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擅长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呼吸疾病、血液疾病、肾脏疾病及地贫、疳积、黄疸等小儿杂病,以及小儿“治未病”调养。
向 Ta 提问
幼承祖父家学,本科硕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先后师从国医大师邓铁涛邓老长子广东省名中医邓中炎教授、留美博士后钱新华教授等,在公立三甲中医院儿科门诊急诊病房及我院中医科工作十多年,临床经验丰富。现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被聘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获得“广州市优秀青年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实践教学优秀教师”称号。
展开-
后背膀胱经堵塞的症状
后背膀胱经堵塞的主要症状有后背疼痛、疲劳感、怕冷、小便异常和腰部不适等,中医常采用针灸、推拿、拔罐等方法治疗,患者也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预防。 1.后背疼痛:后背膀胱经堵塞会导致背部肌肉紧张和疼痛,疼痛可能会放射到肩部、颈部或上肢。 2.疲劳感:后背膀胱经堵塞会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导致身体疲劳、无力。 3.怕冷:后背膀胱经堵塞会导致人体阳气不足,从而出现怕冷的症状。 4.小便异常:后背膀胱经堵塞会影响膀胱的功能,导致小便异常,如尿频、尿急、尿痛等。 5.腰部不适:后背膀胱经堵塞会影响腰部的气血运行,导致腰部不适,如腰痛、腰酸等。 需要注意的是,后背膀胱经堵塞的症状可能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和治疗。此外,中医治疗后背膀胱经堵塞的方法包括针灸、推拿、拔罐等,这些方法可以促进气血运行,缓解疼痛和不适。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预防后背膀胱经堵塞的发生,如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弯腰、适当运动等。
2025-06-12 18:40:40 -
口中发甜是怎么回事啊
口中发甜可能由饮食、咽炎、糖尿病等原因导致。 一、饮食:口中发甜可能源于食用了过甜的食物,像奶油、蛋糕、糖果以及某些水果等。这些食物会使口腔在短时间内出现暂时性发甜的现象。这种情况下,需要做好口腔清洁工作,同时及时对饮食进行合理调整。 二、咽炎:咽炎指的是发生在咽黏膜、黏膜下组织的炎症。其常见症状包括咽部疼痛、咽部干燥感、咽部异物感等。咽炎患者若有痰液附着在喉咙处,就可能引发口中发甜的情况。通常,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诸如养阴清肺丸、清咽滴丸、薄荷喉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三、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因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缺陷所致。其常见症状有多尿、多饮、多食等。血糖升高有可能致使口中发甜。一般来说,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格列本脲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进行医治。 总之,当口中出现发甜现象时,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判断原因,若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6-12 18:39:16 -
红参相克的食物有哪些
红参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但在食用时需注意与藜芦、五灵脂、皂荚、黑豆、山楂等相克食物的禁忌。这些相克食物的说法虽未经科学证实,但食用时仍需注意适量,避免同时食用。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1.藜芦:藜芦与红参相克,两者同食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在食用红参时,应避免同时食用藜芦。 2.五灵脂:五灵脂与红参相克,两者同食可能会降低药效。因此,在食用红参时,应避免同时食用五灵脂。 3.皂荚:皂荚与红参相克,两者同食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因此,在食用红参时,应避免同时食用皂荚。 4.黑豆:黑豆与红参相克,两者同食可能会影响红参的功效。因此,在食用红参时,应避免同时食用黑豆。 5.山楂:山楂与红参相克,两者同食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腹痛等症状。因此,在食用红参时,应避免同时食用山楂。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相克食物的说法并没有得到科学的证实,只是传统中医理论中的一些观点。在食用红参时,应注意适量,避免与相克食物同时食用。同时,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2025-06-12 18:38:33 -
健脾养胃的中成药有什么
常见的健脾养胃中成药有参苓白术散、附子理中丸、健脾丸等,使用时需注意其副作用、禁忌人群、风险提示等,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并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 常见的健脾养胃中成药有参苓白术散、附子理中丸、健脾丸等。这些药物都具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肢倦乏力等症状。 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副作用/食用禁忌/禁忌人群:参苓白术散和健脾丸的副作用尚不明确,但附子理中丸中含有附子,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此外,这些药物不宜与藜芦、五灵脂、皂荚及其制剂同时服用。 2.风险提示: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按照说明书的剂量和使用方法服用。同时,在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总之,健脾养胃的中成药种类繁多,使用时需要根据自己的症状和体质选择合适的药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同时,在服药期间应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以提高治疗效果。
2025-06-12 18:37:04 -
益气健脾的中成药
以上内容是关于益气健脾的中成药的介绍,包括其定义、适用人群、常见药物、作用及注意事项。这些药物能改善脾胃功能,提高食欲,缓解疲劳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意饮食调理、休息和过敏反应等。 1.定义:益气健脾的中成药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 2.适用人群: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四肢乏力、面色萎黄等人群。 3.常见药物: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健脾丸等。 4.作用:这些药物可以改善脾胃功能,增强脾胃运化能力,提高食欲,缓解疲劳等。 5.注意事项: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按照说明书的剂量和用法服用。 饮食调理:在服用中成药期间,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对药物成分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该药物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025-06-12 18:3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