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各种类型血液疾病。
向 Ta 提问
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十六届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九届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科医师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地中海贫血防治协会地中海贫血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地中海贫血防治协会理事、广州市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血液肿瘤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展开-
贫血掉头发怎么办
通常情况下,贫血掉头发可通过如下方式处理: 一、一般治疗:贫血时出现头发掉落较为常见。在日常生活中,可多进食一些具有补血作用的食物,如红枣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牛奶富含蛋白质和多种营养物质;阿胶有补血滋阴等功效;黑芝麻能补肝肾、益精血。同时,如果从事体力劳动,一定要做好休息。 二、中药治疗:中药治疗贫血较为温和且常见。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当归,其性温,具有补血活血等作用;何首乌,其性质也较温,能起到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等功效。 三、西药治疗:西药治疗相对中药速度更快,但服用要求更严格。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富马酸亚铁颗粒、右旋糖酐铁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还可以通过针灸等其他方法来改善。如果出现严重不适,建议及时就医。 贫血掉头发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治疗和改善,包括一般治疗、中药治疗、西药治疗等,同时也可结合针灸等方法,具体应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若有严重不适需及时就医处理。
2025-05-19 15:34:21 -
骨髓移植需要血型匹配吗
骨髓移植需要血型匹配。 在进行骨髓移植前,医生会进行详细的血型和组织相容性测试,以确保供体和受体的血型匹配。这是因为血型不匹配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如果供体和受体的血型不匹配,免疫系统可能会攻击移植的骨髓细胞,导致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GVHD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会影响多个器官的功能,增加患者的死亡率。 因此,为了提高骨髓移植的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风险,血型匹配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骨髓移植前,患者和家属应该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血型匹配的重要性和相关的风险。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紧急情况下找不到完全匹配的供体,或者患者有其他严重的疾病无法等待匹配的供体,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一些免疫抑制药物来减轻免疫反应,降低GVHD的风险。 总之,骨髓移植需要血型匹配,这是确保手术成功和患者安全的重要步骤。患者和家属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关的检查和准备。
2025-05-19 15:33:46 -
检查血液为阳性是什么意思?
检查血液为阳性意味着从血液中检测到某些项目呈现阳性。在临床上,定性检查就是检测到或未检测到相应物质,阳性的对应面是阴性。血液能进行众多化验检查,不同检查项目有着不同的临床意义。 一、血型检查: 1.除了常见的ABO血型,还有Rh血型。如果检查血型时结果为阳性,表明红细胞膜上有D抗原,即为Rh阳性;而红细胞膜上没有D抗原,则是Rh阴性。 二、抗体检查: 1.乙肝表面抗体结果为阳性,意味着在血液循环中可检测到对乙肝病毒的免疫能力,这是一种保护性抗体。 2.艾滋病毒抗体结果为阳性,说明患者体内已存在艾滋病毒,它并非保护性抗体,且艾滋病毒感染后无法痊愈。 3.丙肝病毒抗体呈阳性,提示该患者曾经感染过丙肝,目前也可能是丙肝患者。有些患者感染丙肝病毒后可治愈,还需进行相关检查才能判断患者当前是否仍携带丙肝病毒。 总之,血液检查阳性的具体含义因检查项目的不同而各异,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准确解读和分析。
2025-05-19 15:32:23 -
孕妇轻微贫血吃什么好
孕妇轻微贫血时,可通过调整饮食改善,多摄入富含铁、维生素C、蛋白质等食物,同时注意饮食均衡,避免影响铁吸收的食物。 1.富含铁的食物: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孕妇应多摄入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动物血、瘦肉、蛋黄、豆类、菠菜、苋菜等。 2.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孕妇应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 3.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蛋白质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孕妇应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鸡肉等。 4.其他:孕妇还应注意饮食均衡,避免过度节食或挑食,同时应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影响铁吸收的饮料。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轻微贫血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如营养不良、慢性失血、某些疾病等。如果孕妇贫血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此外,孕妇在妊娠期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贫血等异常情况。
2025-05-19 15:30:45 -
血小板平均体积偏低怎么回事
血小板平均体积偏低可能与血小板破坏过多、骨髓造血功能抑制、血小板分布异常及其他疾病有关。 1.血小板破坏过多 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物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等。 2.骨髓造血功能抑制 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等疾病可能导致骨髓造血功能下降,血小板生成减少。 3.血小板分布异常 脾功能亢进时,血小板会在脾脏内被扣押,导致外周血血小板数量减少。 4.其他 感染、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也可能引起血小板平均体积偏低。 需要注意的是,血小板平均体积偏低只是一个辅助诊断指标,具体病因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如果发现血小板平均体积偏低,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此外,孕妇、老年人、服用某些药物的人群等,血小板平均体积偏低的原因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解读检查结果时,应结合个人情况进行分析。如果对血小板平均体积偏低有疑问,可咨询医生,以获得更专业的建议。
2025-05-19 15: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