身体正常发育,老年人也应维持规律作息,利于肝脏功能维护。 2.适度运动 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方式,如快走、慢跑等,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可促进气血流通,帮助肝脏疏泄,缓解肝火郁结情况,但需注意避免在过度疲劳时运动,孕妇等特殊人群运动需咨询医生调整运动强度与方式。 二、饮食调理 1.适宜食物 多摄入具有清肝泻火作用的食物,例如苦瓜,每100克苦瓜含丰富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能清热解暑、清心明目;芹菜富含膳食纤维等,可平肝清热。还可食用绿豆,绿豆汤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之效,帮助排出体内肝火相关的热毒。 2.禁忌食物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这类食物易助火生热,加重肝火症状;减少油腻食物摄取,像油炸食品,其含有的过多油脂会增加肝脏代谢负担,不利于肝火的缓解,孕妇及消化功能较弱人群更需严格把控此类食物摄入。 三、情绪管理 1.心态调节 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保持心态平和,每日可进行5~10分钟冥想练习,集中注意力,排除杂念,有助于调节肝脏的疏泄功能。儿童可通过亲子互动等温和方式引导其保持情绪稳定,老年人可参与社交活动舒缓心情,避免长期处于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中,因为长期不良情绪会影响肝脏气机调畅,加重肝火状况。 2.压力释放 可选择听舒缓音乐等方式释放压力,每日安排15~20分钟听轻音乐,让身心放松。特殊人群中,孕妇若出现情绪波动,家人需给予更多关心与沟通疏导,帮助其缓解压力,保证肝脏正常生理功能不受情绪过度影响。

    2025-10-16 11:52:19
  • 柠檬泡水喝的作用是什么

    柠檬有诸多益处,可补充维生素与抗氧化,不同人群饮用需注意适量;能促进消化,胃肠疾病患者需谨慎;辅助改善心血管健康,不能替代正规治疗;有助于补水,特殊疾病人群需遵医嘱控制饮用量。 一、补充维生素与抗氧化 柠檬富含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每100克柠檬约含维生素C53毫克,维生素C是一种强效抗氧化剂,能够帮助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对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从柠檬泡水补充维生素C,但儿童需注意适量饮用,避免过酸刺激肠胃;对于老年人,适当饮用可辅助维持机体的抗氧化状态。 二、促进消化 柠檬中的柠檬酸等成分可以促进胃液分泌,帮助食物的消化。有研究表明,饮用柠檬水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胃肠道蠕动,对于改善消化不良、腹胀等情况有一定帮助。正常人群饮用较为适宜,但对于本身有胃肠道疾病,如胃溃疡、胃炎活动期的人群,应谨慎饮用,因为柠檬酸可能会刺激胃黏膜,加重不适症状。 三、辅助改善心血管健康 柠檬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对心血管健康有一定益处。例如,其中的类黄酮等物质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助于维持血管的弹性和正常功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降低血脂、血压等风险因素。不过,这不能替代正规的心血管疾病治疗措施。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饮用柠檬泡水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若同时服用其他药物,需注意可能的相互作用。一般人群日常适量饮用可作为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但对于已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不能单纯依赖柠檬泡水来改善病情。 四、有助于hydration(补水) 柠檬泡水是一种简单的补水方式,水分的摄入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调节体温、运输营养物质等都至关重要。不同年龄、性别和生活方式的人群都需要充足的水分摄入,一般来说,健康成年人每天建议摄入1500-2000毫升的水分,柠檬泡水可以作为其中的补水来源之一。但对于患有肾脏疾病等特殊疾病需要限制水分摄入的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控制柠檬水的饮用量。

