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焯明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擅长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呼吸疾病、血液疾病、肾脏疾病及地贫、疳积、黄疸等小儿杂病,以及小儿“治未病”调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幼承祖父家学,本科硕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先后师从国医大师邓铁涛邓老长子广东省名中医邓中炎教授、留美博士后钱新华教授等,在公立三甲中医院儿科门诊急诊病房及我院中医科工作十多年,临床经验丰富。现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被聘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获得“广州市优秀青年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实践教学优秀教师”称号。

展开
个人擅长
擅长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呼吸疾病、血液疾病、肾脏疾病及地贫、疳积、黄疸等小儿杂病,以及小儿“治未病”调养。展开
  • 热伤风正确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热伤风需保证充足睡眠并维持室内通风适宜温湿度,饮食清淡易消化多摄入维C食物,发热时成人物理降温儿童优先物理降温老年人关注基础病,鼻塞流涕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儿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用药遵儿科原则,老年人留意基础病就医主动告知,孕妇用药谨慎优先非药物干预需用时遵医嘱选影响小药物。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环境:保证充足睡眠,让身体充分休息以恢复体力,室内需保持通风良好,维持适宜温度(一般18~25℃)和湿度(40%~60%),营造舒适的康复环境,各年龄段人群均需重视,儿童和老年人更应保障休息环境稳定。 2.饮食调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柠檬、菠菜等,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高糖等刺激性食物,不同年龄人群根据自身消化能力合理安排饮食量,儿童需注意食物的软烂程度,老年人则需考虑消化功能适当调整。 二、对症治疗 1.发热处理:若出现发热情况,成人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毛巾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部位帮助散热;儿童发热时优先选择物理降温,避免随意使用成人退热药物,因其器官发育未完善,需谨慎,若发热持续或体温过高需及时就医评估;老年人发热要关注是否合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防止热伤风加重基础疾病。 2.鼻塞流涕处理:可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通过冲洗清除鼻腔内分泌物,减轻鼻塞、流涕症状,该方法适用于各年龄段人群,儿童操作时需注意轻柔,避免引起不适。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热伤风时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儿童免疫力相对较弱,病情可能进展较快,若出现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异常表现应立即就医,且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优先选择儿童专用的安全药物,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药物。 2.老年人:需留意是否存在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热伤风可能诱发基础疾病加重,就医时应主动告知医生基础病史,以便医生综合评估制定治疗方案,同时在康复期间要保证营养摄入,维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3.孕妇:热伤风时用药需格外谨慎,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的一般治疗和对症处理方法,如物理降温、生理盐水洗鼻等,若病情需要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避免自行盲目用药影响胎儿健康。

    2025-10-13 10:54:49
  • 肝火旺吃什么菜可以降肝火

    苦瓜、芹菜、菠菜、荠菜、黄瓜均有降肝火功效,且各有食用方式及不同人群食用注意事项,如苦瓜一般人群可清炒降肝火但脾胃虚寒者需适量,芹菜一般人群可凉拌或清炒但血压偏低及肠胃弱人群需控量等。 一、苦瓜 苦瓜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其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等。研究表明,苦瓜中的某些活性成分能够帮助调节人体的肝火。苦瓜可以清炒,将苦瓜洗净切片,热油下锅,放入苦瓜快速翻炒,加入适量盐等调味即可。对于一般人群,清炒苦瓜是较为简便且有效的降肝火方式;但对于脾胃虚寒的人群,应适量食用,因为苦瓜性凉,过多食用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 二、芹菜 芹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具有平肝清热的作用。芹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例如,芹菜中的钾元素等对调节身体的生理功能有一定帮助。可以将芹菜凉拌,把芹菜洗净切段,用开水焯烫后,加入蒜末、生抽、香油等调料拌匀;也可以清炒芹菜。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芹菜来降肝火,但对于血压偏低或者肠胃功能较弱的人群,食用时需注意控制量,因为芹菜有一定的降血压作用,血压偏低者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血压进一步降低,而肠胃功能弱的人过多食用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 三、菠菜 菠菜有滋阴平肝的功效。菠菜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比如,菠菜中的维生素A等对眼睛和肝脏的健康有一定益处。可以做成菠菜蛋花汤,将菠菜洗净切段,锅中加水烧开,放入菠菜,再倒入打散的鸡蛋液,加入适量盐等调味。一般人群适合食用菠菜降肝火,但对于肾结石患者,由于菠菜中含有一定量的草酸,过量食用可能会影响病情,所以需谨慎食用。 四、荠菜 荠菜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有助于调节肝火。荠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可以包饺子或者清炒荠菜。一般人群食用荠菜降肝火较为适宜,但对于孕妇,食用荠菜需谨慎,因为荠菜可能会对子宫产生一定刺激,有引起宫缩的风险,所以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适量食用。 五、黄瓜 黄瓜有清热利水的功效,对降肝火有一定帮助。黄瓜富含水分、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可以凉拌黄瓜,将黄瓜洗净拍碎,加入蒜末、醋、白糖、香油等调料拌匀。一般人群食用黄瓜降肝火较为安全,但对于脾胃虚寒、容易腹泻的人群,应少吃黄瓜,因为黄瓜性凉,过多食用可能会加重腹泻等症状。

