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擅长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呼吸疾病、血液疾病、肾脏疾病及地贫、疳积、黄疸等小儿杂病,以及小儿“治未病”调养。
向 Ta 提问
幼承祖父家学,本科硕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先后师从国医大师邓铁涛邓老长子广东省名中医邓中炎教授、留美博士后钱新华教授等,在公立三甲中医院儿科门诊急诊病房及我院中医科工作十多年,临床经验丰富。现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被聘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获得“广州市优秀青年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实践教学优秀教师”称号。
展开-
泰国青草膏有什么功效
泰国青草膏有多种功效,可缓解肌肉酸痛与疲劳、减轻蚊虫叮咬不适、改善轻微跌打损伤不适、缓解感冒引起的不适症状,但需注意特殊人群使用及严重情况应及时就医或规范用药等。 一、缓解肌肉酸痛与疲劳 泰国青草膏中含有的一些植物成分具有一定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能够帮助缓解因运动、劳累等导致的肌肉酸痛与疲劳。例如相关研究表明,其中的某些草本提取物可以通过作用于肌肉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系统,改善局部的代谢环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肌肉的不适感。对于经常进行体力劳动或运动锻炼的人群,在肌肉出现酸痛时,适量涂抹泰国青草膏可能会有一定的舒缓效果,但需要注意皮肤有破损等情况时不宜使用。 二、减轻蚊虫叮咬引起的不适 蚊虫叮咬后往往会引起皮肤的瘙痒、红肿等不适症状,泰国青草膏中的有效成分对蚊虫叮咬后的皮肤反应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其含有的一些天然植物成分具有抗炎、止痒的特性,能够减轻蚊虫叮咬处的炎症反应,降低瘙痒感。一般来说,被蚊虫叮咬后,取适量泰国青草膏涂抹在叮咬部位,可起到一定的舒缓效果。不过,对于婴儿等特殊人群,由于其皮肤较为娇嫩,使用时需谨慎,建议先在小面积皮肤上试用,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三、改善轻微跌打损伤引起的不适 当出现轻微的跌打损伤,如磕碰后局部的肿胀、疼痛等情况时,泰国青草膏也有一定的辅助改善作用。其所含成分可能通过对局部气血流通的调节,帮助减轻跌打损伤后的肿胀和疼痛症状。但如果跌打损伤较为严重,出现明显的伤口、剧烈疼痛或活动受限等情况,仅依靠泰国青草膏是不够的,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处理。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在发生轻微跌打损伤时使用泰国青草膏,要注意涂抹的部位和用量,避免误入口鼻等。 四、缓解感冒引起的不适症状 部分人认为泰国青草膏对感冒引起的一些不适有一定缓解作用,其具有的芳香气味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神醒脑、舒缓鼻塞等辅助效果。例如闻其气味可能会让呼吸相对顺畅一些,对缓解因感冒导致的轻度鼻塞有一定帮助。但需要明确的是,它不能替代治疗感冒的正规药物。对于儿童感冒时使用泰国青草膏来缓解相关不适,要特别注意避免孩子将其涂抹在鼻腔等容易误吸的部位,且如果感冒症状严重,仍需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治疗。
2025-10-13 10:46:38 -
口臭是胃寒还是胃热
口臭可能与胃寒或胃热有关,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胃热致口臭常伴口干口苦等,因饮食不节等致胃热内生,现代医学认为可能与胃肠功能等有关,各年龄段均可能出现;胃寒致口臭相对较轻,伴胃脘冷痛等,因饮食生冷等致胃寒,现代医学认为与胃黏膜受刺激功能失调有关,各年龄段也可出现,要准确区分需综合多方面情况,出现口臭建议就医,且无论哪种原因致口臭都应保持良好生活方式。 胃热导致口臭的情况 胃热时,胃火上炎,会出现口臭现象,同时常伴有口干、口苦、胃脘部灼热疼痛、喜冷饮、大便干结等症状。从中医角度看,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温热之品,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等导致胃热内生。