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娟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新生儿的常见疾病,比如肺炎、新生儿黄疸等,以及对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也有深入的研究。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新生儿的常见疾病,比如肺炎、新生儿黄疸等,以及对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也有深入的研究。展开
  • 新生儿呕吐和吐奶的区别是什么

    新生儿呕吐和吐奶的区别在于呕吐物的性质和原因,吐奶通常是生理性的,不会对新生儿健康造成太大影响,而呕吐可能是疾病症状,需及时就医。喂奶时应注意正确姿势,喂奶后应拍嗝。家长应保持冷静,观察新生儿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咨询医生。 而呕吐则是一种更强烈的反射,通常是由于胃肠道或其他器官的问题引起的。呕吐物可能包括奶液、胆汁、血液或其他物质。呕吐可能是间歇性的,也可能是持续性的。 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点: 1.新生儿呕吐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症状。如果新生儿呕吐频繁、持续时间较长、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腹泻、哭闹等),或者呕吐物中含有血液或胆汁,应及时就医。 2.喂奶时应注意正确的姿势,避免新生儿吸入过多空气。喂奶后应将新生儿竖抱,轻轻拍打其背部,帮助排出胃内气体,减少呕吐的发生。 3.如果新生儿出现呕吐,应及时清理呕吐物,保持口腔清洁。同时,应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精神状态、食欲、尿量等情况,以及是否有其他异常表现。 4.对于新生儿的呕吐和吐奶,家长应保持冷静,不要过于紧张。如果有任何疑问或担忧,应及时咨询医生的意见。 总之,新生儿呕吐和吐奶虽然常见,但家长仍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家长应注意正确的喂养方法和护理措施,以减少呕吐的发生。

    2025-08-07 15:20:56
  • 新生儿多少天可以趴着

    新生儿在出生后的第2天到第3周之间可以开始趴着,但需在医生或专业护理人员监督下进行,每次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且要确保环境安全。 一般来说,新生儿在出生后的第2天到第3周之间可以开始趴着,但需要在医生或专业护理人员的监督下进行。 新生儿趴着可以提供以下好处: 1.促进心肺功能:趴着可以帮助新生儿锻炼心肺功能,增强呼吸能力。 2.促进消化:趴着可以促进新生儿的消化系统发育,缓解胃部不适。 3.增强肌肉力量:趴着可以锻炼新生儿的颈部、背部和腹部肌肉,增强肌肉力量。 4.提高睡眠质量:趴着可以让新生儿感到更舒适,提高睡眠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趴着时需要有成人的监督,以确保安全。以下是一些安全提示: 1.选择合适的时间:在新生儿清醒、吃饱后,且没有任何不适的情况下进行。 2.控制时间:每次趴着的时间不宜过长,开始时可以从几分钟开始,逐渐增加到15-20分钟。 3.提供安全环境:确保新生儿趴在平坦、坚实的表面上,避免有柔软的物品或玩具阻碍呼吸。 4.保持观察:在新生儿趴着时,成人需要保持密切观察,确保其呼吸畅通,没有出现异常情况。 总之,新生儿趴着是一种有益的活动,但需要在正确的时间和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如果您对新生儿的护理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护理人员。

    2025-08-07 15:20:44
  • 新生儿败血症能治好吗

    可以治好,但需及时诊断和治疗,采取抗生素、对症、支持治疗措施,预防并发症,家长需配合医生治疗并注意观察。 可以治好。 当宝宝出现黄疸、体温不稳定、不吃奶等症状时,家长需要警惕新生儿败血症的可能。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在现代医疗技术下,它是可以被治好的。 在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抗生素治疗:使用抗生素来消灭血液中的细菌。 2.对症治疗:针对宝宝出现的症状进行治疗,如黄疸需要照蓝光,呼吸困难需要进行辅助通气等。 3.支持治疗:给宝宝提供营养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危险期。 4.预防并发症:密切观察宝宝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化脓性脑膜炎等。 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需要在医院进行,并且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如果宝宝被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护理和喂养。同时,家长也应该注意观察宝宝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此外,对于高危新生儿,如早产儿、低体重儿等,家长应该更加注意预防感染,保持宝宝的清洁和卫生。如果宝宝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总之,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但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家长应该密切关注宝宝的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2025-08-07 15:20:33
  • 新生儿脐带脱落的护理

    新生儿脐带脱落后,护理需注意以下几点:保持干燥、避免摩擦、观察脐带、消毒脐带、避免感染、注意饮食、避免抓挠、定期复查。 1.保持干燥:在脐带脱落之前,需要保持脐带残端的干燥。在给新生儿洗澡时,可以使用防水贴保护脐带部位。洗完澡后,应轻轻擦干脐带周围的水分。 2.避免摩擦:避免摩擦脐带残端,尤其是在给新生儿穿衣服时,要注意不要让衣服的边缘摩擦到脐带。 3.观察脐带:每天需要观察脐带残端的情况,包括是否有红肿、渗液、出血等异常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4.消毒脐带:在脐带脱落后,可以使用酒精或碘伏消毒脐带残端。消毒时,应从脐带的根部向周围擦拭,避免来回擦拭。 5.避免感染:保持新生儿的脐部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如果新生儿的脐部出现感染,应及时就医,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6.注意饮食:新生儿的饮食也会影响脐部的恢复。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母亲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7.避免抓挠:新生儿可能会因为脐部瘙痒而抓挠,家长应及时修剪指甲,避免抓挠脐带残端。 8.定期复查:新生儿的脐带脱落后,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确保脐部恢复良好。 总之,新生儿脐带脱落后的护理需要家长们细心照顾,注意保持脐部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8-07 15:20:26
  • 新生儿吃奶时间短怎么办

    排查新生儿吃奶时间短需先排查喂奶姿势是否不当应采用正确环抱式保障有效吸吮,再评估母乳分泌情况观察喂奶前后乳房充盈度,还要检查新生儿自身有无口腔等健康问题,新手妈妈可通过育儿培训学正确姿势并留意新生儿吃奶后满足感、体重增长等,若持续异常及时咨询医生并优先用非药物干预。 一、排查喂奶姿势因素 喂奶姿势不当可能导致新生儿吃奶时间短,母亲应采用正确环抱式姿势抱新生儿,确保新生儿脸部正对乳房,鼻尖贴近乳头,使乳头及大部分乳晕进入新生儿口中,如此可保障新生儿有效吸吮,延长吃奶时长。 二、评估母乳分泌情况 若母乳不足,新生儿可能因快速吸吮寻觅乳汁而吃奶时间短,可观察母亲喂奶前后乳房充盈程度来初步判断母乳分泌状态,若怀疑母乳不足,可进一步咨询专业人员。 三、检查新生儿自身健康状况 需排查新生儿是否存在口腔问题,如溃疡、疱疹等,此类情况会影响新生儿正常吃奶,若发现新生儿口腔有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其就医检查。 四、温馨提示 新手妈妈应通过参加育儿培训等途径学习正确喂奶姿势,日常留意新生儿吃奶后是否有满足感、体重增长是否符合正常范围等。若新生儿持续吃奶时间短且伴随体重增长异常、精神状态不佳等表现,需及时向医生咨询,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处理,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方式解决问题。

    2025-08-07 15:17:3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