    2025-10-13 10:54:08
  • 针灸过后多久可以洗澡

    针灸过后洗澡时间需综合多方面考量,一般建议2-4小时后洗澡,儿童、皮肤有破损等人群需适当延长,身体整体恢复、个体差异等也会影响洗澡时间,如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者、体质弱或生理期女性等都有不同的洗澡时间要求及注意事项。 针灸是通过针刺特定穴位来调节人体气血等功能,会在皮肤上留下微小针孔。一般来说,建议在针灸后2-4小时再洗澡较为合适。这是因为在刚针灸完时,针孔还处于开放状态,如果过早洗澡,水可能会携带细菌等微生物通过针孔侵入人体,增加感染的风险。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皮肤更加娇嫩,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更要严格遵循在针灸后4小时以上再洗澡的建议,以最大程度降低感染几率。而对于一些本身皮肤有破损、容易感染或者患有皮肤病的人群,针灸后等待洗澡的时间应适当延长至4小时甚至更久,并且洗澡时要选择温水,避免使用过冷或过热的水刺激皮肤。 身体整体恢复角度 从身体整体恢复的角度看,针灸会对人体的气血运行等产生一定调节作用,针灸后身体需要一定时间来恢复相对稳定的状态。在针灸后的短时间内洗澡,可能会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正常成年人在针灸后2-4小时,身体对针孔的初步防御等反应基本完成,此时洗澡相对安全。但对于老年人,由于其身体机能衰退,血液循环和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差,针灸后等待洗澡的时间也应适当延长,建议在4小时后再洗澡,并且洗澡过程中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因体位变化过大而引起头晕等不适。对于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针灸后身体的应激等情况较为复杂,洗澡时间的选择更要谨慎,最好在针灸后4小时,并且洗澡时要密切关注自身血压、血糖等指标的变化,若有不适需立即停止洗澡并休息。 不同个体差异角度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存在个体差异,比如体质强弱不同。体质较弱的人在针灸后,身体的自我修复和防御能力相对较差,所以针灸后等待洗澡的时间应适当延长,可能需要4小时甚至更久。而体质较强的人,身体恢复相对较快,在针灸后2-3小时后可以考虑洗澡,但也需要注意洗澡时的水温、环境等因素。对于女性在生理期时进行针灸,由于生理期身体抵抗力可能会有所下降,针灸后洗澡时间的选择要更加谨慎,建议在针灸后4小时以上再洗澡,并且洗澡时要特别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导致月经不调等问题。

