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娟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新生儿的常见疾病,比如肺炎、新生儿黄疸等,以及对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也有深入的研究。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新生儿的常见疾病,比如肺炎、新生儿黄疸等,以及对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也有深入的研究。展开
  • 新生儿打嗝如何处理

    新生儿打嗝可通过轻柔拍背(竖抱头部靠肩用空心掌从背部下方缓慢向上轻拍助排气体缓解)、少量喂温度适宜温开水(借吞咽动作可能止嗝但勿多喂防吐奶)、调整喂养姿势(喂奶含住大部分防吸入空气,喂后不马上平卧需竖抱段时间)来干预,若频繁打嗝伴呕吐频繁、精神欠佳等异常表现则需及时就医排查消化道疾病,同时要考虑其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特点,处理时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用非药物干预举措避免伤害。 一、非药物干预方法 1.轻柔拍背:将新生儿竖抱,使其头部靠于家长肩部,用空心掌从新生儿背部下方缓慢向上轻拍,借助振动帮助排出胃内气体,缓解膈肌痉挛引发的打嗝,拍背时需把控力度,以防过重损伤新生儿;2.少量喂温开水:给予新生儿少量温度适宜的温开水,利用吞咽动作可能缓解膈肌痉挛从而止住打嗝,但要注意喂奶量不宜过多,避免引发吐奶;3.调整喂养姿势:喂奶过程中确保新生儿含住乳头或奶嘴的大部分,杜绝吸入过多空气,喂奶后不要马上让新生儿平卧,可适当竖抱一段时间后再放下。 二、特殊情况应对 若新生儿频繁打嗝且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像呕吐频繁、精神欠佳等,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消化道等方面的疾病,因为某些疾病可能致使新生儿频繁打嗝,需由专业医生开展评估与处理。同时要充分考虑新生儿年龄特点,其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易出现打嗝状况,处理时务必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选用非药物干预举措,避免采取不当方法对新生儿造成伤害。

    2025-08-07 15:44:46
  • 新生儿头上有个包

    新生儿头上的包可能是头皮血肿,通常由产道挤压或产钳助产引起,表现为头皮肿块,皮肤颜色可能发紫,大多数可自行吸收,若肿块很大、很硬、或长时间不消退,或宝宝出现发热、呕吐等异常,应及时就医。 1.原因: 产道挤压:在分娩过程中,胎儿的头部通过产道时可能会受到挤压,导致头皮下血管破裂,形成血肿。 产钳助产:如果使用了产钳助产,也可能会引起头皮血肿。 2.症状: 头皮肿块:在新生儿的头部可以摸到一个肿块,通常在出生后几天内出现。 皮肤颜色:肿块的皮肤可能会呈现出蓝色或紫色。 哭闹:新生儿可能会因为疼痛而哭闹,但一般情况下,哭闹会在几天后减轻。 3.处理方法: 观察:大多数头皮血肿会在几周内自行吸收,不需要特殊处理。家长可以密切观察肿块的大小、颜色和宝宝的情况,如果有任何异常,应及时就医。 避免刺激:不要用力揉搓或按摩肿块,以免加重出血。 保护头皮:给新生儿佩戴合适的帽子,避免碰撞到肿块。 4.注意事项: 就医:如果肿块很大、很硬、或者在几周后仍未消退,或者宝宝出现发热、呕吐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诊断:医生可能会通过触诊、超声等检查来确定肿块的性质和原因。 治疗:如果需要治疗,通常会采取抽吸或手术的方法。 总之,头皮血肿是新生儿常见的情况,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自行吸收。家长应密切观察宝宝的情况,如果有任何异常,及时就医。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新生儿的头部,避免碰撞和受伤。

    2025-08-07 15:44:29
  • 新生儿吃奶粉不拉大便怎么办

    当新生儿吃奶粉后不拉大便时,家长可以先观察婴儿的情况,然后尝试调整喂养方式、进行腹部按摩、刺激肛门等方法,如持续便秘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1.观察婴儿的情况:首先,需要观察婴儿的其他表现,如是否有哭闹、呕吐、腹胀等异常。如果婴儿精神状态良好,食欲正常,可能只是暂时的便秘,可以尝试一些方法来缓解。 2.调整喂养方式: 增加水分摄入:可以适当给新生儿喂一些水,尤其是在两次喂奶之间。 调整奶粉浓度:按照奶粉包装上的说明进行冲调,不要过于浓稠。 增加喂奶次数:如果婴儿没有吃饱,也可能导致便秘,可以适当增加喂奶次数。 3.腹部按摩:用温暖的手轻轻按摩婴儿的腹部,顺时针方向按摩,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 4.刺激肛门:用湿纸巾或温水轻轻刺激婴儿的肛门,引起排便反射。 5.就医咨询:如果婴儿便秘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腹胀、呕吐、发热等,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或给予药物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婴儿的情况都不同,所以在采取任何措施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的意见。此外,对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使用药物治疗需要特别谨慎,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同时,对于特殊人群,如早产儿或有肠道疾病的婴儿,需要更加密切地关注他们的排便情况。如果有任何疑虑或担忧,应及时咨询医生。在照顾新生儿的过程中,保持耐心和细心,密切观察婴儿的变化,是确保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2025-08-07 15:44:04
  • 新生儿黄疸严重吗

    新生儿黄疸是否严重,主要与胆红素水平、黄疸出现时间、病因等因素有关,家长需密切观察,及时就医。 新生儿黄疸是否严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主要与胆红素水平、黄疸出现时间、病因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大多数新生儿黄疸是生理性的,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一般持续7-10天左右会自然消退。胆红素水平通常较低,不会对新生儿造成严重危害。但如果黄疸出现过早(出生后24小时内)、胆红素水平过高(总胆红素值超过相应日龄或小时龄的正常值)、黄疸持续时间过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或退而复现,或者合并有其他异常情况(如贫血、体温异常、吃奶差、精神萎靡等),则可能是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病理性黄疸可能是由于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胆汁排泄障碍等原因引起的,如果不及时治疗,胆红素可能会进入大脑,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导致胆红素脑病,严重者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于新生儿黄疸,家长需要密切观察黄疸的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进行胆红素测定、肝功能检查等,以明确黄疸的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家长还应注意给孩子喂养充足,促进胆红素的排泄。 总之,新生儿黄疸的严重程度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2025-08-07 15:43:13
  • 新生儿黄疸嗜睡的症状

    新生儿黄疸嗜睡可能与胆红素脑病有关,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胆红素测定、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明确黄疸严重程度和是否存在胆红素脑病,以便及时治疗。 新生儿黄疸嗜睡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症状,可能与胆红素脑病有关。胆红素脑病是由于胆红素水平过高,透过血脑屏障,对大脑造成损害。其临床表现为嗜睡、反应低下、吸吮无力、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减低等,严重者可出现抽搐、角弓反张甚至呼吸衰竭。 如果发现新生儿出现黄疸嗜睡的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胆红素测定、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以明确黄疸的严重程度和是否存在胆红素脑病。如果胆红素水平较高,需要及时进行蓝光治疗,以降低胆红素水平,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如果已经发生胆红素脑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综合性治疗,包括营养神经、康复训练等。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密切观察: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体温、呼吸等,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合理喂养:保证孩子充足的奶量摄入,促进胆红素的排泄。 多晒太阳:适当晒太阳可以促进胆红素的代谢,但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孩子的眼睛。 避免感染:保持孩子的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总之,新生儿黄疸嗜睡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以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也需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2025-08-07 15:41:4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