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焯明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擅长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呼吸疾病、血液疾病、肾脏疾病及地贫、疳积、黄疸等小儿杂病,以及小儿“治未病”调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幼承祖父家学,本科硕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先后师从国医大师邓铁涛邓老长子广东省名中医邓中炎教授、留美博士后钱新华教授等,在公立三甲中医院儿科门诊急诊病房及我院中医科工作十多年,临床经验丰富。现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被聘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获得“广州市优秀青年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实践教学优秀教师”称号。

展开
个人擅长
擅长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呼吸疾病、血液疾病、肾脏疾病及地贫、疳积、黄疸等小儿杂病,以及小儿“治未病”调养。展开
  • 拔火罐可以祛湿气吗

    从中医理论而言拔火罐基于经络学说可促进局部气血运行且可能对改善因气血不畅导致的湿滞状态有作用,现代医学中无“湿气”明确概念,拔火罐可改善局部微循环辅助身体机能恢复但无特异性祛湿气循证证据,特殊人群中皮肤敏感或破损者应避免拔火罐,孕妇腰骶部腹部等忌拔火罐以防引发宫缩风险,儿童因皮肤娇嫩等一般不建议低龄进行需专业医护严格操作下谨慎。 一、拔火罐对局部气血循环的影响及与祛湿的关联 从中医理论而言,拔火罐基于经络学说,通过罐内负压吸附于皮肤表面,使局部皮肤充血,刺激相关经络穴位,可促进局部气血运行。中医认为“湿气”与人体经络气血不畅、水液代谢失常相关,理论上拔火罐通过疏通经络、改善气血运行,可能对改善因气血不畅导致的湿滞状态有一定作用。例如部分中医临床研究观察到,拔火罐后局部皮肤出现瘀斑等表现,被认为是气血运行改善、湿邪外排的体现,但现代医学对此尚无直接对应的病理生理学解释。 二、现代医学视角下的分析 现代医学中并无“湿气”这一明确概念,其关注的是人体水盐代谢、炎症反应等生理病理过程。拔火罐可通过物理刺激改善局部微循环,加速组织代谢废物的排出,从一定程度上辅助身体机能恢复,但这与传统中医所指的“祛湿气”并无直接的现代医学对应关系。目前缺乏足够的现代医学循证证据证实拔火罐能特异性地“祛湿气”,其对身体代谢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并非针对“湿气”的单一作用。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皮肤敏感或有破损者 此类人群皮肤屏障功能较弱,拔火罐时负压刺激可能加重皮肤损伤,引发感染等问题,应避免进行拔火罐操作。 (二)孕妇 孕妇腰骶部、腹部等部位忌拔火罐,因拔罐可能刺激相关穴位引发宫缩,增加流产、早产风险,需特别谨慎。 (三)儿童 儿童皮肤娇嫩,拔火罐时难以准确控制负压强度,易导致皮肤损伤,且儿童配合度低,操作风险较高,一般不建议低龄儿童进行拔火罐,若有相关需求,需在专业医护人员严格操作下谨慎进行。

