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静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对儿童生长发育落后、身材矮小、消瘦、肥胖、性早熟、青春期延迟、多饮、多尿、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减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引起的低钙、低磷血症和骨质松、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肌无力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对儿童生长发育落后、身材矮小、消瘦、肥胖、性早熟、青春期延迟、多饮、多尿、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减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引起的低钙、低磷血症和骨质松、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肌无力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展开
  • 尿酸偏高30多严重吗

    尿酸偏高30多是否严重需综合多方面判断,一般男性尿酸正常值约150-416μmol/L等,单纯尿酸偏高30多未达严重高尿酸血症标准但有风险,要从尿酸水平、是否出现并发症等看,首先建议生活方式调整,儿童、女性绝经后、有基础疾病人群有不同需注意处,还需监测相关指标早期处理。 从尿酸水平角度:单纯尿酸偏高30多,若未达到严重高尿酸血症的标准(一般认为血尿酸水平>535μmol/L为严重高尿酸血症),但也已高于正常范围,存在一定风险。高尿酸血症是痛风、肾脏疾病等的危险因素。对于儿童群体,正常尿酸值低于成人,若儿童尿酸偏高30多,需考虑是否存在先天性代谢疾病等情况,相对更需重视,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尿酸异常可能影响肾脏等器官发育;对于女性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尿酸偏高30多也需关注,因为绝经后女性雌激素对尿酸的保护作用减弱,更易受高尿酸影响出现痛风等问题;对于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人群,尿酸偏高30多会加重这些基础疾病对血管、肾脏等的损害风险,因为高尿酸会影响血管内皮功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还会加重肾脏负担,影响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紊乱等。 从是否出现相关并发症角度:如果尿酸偏高30多但尚未出现痛风性关节炎发作、肾脏损伤(如尿酸性肾结石、肾功能减退等),相对情况可能没那么紧急严重,但也需要开始干预;如果已经出现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即使尿酸偏高30多,也属于比较需要重视的情况,因为痛风发作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如果同时合并有严重的肾脏疾病基础,尿酸偏高30多可能会加速肾脏功能恶化,这种情况就比较严重。 一般对于尿酸偏高30多的情况,首先建议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来干预,如低嘌呤饮食,避免食用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增加水分摄入,每天保证尿量在2000ml以上,促进尿酸排泄;适度运动,如快走、慢跑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尿酸波动;对于儿童,要注意饮食中避免高嘌呤食物过多摄入,保证营养均衡;对于女性绝经后人群,除了饮食运动调整,还需关注激素变化对尿酸的影响;对于有基础疾病人群,在调整生活方式的同时,需更密切监测基础疾病指标以及尿酸水平,必要时可能需要在医生评估下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干预,如监测肾功能、尿常规等,以早期发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及时处理。

    2025-10-11 11:31:08
  • 女性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女性糖尿病早期有多种症状,包括多饮(因血糖高致机体缺水刺激口渴中枢,每日饮水量明显增多且难缓解)、多食(胰岛素不足使机体呈“饥饿状态”致食欲亢进)、多尿(血糖高过肾糖阈致尿量增多)、体重减轻(机体消耗脂肪蛋白质供能致体重短时间下降)、皮肤瘙痒(高血糖利于细菌真菌滋生,尤其会阴部常见)、视力模糊(血糖波动致晶状体屈光度改变),有相关症状或高危因素的女性应及时就医检查,高危女性要密切关注身体、定期监测血糖、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以降患病风险。 多食 部分女性糖尿病早期会出现多食现象。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作用缺陷,细胞不能充分摄取和利用葡萄糖,机体处于“饥饿状态”,从而产生强烈的饥饿感,导致食欲亢进,进食量较以往明显增加,即使刚进食不久仍有强烈的进食欲望。 多尿 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时,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不能被完全重吸收,导致尿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多,尿液渗透压升高,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减少,进而引起尿量增多。女性糖尿病早期多尿表现为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可能每晚排尿数次,尿量也较往常增加,严重时24小时尿量可达3000-5000毫升甚至更多。 体重减轻 尽管进食量增加,但由于机体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而是大量消耗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能量,导致体重逐渐减轻。女性可能在短时间内体重下降5-10公斤甚至更多,同时伴有乏力、精神不振等表现。 皮肤瘙痒 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真菌滋生繁殖,女性糖尿病早期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症状,尤其以会阴部等部位较为常见。因为高血糖会使皮肤处于高渗状态,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瘙痒,而且局部潮湿温暖的环境适合真菌生长,如念珠菌感染等会加重皮肤瘙痒情况。 视力模糊 血糖波动会影响眼内晶状体的渗透压,导致晶状体屈光度改变,从而引起视力模糊。女性糖尿病早期可能会出现看东西不清楚,尤其是看近处或远处物体时感觉模糊,这种视力变化在血糖得到控制后可能会有所改善,但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佳,视力模糊可能会逐渐加重。 对于女性来说,若出现上述早期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血糖等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糖尿病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同时,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缺乏运动等高危因素的女性更应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定期监测血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2025-10-11 11:29:07
  • 得了甲亢可以吃榴莲吗

