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擅长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呼吸疾病、血液疾病、肾脏疾病及地贫、疳积、黄疸等小儿杂病,以及小儿“治未病”调养。
向 Ta 提问
幼承祖父家学,本科硕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先后师从国医大师邓铁涛邓老长子广东省名中医邓中炎教授、留美博士后钱新华教授等,在公立三甲中医院儿科门诊急诊病房及我院中医科工作十多年,临床经验丰富。现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被聘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获得“广州市优秀青年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实践教学优秀教师”称号。
展开-
大肠湿热的症状是什么
大肠湿热是一种中医病症,主要是由于外感湿热之邪、饮食不节导致湿热内生,下注大肠,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脓血、肛门灼热、发热、舌红苔黄腻等。 1.腹痛腹泻:腹痛即腹部疼痛,腹泻即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腹痛腹泻的特点是腹痛便后即安,且泻下急迫,肛门灼热。 2.里急后重:即腹部坠胀,排便未尽感,便后更甚。 3.大便脓血:即大便中混有脓血黏液,脓血黏液的颜色为黄白或暗红,气味腥臭。 4.肛门灼热:即肛门部灼热疼痛,或有瘙痒。 5.发热:部分患者可伴有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 6.舌红苔黄腻:舌质红,舌苔黄腻,脉象多为滑数或濡数。 需要注意的是,大肠湿热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部分患者可能仅表现为其中的部分症状。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2025-06-05 15:27:13 -
脾湿怎么治疗
脾湿的治疗需要综合调理,以下是一些建议: 1.饮食调整:脾湿患者应避免食用过多生冷、油腻、甜食等易生湿的食物,可多吃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如薏苡仁、芡实、山药、冬瓜等。 2.中药调理:根据具体情况,中医师可能会开一些中药方剂进行调理,如参苓白术散、平胃散等。 3.运动锻炼: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帮助湿气排出,如散步、慢跑、瑜伽等。 4.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不过度劳累等。 5.情志调节:脾湿与情志因素也有一定关系,应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6.避免环境湿邪: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如涉水、淋雨等。 7.定期就医复查:治疗过程中应定期就医复查,以便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脾湿的治疗因人而异,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个人体质、病情等因素综合考虑。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2025-06-05 15:26:31 -
月经期可以艾灸肚脐吗
月经期通常不建议艾灸肚脐,可能增加月经量、延长经期或引起腹痛,如有特殊需求,应咨询医生。 月经期通常不建议艾灸肚脐。 艾灸是一种中医疗法,通过刺激穴位来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然而,在月经期,女性的身体处于一种特殊的生理状态,艾灸肚脐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首先,月经期是子宫内膜脱落和排出的时期,艾灸肚脐可能会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月经量,导致经期延长或经量过多。 其次,艾灸肚脐时,艾条的温热刺激可能会影响子宫的收缩,引起腹痛或不适感。 此外,对于一些体质虚弱或有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的女性,艾灸肚脐可能并不适合,甚至可能加重症状。 因此,一般建议在月经期避免艾灸肚脐。如果有特殊的健康需求或存在相关疾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反应都不同,所以在决定是否进行艾灸或其他治疗时,最好咨询专业的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同时,在进行艾灸时,要注意艾条的温度和时间,避免烫伤皮肤。
2025-06-05 15:25:42 -
月经期能喝阿胶吗
月经期一般可以喝阿胶,但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月经期一般可以喝阿胶,但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阿胶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等功效。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阿胶中含有多种氨基酸、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等。对于月经量正常或偏少、无明显贫血症状的女性,在月经期适量饮用阿胶水或食用阿胶制品,可能有助于缓解经期不适,如疲劳、腹痛等。但对于月经量较多、有明显贫血症状的女性,月经期饮用阿胶可能会加重出血情况,应避免饮用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阿胶性滋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群应避免或减少食用,以免引起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此外,阿胶也不宜与浓茶、萝卜等食物同时食用,以免影响阿胶的吸收和效果。 如果在月经期出现严重的不适症状,如大量出血、腹痛剧烈、头晕等,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同时,在使用阿胶或其他中药调理身体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自行用药。
2025-06-05 15:24:34 -
亏气亏血的症状有哪些
亏气亏血的主要症状包括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乏力疲倦、心悸失眠、月经量少或延期、指甲和唇色淡白、舌质淡白、脉象细弱等。 1.面色苍白或萎黄:这是由于气血不足,无法滋养面部肌肤所致。 2.头晕眼花:头部供血不足,导致头晕、眼花等症状。 3.乏力疲倦:全身气血不足,容易感到疲劳、无力。 4.心悸失眠:心脏和脑部供血不足,引起心悸、心慌和失眠等症状。 5.月经量少或延期:气血不足会影响女性的月经,导致月经量少、延期或闭经。 6.指甲和唇色淡白:气血不足会影响指甲和唇色,使其变得苍白。 7.舌质淡白:舌头的颜色变淡,也是气血不足的表现之一。 8.脉象细弱:脉搏跳动无力,也是气血不足的特征之一。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调理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调理,如多吃一些补气养血的食物,如红枣、桂圆、黑芝麻等,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2025-06-05 15: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