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擅长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呼吸疾病、血液疾病、肾脏疾病及地贫、疳积、黄疸等小儿杂病,以及小儿“治未病”调养。
向 Ta 提问
幼承祖父家学,本科硕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先后师从国医大师邓铁涛邓老长子广东省名中医邓中炎教授、留美博士后钱新华教授等,在公立三甲中医院儿科门诊急诊病房及我院中医科工作十多年,临床经验丰富。现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被聘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获得“广州市优秀青年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实践教学优秀教师”称号。
展开-
柿子的功效与作用
柿子营养成分丰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对消化系统有促进肠道蠕动、辅助消化的益处,对心血管系统有辅助调节血压、保护心血管的积极作用,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量,胃肠功能较弱者和儿童应谨慎适量食用且避免空腹。 一、营养成分丰富 柿子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钾、镁等多种营养物质,其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每100克柿子中维生素C含量约为30毫克左右,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参与体内多种代谢过程;胡萝卜素可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对维持正常视力、保护上皮组织健康等具有重要作用。 二、对消化系统的益处 1.促进肠道蠕动:柿子含有一定量的膳食纤维,每100克柿子中膳食纤维含量约为1.4克,膳食纤维能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帮助预防便秘。研究显示,适量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使肠道排空时间缩短约1/3,降低便秘发生风险。 2.辅助消化:柿子中的鞣酸等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消化液分泌,辅助食物的消化,但需注意过量食用可能因鞣酸摄入过多,与胃肠道内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易溶解的沉淀物,引发胃肠道不适。 三、对心血管系统的积极作用 1.辅助调节血压:部分研究发现,柿子中的钾元素等成分有助于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对血管有一定的舒张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辅助维持血压稳定,但不能替代降压药物治疗。例如,每100克柿子中钾含量约为151毫克,钾元素可促进钠的排出,对高血压的预防有一定帮助。 2.保护心血管:柿子富含抗氧化物质,如类黄酮等,这些抗氧化物质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有助于维持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糖尿病患者:柿子含糖量相对较高(每100克约含14克糖),糖尿病患者食用后易引起血糖波动,因此需严格控制摄入量,建议在血糖控制平稳且经医生评估允许的情况下少量食用,并密切监测食用后的血糖变化。 2.胃肠功能较弱者:柿子中的鞣酸等成分可能刺激胃肠道黏膜,胃肠功能较弱者过量食用易引发腹痛、腹胀、恶心等不适症状,此类人群应谨慎食用,且避免空腹食用柿子。 3.儿童:儿童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过量食用柿子可能导致胃肠道负担加重,出现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问题,因此儿童食用柿子需适量,一般建议每次食用量不超过1个中等大小的柿子,且避免空腹食用。
2025-10-13 11:06:37 -
黄精的作用和功效是什么
黄精对心血管系统有改善作用,能增加冠脉流量;对免疫系统有调节作用,可增强免疫功能;有降血糖作用,可辅助调理;具抗氧化特性,能清除自由基;对消化系统有益,可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功能,但各方面使用均需根据不同情况谨慎对待,不能替代正规治疗。 一、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黄精具有一定改善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研究发现,黄精能够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况。例如,相关实验表明黄精提取物可使正常或垂体后叶素引起心肌缺血模型动物的冠脉流量增加,这可能与其增强心肌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等机制有关。对于有心血管基础疾病风险的人群,如高血压、冠心病高危人群,黄精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维护心血管健康,但不能替代正规的心血管疾病治疗。 二、对免疫系统的调节 黄精对免疫系统有调节作用。它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等。