现代医学虽没有直接对应胃热的精准指标,但从临床观察,胃热患者可能存在胃肠功能紊乱,胃酸分泌异常等情况,进而影响口腔气味。例如一些研究发现,胃热相关的胃肠疾病患者,其口腔中挥发性硫化物等物质含量可能会升高,从而引发口臭。在不同年龄方面,各年龄段都可能因上述病因出现胃热口臭情况,年轻人若长期饮食不规律、喜食辛辣,较易出现胃热口臭;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的人,也容易导致胃热引发口臭。 胃寒导致口臭的情况 胃寒时,脾胃阳气不足,腐熟水谷功能减弱,也可能出现口臭,不过这种口臭往往相对不太严重,同时伴有胃脘部冷痛、得温则舒、口淡不渴、怕冷、大便稀溏等症状。胃寒多因饮食生冷,或外感寒邪,侵袭脾胃所致。现代医学角度,胃寒可能与胃黏膜受到寒冷刺激后,功能失调有关,比如胃蠕动减慢,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发酵产生异味,进而导致口臭。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若过食生冷食物,可能损伤脾胃阳气,引发胃寒口臭;老年人脾胃功能本身较弱,若再贪食寒凉,也易出现胃寒口臭情况。对于有脾胃虚寒病史的人群,更需注意保暖和饮食调节,避免胃寒加重引发口臭。 要准确区分口臭是由胃寒还是胃热引起,需要综合患者的整体症状、舌象、脉象等多方面情况。如果出现口臭问题,建议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辨证诊断,从而采取相应的调理或治疗措施。同时,无论是胃寒还是胃热导致的口臭,都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规律饮食,避免过食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畅等。
2025-10-13 10:44:54 -
椰子肉上火还是去火
椰子肉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性平,中医认为其既不上火也不下火,实际个体食用有差异,健康人群适量食用无明显不适,儿童、老年人及体质特殊人群食用需适量并注意相关问题。 一、椰子肉的营养成分及特性 椰子肉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B族等)和矿物质(如钾、镁、钙等)。从其营养组成来看,它属于一种相对平和的食材。 二、中医角度对椰子肉“上火”“去火”的分析 从中医理论来讲,椰子肉性平,既不上火也不下火。中医认为,食物的属性是根据其性味归经来判断的,椰子肉味甘、性温,入胃、脾、大肠经,具有补益脾胃、杀虫消疳等功效。不过,在实际生活中,部分人食用椰子肉后可能会有不同表现,这与个体差异有关。比如,对于一些体质偏热的人,如果过量食用椰子肉,可能会出现类似“上火”的轻微症状,如口舌生疮等,但这并非椰子肉本身具有“上火”属性,而是个体过量食用后的特殊反应;而对于体质偏寒的人,适量食用椰子肉可以起到一定的温补作用,并不会出现所谓“去火”的情况,更多的是起到平衡体质的作用。 三、不同人群食用椰子肉的情况及注意事项 (一)健康人群 健康人群适量食用椰子肉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上火”或“去火”不适。正常食用量下,能很好地摄取其丰富的营养成分,满足身体对多种营养素的需求。 (二)特殊人群 1.儿童:儿童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食用椰子肉时应适量。因为椰子肉中脂肪含量相对较高,过量食用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等问题。比如3-6岁儿童,每次食用椰子肉建议控制在10-15克左右,且要细嚼慢咽,避免因咀嚼不充分导致胃肠负担加重。 2.老年人: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食用椰子肉也需适量。由于其富含脂肪,过量食用可能影响消化吸收,还可能增加血脂升高的风险。一般建议老年人每次食用椰子肉不超过20克,可将其打成椰肉糊等更容易消化的形式食用。 3.体质特殊人群:对于本身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群,如胃溃疡患者,椰子肉中的膳食纤维可能会对胃黏膜产生一定刺激,应谨慎食用;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椰子肉中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食用时需要严格控制量,建议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根据血糖情况合理食用。
2025-10-13 10:43:25 -
小儿推拿有副作用吗