    2025-10-16 11:42:17
  • 青柠檬泡水喝的危害

    青柠檬泡水长期大量饮用存在多方面危害,对牙齿可致牙釉质脱矿致敏感,对胃肠道能刺激胃酸分泌过多、引起痉挛,糖尿病患者需谨慎饮用,孕妇要适度,儿童因发育未全更需关注其对牙齿和胃肠道的影响。 一、对牙齿的潜在损害 青柠檬中含有酸性物质,如柠檬酸等。长期大量用青柠檬泡水喝,酸性物质会腐蚀牙齿表面的牙釉质。牙釉质是牙齿外层坚硬的结构,长期受到酸性物质侵蚀,可能导致牙釉质脱矿,使牙齿变得敏感,容易出现牙齿酸痛等症状,尤其是对于儿童,由于其牙釉质相对较薄,这种损害可能更为明显。 二、对胃肠道的刺激 1.可能引起胃酸分泌过多 青柠檬泡水呈酸性,饮用后会刺激胃黏膜,促使胃酸分泌增加。对于本身就有胃部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人,过多的胃酸分泌可能会加重病情,引发胃痛、反酸、烧心等不适症状。例如,有研究表明,长期过量饮用酸性较强饮品的人群,患胃溃疡的风险相对较高。 2.可能导致胃肠道痉挛 酸性的青柠檬水进入胃肠道后,可能会引起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健康人群偶尔少量饮用一般影响不大,但对于胃肠道较为敏感的人群,如老年人、体质较弱者,可能会出现腹痛等症状。 三、对特殊人群的影响 1.糖尿病患者 青柠檬泡水如果添加了较多糖分,会使血糖升高,不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即使是未添加糖的青柠檬水,虽然升糖指数相对较低,但大量饮用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血糖波动。糖尿病患者需要谨慎饮用,并密切监测血糖变化。 2.孕妇 孕妇饮用青柠檬泡水需适度。过量饮用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引起不适。而且,目前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青柠檬泡水对孕妇有特殊的不良影响,但为了安全起见,应控制饮用量,避免因过量饮用导致胃肠道等方面的不适反应。 3.儿童 儿童的消化系统和牙齿发育尚未完全成熟。长期大量饮用青柠檬泡水,对牙齿的损害以及对胃肠道的刺激相对更需引起重视。应引导儿童适量饮用,或者选择更适合儿童口感且对身体无害的饮品。

    2025-10-16 11:41:42
  • 剖腹产多久可以吃阿胶

    剖腹产术后吃阿胶时间分情况,一般恢复好的约1-2周少量试吃,肠胃恢复慢的需更久;过敏者禁忌,可搭配易消化食物,烊化或制糊食用,个体差异影响食用量和时间,贫血严重者需遵医嘱。 通常在剖腹产术后约1-2周,若产妇肠胃功能基本恢复,无明显腹胀、腹泻等不适,可考虑适量食用阿胶。一般建议从少量开始,比如先吃3-5克的阿胶糕等制品,观察身体反应。这是因为术后早期产妇身体较为虚弱,需要逐步恢复消化功能,过早食用可能加重肠胃负担。例如,经过临床观察,多数产妇在术后1周左右肠胃蠕动逐渐恢复正常,此时少量尝试食用阿胶有助于补充气血。 肠胃功能恢复较慢的产妇 如果剖腹产术后产妇肠胃功能恢复较慢,出现明显腹胀、消化不良等情况,吃阿胶的时间则需要适当推迟,可能需要2周甚至更久。这是由于阿胶较为滋腻,对于肠胃功能弱的产妇,过早食用会进一步影响消化,不利于身体整体恢复。比如有些产妇术后前2周仍有明显腹胀,那么就需要等到腹胀等不适症状完全消失,肠胃功能完全恢复后再考虑食用阿胶。 食用阿胶的注意事项 过敏人群禁忌:如果产妇本身对阿胶过敏,无论术后时间多久都绝对不能食用阿胶,否则会引发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皮疹、呼吸困难等,严重影响产妇健康。 搭配与食用方法:食用阿胶时可以搭配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红枣、桂圆等一起制作成药膳,但要注意搭配的量不宜过多。食用方法上,对于肠胃功能正常的产妇,可以将阿胶烊化后冲服;对于肠胃功能较弱的产妇,可能更适合将阿胶制成细腻的糊状食用,以减轻肠胃消化负担。 个体差异影响:不同产妇的身体恢复情况存在个体差异,除了肠胃功能外,还与产妇的贫血程度、整体营养状况等有关。如果产妇术后贫血较为严重,在食用阿胶时应咨询医生,因为可能需要结合其他补血措施一起进行,并且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阿胶的食用量和时间。例如,有些贫血较严重的产妇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提前食用阿胶,但要密切监测身体反应。

