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各种类型血液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十六届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九届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科医师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地中海贫血防治协会地中海贫血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地中海贫血防治协会理事、广州市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血液肿瘤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展开
个人擅长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各种类型血液疾病。展开
  • 献血小板前要注意什么

    献血小板前有诸多需要注意的方面。首先,献血前两餐的饮食极为重要,都应保持清淡,要避免食用高脂肪和高蛋白食物,像是肥肉、奶油、鸡蛋、鱼肉、油条、豆浆等。这是因为大量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会加重血液粘稠度,提升血中脂肪含量,从而降低血液质量。其次,为保证血液质量,献血前几日最好以素食为主,且尽量别吃虾、蟹等蛋白质过高的食物,以防蛋白成分过多导致血液中出现过敏物质,进而增加受血者血液过敏反应的风险。再者,不可空腹献血,否则容易引发供血者低血糖症状。另外,捐献机采血小板指的是献血者通过细胞分离机捐献出血液中的血小板,再将其余血液成分回输给献血者的一种献血方式,由于机器采集时间过程稍长,所以献血前半小时内应少量或适量饮水,并尽可能先排尿,以防中断采集。 总结概况提示:献血小板前在饮食、避免空腹、机采血小板相关注意事项等方面都有明确要求,需要严格遵循以确保献血顺利及血液质量。

    2025-06-11 17:12:35
  • 献血后有什么注意事项

    献血后需注意休息、补充水分、避免感染、注意饮食、观察身体状况和再次献血的时间间隔,个人应根据身体状况和实际情况选择献血。 1.休息:献血后应休息15-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2.补充水分:献血后应多喝水,以补充失去的水分和电解质。 3.避免感染:保持针眼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4.注意饮食:献血后应避免饮酒和食用辛辣、油腻食物,多吃富含蛋白质、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蔬菜、水果等。 5.观察身体状况:献血后应密切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6.再次献血: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献血规定,间隔一定时间后可以再次献血。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对献血的反应也可能不同。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或献血机构工作人员。同时,献血是一种自愿的公益行为,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025-06-11 17:12:29
  • o型和ab型生出来的孩子应该是什么血型

    o型和ab型生的孩子血型可能是a型、b型、ab型或o型。 血型是根据人体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类型来确定的。在人类血型系统中,最常见的是a型、b型、ab型和o型。根据血型遗传规律,o型血的基因是ii,ab型血的基因是ab。当o型血的人与ab型血的人结合时,他们的基因组合可能是ai或bi,因此孩子的血型可能是a型(ai)、b型(bi)、ab型(ab)或o型(ii)。 需要注意的是,血型遗传规律并不是绝对的,有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基因突变或血型抗原的变异等。此外,血型鉴定只是一种初步的分类方法,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血液特征和健康状况。 如果对血型或其他血液相关问题有进一步的疑问或担忧,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医疗机构。医生可以进行详细的咨询和检查,提供更准确和个性化的建议。同时,如果有任何关于输血、妊娠、遗传疾病等方面的问题,也应该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2025-06-11 17:11:24
  • 蚕豆病不能吃什么

    蚕豆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体内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食用新鲜蚕豆后容易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以下是一些蚕豆病患者不能吃的食物: 1.氧化性食物: 原因:这些食物具有氧化特性,会使红细胞破裂,导致溶血加重。 具体食物:磺胺类药物、呋喃类药物、伯氨喹、阿司匹林、维生素C、维生素K、苦瓜、珍珠末、金银花、川莲、牛黄、腊梅花等。 2.禁止食用蚕豆及其制品: 原因:新鲜蚕豆是引起蚕豆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具体食物:豆瓣酱、粉丝、蚕豆等。 3.避免接触樟脑丸: 原因:樟脑丸中的萘成分会引起溶血。 温馨提示:患者应避免接触含有萘的物质,如樟脑丸,同时在使用药物时也要注意成分,避免使用含有萘的药物。 总之,蚕豆病患者在饮食上需要特别注意,避免食用氧化性食物和蚕豆及其制品,以防止溶血的发生。同时,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检查和治疗,以确保身体健康。

    2025-06-11 17:11:03
  • 身体不造血了能活多久

    如果不造血,即再生障碍性贫血,存活时间因人而异,取决于治疗方法、并发症、个体差异和生活质量,需及时就医,配合治疗,保持乐观心态。 1.治疗方法: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方法包括免疫抑制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 2.并发症:如果再生障碍性贫血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这会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 3.个体差异: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对治疗的反应都有所不同,一些患者可能对治疗有较好的反应,而另一些患者可能对治疗不太敏感。 4.生活质量: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影响生存时间。如果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避免感染等,生存时间可能会更长。 需要注意的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和家属也应该积极配合治疗,保持乐观的心态,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2025-06-11 17:10:5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