小儿推拿一般无明显副作用,规范操作下因专业医师精准选穴、手法顺应小儿生理特点而安全,特殊情况如小儿个体差异(过敏体质、有严重脏器疾病)及非专业操作会有风险,但非小儿推拿本身副作用,专业医师规范操作对小儿健康有保健治疗作用。 一、操作规范下的安全性 1.穴位选择与手法精准性 小儿推拿有特定的穴位体系,专业的小儿推拿医师会准确选取穴位,并且采用合适的手法力度和频率。例如,对于常见的小儿感冒,会选取风池、大椎等穴位,手法轻柔且精准,不会对小儿身体造成损伤。这是因为专业医师经过系统学习,熟知小儿穴位的解剖位置和生理特点,能保证操作在安全范围内。 以按揉足三里穴为例,专业手法按揉该穴位能起到健脾和胃等作用,在正确操作下不会引发不良后果。 2.适应小儿生理特点 小儿肌肤娇嫩、经络腧穴浅显,小儿推拿的手法正好顺应这一特点。比如常用的摩腹手法,通过轻柔的环形摩擦腹部,可促进小儿胃肠蠕动,帮助消化,这种手法符合小儿腹部肌肤薄、经络敏感的生理状况,不会对小儿造成伤害。 二、特殊情况需注意 1.小儿个体差异 不同小儿的体质存在差异,有些小儿可能属于过敏体质,在进行小儿推拿时,虽然正规操作一般不会有问题,但仍需密切观察。例如,个别过敏体质小儿在接触某些推拿介质(如某些中药精油等)时,可能极个别会出现局部皮肤轻微发红等过敏表现,但这并非小儿推拿本身的副作用,而是个体特殊体质对特定物质的反应。 对于患有严重心、肺、脑等重要脏器疾病的小儿,进行小儿推拿时需谨慎。比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儿,若推拿手法不当可能会影响心脏功能,但这不是小儿推拿的固有副作用,而是因为小儿本身基础疾病的存在,需要专业医师在评估病情后谨慎操作。 2.非专业操作风险 如果是非专业人员进行小儿推拿,可能会因手法不当带来风险。比如用力过大可能会损伤小儿皮肤、肌肉,或者错误选取穴位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对小儿身体造成不良影响。但这不是小儿推拿本身的副作用,而是不规范操作导致的。 总之,在专业医师规范操作下,小儿推拿一般没有明显副作用,能为小儿健康起到一定的保健和治疗作用,但对于特殊体质小儿和患有严重基础疾病小儿需谨慎对待。
2025-10-13 10:43:02 -
脾胃寒湿最佳中成药是什么
附子理中丸由附子(制)等组成,能温中健脾,适用于脾胃虚寒等症,孕妇慎用,老人、儿童需遵医嘱;小建中颗粒含桂枝等成分,可温中补虚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兼虚证,糖尿病患者慎用,女性生理期、老人、儿童需遵医嘱;良附丸由高良姜等组成,能温胃理气,适用于寒凝气滞等症,阴虚火旺者忌用,老人、儿童需遵医嘱。 一、附子理中丸 1.药物组成与原理:由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组成。附子能温阳散寒,干姜可温中散寒,党参、白术、甘草能健脾益气,共同发挥温中健脾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脾胃寒湿相关病症。有临床研究表明其能改善脾胃寒湿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 2.适用人群及注意:一般人群适用,但孕妇慎用,因为附子有毒性,且孕妇属于特殊人群,用药需谨慎。老年人脾胃功能相对较弱,若有脾胃寒湿表现可在医生评估下使用;儿童脾胃尚未发育完善,除非在医生指导下,否则不建议轻易使用,因其对药物代谢等能力与成人不同,需特别谨慎。 二、小建中颗粒 1.药物组成与原理:主要成分有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具有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脘腹疼痛、喜温喜按、嘈杂吞酸、食少等脾胃寒湿兼虚证的情况。药理研究显示其能调节胃肠运动,改善脾胃寒湿导致的消化功能异常。 2.适用人群及注意:一般人群适用,但糖尿病患者慎用,因为含有饴糖等糖类成分。女性在生理期若有脾胃寒湿相关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但需注意自身血糖情况等;老年人若有相关症状且无禁忌证可在医生评估后使用,儿童则需严格遵医嘱,由于儿童生理特点,用药需更谨慎。 三、良附丸 1.药物组成与原理:由高良姜、香附(醋制)组成。高良姜温胃散寒止痛,香附理气解郁,能温胃理气,适用于寒凝气滞、脘痛吐酸、胸腹胀满等脾胃寒湿兼气滞的病症。有相关研究证实其对脾胃寒湿引起的胃部不适等有一定缓解作用。 2.适用人群及注意:一般人群适用,但阴虚火旺者忌用。老年人若有脾胃寒湿兼气滞表现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使用时需注意观察自身反应;儿童不建议自行使用,因为儿童体质与成人不同,需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适用及用量等。
2025-10-13 10:4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