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擅长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呼吸疾病、血液疾病、肾脏疾病及地贫、疳积、黄疸等小儿杂病,以及小儿“治未病”调养。
向 Ta 提问
幼承祖父家学,本科硕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先后师从国医大师邓铁涛邓老长子广东省名中医邓中炎教授、留美博士后钱新华教授等,在公立三甲中医院儿科门诊急诊病房及我院中医科工作十多年,临床经验丰富。现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被聘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获得“广州市优秀青年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实践教学优秀教师”称号。
展开-
中医能彻底治愈精索静脉曲张吗
中医对精索静脉曲张有一定作用,可通过中药内服、针灸推拿等改善症状但难彻底治愈,临床常中西医结合,青壮年男性中医可作辅助,儿童、老年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需综合运用中西医手段治疗。 一、中医治疗方法及作用机制 1.中药内服:一些中药方剂可能通过活血化瘀、疏肝理气等作用来改善精索静脉曲张相关症状。例如,有研究表明某些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精索静脉的淤血状态。但目前的研究显示,单纯依靠中药内服很难使曲张的静脉完全恢复正常解剖结构。 2.针灸推拿:针灸可能通过调节经络气血来起到一定的缓解症状作用,如针刺某些穴位可能对局部气血运行有改善作用,缓解坠胀、疼痛等不适,但同样无法使已经曲张的精索静脉彻底恢复正常。 二、西医与中医治疗的结合情况 对于精索静脉曲张,西医主要有手术治疗(如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等)和一些药物改善症状等方法。在临床中,常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中医在改善患者术后恢复不适症状、缓解轻度精索静脉曲张引起的坠胀等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对于重度的精索静脉曲张,单纯中医治疗难以达到彻底治愈使其恢复正常解剖和功能的效果,往往需要结合西医的手术等主要治疗手段。 三、不同人群的相关情况 1.青壮年男性:青壮年男性患精索静脉曲张时,中医治疗可作为辅助手段缓解症状,但不能替代西医针对重度精索静脉曲张的必要治疗。在生活方式上,应建议避免长时间站立、久坐等加重精索静脉回流障碍的行为。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对于儿童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由于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中医治疗需谨慎,一般优先考虑观察,若病情需要再谨慎评估中医治疗的可行性,因为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药物等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更严格考量;对于老年患者,若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采用中医治疗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问题,需综合评估后进行。 总之,中医在精索静脉曲张的治疗中能起到改善症状等辅助作用,但难以彻底治愈该病,临床中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综合运用中西医治疗手段。
2025-10-13 10:15:17 -
乌梅的功效与作用
乌梅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生津止渴、安蛔止痛等功效,孕妇食用需谨慎要据自身状况及医生建议决定,儿童使用需格外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评估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保障健康。 一、敛肺止咳 乌梅具有一定的敛肺止咳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乌梅中含有的枸橼酸、苹果酸等有机酸成分,对呼吸系统有一定调节作用。相关实验研究显示,乌梅提取物可通过影响呼吸道相关神经递质及炎症因子,对咳嗽症状起到缓解作用,尤其适用于肺虚久咳等情况,但具体应用需基于科学评估及专业指导。 二、涩肠止泻 乌梅能够涩肠止泻,其作用机制与对肠道平滑肌的调节有关。乌梅中的某些成分可收敛肠道,减少肠道过度蠕动,从而缓解腹泻症状。临床研究发现,对于脾虚久泻等病症,乌梅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改善肠道功能来发挥止泻效果,但需注意个体差异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 三、生津止渴 乌梅具有生津止渴的作用,主要是因其含有的酸性物质能刺激唾液分泌。当人体因热伤津液等导致口渴时,适当食用乌梅可通过刺激口腔味觉感受器及相关体液调节机制,促进唾液分泌,从而缓解口渴症状,为机体补充水分相关物质提供一定帮助,但不能替代正规的补液治疗。 四、安蛔止痛 乌梅对蛔虫引起的腹痛有一定缓解作用,其作用可能与乌梅的酸性环境对蛔虫的抑制有关。研究表明,乌梅可通过改变肠道内环境,对蛔虫产生一定驱离或抑制效果,进而缓解因蛔虫感染导致的腹痛等症状,但对于严重蛔虫感染等情况,需结合正规的抗寄生虫治疗,且特殊人群如儿童等使用时需谨慎,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评估。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乌梅具有一定刺激性,孕妇应谨慎食用,需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及医生建议决定是否食用,避免因不当食用可能对孕期机体产生不良影响。 儿童:儿童使用乌梅需格外谨慎,由于儿童消化系统等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过量或不恰当食用乌梅可能引发胃肠道不适等问题,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儿童具体情况评估后再考虑是否应用乌梅相关功效,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的安全方式保障儿童健康。
2025-10-13 10:13:52 -
感冒刮痧有用吗