    2025-10-16 11:41:22
  • 滋阴补肾的食物

    黑芝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从中医角度补肝肾益精血可改善肝肾阴虚相关症状,枸杞含活性成分能通过调节免疫等保护肾脏缓解肝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等症状可泡水或煮粥食用,桑葚富含花青素等具抗氧化性中医滋阴补血可改善耳鸣失眠等症状脾胃虚寒者需谨慎,山药含相关物质性平归脾肺肾经能调节免疫等健脾益肾固精适合脾胃功能较弱且有肾虚表现的人群,黑豆被称肾之谷含多种成分能调节内分泌滋养肾脏可煮熟或打豆浆食用尿酸高人群需控制摄入量。 一、黑芝麻 黑芝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钙等营养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其含有的营养物质参与机体代谢,从中医角度,黑色入肾,黑芝麻通过补肝肾、益精血发挥滋阴补肾功效,实验研究表明其可改善肝肾阴虚相关症状表现。 二、枸杞 枸杞含有枸杞多糖、类胡萝卜素等活性成分,临床研究发现,枸杞多糖能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氧化等多种途径保护肾脏,可有效缓解肝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等症状,日常适量通过泡水或煮粥等方式食用,均能发挥滋阴补肾作用。 三、桑葚 桑葚富含花青素、矿物质等,研究证实花青素具有较强抗氧化性,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减轻肝肾氧化损伤。中医认为桑葚可滋阴补血、生津润燥,对肝肾阴虚导致的耳鸣、失眠等有一定改善作用,成年人可适量食用桑葚鲜果或制作成桑葚膏等,但脾胃虚寒者需谨慎。 四、山药 山药含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中医认为其性平,归脾、肺、肾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山药能调节机体免疫、修复受损肾细胞,具有健脾补肺、益肾固精功效,煮粥或与其他食材搭配烹饪均可起到滋阴补肾作用,尤其适合脾胃功能较弱且有肾虚表现的人群。 五、黑豆 黑豆被称为“肾之谷”,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族、微量元素等,其含有的异黄酮等成分具雌激素样作用,能调节内分泌、滋养肾脏。中医认为黑豆可补肾益阴、健脾利湿,日常可煮熟食用或打成豆浆饮用,有助于改善肾虚相关症状,但尿酸高人群需控制摄入量。

    2025-10-16 11:40:45
  • 活血化瘀泡脚的中药有哪些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含挥发油等成分可促进血液循环外用泡脚缓解瘀血致足部冷痛麻木等不适适用于女性血虚血瘀情况孕妇忌用;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活血行气功效含川芎嗪等成分能改善微循环外用泡脚消散瘀血缓解血瘀致足部疼痛阴虚火旺者慎用;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含红花黄色素等成分活血通经外用泡脚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瘀血阻滞致足部发绀疼痛皮肤过敏者留意;益母草味辛苦性微寒归肝心包膀胱经能活血调经外用泡脚辅助改善瘀血阻滞致足部肿胀适用于女性月经不调伴足部瘀血相关不适体质虚寒者适度;桃仁味苦甘性平有小毒归心肝肾大肠经含苦杏仁苷等成分活血祛瘀外用泡脚辅助改善瘀血致足部活动不利有小毒使用遵规范孕妇绝对禁用。 一、当归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其含有的挥发油和阿魏酸等成分能促进血液循环,外用泡脚时可缓解因瘀血导致的足部冷痛、麻木等不适,对血虚兼血瘀引起的相关问题有一定改善作用,尤其适合女性因血虚血瘀出现足部不适的情况,但孕妇需避免使用。 二、川芎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它具有活血行气的功效,其中的川芎嗪等成分能改善微循环,外用泡脚可帮助消散瘀血,缓解因血瘀引起的足部疼痛等症状,不过阴虚火旺者使用需谨慎。 三、红花 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其含有的红花黄色素等成分有较强的活血通经作用,外用泡脚时能促进足部血液循环,改善瘀血阻滞导致的足部发绀、疼痛等表现,但皮肤过敏者使用需留意。 四、益母草 益母草味辛、苦,性微寒,归肝、心包、膀胱经。它能活血调经,外用泡脚可辅助改善瘀血阻滞引起的足部肿胀等问题,尤其对女性月经不调伴随足部瘀血相关不适有一定帮助,不过体质虚寒者使用要适度。 五、桃仁 桃仁味苦、甘,性平,有小毒,归心、肝、大肠经。其含有的苦杏仁苷等成分能活血祛瘀,外用泡脚可辅助改善足部因瘀血导致的活动不利等状况,由于有小毒,使用时需遵循相关安全规范,且孕妇绝对禁用。

    2025-10-16 11:40:2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