有研究显示,黄精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加血清抗体含量,从而增强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对于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比如经常容易感冒、处于术后身体虚弱阶段的人,黄精可能有助于提升免疫力,但具体使用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尤其对于本身有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更需谨慎评估。 三、对血糖的调节 黄精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等有关。动物实验发现黄精提取物能降低糖尿病模型动物的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黄精可作为辅助的调理手段,但不能替代降糖药物的正规治疗,在血糖控制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四、抗氧化作用 黄精具有抗氧化特性。它含有多种抗氧化成分,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伤。自由基过多会导致细胞损伤、衰老等,黄精的抗氧化作用对于延缓机体衰老、预防因氧化应激相关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有一定意义。对于长期处于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熬夜等)、容易产生过多自由基的人群,黄精的抗氧化作用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仍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黄精对消化系统有一定益处。它可以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功能。对于消化不良、食欲不佳的人群可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对于有严重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溃疡活动期、肠炎急性发作期等)的患者,需要谨慎使用,应在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适用。
2025-10-13 11:05:44 -
姜醋泡脚的功效与作用
姜醋泡脚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辅助改善睡眠的益处,同时儿童、孕妇、糖尿病患者、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儿童水温不宜高、时间不宜长;孕妇体质偏热或有先兆流产迹象者不宜,虚寒者遵医嘱;糖尿病患者注意水温及皮肤破损情况;老年人水温适中、时间不宜长,出现不适立即停泡。 一、促进血液循环 姜醋泡脚能够扩张足部血管,加快血液循环。研究表明,用姜醋泡脚15-20分钟后,可使足部皮肤温度升高约1-2℃,促进全身血液的循环,对于改善末梢循环不良有一定帮助。尤其对于一些因血液循环不畅导致手脚冰凉的人群,如体质虚寒者,长期坚持姜醋泡脚有助于改善这种状况。 二、缓解疲劳 姜醋中的成分可以刺激足部穴位,通过神经反射作用于身体各个部位,起到放松肌肉、缓解疲劳的效果。有实验显示,连续一周每天进行姜醋泡脚的人群,其身体的疲劳感评分较泡脚前显著降低。对于长期站立或行走、工作压力大导致身体疲劳的人群,姜醋泡脚是一种简便有效的缓解疲劳的方法。 三、辅助改善睡眠 泡脚时的温热刺激以及姜醋的作用能够调节神经系统,使人的身心放松,从而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临床观察发现,睡眠质量较差的人群在坚持姜醋泡脚一段时间后,入睡时间有所缩短,睡眠深度增加。不过,对于本身有严重睡眠障碍疾病的人群,不能仅依赖姜醋泡脚,应及时就医。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足部皮肤较为娇嫩,且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完善,姜醋泡脚时水温不易过高,一般控制在38-40℃为宜,泡脚时间也不宜过长,5-10分钟即可,以免引起不适或烫伤。 孕妇:孕妇属于特殊人群,姜醋泡脚需谨慎。如果是体质偏热或有先兆流产迹象的孕妇,不建议进行姜醋泡脚,以免引起身体过热或刺激子宫收缩等不良情况;而体质虚寒的孕妇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进行,但要密切关注自身反应。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的足部皮肤感觉可能减退,且容易发生足部溃疡等并发症,所以糖尿病患者进行姜醋泡脚时要特别注意水温,避免过热烫伤,同时要确保足部皮肤无破损,若有皮肤破损则严禁泡脚,以防感染加重病情。 老年人:老年人的血液循环相对较慢,且多数可能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进行姜醋泡脚时,要注意水温适中,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头晕等不适。如果在泡脚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泡脚并休息。
2025-10-13 11:04:27 -