感冒刮痧有辅助缓解症状的作用,通过刺激经络穴位疏通经络等,但有适用人群限制,特殊人群不宜,刮痧时要注意环境、皮肤及力度等,且需与其他治疗方式配合,感冒时还应注意休息多喝水,体温高或症状不缓解要及时就医,不能单纯依赖刮痧。 一、感冒刮痧的可能作用 刮痧是传统中医疗法的一种,对于感冒可能有一定辅助缓解症状的作用。从中医理论角度来看,刮痧可以通过刺激体表经络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祛除外邪的作用。例如,有研究表明,刮痧能够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对于感冒引起的一些不适症状,如头痛、身体酸痛等可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刮痧对感冒的作用是相对有限的,不能替代正规的医学治疗。 二、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 1.适用人群 一般体质较好、感冒症状相对较轻的成年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适用刮痧来辅助缓解症状。但对于儿童、老年人以及体质虚弱、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皮肤破溃等特殊人群则不建议轻易尝试刮痧。儿童皮肤娇嫩,耐受力差,刮痧不当容易造成皮肤损伤;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刮痧操作不当可能引发意外;而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刮痧可能会影响血液循环,加重病情;皮肤破溃处刮痧会加重局部损伤。 2.注意事项 刮痧时应选择适当的环境,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受凉。刮痧前要清洁皮肤,刮痧后短时间内不宜洗澡,防止寒邪入侵。刮痧力度要适中,根据不同的部位和个体耐受程度进行调整,以患者能耐受且有轻微痧痕出现为宜,过度刮痧可能会导致身体不适加重。 三、与其他治疗方式的配合 感冒时,如果采用刮痧辅助治疗,应与其他合理的治疗方式配合。比如,对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如果体温不是很高(一般低于38.5℃),可以先尝试物理降温等非药物干预方法,同时配合刮痧;但如果体温较高或症状持续不缓解甚至加重,应及时就医,采取正规的药物治疗等手段,不能单纯依赖刮痧。同时,在感冒期间要注意休息,多喝水,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这对于感冒的恢复也非常重要。
2025-10-13 10:12:09 -
排骨炖什么补气血
四种排骨炖品,红枣排骨炖品适合一般人群,糖尿病患者和脾胃虚弱易腹胀者需注意;桂圆排骨炖品体质偏寒者适宜,体内有湿热者、孕妇需谨慎;当归排骨炖品女性血虚者适用,月经过多者、孕妇不宜;黄芪排骨炖品气虚体质者适合,有实证热证者、高血压患者需注意。 一、红枣排骨炖品 1.食材及营养原理:红枣富含铁元素等营养成分,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排骨含有优质蛋白质等。将红枣与排骨一同炖煮,排骨的蛋白质可为身体提供营养基础,红枣中的铁等成分有助于促进气血生成。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合女性。但糖尿病患者需控制红枣的摄入量,因为红枣含糖量相对较高;脾胃虚弱易腹胀者,红枣一次不宜食用过多,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二、桂圆排骨炖品 1.食材及营养原理:桂圆有补益心脾等功效,桂圆中的某些成分能帮助改善气血不足的状况,排骨提供蛋白质等营养。桂圆与排骨炖煮,桂圆协同排骨为身体补充气血所需的营养物质。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体质偏寒者较为适宜,然而体内有湿热者不适合食用桂圆排骨炖品,因为桂圆性温,可能会加重体内湿热症状;孕妇食用需谨慎,过量食用可能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三、当归排骨炖品 1.食材及营养原理:当归是常见的补血中药,具有补血活血等作用,排骨提供蛋白质等。当归与排骨搭配炖煮,当归的补血功效与排骨的营养相结合,有助于补充气血。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女性血虚者适用,但当归有一定的活血作用,月经过多者不宜食用;孕妇禁用,因为当归可能会对子宫产生一定影响,不利于安胎。 四、黄芪排骨炖品 1.食材及营养原理:黄芪有补气升阳等功效,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帮助补充气血,排骨提供蛋白质等营养。黄芪与排骨炖煮,黄芪的补气作用与排骨的营养共同促进气血生成。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气虚体质者适合,但是有实证、热证者不宜食用黄芪排骨炖品,实证、热证者食用可能会加重病情;高血压患者食用需咨询医生,因为黄芪可能会对血压产生一定影响。
2025-10-13 10:11:13 -
屁股凉中医认为什么原因
屁股凉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阳气不足时老年人、长期久坐嗜食生冷及患慢性消耗性疾病者易出现;气血亏虚时女性、产后女性、过度节食及有慢性失血病史者易出现;感受寒邪时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环境、儿童及有阳虚体质基础者易出现;经络不通时长期不良姿势、中老年人及有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者易出现。 一、阳气不足 中医理论中,肾为先天之本,内藏元阳,若肾阳亏虚,温煦功能失常,就会出现屁股凉的情况。从年龄角度看,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肾气渐衰,阳气不足更为常见;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久坐、缺乏运动且嗜食生冷,会进一步损伤阳气;病史方面,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群,易出现阳气亏虚,导致屁股凉。例如一些慢性肾病患者,常伴有肾阳不足,表现为怕冷、屁股凉等症状。 二、气血亏虚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若气血不足,不能充分濡养肌肤腠理,也会出现屁股凉的现象。从性别角度,女性由于生理特点,每月月经失血等,较易出现气血亏虚;年龄上,产后女性若恢复不佳,易气血不足;生活方式上,过度节食减肥的人群,营养摄入不足,易导致气血生成匮乏;病史方面,有慢性失血病史的人群,如月经过多、消化道慢性失血等,易引发气血亏虚,出现屁股凉伴随面色萎黄、乏力等表现。 三、感受寒邪 当人体受到外界寒邪侵袭时,寒邪凝滞经络气血,会影响臀部的气血运行,导致屁股凉。生活方式中,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环境,如冬季在寒冷户外工作且保暖不当,易感受寒邪;年龄上,儿童若衣着过少,在寒冷环境中玩耍,也易被寒邪侵袭;病史方面,本身有阳虚体质基础的人,更易感受寒邪而出现屁股凉加重的情况。 四、经络不通 臀部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也会出现屁股凉。从生活方式看,长期保持不良姿势,如久坐且坐姿不正,会影响臀部经络气血流通;年龄上,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经络功能减退,易出现经络不通;病史方面,有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的人群,可能会压迫经络,导致臀部经络不通,出现屁股凉并伴随臀部疼痛等症状。
2025-10-13 10:0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