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擅长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呼吸疾病、血液疾病、肾脏疾病及地贫、疳积、黄疸等小儿杂病,以及小儿“治未病”调养。
向 Ta 提问
幼承祖父家学,本科硕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先后师从国医大师邓铁涛邓老长子广东省名中医邓中炎教授、留美博士后钱新华教授等,在公立三甲中医院儿科门诊急诊病房及我院中医科工作十多年,临床经验丰富。现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被聘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获得“广州市优秀青年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实践教学优秀教师”称号。
展开-
去湿气的水果有哪些
西瓜、橙子、菠萝、猕猴桃、苹果均有一定去湿气作用,但不同人群食用需注意,如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西瓜,糖尿病患者需控量吃橙子等,过敏体质吃菠萝要谨慎,肠胃弱的老人儿童吃猕猴桃要适量,糖尿病患者吃苹果要根据血糖情况合理食用。 一、西瓜 西瓜具有一定的去湿气作用。西瓜水分含量高,能促进尿液排出,帮助身体代谢多余的水分。从营养成分来看,西瓜富含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其性味寒凉,对于体内有湿热的人群,适当食用西瓜可以起到清热利湿的效果。但对于脾胃虚寒的人群,不宜过量食用西瓜,否则可能会引起腹泻等不适,因为脾胃虚寒者本身消化功能较弱,寒凉的食物容易加重脾胃的负担。 二、橙子 橙子也是去湿气的水果之一。橙子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以及类黄酮等成分,具有理气燥湿的功效。它可以帮助调节人体的气机,促进湿气的运化。一般人群均可适量食用橙子,但对于糖尿病患者,由于橙子含有一定量的糖分,需要控制摄入量,因为过多的糖分摄入可能会影响血糖的稳定。 三、菠萝 菠萝中含有菠萝蛋白酶等成分,有助于脾胃消化吸收,对去除体内湿气有一定帮助。菠萝具有健脾解渴的作用,能够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帮助排出多余的水分。不过,过敏体质的人群食用菠萝需要谨慎,因为部分人可能对菠萝蛋白酶过敏,食用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皮疹等。在食用菠萝前,最好用盐水浸泡一段时间,以降低过敏的风险。 四、猕猴桃 猕猴桃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具有清热生津、利湿的作用。它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身体排出毒素和多余的水分,从而起到去湿气的效果。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一般人群都可以适当食用猕猴桃来辅助去湿气,但对于肠胃功能较弱的老人和儿童,食用时要注意适量,避免引起肠胃不适。比如儿童食用过多猕猴桃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 五、苹果 苹果是较为常见且具有一定去湿气功效的水果。苹果含有丰富的果胶等成分,能够调节肠道功能,帮助身体维持正常的水分代谢。苹果性质较为平和,适合大多数人群食用。然而,对于患有糖尿病的人群,虽然苹果有一定的益处,但也需要根据自身血糖控制情况来合理食用,一般建议在血糖控制平稳时,作为加餐少量食用。
2025-10-13 10:39:36 -
红豆薏米去湿气吗
红豆薏米从中医角度被认为有祛湿作用,现代医学从营养等角度有相关解读,不同人群食用红豆薏米祛湿情况不同,健康人群可适当食用,脾胃虚寒者需谨慎,孕妇不建议食薏米,儿童食用要适量且需专业指导。 中医认为湿气有外湿和内湿之分,外湿多与居住环境潮湿等有关,内湿常与脾胃功能失调相关。红豆薏米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有一定祛湿作用。红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利水等功效;薏米性凉,味甘、淡,能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不过中医祛湿是一个综合调理过程,不能单纯依赖红豆薏米。 从现代医学角度的解读 现代医学中并没有“湿气”这一明确概念,但从营养和水分代谢角度来看,红豆和薏米富含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红豆中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等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代谢,薏米中的有效成分可能对水分代谢有一定调节作用。