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娟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新生儿的常见疾病,比如肺炎、新生儿黄疸等,以及对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也有深入的研究。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新生儿的常见疾病,比如肺炎、新生儿黄疸等,以及对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也有深入的研究。展开
  • 新生儿吃奶粉可以喝水吗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吃奶粉后可以喝水,但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如患有某些疾病的新生儿需严格控制水的摄入量,喂水时间和喂水量也需遵医嘱。总之,家长应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意见,以确定是否给宝宝喂水以及喂水的量。 对于足月出生的健康新生儿,胃容量较小,吃奶粉后可能会感到口渴,此时可以适当喂一些水,每次喂水10-30毫升即可,每天总喂水量通常为奶量的1/3。但对于有特殊情况的新生儿,喂水时间和喂水量需要遵医嘱。例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肺炎的新生儿,不能喂水过多,以免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患有某些代谢性疾病的新生儿,需要严格控制水的摄入量,具体情况需要咨询医生。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都不建议用果汁、糖水等饮料代替白开水。因为这些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糖分,会影响宝宝的食欲,还可能导致龋齿。 总之,新生儿吃奶粉后是否需要喝水,以及喝水的量,需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如果家长不确定是否应该给宝宝喂水,可以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意见。

    2025-05-16 14:16:53
  • 新生儿有鼻屎的小妙招

    当新生儿有鼻屎时,可以尝试使用生理性海水滴鼻、湿润空气、吸出鼻屎、按摩鼻子或清理鼻腔等小妙招,但要注意动作轻柔。 1.生理性海水滴鼻:使用生理性海水滴鼻剂滴鼻,能软化和稀释鼻屎,刺激打喷嚏将其排出。 2.湿润空气: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有助于缓解鼻塞和软化鼻屎。 3.吸出鼻屎:使用专门的婴儿吸鼻器吸出鼻屎。在使用前,先将吸鼻器的头部软化,然后轻轻插入婴儿的鼻腔,慢慢吸出鼻屎。 4.按摩鼻子:用手指轻轻按摩婴儿的鼻子两侧,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软化和排出鼻屎。 5.清理鼻腔:使用小棉签或专用的鼻腔清洁工具,轻轻清理鼻腔内的鼻屎。但要注意动作要轻柔,避免伤害婴儿的鼻粘膜。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新生儿的护理,要特别小心谨慎。如果婴儿的鼻塞或鼻屎问题持续较长时间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咳嗽、发热等,建议及时就医,以确保婴儿的健康。同时,在处理婴儿的鼻腔时,要避免过度刺激和伤害婴儿的鼻粘膜。如果不确定如何处理,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的护理人员的建议。

    2025-05-16 14:16:11
  • 新生儿一天没大便该怎么办

    如果新生儿一天没有大便,先观察,同时注意喂养方式、水分摄入、腹部按摩、环境温度,如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喂养方式:如果是母乳喂养,宝宝可能会有几天没有大便,这是正常的。因为母乳中含有较少的蛋白质和较多的乳糖,更容易被宝宝消化吸收。如果是人工喂养,需要注意奶粉的浓度和温度是否合适,以及奶嘴的孔径是否过大或过小。 水分摄入:宝宝需要足够的水分来消化食物和排出废物。可以适当给宝宝喂一些温水,尤其是在两次喂奶之间。 腹部按摩:可以用温暖的手轻轻按摩宝宝的腹部,帮助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环境温度:宝宝的环境温度也会影响排便。如果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可能会导致宝宝不适,影响排便。 观察宝宝的表现:如果宝宝没有其他异常表现,如哭闹、呕吐、腹胀等,就不用过于担心。但如果宝宝出现这些症状,或者大便颜色异常、质地坚硬等,就需要及时就医。 总之,如果新生儿一天没有大便,可以先观察,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宝宝排便。如果宝宝出现异常情况,就需要及时就医。

    2025-05-16 14:15:21
  • 新生儿低血糖可以好吗

    新生儿低血糖可以治好,但如果持续时间较长或反复发作,可能会对大脑造成损害。及时治疗通常预后良好,高危人群需特别关注。提倡母乳喂养也有助于稳定血糖。 对于确诊为新生儿低血糖的患儿,只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通常可以治愈,且预后良好,很少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但如果低血糖持续时间较长或反复发作,可能会对新生儿的大脑造成损害,导致智力低下、脑瘫等后遗症。 对于低血糖的治疗,通常采用静脉输注葡萄糖溶液的方法,快速纠正低血糖症状。同时,还需要密切监测血糖水平,根据患儿的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高危人群,如早产儿、糖尿病母亲所生的新生儿等,需要密切监测血糖水平,以便及时发现低血糖并进行治疗。 此外,在新生儿出生后的早期,提倡母乳喂养,因为母乳喂养可以促进新生儿血糖的稳定。 总之,新生儿低血糖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关键是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同时,高危人群需要特别关注,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如果对新生儿的血糖情况有任何疑问,建议及时咨询医生。

    2025-05-16 14:14:31
  • 新生儿维生素k1打几次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维生素K1只需打一次,但在有出血倾向等特殊情况下可能需要再次注射,具体应遵医嘱。 通常在新生儿出生后,会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给予维生素K1,剂量为1mg。这是因为维生素K1对于新生儿的凝血功能非常重要,能够预防新生儿出血性疾病。 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需要再次注射维生素K1。例如,有出血倾向的新生儿、母亲患有某些疾病(如产前使用某些药物)、母乳喂养且母亲未补充维生素K1等。这些情况下,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再次注射维生素K1。 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K1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因此,在给新生儿注射维生素K1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不要自行增减剂量。 此外,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在新生儿出生后1周内,口服维生素K1,以预防维生素K1缺乏症的发生。 总之,新生儿维生素K1的注射次数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家长应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确保新生儿的健康。

    2025-05-16 14:14:3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