    2025-10-16 11:51:32
  • 拔火罐可以祛湿吗可以拔哪些穴位

    拔火罐一定程度上可祛湿,能促进气血运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等,可拔足三里、丰隆、阴陵泉、脾俞、委中穴等。特殊人群需注意,儿童皮肤娇嫩操作要轻柔,孕妇腹部腰骶部不宜拔,皮肤过敏破溃者及体质虚弱者也有相应注意事项。 可以拔哪些穴位 1.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拔足三里穴有助于调节脾胃功能,脾胃功能正常则有助于运化水湿,对于因脾胃虚弱导致的湿气重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2.丰隆穴: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外缘。丰隆穴是祛痰湿的要穴,拔罐丰隆穴能很好地促进脾胃运化,化解痰湿,对于湿气较重导致的痰多、身体沉重等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3.阴陵泉穴: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的合穴,是健脾利湿的重要穴位,拔罐阴陵泉穴可以促进体内水湿的代谢,对于湿气下注引起的水肿等问题有调理作用。 4.脾俞穴: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脾俞穴是脾脏的背俞穴,拔罐脾俞穴可以调节脾脏功能,增强脾脏运化水湿的能力,从而帮助祛湿。 5.委中穴:在膝后区,腘横纹中点。委中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拔罐委中穴有助于调节膀胱经的气血运行,促进水湿的排泄。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皮肤娇嫩,在进行拔火罐时要特别注意力度和时间,避免造成皮肤损伤。且儿童对疼痛等刺激的耐受程度较低,操作时需更加轻柔,一般不建议年龄过小的儿童进行拔火罐,若有相关需求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孕妇: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等部位一般不宜拔火罐,因为拔火罐可能会引起子宫收缩,增加流产、早产的风险。孕妇如需进行相关祛湿调理,应选择其他相对温和的方法,并在医生的专业评估和指导下进行。 皮肤过敏、破溃者:皮肤过敏或有破溃的部位不能拔火罐,以免加重皮肤损伤和过敏症状。 体质虚弱者:体质虚弱者拔火罐时要注意罐的负压不宜过大,拔罐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不适,如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拔罐,并休息观察。

    2025-10-16 11:50:07
  • 肝火旺盛怎么饮食

    肝火旺盛适宜选清热泻火的苦瓜芹菜及滋阴润燥的雪梨百合等食物,饮食应清淡为主并保证蔬果摄入,儿童需清淡易消化且减零食甜食,老人要营养均衡选温和食材,有基础病史者分别注意盐分、水果等摄入。 一、适宜食物选择 1.1清热泻火类食材:苦瓜是良好选择,其性寒味苦,《滇南本草》记载可“泻六经实火”,能改善肝火上炎所致目赤肿痛等;芹菜性凉味甘苦,《本草推陈》提及可治肝阳头痛、面红目赤等症,有清肝火之功,可凉拌或清炒食用。 1.2滋阴润燥类食物:雪梨具清热生津、润肺化痰之效,肝火旺盛易致阴液耗伤,雪梨可缓解相关不适;百合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日华子本草》载其可“安心,定胆,益志”,对因肝火引发的心烦失眠等有一定改善作用,可煮粥或煲汤食用。 二、饮食原则 2.1清淡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花椒等,此类食物易助火生热,加重肝火旺盛;也要远离油腻厚味之品,像油炸食品、肥肉等,以防影响脾胃运化,间接加重肝火。 2.2保证蔬果摄入:充足的蔬菜水果能提供丰富维生素、矿物质等,维持身体酸碱平衡,促进毒素排出,例如每日应摄入300~500克蔬菜、200~350克水果,可选择黄瓜、菠菜、苹果、香蕉等。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3.1儿童群体:儿童肝火旺盛时饮食需清淡易消化,减少零食甜食摄入,因儿童脾胃功能较弱,过多高糖高脂零食易加重肝火,可多吃应季新鲜蔬菜如黄瓜、西红柿,水果可选雪梨等清热水果,但需注意适量,避免生冷刺激肠胃。 3.2老年人群:老年人肝火旺盛时饮食要营养均衡,选择温和清热食材,避免过度寒凉损伤脾胃,可适当食用绿豆粥,不过烹饪时要清淡,少放糖,以防影响血糖等指标,同时注意食物软烂易消化,利于消化吸收。 3.3有基础病史人群:如有高血压病史者,需严格控制盐分摄入,避免过咸食物加重肝火及血压波动,应选择低盐的清热食材烹饪,如清炒苦瓜、清蒸芹菜等;有糖尿病病史者,选择水果时要注意血糖影响,可选择含糖量相对较低的水果,且控制食用量。

    2025-10-16 11:49:2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