    2025-10-13 10:53:01
  • 湿气重可以怀孕吗

    湿气重会对怀孕有一定影响,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运动锻炼、饮食调节)和中医调理(艾灸、中药调理)改善以提高受孕几率,备孕女性和有基础病史的女性有特殊注意事项,备孕女性要规律作息、保持心情舒畅,有基础病史女性要综合考虑基础病史控制祛湿。 改善湿气重以提高受孕几率的方法 生活方式调整 运动锻炼: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帮助排出湿气。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年轻女性可选择跑步、瑜伽等,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运动能加快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有助于湿气的排出,从而改善身体内环境,为受孕创造更好的条件。 饮食调节:饮食上要避免食用生冷、油腻、甜食等容易加重湿气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如薏米、红豆、冬瓜等。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饮食调整也有不同侧重点,年轻女性可适当增加这些食物的摄入比例,而中老年女性则要注意营养均衡的同时兼顾祛湿。例如,早餐可以喝一碗红豆薏米粥,既能补充营养又有助于祛湿。 中医调理 艾灸:艾灸一些特定的穴位,如足三里、丰隆等,可以起到温阳化湿的作用。不同年龄和体质的女性在艾灸时要注意艾灸的时间和温度,避免烫伤。一般来说,每次艾灸15-20分钟为宜,温度以感觉温热舒适为准。 中药调理:如果湿气重较为严重,可在中医的指导下适当使用一些健脾祛湿的中药方剂,但要注意中药的使用需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如年龄、体质、病史等进行辨证论治,不可自行盲目用药。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备孕女性:备孕期间湿气重的女性,除了上述生活方式和中医调理外,要更加注重自身身体状态的调整。要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因为熬夜也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和湿气的排出。同时,要保持心情舒畅,因为长期的焦虑、紧张等情绪也可能加重湿气重的情况。 有基础病史的女性:如果女性本身有一些基础病史,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湿气重可能会加重病情,进而影响受孕。这类女性在改善湿气重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基础病史的控制情况,在采取祛湿措施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病史的影响,必要时在医生的多学科联合诊疗下进行。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湿气重的女性,在运动和饮食调整的同时,要遵循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原则,如调节月经周期、降低雄激素水平等。

    2025-10-13 10:52:00
  • 血瘀证有哪些类型

    气滞血瘀型由情志不遂致气机郁滞血行不畅,临床见胸胁胀满疼痛、情志抑郁或易怒等,女性有月经不调等,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脉象弦涩;寒凝血瘀型因寒邪侵袭凝滞血脉,表现局部冷痛得温痛减遇寒加重、手足厥冷畏寒等寒象,舌质紫暗,脉象沉迟;热盛血瘀型因热邪炽盛煎熬血液致血行瘀滞,有高热、口渴、斑疹显露,舌质红绛紫暗,脉象洪数或弦数;气虚血瘀型因气的推动温煦不足致血行瘀滞,有气短乏力等气虚表现及局部青紫肿胀等血瘀表现,舌质淡紫有瘀斑,脉象细弱而涩;痰瘀互结型由痰浊与瘀血胶结,多见于肥胖有痰饮内停者,见形体肥胖、胸闷脘痞等,舌质紫暗有瘀斑,脉象滑涩相兼。 一、气滞血瘀型 多由情志不遂,气机郁滞,进而导致血行不畅而形成瘀滞。临床常见胸胁胀满疼痛、情志抑郁或易怒,女性可见月经不调、经色紫暗有块等表现,舌质多呈现紫暗状态且伴有瘀点或瘀斑,脉象多见弦涩之象。其病理基础是气机郁滞贯穿始终,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使血液在局部或全身出现瘀阻状态。 二、寒凝血瘀型 因寒邪侵袭人体,凝滞血脉,致使血液运行受阻而形成血瘀。患者多表现为局部冷痛,疼痛具有得温痛减、遇寒加重的特点,常见手足厥冷、畏寒怕冷等寒象,舌质紫暗,脉象沉迟。此型主要是寒邪作为致病因素,阻碍了血液的温煦与流通,造成血脉瘀滞。 三、热盛血瘀型 热邪炽盛,煎熬血液,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进而导致血行瘀滞。临床表现为高热、口渴、斑疹显露,舌质红绛且伴有紫暗现象,脉象多为洪数或弦数等。热邪的特性是易伤津耗液,同时使血液的流动性降低,从而引发血瘀状况。 四、气虚血瘀型 由于气的推动、温煦等功能不足,无法有效推动血液运行,进而出现血行瘀滞。患者可出现气短、乏力、面色淡白或萎黄等气虚表现,同时伴有局部青紫肿胀、疼痛如刺且固定不移等血瘀表现,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脉象多细弱而涩。气虚是本,血瘀是标,气的亏虚导致血液运行无力而瘀阻。 五、痰瘀互结型 痰浊与瘀血相互胶结,多发生于肥胖、素有痰饮内停之人。临床可见形体肥胖、胸闷脘痞、咳痰量多质黏,或伴有痰核瘰疬,舌质紫暗且有瘀斑,脉象多滑涩相兼。痰浊为阴邪,易阻滞气机,影响血液运行,而瘀血又可阻碍津液的输布,进而加重痰浊的生成,形成痰瘀互结的病理状态。

    2025-10-13 10:50:5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