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对儿童糖尿病基础及临床进行深入研究,从事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性早熟、身材矮小、肥胖、糖尿病、低血糖、尿崩症等内分泌疾病及遗传代谢性疾病的治疗。
向 Ta 提问
儿童内分泌遗传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展开-
甲亢治疗效果最好的方法
治疗甲亢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方法,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来应对。 一、药物治疗 1.抗甲状腺药物 甲亢患者需遵医嘱使用如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抗甲状腺药物,其能有效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进而把控临床症状。 2.辅助药物 采用美托洛尔、普奈洛尔等药物,可对甲状腺激素的转化进行抑制,阻挡甲状腺激素对患者心脏的刺激,利于改善因甲亢引发的心慌症状。 二、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或症状显著加重的情况,应考虑实施手术治疗,例如甲状腺次全切、甲状腺全切术等,这样能够减少甲状腺激素的产生,对临床症状起到改善和控制作用。 总之,患上甲亢疾病后必须予以重视,积极配合医生展开治疗与调理,避免病情延误而导致并发症的出现。
2025-05-08 11:45:49 -
血糖高怎么快速降下来
如果血糖高,需要快速降低血糖水平,可采取以下措施:药物治疗、饮食调整、运动和监测血糖。同时,需注意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低血糖。 1.药物治疗 医生可能会开处方药物,如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2.饮食调整 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增加蔬菜、水果和蛋白质的摄入,避免高糖和高脂肪食物。 3.运动 适量的身体活动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利用胰岛素,降低血糖水平。 4.监测血糖 定期测量血糖水平,以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请注意,快速降低血糖水平可能会导致低血糖,这是一种危险的情况。如果您正在服用药物或有其他健康问题,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025-05-08 11:43:28 -
饭后一小时血糖多少算正常
一般人群饭后1小时血糖7.8mmol/L到11.1mmol/L正常,孕妇餐后1小时血糖正常范围为7.8mmol/L到10.5mmol/L。单次血糖检测值异常不一定是糖尿病,需进一步检查确诊。确诊糖尿病患者应咨询医生制定血糖控制目标,并注意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方面。 一般情况下,饭后一小时血糖7.8mmol/L到11.1mmol/L算正常。但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其餐后1小时血糖正常范围有所不同。 如果血糖不在正常范围内,可能是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也可能是其他健康问题导致。需要注意的是,单次血糖检测结果异常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糖尿病,需要重复检测或进行其他相关检查来确诊。 对于已经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医生会根据个人情况制定血糖控制目标。除了检测血糖外,还应注意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方面,以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如果对血糖值有疑虑或担忧,应及时咨询医生,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建议。
2025-05-06 15:24:08 -
糖尿病是不是不能吃花生
花生富含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以下是关于糖尿病患者与花生的相关内容: 一、多数糖尿病患者可适量吃花生,但要遵医嘱少量食用,且不建议经常吃。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分泌受损引发的代谢性疾病,患者常有饥饿、手脚发麻、多尿、嗜睡等症状。患者通常不可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如蛋糕、稀饭等。而花生属于高蛋白食物,含糖量少,所以大部分患者适当食用可补充营养物质,且花生含不饱和脂肪酸,利于心血管健康。 1.不过患者不能过多食用花生,因其是高热量食物,若摄入量过大,可能致使体内脂肪含量上升,不利于维持血糖稳定。 二、虽然多数患者能吃花生,但少部分患者若对花生过敏,则不可食用。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重均衡饮食,避免摄入高热量、高糖食物,如坚果、肥肉、糖果等,建议适当食用蔬菜、水果,保持清淡饮食,这样有利于控制病情。 总之,糖尿病患者对于花生的食用要谨慎,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同时要注意整体饮食的把控,以更好地控制病情。
2025-05-06 15:22:05 -
如何判断是否患有糖尿病
判断是否有糖尿病通常依据临床症状、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 一、临床症状 糖尿病患者可通过一些临床症状进行初步判断。患者往往会有不明缘由的口渴,身体明显消瘦,还可能伴有双下肢麻木、视物模糊的情况,同时伤口愈合也会不佳。 二、空腹血糖 当出现相关临床症状后,需前往医院进行空腹血糖测量,以及餐后两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若检查结果超出正常范围,那就可能存在糖尿病。 三、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 该项检测一般是让被检测者服用75克葡萄糖,然后在服糖后的1小时及2小时后测量自身血糖,同时也可同步测定胰岛素,以此来判断自身胰岛素的功能。一旦发现血糖水平持续偏高,就表明是糖尿病,应及时采用降糖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可选择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或阿卡波糖片等,用药需遵循医嘱。 总之,通过临床症状、空腹血糖检测以及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等多方面,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是否患有糖尿病,以便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干预。
2025-05-06 15: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