    甲亢患者可以吃榴莲,目前无科学依据表明榴莲会直接加重病情,但其含糖分和热量,需注意适量,不同年龄及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食用时需根据自身情况权衡,如儿童要控量,老年合并糖尿病者控糖分摄入,合并心血管疾病且肾功能不全者谨慎食用等,总体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合理控制榴莲食用量。 一、甲亢患者能否吃榴莲的分析 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等病症。榴莲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含有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如维生素C等)、矿物质(如钾等)等营养成分。目前并没有科学依据表明榴莲会直接加重甲亢患者的病情。不过,甲亢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控制碘的摄入,而榴莲中一般不含大量碘,所以从碘摄入角度来说,甲亢患者可以吃榴莲,但要注意适量。 二、食用榴莲的注意事项 (一)整体摄入量方面 甲亢患者消化功能可能受到一定影响,榴莲富含糖分和热量,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等问题。因为甲亢患者本身代谢快,但如果摄入过多高热量食物,可能不利于体重的控制以及整体代谢状态的调整。一般建议每次食用量不宜过多,可作为偶尔的加餐水果来食用。 (二)个体差异方面 1.不同年龄患者 儿童甲亢患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饮食需要更加注重营养均衡和适度。对于儿童甲亢患者,食用榴莲同样要控制量,避免因过量食用导致热量摄入过多影响正常生长发育相关的代谢平衡。 老年甲亢患者: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甲亢患者有时可能合并糖尿病),如果老年甲亢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那么榴莲中的糖分就需要严格控制摄入量,因为过多糖分摄入可能会影响血糖控制,需要根据患者的血糖情况来权衡榴莲的食用量。 2.合并其他疾病患者 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榴莲中钾含量相对较高,对于合并有心血管疾病且伴有肾功能不全的甲亢患者,需要谨慎食用。因为肾功能不全时,钾的排出受到影响,过多摄入钾可能会引起高钾血症,进而影响心脏功能。而对于没有肾功能不全的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甲亢患者,适量食用一般影响不大,但也需要关注食用后的身体反应。 总之,甲亢患者可以吃榴莲,但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如整体健康状况、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因素来合理控制榴莲的食用量。

    2025-10-11 11:27:14
  • Ⅱ型糖尿病严重吗

    Ⅱ型糖尿病严重程度需综合多方面评估,短期控制不佳可致急性并发症危及生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长期可影响血管、肾脏、眼部、神经等,引发多种严重病变,早期规范治疗可控血糖、延缓并发症,反之则严重影响健康生活。 长期影响方面: 对血管的影响:长期的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动脉粥样硬化可累及全身各处动脉,比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会引发冠心病,患者可能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脑血管粥样硬化可能导致脑梗死,出现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症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会引起下肢缺血,表现为下肢疼痛、麻木、间歇性跛行,严重时可导致下肢溃疡、坏疽,甚至需要截肢。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血管本身就有一定的退变,更容易受到高血糖的不良影响,病情进展相对更快。 对肾脏的影响:糖尿病肾病是Ⅱ型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早期可能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若病情继续发展,会出现大量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进而逐渐进展为肾功能不全,最终发展为肾衰竭。对于有长期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肾脏病变的风险会显著增加,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 对眼部的影响:可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轻者可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重者可导致失明。糖尿病患者中,病程较长、血糖控制不佳的人群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几率较高,这与高血糖导致视网膜血管受损有关。 对神经的影响:周围神经病变较为常见,患者会出现四肢麻木、疼痛、感觉减退等症状,影响肢体的感觉和运动功能;自主神经病变可累及心血管、消化、泌尿等系统,引起心悸、便秘、尿失禁或尿潴留等多种症状。不同年龄、不同病史长度的患者,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速度可能不同,比如老年患者由于本身神经功能有一定衰退,在高血糖影响下更容易出现神经病变相关症状。 Ⅱ型糖尿病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早期规范的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等,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如果能将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良好控制,患者可以长期维持较好的健康状态,像一些病程较短、血糖控制理想的患者,其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可以接近正常人。但如果患者不重视病情,血糖长期控制不佳,并发症一旦出现且病情进展,会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2025-10-11 11:25:46
  • 甲状腺检查TPO值过高的病因是什么

    TPO值过高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Graves病、萎缩性甲状腺炎、产后甲状腺炎,也可由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累及甲状腺引起,外部因素如药物、辐射暴露也可能影响,发现TPO值过高需结合多方面检查综合判断病因,高危人群应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 Graves病:也属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机体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等自身抗体,会引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同时也可能伴随TPO值的升高。其发病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中青年女性较为多见。 其他甲状腺相关疾病 萎缩性甲状腺炎:患者的甲状腺组织出现萎缩性改变,自身免疫系统参与攻击甲状腺,导致TPO值升高。该疾病在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自身免疫因素是重要的影响方面。 产后甲状腺炎:发生在产后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怀孕和分娩过程可能影响免疫系统,使得原本潜在的自身免疫反应被激活,导致甲状腺组织损伤,TPO值升高。多见于产后的女性,一般在产后数月内发病。 其他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甲状腺 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当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时,机体的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可累及甲状腺,导致甲状腺的自身免疫损伤,进而引起TPO值升高。这类疾病在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发病率远高于男性,病情往往具有慢性迁延的特点,需要长期关注和综合治疗。 外部因素影响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甲状腺的免疫状态,导致TPO值升高,但相对较为少见。例如,一些抗癫痫药物等可能在个别敏感人群中引发甲状腺的自身免疫反应,从而使TPO值异常。不同药物对不同个体的影响存在差异,有用药史的人群需要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指标。 辐射暴露:头颈部的辐射暴露,如儿童时期因良性疾病接受颈部放疗等,可能损伤甲状腺组织,引发自身免疫反应,导致TPO值升高。儿童时期受到辐射影响后,甲状腺长期处于潜在的损伤风险中,成年后发病风险可能增加。 如果发现TPO值过高,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甲状腺超声等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病因,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管理。对于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家族史、有头颈部辐射史等高危人群,应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以便早期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

    2025-10-11 11:23:3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