不过要达到明显的祛湿效果,仅靠红豆薏米是不够的,还需要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等。例如,对于因脾胃功能较弱导致水湿代谢异常的人群,适当食用红豆薏米可能有助于改善身体的水分代谢情况,但如果是严重的水分代谢紊乱疾病,不能仅依靠红豆薏米来治疗。 不同人群食用红豆薏米祛湿的情况 健康人群 对于健康人群,适当食用红豆薏米可以作为一种日常的饮食调理方式,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代谢功能,辅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等。但也不宜过量食用,因为薏米性凉,过量食用可能会对脾胃造成一定负担。 脾胃虚寒人群 脾胃虚寒人群食用红豆薏米需谨慎。红豆薏米偏凉性,脾胃虚寒者食用后可能会加重脾胃虚寒的症状,如腹痛、腹泻等。这类人群可以适当减少薏米的用量,或者搭配一些温热性的食物一起食用,如生姜等,以中和其凉性。 孕妇 孕妇属于特殊人群,在食用红豆薏米时需要格外注意。薏米有一定的滑利性,可能会对子宫产生刺激,增加流产的风险,所以孕妇不建议食用薏米,红豆可以适量食用,但也需要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确保饮食安全。 儿童 儿童的脾胃功能相对较弱,在给儿童食用红豆薏米时要注意适量。儿童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过量食用红豆薏米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等问题。如果要给儿童进行祛湿调理,建议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选择更适合儿童的方式和剂量。
2025-10-13 10:38:51 -
舌苔厚白是怎么回事
舌苔厚白的原因包括生理因素中口腔卫生状况不佳致食物碎屑细菌积聚,病理因素有脾胃虚弱致运化水湿失常、湿邪困脾致湿邪阻滞、口腔局部疾病如牙龈炎及全身性疾病如消化系统疾病等引发,儿童因口腔卫生意识弱易出现需家长帮养成清洁习惯,老年人脾胃弱需关注脾胃功能及排查消化系统疾病,女性特殊生理期因激素变化易出现需注意口腔卫生及异常就医。 一、生理因素导致舌苔厚白 口腔卫生状况不佳是常见生理原因,若长期未认真刷牙、漱口,食物碎屑、细菌等会积聚于舌苔表面,使舌苔呈现厚白状态,一般通过改善口腔卫生习惯(如正确刷牙、使用漱口水等)可缓解此情况。例如,日常进食后若未及时清洁口腔,残留物质经细菌分解代谢,易附着于舌苔形成厚白表现。 二、病理因素导致舌苔厚白 (一)脾胃虚弱 从中医角度而言,脾胃主运化水湿,若脾胃虚弱,其运化水湿功能失常,水湿内停上泛于舌,则可见舌苔厚白,常伴随食欲减退、腹胀等症状。例如,长期饮食不规律、过度劳累等易损伤脾胃功能,进而出现舌苔厚白及相关脾胃不适表现。 (二)湿邪困脾 外感湿邪或嗜食肥甘厚味等致体内湿邪过重,湿邪阻滞脾胃,影响气机运化,可出现舌苔厚白,常伴随身体困重、大便黏腻等表现。如夏季气候潮湿,人体易受外湿侵袭,或过量食用油腻、甜腻食物致体内湿邪内生,均可引发舌苔厚白。 (三)口腔及全身性疾病 口腔局部疾病:口腔局部疾病如牙龈炎、牙周炎等,炎症刺激可使舌苔改变,出现厚白现象。 全身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肠炎等,因胃肠功能紊乱,影响食物消化吸收,可能导致舌苔厚白;上呼吸道感染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伴随舌苔厚白表现。 三、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儿童:儿童口腔卫生意识相对薄弱,更易因口腔卫生不佳出现舌苔厚白,家长需帮助其养成良好口腔清洁习惯,如每日早晚正确刷牙、饭后漱口等。 老年人:老年人脾胃功能相对较弱,若出现舌苔厚白,需关注脾胃功能状态,必要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消化系统等疾病。 女性特殊生理时期:女性在孕期等特殊生理时期,激素变化可能影响口腔环境,易出现舌苔厚白情况,需注意保持口腔卫生,观察是否伴随其他异常症状,若有异常及时就医。
2025-10-13 10:37:55 -
宫寒的危害有哪些
