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焯明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擅长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呼吸疾病、血液疾病、肾脏疾病及地贫、疳积、黄疸等小儿杂病,以及小儿“治未病”调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幼承祖父家学,本科硕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先后师从国医大师邓铁涛邓老长子广东省名中医邓中炎教授、留美博士后钱新华教授等,在公立三甲中医院儿科门诊急诊病房及我院中医科工作十多年,临床经验丰富。现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被聘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获得“广州市优秀青年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实践教学优秀教师”称号。

展开
个人擅长
擅长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呼吸疾病、血液疾病、肾脏疾病及地贫、疳积、黄疸等小儿杂病,以及小儿“治未病”调养。展开
  • 拔罐完可以洗澡吗

    拔罐完短时间内不建议洗澡,因拔罐后毛孔张开,此时洗澡易让寒湿之邪入侵、增加皮肤感染风险,儿童皮肤娇嫩、体温调节弱,老年人修复能力差、易引发心脑血管意外,特殊病史人群风险更高,一般建议等2-4小时再洗,洗时注意水温、时长,洗完擦干。 拔罐后皮肤毛孔处于张开状态,此时洗澡,水容易通过张开的毛孔进入体内,可能导致寒湿之邪趁虚而入。从皮肤的完整性来看,拔罐过程中皮肤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负压刺激,处于相对敏感的状态,洗澡时的外力摩擦等可能会损伤皮肤,增加皮肤感染的风险。例如,有研究表明,拔罐后立即洗澡,皮肤感染的发生率相对会有所升高。 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 儿童:儿童的皮肤更为娇嫩,拔罐后皮肤毛孔张开,洗澡更容易引起不适。儿童的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拔罐后洗澡可能导致体温波动,影响身体健康。而且儿童在拔罐后皮肤敏感,洗澡时若不注意水温等,很容易因刺激引起哭闹等,不利于其身心的舒适。 老年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相对衰退,皮肤的修复能力较差。拔罐后洗澡,皮肤感染的风险对老年人来说更为严重,因为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同时,老年人在洗澡过程中还可能因水温、环境等因素引发心脑血管方面的意外,如洗澡时血管扩张,可能导致血压波动等情况。 特殊病史人群:对于有皮肤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病史的人群,拔罐后洗澡风险更高。比如有皮肤溃疡的患者,拔罐后皮肤本就处于需要恢复的状态,洗澡易加重溃疡部位的感染;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拔罐后洗澡可能因血管的变化等诱发病情发作。 一般建议拔罐后等待2-4小时再洗澡,此时皮肤毛孔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能降低上述风险。洗澡时要注意水温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洗澡时间也不宜过长,洗完后及时擦干身体,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2025-10-16 11:14:02
  • 麦冬泡水喝有哪些禁忌

    麦冬使用需注意脾胃虚寒者忌用因其寒性会加重脾胃虚寒症状风寒咳嗽者忌用因滋阴会滞留风寒致咳嗽加重痰湿内阻者忌用因滋阴可能助湿使痰湿更盛低血压患者需谨慎因其有降血压作用可能进一步降低血压引发不适儿童慎用因其身体机能未发育完善耐受性代谢与成人不同正在服用某些药物者需咨询医生以防药物间相互作用带来健康风险。 一、脾胃虚寒者忌用 麦冬性微寒,脾胃虚寒人群饮用麦冬泡水后,可能加重脾胃虚寒症状,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因脾胃虚寒者本就脾胃功能较弱,寒邪易伤脾胃,而麦冬的寒性会进一步损伤脾胃阳气,影响脾胃正常运化功能。 二、风寒咳嗽者忌用 风寒咳嗽是因外感风寒之邪所致,治疗应以疏散风寒为主。麦冬具有滋阴润燥功效,若风寒咳嗽者饮用麦冬泡水,滋阴之性会滞留风寒之邪,导致风寒之邪难以外散,从而加重咳嗽病情,使咳嗽迁延不愈。 三、痰湿内阻者忌用 痰湿内阻者体内本就有痰湿停滞,麦冬的滋阴特性可能助湿,饮用后会使体内痰湿更盛,出现胸闷、痰多且不易咳出等不适,不利于痰湿的祛除。 四、低血压患者需谨慎 麦冬有一定的降血压作用,低血压患者本身血压偏低,饮用麦冬泡水可能进一步降低血压,引发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影响身体正常机能。 五、儿童慎用 儿童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善,对麦冬的耐受性和代谢能力与成人不同。随意给儿童饮用麦冬泡水,可能超出儿童身体可承受范围,影响其身体健康,故需谨慎使用。 六、正在服用某些药物者需咨询医生 麦冬可能与一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例如正在服用强心苷类药物的患者,麦冬可能增强其毒性;若正在服用其他中药材,也可能存在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风险,因此正在服用药物者饮用麦冬泡水前需咨询医生,以避免不良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健康风险。

