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自闭症,多动症,抽动症,癫痫等疾病诊断治疗。
向 Ta 提问
曾先后在澳大利亚、香港、加拿大学习神经发育、小儿神经、神经心理。从事小儿神经与发育行为障碍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
主持及参与国家级与省市级科研项目13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发育与行为儿科学》及《儿童保健与发育行为诊疗规范》等专著及教材;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发育行为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科普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发育与行为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罕见病学分会神经肌肉病学组副组长,广东省残联儿童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孤独症康复教育协会理事,广州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广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专家委员会成员,广州地区妇女儿童保健专家库成员。《Neuropsychiatry (London)》杂志副主编,《教育生物学杂志》,《中国儿童保健杂志》编委。
展开-
帕金森综合症该如何治疗
一般来说,帕金森综合征的治疗主要包含以下这些方法: 一、原发疾病的治疗:像是针对脑血管病进行治疗,有效控制颅内感染,调控血铜水平,积极改善营养状况,做好各种脑病的防范,以及进行肿瘤切除等。 二、药物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诸如盐酸苯海索片、盐酸普拉克索片、左旋多巴片等药物来展开治疗。 三、手术治疗:能够通过手术方式,比如DBS脑部植入起搏器刺激术或者射频损毁术来施治,但由于射频损毁术对患者造成的损害较大,所以现在已很少运用了。此外,患者需保持良好心境,避免抽烟,做到饮食均衡,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的休息,不可随意用药和更改药量,还应定期复查,以实现早发现早治疗。 帕金森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多样,包括对原发疾病的针对性治疗、药物治疗和特定的手术治疗,同时患者自身也要做好生活管理和遵医嘱行为,以便更好地控制病情。
2025-05-13 10:51:19 -
帕金森综合征和帕金森病有什么区别
帕金森综合征和帕金森病的区别包括病因不同、症状不同、起病年龄不同,且预后效果也不同。 一、病因不同: 帕金森综合征多是继发性的,其产生常与药物、中毒、脑外伤、感染等诸多因素相关。例如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引发,或者中毒、脑外伤、感染等情况后出现。而帕金森病则属于原发性疾病,其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仍在研究探索之中。 二、症状不同: 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有可能出现偏瘫、言语障碍等表现。相比之下,帕金森病主要是以震颤为突出症状,同时还伴有面具脸、强直以及步态障碍等典型症状。 三、起病年龄不同: 帕金森综合征并没有特定的好发人群。然而,帕金森病往往好发于中老年人。 四、预后效果不同: 两者的预后效果存在差异。 总之,帕金森综合征和帕金森病在多个方面存在区别,当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医院,以便尽早明确诊断并开展针对性治疗。
2025-05-13 10:50:17 -
每天白天都是头晕晕的视线模糊,
头晕眼睛看东西模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眼睛本身的问题。 1.青光眼:这是较为严重的情况,会引发头昏和看东西模糊,必须高度重视,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进行相应处理。 2.白内障:也可能导致这种症状出现。 3.看东西过久:比如长时间读书等,此时则需要进行放松治疗来缓解。 二、颅内的病变。 1.高血压引起脑血管痉挛,造成脑供血不足,常常会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的情况。 2.脑内动脉粥样硬化:容易影响大脑功能,致使大脑易疲劳,进而出现视物模糊、头昏等现象。 3.颅内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同样可能影响大脑,产生类似症状。对于这些情况,需要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然后给予疏通血管、改善脑供血等治疗。 总之,当出现头晕眼睛看东西模糊时,要综合考虑眼睛和颅内的多种因素,及时进行检查和针对性治疗,以避免症状加重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2025-05-13 10:48:33 -
有眩晕症应该注意什么
眩晕症患者应注意休息、饮食清淡、避免诱因、治疗原发病、药物治疗、定期复查和注意安全。 1.休息 眩晕症发作时,应卧床休息,避免头部转动,保持安静。 2.饮食 饮食宜清淡,低盐低脂,戒烟戒酒,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3.避免诱因 避免劳累、紧张、情绪激动、噪音、强光等诱因。 4.治疗原发病 积极治疗引起眩晕症的原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等。 5.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眩晕症,如抗组胺药、抗胆碱能药、血管扩张剂等。 6.定期复查 定期到医院复查,监测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7.注意安全 眩晕症发作时,应避免外出,以防跌倒受伤。 眩晕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病因复杂,涉及多个学科。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诱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定期复查,注意安全。
2025-05-13 10:46:44 -
受凉头疼怎么办最快最有效
受凉头疼可采取热敷、按摩、喝热饮、休息、药物治疗等方法缓解,若持续时间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日常注意保暖。 1.热敷 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额头或颈部,每次15-20分钟,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2.按摩 用手指轻轻按摩太阳穴、风池穴等穴位,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 3.喝热饮 喝一杯热姜茶或热咖啡,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4.休息 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休息,放松身心,缓解疼痛。 5.药物治疗 如果疼痛严重,可以服用一些止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但要注意药物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时间,避免过量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受凉头疼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呕吐等,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尤其是头部和颈部。
2025-05-13 10:4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