刺五加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刺五加可调节神经系统功能,通过影响神经递质代谢等改善脑力劳动能力等,在心血管系统能影响脂质代谢、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还具免疫调节功效,增强免疫细胞活性等,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儿童、肝肾功能不全者使用前需分别咨询专业医生评估。 一、调节神经系统功能 多项科学研究表明,刺五加可通过影响神经递质代谢及神经细胞功能来调节神经系统。例如,有研究发现刺五加提取物能提升大脑中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水平,从而改善脑力劳动能力,减轻因长时间脑力活动导致的疲劳感,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并缓解疲劳相关的困倦、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尤其适用于长期从事高强度脑力工作人群,但需注意个体差异。 二、心血管系统相关作用 在心血管系统方面,刺五加具有一定调节作用。研究显示,刺五加可能通过影响脂质代谢,降低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水平,改善血脂异常状况,进而对维持心血管健康有积极意义。同时,刺五加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通过增加血管内皮舒张因子释放等机制,有助于维持血管弹性与正常舒缩功能,但具体应用需结合个体心血管基础状况,如存在严重心血管疾病者需谨慎评估后使用。 三、免疫调节功效 刺五加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其机制涉及对免疫系统相关细胞因子、免疫细胞活性的调节。科学研究证实,刺五加可增强机体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活性,促进免疫球蛋白生成,从而提升机体免疫力,有助于提高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入侵的能力,对体质较弱、易患感染性疾病人群可能有一定帮助,但免疫功能异常者使用时需遵循专业医疗建议。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及哺乳期女性:由于刺五加对孕妇及胎儿、哺乳期婴儿的影响尚不明确,为避免可能存在的未知风险,此类人群使用刺五加前需咨询专业妇产科医生,由医生综合评估健康状况后决定是否适用。 儿童群体:儿童机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药物代谢、生理功能等与成人存在差异,目前缺乏儿童安全使用刺五加的充分临床数据支持,因此应避免儿童自行使用刺五加,若有相关健康需求,需在儿科医生指导下谨慎评估后再考虑是否应用。 肝肾功能不全者:肝肾功能不全者药物代谢能力下降,刺五加经肝肾代谢可能加重肝肾负担或影响原有病情,此类人群使用刺五加前务必咨询医生,由医生根据具体肝肾功能情况及基础疾病状态来判断是否适宜使用及确定合理用药方案。
2025-10-13 11:03:27 -
吃无花果嘴巴刺痛
吃无花果嘴巴刺痛可能因过敏反应(与年龄、个体差异、无花果成分有关)或无花果表面刺激性物质(生长环境、未成熟)导致,出现后应立即停食、清水漱口,儿童和过敏体质人群有特殊注意事项,严重或持续不缓解需就医。 一、可能导致吃无花果嘴巴刺痛的原因 (一)过敏反应 1.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人群过敏发生率有差异,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对更易发生过敏。例如有研究表明,儿童对植物性食物过敏的概率高于成年人。 2.个体差异:本身属于过敏体质的人,食用无花果时更易出现嘴巴刺痛等过敏症状。这是因为过敏体质者的免疫系统会将无花果中的某些成分识别为外来的有害物质,从而引发免疫反应。 3.无花果成分:无花果中含有的一些蛋白质等成分可能作为过敏原,刺激人体的黏膜组织,导致嘴巴出现刺痛、瘙痒等不适。 (二)无花果表面的刺激性物质 1.生活方式影响:如果无花果在生长过程中接触了一些刺激性物质,或者表面有细小的绒毛等,在食用时可能会刺激口腔黏膜引起刺痛。比如生长环境中存在污染等情况,可能会使无花果表面带有一些对黏膜有刺激的物质。 2.未成熟因素:未成熟的无花果含有较多的有机酸等刺激性成分,食用后容易导致嘴巴刺痛。未成熟无花果中的有机酸含量相对成熟无花果更高,对口腔黏膜的刺激作用更强。 二、应对措施及注意事项 (一)一般处理 1.立即停止食用:一旦出现嘴巴刺痛,应立刻停止继续食用无花果,防止症状加重。 2.清水漱口:用大量清水漱口,尽量清除口腔内残留的无花果成分,减轻对口腔黏膜的持续刺激。对于儿童,要轻柔帮助其漱口,避免误咽清水。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出现吃无花果嘴巴刺痛后,除了按上述一般处理外,要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因为儿童表达能力有限,且免疫系统更脆弱,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加重,如出现肿胀、呼吸困难等更严重情况,需及时就医。同时,在给儿童食用无花果等食物时,要确保果实成熟,避免给未成熟的无花果给儿童食用。 2.过敏体质人群:过敏体质人群在食用无花果前,最好先少量尝试,观察有无不适反应。若有嘴巴刺痛等过敏迹象,应避免食用无花果。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记录自己的过敏食物,避免接触类似易过敏的食物。 如果嘴巴刺痛症状较为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2025-10-13 11:02: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