宫寒对女性有多方面影响,包括影响生育致受孕困难、引发月经不调(周期异常、量色改变)、增加患妇科疾病风险、导致身体怕冷及影响代谢,备孕女性、有月经不调且宫寒的女性及儿童(特殊情况)需依自身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宫寒状况。 月经不调相关危害 月经周期异常:宫寒可能导致月经周期紊乱,出现月经提前或推迟的情况。这是因为宫寒影响了子宫的气血运行,使得内分泌调节受到一定干扰,进而影响了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导致月经周期不能按照正常规律进行。 月经量及颜色改变:宫寒还可能引起月经量减少,经血颜色可能偏暗,甚至出现血块。由于子宫受寒,气血运行不畅,子宫内膜脱落不顺畅,从而导致月经量减少,经血在宫内停留时间相对较长,氧化后颜色变暗并形成血块。 引发妇科疾病风险增加 长期宫寒可能使女性更容易患上一些妇科疾病。比如,宫寒会使机体的抵抗力下降,细菌、病毒等更容易入侵。像盆腔炎等妇科炎症的发生风险可能会因宫寒而升高。因为宫寒导致盆腔内血液循环不佳,局部的免疫防御功能减弱,为细菌等病原体的滋生和感染提供了有利条件。 对女性身体其他方面的影响 导致身体怕冷:宫寒的女性往往会比一般人更怕冷,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或者接触凉性物质后,这种怕冷的感觉更为明显。这是因为宫寒影响了身体的阳气运行,使得阳气不能很好地温煦机体,从而出现畏寒怕冷的表现。 影响身体代谢:宫寒可能对身体的新陈代谢产生不良影响。新陈代谢会受到子宫功能及气血运行的影响,宫寒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可能使身体的基础代谢率降低,进而影响脂肪、糖分等物质的代谢,可能导致体重增加等问题,同时也不利于身体毒素的排出。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备孕的女性,若存在宫寒情况,应积极通过保暖、调整生活方式等非药物干预手段来改善宫寒状况,以利于受孕和孕期健康;对于有月经不调且宫寒的女性,尤其是处于生育年龄的女性,要重视宫寒对生殖健康的影响,及时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调理;对于儿童,虽然儿童一般较少出现宫寒情况,但如果有因特殊情况导致类似宫寒表现,也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谨慎处理,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考虑非药物的调节方式来改善相关状况。
2025-10-13 10:37:10 -
小儿推拿治疗鼻塞的手法是什么
小儿鼻塞可通过开天门(两拇指螺纹面自两眉中间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100-300次)、推坎宫(两拇指螺纹面从小儿眉头沿眉弓向眉梢分推,100-300次)、揉迎香穴(食指或中指螺纹面揉鼻翼两旁迎香穴,100-200次)、揉鼻通穴(拇指或食指揉鼻唇沟上端尽处鼻通穴,50-100次)来缓解,操作时注意力度等,操作环境要温暖舒适,严重或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小儿推拿可作辅助治疗。 一、开天门 1.操作方法:术者用两拇指螺纹面自小儿两眉中间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操作约100-300次。 2.作用原理:开天门有疏风解表、开窍醒神、镇静安神等作用,对于小儿因外感等原因引起的鼻塞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通过刺激头部经络气血运行来改善鼻塞状况。小儿头部皮肤娇嫩,操作时要注意力度轻柔,以小儿皮肤微红为度,避免损伤皮肤。 二、推坎宫 1.操作方法:术者用两拇指螺纹面从小儿眉头沿眉弓向眉梢分推,操作约100-300次。 2.作用原理:推坎宫可疏风解表、醒脑明目,对于小儿鼻塞伴有头痛等情况有改善作用,通过调节头部气血分布来缓解鼻塞症状。操作时同样要注意力度适中,以局部皮肤微微发热为宜,防止对小儿眼部周围造成不适。 三、揉迎香穴 1.操作方法:用食指或中指螺纹面揉小儿鼻翼两旁的迎香穴,操作约100-200次。 2.作用原理:迎香穴是治疗鼻塞的常用穴位,揉按此穴可通利鼻窍,直接针对鼻塞症状进行缓解。小儿皮肤薄嫩,揉按力度要均匀,以穴位局部有酸胀感为度,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伤害小儿皮肤。 四、揉鼻通穴 1.操作方法:鼻通穴位于鼻唇沟上端尽处,术者用拇指或食指揉该穴位,操作约50-100次。 2.作用原理:揉鼻通穴能通利鼻窍,对于改善小儿鼻塞有较好的效果,通过刺激局部穴位促进鼻部气血流通,减轻鼻塞症状。操作时要注意轻柔,根据小儿的耐受程度调整力度。 小儿推拿治疗鼻塞时,操作环境要温暖舒适,避免小儿着凉加重鼻塞。同时,要根据小儿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手法力度和操作次数。如果小儿鼻塞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综合治疗建议,小儿推拿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之一。
2025-10-13 10:35: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