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儿童矮小、性早熟、甲亢、甲低、肥胖、糖尿病、低血糖、肾上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性发育障碍、代谢性肝病、脑白质病、骨骼畸形及骨质疏松、尿崩症、代谢性酸中毒等内分泌遗传代谢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广州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广州医科大学兼职教授。
展开-
孕妇血糖高不能吃哪些食物
孕妇血糖高需避免高糖食物(如白糖等精制糖及其制品)、精细主食(如白米饭等)、高脂肪食物(如油炸食品等)、含糖饮料(如可乐等),高糖食物会致血糖快速上升,精细主食使血糖升高快,高脂肪食物易致体重增加影响血糖,含糖饮料会致血糖急剧升高,孕妇应选健康食物并注意适量。 特殊人群提示:孕妇本身处于特殊生理阶段,血糖高时更要严格限制高糖食物的摄入,因为高血糖可能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如导致胎儿过大等问题,所以孕妇需格外警惕这类食物。 精细主食 具体食物及原因:白米饭、白馒头、精白面制作的面条等精细主食。精细主食经过精细加工,膳食纤维含量少,消化吸收快,会使血糖升高速度加快。比如,白米饭在人体内很快被分解为葡萄糖,导致血糖迅速上升。相较于全谷物主食,精细主食对血糖的影响更为显著。 特殊人群提示:孕妇血糖高时可适当用部分全谷物主食替代精细主食,如用糙米、全麦面包等代替部分白米白面。全谷物主食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血糖的上升速度,同时能提供更全面的营养,但也需注意适量食用,保持总能量的平衡。 高脂肪食物 具体食物及原因:油炸食品(如炸鸡、薯条等)、动物油(如猪油)、奶油制品(如奶油蛋糕)等属于高脂肪食物。过多摄入高脂肪食物会导致体重增加,而肥胖是血糖升高的危险因素之一,同时高脂肪食物还可能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不利于血糖的控制。例如,长期食用高脂肪食物会使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使得血糖难以被有效调节。 特殊人群提示:孕妇血糖高时要控制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因为孕期体重管理也很重要,过重的体重会进一步加重血糖高的情况,对母婴健康都不利。可以选择一些健康的脂肪来源,如橄榄油、深海鱼类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等,但也要注意适量。 含糖饮料 具体食物及原因:可乐、雪碧等碳酸含糖饮料,以及一些果汁饮料(尤其是浓缩果汁冲调的)。含糖饮料中含有大量的游离糖,孕妇饮用后,糖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引起血糖急剧升高。研究发现,经常饮用含糖饮料会显著增加患妊娠糖尿病等血糖问题的风险。 特殊人群提示:孕妇血糖高时应完全避免含糖饮料,可选择喝白开水或淡茶水来补充水分。白开水不含热量和糖分,能满足身体对水分的需求,而淡茶水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要注意避免添加糖。
2025-10-11 11:20:41 -
甲状腺结节严重了有什么症状
甲状腺结节严重了会有多种症状,包括压迫症状(压迫气管致呼吸困难、压迫食管致吞咽困难、压迫喉返神经致声音嘶哑等)、局部症状(结节迅速增大、质地变硬、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全身症状(甲状腺功能异常相关表现如甲亢的多汗心慌等、甲减的乏力畏寒等,恶变相关的消瘦乏力、颈部淋巴结肿大等)。 压迫气管:可导致呼吸困难,这在较大的甲状腺结节压迫气管时较为常见。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气管受压可能影响呼吸功能,进而影响身体的正常氧气供应,影响生长发育等;成年人则会明显感觉呼吸不畅,严重时可能需要端坐呼吸。如果患者本身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疾病,甲状腺结节压迫气管会使病情加重。 压迫食管:会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老年人食管蠕动功能相对较弱,甲状腺结节压迫食管时吞咽困难可能更明显,且可能因吞咽困难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影响身体健康。 压迫喉返神经:可引起声音嘶哑。长期声音嘶哑会影响患者的正常交流,对于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影响更大。喉返神经受压还可能导致饮水呛咳等情况,尤其是在患者饮水速度较快或仰头饮水时更容易发生。 局部症状: 结节本身的变化:甲状腺结节严重时可能迅速增大,质地变硬,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在儿童时期发现的甲状腺结节,恶变的可能性相对较高,需要密切关注结节的大小、质地等变化;对于老年患者,结节快速增大也需要警惕恶性病变的可能。 全身症状: 甲状腺功能异常相关表现:如果甲状腺结节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会出现多汗、心慌、手抖、消瘦等症状。年轻女性患甲亢时,可能会影响月经周期,导致月经紊乱;对于老年甲亢患者,可能会加重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增加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如果甲状腺结节伴有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会出现乏力、畏寒、水肿、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儿童甲状腺功能减退会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成年人甲状腺功能减退会使代谢率降低,影响身体多个系统的功能,如消化系统会出现便秘等情况。 恶变相关的全身表现:甲状腺结节恶变时,患者可能出现消瘦、乏力等全身消耗症状。长期的消瘦、乏力会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影响日常活动能力。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等情况,尤其是颈部周围的淋巴结,肿大的淋巴结质地可能较硬,活动度差。
2025-10-11 11:17:52 -
血糖6.0正常吗
空腹血糖6.0mmol/L处于健康成年人正常范围高限,餐后2小时血糖6.0mmol/L在正常范围内。不同人群血糖6.0情况不同,孕妇空腹6.0mmol/L属异常需警惕妊娠期糖尿病,老年人要关注基础病及心脑血管风险,糖尿病患者要防低血糖。生活上饮食要减少高糖高脂食物、增蔬菜全谷类,适当运动,定期监测血糖,健康人群每年至少监测一次,高危人群更频。 餐后2小时血糖6.0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范围应小于7.8mmol/L,6.0mmol/L在此正常范围内,说明餐后血糖控制较好。 不同人群血糖6.0的情况 孕妇:孕妇空腹血糖正常范围是3.1~5.1mmol/L,6.0mmol/L已高于正常范围,属于空腹血糖异常,需要进一步检查糖耐量等,警惕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能。因为孕妇血糖异常会影响自身健康及胎儿发育,如可能导致胎儿过大等问题。 老年人:老年人如果空腹血糖6.0mmol/L,需关注有无其他基础疾病,如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等。因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血糖异常可能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等。老年人应定期监测血糖,同时注意生活方式调整,如饮食上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等。 糖尿病患者:对于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在空腹6.0mmol/L左右,需要看整体血糖控制情况,包括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如果是通过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后达到这个血糖水平,需注意避免低血糖发生,因为糖尿病患者血糖偏低时可能出现心慌、出汗等不适,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更要警惕低血糖带来的严重后果。 血糖6.0相关生活方式建议 饮食方面:无论哪种人群,血糖6.0mmol/L时都应注意合理饮食。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摄入,如蛋糕、油炸食品等。增加蔬菜、全谷类食物摄入,蔬菜如菠菜、芹菜等富含膳食纤维,全谷类食物如燕麦、糙米等升糖指数相对较低。 运动方面:适当进行运动,如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像快走,每周至少150分钟。运动可以帮助调节血糖,增强体质,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应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避免运动过度等情况。 监测方面:定期监测血糖,对于健康人群可以每年至少监测一次空腹及餐后血糖;对于高危人群如肥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者等,应更频繁监测,如每半年监测一次。