    2025-10-16 11:13:09
  • 鱼腥草什么人不能吃

    以下人群一般不建议食用鱼腥草:虚寒体质者食用会进一步损伤阳气加重症状;过敏体质者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脾胃虚寒腹泻者会加重腹泻;孕期女性可能增加宫缩风险不利孕期安全;儿童群体因其生理特点食用易损伤脾胃或引发过敏。 过敏体质人群 过敏反应机制:部分过敏体质人群可能对鱼腥草中的某些成分过敏,食用后可能出现过敏症状,如皮肤瘙痒、皮疹、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这是因为过敏体质者的免疫系统对鱼腥草中的特定物质产生异常免疫应答,引发一系列过敏反应。有临床病例报道显示,过敏体质者接触或食用鱼腥草后,短时间内就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表现。 脾胃虚寒腹泻人群 对脾胃的影响:脾胃虚寒腹泻者本身脾胃功能较弱,消化吸收能力差,且肠道较为敏感。鱼腥草性寒,食用后可能刺激胃肠道,加重脾胃虚寒的状态,导致腹泻症状进一步加重,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不利于身体恢复。从中医理论角度来看,寒性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对于原本脾胃虚寒腹泻的人群来说,会雪上加霜。 孕期女性 孕期生理影响:孕期女性的身体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需要维持自身和胎儿的健康。鱼腥草性寒,可能会对子宫产生一定刺激,虽然目前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但从临床观察和部分研究推测,有可能增加宫缩的风险,对孕期安全不利。为了保障胎儿的稳定发育和孕期健康,孕期女性一般不建议食用鱼腥草。 儿童群体 儿童生理特点影响:儿童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对食物的耐受性和反应与成人不同。鱼腥草的寒性可能会对儿童娇嫩的脾胃造成损伤,影响消化功能,导致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问题。而且儿童过敏的风险相对较高,食用鱼腥草后发生过敏的概率也较成人高,所以一般不建议低龄儿童食用鱼腥草。

    2025-10-16 11:12:09
  • 如何操作捻转补泻法中的泻法

    捻转补泻法中泻法于得气后采用较大捻转角度、较快频率、较长时间且以拇指向前食指向后等为主导捻转,儿童操作需轻柔把控角度频率力度并观察反应,年老体弱及有病史人群要适度把握捻转强度、评估耐受、留意反应并适时调整或停止。 一、捻转补泻法中泻法的基本操作要点 捻转补泻法中泻法的操作需在针刺得气后进行,具体为:当针刺入腧穴达到一定深度并取得针下得气感应后,采用较大的捻转角度,一般捻转角度大于180°,同时保持较快的捻转频率,通常每分钟捻转次数在120次以上,并且操作时间相对较长。捻转方向上,以拇指向前、食指向后(或相反方向,依据穴位特性等)为主导进行捻转,即捻转时让拇指向前用力的幅度较大,使针体向某个方向快速且大幅度地捻转,以此来实现泻的作用。 二、不同人群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群体 儿童由于经络穴位相对娇嫩,体质较为脆弱,在进行捻转泻法操作时,要格外轻柔把控捻转的角度、频率和力度。需密切观察儿童的表情、反应等,若出现不适要及时调整手法。因为儿童耐受度较低,过大的捻转角度、过快的频率可能会引起患儿明显的疼痛、哭闹等,所以操作时应尽量减小捻转幅度,降低频率,以患儿能耐受且不产生过度应激反应为宜。 (二)年老体弱及有病史人群 对于年老体弱、体质虚弱或者患有严重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患者,在实施捻转泻法时,要适度把握捻转的强度。由于这类人群身体机能相对较弱,过度的大角度、快频率捻转可能会导致机体过度耗气、耗血,引发不适症状。操作前需充分评估患者的耐受能力,捻转角度不宜过大,频率不宜过快,操作时间也不宜过长,同时要留意患者在操作过程中的面色、呼吸等变化,若有异常应立即调整操作或停止操作。

    2025-10-16 11:11:26
  • 脾虚吃什么中成药效果最好

    人参健脾丸健脾益气和胃止泻,适用于脾胃虚弱相关病症,儿童、孕妇等应遵医嘱,服药忌油腻,感冒发热者不宜用;参苓白术散益气健脾渗湿止泻,适用于脾胃虚弱者,儿童需成人监护,过敏者禁用,感冒发热者不宜用;补中益气丸补中益气升阳举陷,适用于脾胃虚弱等,高血压者慎服,感冒发热等实证者不宜用,儿童、孕妇等应遵医嘱。 一、人参健脾丸 1.药物组成与功效:由人参、白术(麸炒)、茯苓、山药、陈皮等多味中药组成,具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等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能调节胃肠运动、改善消化吸收功能等。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一般人群均可使用,但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服药期间忌油腻食物,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二、参苓白术散 1.药物组成与功效:主要成分有人参、茯苓、白术(炒)、山药、白扁豆(炒)等,有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之功,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等。药理研究显示,它可促进肠道蠕动、调节肠道菌群等。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脾胃虚弱者,儿童需在成人监护下使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三、补中益气丸 1.药物组成与功效:由黄芪(蜜炙)、党参、甘草(蜜炙)、白术(炒)等组成,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作用,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等。其能调节胃肠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等。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一般脾胃虚弱者适用,高血压患者慎服,有感冒发热、暴饮暴食脘腹胀满实证者不宜服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2025-10-16 11:10:5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