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儿童矮小、性早熟、甲亢、甲低、肥胖、糖尿病、低血糖、肾上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性发育障碍、代谢性肝病、脑白质病、骨骼畸形及骨质疏松、尿崩症、代谢性酸中毒等内分泌遗传代谢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广州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广州医科大学兼职教授。
展开-
血糖高挂什么科
如果血糖高,应该挂内分泌科。 血糖高是糖尿病的主要症状之一,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的治疗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因此需要挂内分泌科。 除了糖尿病,血糖高还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等。因此,在挂内分泌科之前,医生可能会进行一些检查,以确定血糖高的原因。 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发现自己的血糖高,应该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同时,应该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控制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控制血糖水平。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等,血糖高的情况需要更加重视。这些人群应该定期进行血糖检测,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总之,血糖高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情况,应该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同时,应该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以控制血糖水平,预防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
2025-07-21 15:08:49 -
低血糖能吃巧克力吗
低血糖时能吃巧克力,因其含糖高可较快补糖缓解症状,但特殊人群需注意,糖尿病患者吃后要密切监测血糖,儿童要控量选简单成分巧克力,老年人食用后家人要留意其身体反应。 不过,对于一些特殊人群需要注意: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虽然可以吃巧克力来纠正低血糖,但需要在吃巧克力后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调节机制可能存在异常,过量食用巧克力可能导致血糖在短期内升得过高;儿童出现低血糖时,选择巧克力要注意控制量,避免一次摄入过多导致血糖波动过大,并且要选择合适的巧克力种类,尽量选择纯巧克力等相对简单成分的,避免含有过多其他复杂添加剂的巧克力;老年人发生低血糖时,食用巧克力后要留意身体反应,因为老年人可能存在多种基础疾病,血糖的大幅波动可能会对心血管等系统产生影响,食用后最好有家人在旁观察,以便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不适情况。
2025-07-21 15:02:12 -
什么是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是血液中酯类的一种,包括胆固醇、脂肪酸、磷脂等其他脂质。其主要作用有: 一、供给和储存能源。 1.甘油三酯能为人体提供充足热量,在肝脏被代谢后脂肪因子可分解成碳水化合物和水,成为人体最基础的营养物质并能被充分吸收代谢。 二、对内脏有一定保护作用,还能维持和保障人体脑部及其他重要器官的功能,促进神经系统的敏感性。 三、有效维持人体营养均衡。适度的甘油三酯可增加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保障人体内分泌平衡。 此外,日常要注意预防甘油三酯超标,饮食应合理化,控制热量摄入,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取,同时不要过量饮酒,因为酗酒会导致甘油三酯升高。 总结:甘油三酯在血液酯类中有重要地位和多种作用,同时要注意预防其超标。
2025-07-21 14:55:46 -
糖尿病人可以吃什么水果
可适量食用紫薯。 建议用量为每天50至100克(大约0.5至1个)。紫薯的升糖指数比白米饭和馒头低,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可以选择用薯类当作主食,部分替代日常的米饭和馒头,这有利于对血糖进行控制。1.紫薯含有丰富的钾元素,能帮助维持心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同时钾元素有助于降低血压。2.紫薯富含膳食纤维,其可以延缓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延缓血糖上升的速度。摄入相同热量的米饭和紫薯,紫薯的饱腹感会更强,既能补充营养,又不必担心对身体产生危害。 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适量食用紫薯,不能一次性吃太多,不然可能会引起血糖波动。而且紫薯不能与螃蟹、香蕉、西红柿一起食用,否则可能会引发腹泻、腹痛等不适。此外,由于紫薯含有较为丰富的纤维素,消化不良患者、腹泻患者、胃溃疡患者要谨慎食用。 糖尿病患者的食物应该多样化搭配,要控制好总热量的摄入,食物中要有蔬菜、水果、蛋类、鱼类、豆类及油脂类等。可以适当进食新鲜的蔬菜,比如青豌豆、胡萝卜、黄瓜等。每日要定时、定量进餐,同时还需要定期检测血糖情况。并且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坚持进行体育锻炼,控制好体重。 总结概括提示:本文主要讲述了糖尿病患者可适量吃紫薯,介绍了紫薯的功效、食用建议及注意事项,强调糖尿病患者饮食要多元化搭配并控制总热量,同时保持良好作息和运动习惯并定期检测血糖。
2025-07-16 16:06:16 -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机制、发病年龄、起病急缓、并发症、治疗方法和遗传因素等方面。 1.发病机制: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所引起的糖尿病;2型糖尿病则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缺陷所导致的糖尿病。 2.发病年龄:1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尤其是13岁以下的儿童;2型糖尿病多见于成年人,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群。 3.起病急缓:1型糖尿病起病较急,症状明显,如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等;2型糖尿病起病隐匿,症状相对较轻,部分患者甚至没有明显症状。 4.并发症:1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2型糖尿病患者则更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慢性并发症。 5.治疗方法:1型糖尿病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则可以通过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控制血糖。 6.遗传因素:1型糖尿病的遗传因素较为明显,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2型糖尿病的遗传因素相对较弱,但也与家族遗传有关。 总之,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虽然都是糖尿病,但在发病机制、发病年龄、起病急缓、并发症、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定期监测血糖,以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25-07-16 16: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