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对儿童糖尿病基础及临床进行深入研究,从事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性早熟、身材矮小、肥胖、糖尿病、低血糖、尿崩症等内分泌疾病及遗传代谢性疾病的治疗。
向 Ta 提问
儿童内分泌遗传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展开-
甲亢可以吃什么菜和主食
甲亢患者适合食用绿叶蔬菜、其他蔬菜、粗粮和豆类等,避免食用含碘丰富和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食调整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定期复查。 甲亢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特别注意,以下是一些适合甲亢患者食用的菜和主食: 1.菜类: 绿叶蔬菜:如菠菜、油菜、芹菜、白菜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代谢。 其他蔬菜:如黄瓜、西红柿、茄子、西兰花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根据个人口味选择。 2.主食类: 粗粮:如全麦面粉、糙米、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稳定血糖,可替代部分精细主食。 豆类:如红豆、绿豆、黑豆等,富含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可作为主食的一部分。 需要注意的是,甲亢患者应避免食用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海鱼等,以免加重甲亢症状。同时,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蒜等,以免刺激甲状腺。 此外,甲亢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饮食调整,并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以确保治疗效果。
2025-06-25 16:05:22 -
糖尿病可以吃红豆薏米吗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红豆薏米,但需注意食用量和搭配。 红豆和薏米都富含营养,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从西医“营养学”的角度来看,红豆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稳定血糖和血脂;薏米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对控制血糖和体重有益。 然而,糖尿病患者在食用红豆薏米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食用量:红豆和薏米都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应适量食用红豆薏米,并根据个人的血糖情况调整食用量。 搭配其他食物:为了更好地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在食用红豆薏米时应搭配其他食物,如蔬菜、肉类、豆类等,以保证营养均衡。 注意血糖变化:食用红豆薏米后,糖尿病患者应密切关注血糖变化,如有不适或血糖波动过大,应及时调整饮食和治疗方案。 总之,糖尿病患者可以吃红豆薏米,但需注意食用量和搭配,并密切关注血糖变化。如果对饮食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意见。
2025-06-25 16:04:15 -
糖尿病人喝蜂蜜行吗
糖尿病患者一般不建议喝蜂蜜,因为蜂蜜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容易导致血糖升高,对健康不利,还可能影响药物疗效或引起过敏反应。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可适量食用含天然蜂蜜的产品,但需计入饮食总热量中。 糖尿病患者一般不建议喝蜂蜜。 蜂蜜中含有大量的糖分,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容易被人体吸收,会导致血糖升高,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不利。此外,蜂蜜还可能含有其他成分,如花粉、有机酸等,这些成分可能会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药物疗效或引起过敏反应。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控制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避免食用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如果糖尿病患者非常喜欢蜂蜜的味道,可以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适量食用一些含有天然蜂蜜的产品,但也需要注意控制摄入量,并且需要将其计入日常的饮食总热量中。 总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非常谨慎,建议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以控制血糖水平,保持健康。
2025-06-25 16:01:22 -
查糖耐可以喝水吗
通常来说,做糖耐检查是能够少量喝水的,不过具体得依据医嘱来。 一、做糖耐检查前通常要空腹8至12小时,即不能进食。之所以有这样的要求,是因为进食后会影响血糖值,从而干扰检查的准确性。但在此期间,少量喝水一般是被允许的。 1.少量喝水的原因在于保持身体一定的水分,避免过度缺水状态。 2.同时,这样做也是为了尽量减少对受检者身体舒适度的影响。 二、需要注意的是,喝水时应避免过量。因为过量饮水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影响: 1.可能会使血糖水平的测量结果不准确,导致检查结果不能真实反映身体状况。 2.喝太多水还可能导致尿量增多,同样会对检查结果产生不利影响。 总之,做糖耐检查需要空腹,但可以适量喝水来维持身体水分平衡,具体还应严格遵循医嘱,以确保检查的正常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点信息:糖耐检查、可少量喝水、依医嘱、检查前要空腹、避免过量饮水、维持身体水分平衡、遵医嘱。
2025-06-25 15:58:35 -
胰岛素为何能降血糖
胰岛素是胰岛β细胞分泌的蛋白质激素,唯一降血糖且促进糖原等合成,外源性胰岛素用来治疗糖尿病,使用时需注意低血糖、过敏等禁忌,需按医嘱选择剂型和使用方法,并识别种类和保存方法。 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外源性胰岛素主要用来治疗糖尿病。 使用禁忌:低血糖、对胰岛素过敏者禁用。 使用方法:胰岛素的使用方法因剂型不同而不同,常见的有皮下注射和静脉输注。使用胰岛素时,需要注意剂量、注射部位、注射时间等,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识别技巧:胰岛素的种类繁多,不同的胰岛素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在使用胰岛素之前,需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胰岛素的种类、规格、用法用量等信息。同时,需要注意胰岛素的保存方法,避免胰岛素失效。
2025-06-25 15:5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