2025-10-11 11:15:47 -
翻白草能治糖尿病吗
翻白草可能对血糖有一定影响但不能仅依赖其治疗糖尿病,不同人群使用需注意,从循证医学看关于翻白草治疗糖尿病证据多来自小样本研究,需客观看待,其不能作为治疗糖尿病主要手段,糖尿病需综合管理,翻白草可作辅助但不能替代正规治疗,不同人群使用有不同注意事项,且需更多高质量临床研究证实其确切作用。 翻白草是一种中药材,有研究表明翻白草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对血糖有一定影响。例如,有动物实验发现翻白草提取物可能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调节胰岛素分泌或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有关,但这些研究大多处于实验室阶段。 不能仅依赖翻白草治疗糖尿病 目前,糖尿病是一种需要综合管理的慢性疾病,不能单纯依靠翻白草来治疗糖尿病。临床上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监测以及规范的药物治疗(如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等)。翻白草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的手段,但不能替代正规的糖尿病治疗方案。 不同人群使用需注意的情况 成年人:如果成年人在控制饮食和运动的基础上,想尝试使用翻白草辅助调节血糖,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可能存在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而且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儿童:儿童糖尿病患者不建议自行使用翻白草来处理血糖问题,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糖代谢和药物代谢等与成人不同,需要遵循儿科糖尿病的规范治疗,以确保血糖控制在合适范围,保障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避免因不恰当使用草药而影响健康。 老年人: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翻白草时更要谨慎,老年人往往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可能正在服用多种药物,翻白草可能与这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而且老年人的肝肾功能有所减退,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可能受到影响,所以需要在医生评估后,权衡利弊再考虑是否使用翻白草辅助降糖。 基于循证医学的客观认识 从循证医学的角度来看,目前关于翻白草治疗糖尿病的证据大多来自小样本的动物实验或初步的临床观察,还需要更多大规模、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证实其确切的降糖效果、安全性以及与其他治疗措施的协同作用等。因此,在对待翻白草对糖尿病的作用时,要保持科学、客观的态度,不能将其视为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手段。
2025-10-11 11:13:47 -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小于10正常吗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小于10IU/mL一般正常,其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自身抗体,不同人群情况不同,儿童、成人及有甲状腺疾病病史人群需结合自身状况及其他指标综合判断,若有疑问可咨询内分泌科医生。 一、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的意义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是一种自身抗体,它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在正常人群中,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水平较低,若其升高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等。当患有桥本甲状腺炎时,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甲状腺组织中的甲状腺球蛋白,导致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升高。 二、不同人群的情况考虑 儿童:儿童的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参考值与成人可能略有不同,但一般小于10IU/mL也属于正常范围。如果儿童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升高,需要结合甲状腺功能等其他检查指标以及儿童的临床症状来综合判断是否存在甲状腺相关疾病。例如,若儿童出现甲状腺肿大、生长发育异常等情况,即使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轻度升高,也需要进一步排查是否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成人:对于成年男性和女性,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小于10IU/mL通常是正常的。但如果成年女性处于孕期,由于孕期身体内分泌等方面的变化,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可能会有一定波动,但一般仍应在正常参考范围内。如果成年女性在孕期发现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异常升高,需要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因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可能会对胎儿的甲状腺功能产生影响,如可能导致胎儿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情况。 有甲状腺疾病病史人群:对于曾经患有甲状腺疾病,如既往诊断为桥本甲状腺炎的患者,定期监测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有助于评估病情的活动度和治疗效果。如果在治疗过程中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逐渐下降并趋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病情得到了一定控制;如果抗体持续异常升高,可能意味着病情仍处于活动期或者有复发的可能。 总之,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小于10IU/mL一般是正常的,但具体情况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他甲状腺相关检查指标以及个体的具体情况来综合判断。如果对检查结果有疑问,应及时咨询内分泌科医生,由医生结合全面的临床信息进行准确的解读和诊断。
2025-10-11 11:0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