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静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对儿童生长发育落后、身材矮小、消瘦、肥胖、性早熟、青春期延迟、多饮、多尿、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减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引起的低钙、低磷血症和骨质松、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肌无力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对儿童生长发育落后、身材矮小、消瘦、肥胖、性早熟、青春期延迟、多饮、多尿、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减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引起的低钙、低磷血症和骨质松、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肌无力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展开
  • 糖尿病的人越来越瘦什么原因

    糖尿病患者越来越瘦的原因包括代谢紊乱致消耗增加、血糖过高致渗透性利尿、食欲改变与营养吸收障碍、合并其他消耗性疾病,儿童和老年糖尿病患者消瘦需特别关注。 一、代谢紊乱致消耗增加 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血糖不能被有效摄取和利用,机体就会调动脂肪、蛋白质来供能,从而导致体重下降、越来越瘦。例如,糖代谢紊乱时,机体不能很好地从碳水化合物中获取能量,就会分解脂肪,长期如此会使患者体重减轻;同时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也会造成身体消瘦。这种情况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由于自身免疫等因素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代谢紊乱更为严重。 二、血糖过高致渗透性利尿 糖尿病患者血糖显著升高时,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大量水分随尿液排出体外,患者会出现多尿症状,进而导致体内水分丢失过多,体重也会随之下降。比如血糖控制不佳时,尿液中葡萄糖含量高,带走大量水分,患者会频繁排尿,身体处于失水状态,体重逐渐减轻。 三、食欲改变与营养吸收障碍 部分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摄入的热量不足,无法满足身体正常代谢需求,也会导致体重下降。另外,一些糖尿病患者存在胃肠道功能紊乱,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即使摄入了一定量的食物,营养也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长期下来就会越来越瘦。例如,高血糖可能会影响胃肠道的神经功能和黏膜结构,使得消化吸收功能受损。 四、合并其他消耗性疾病 如果糖尿病患者合并有结核病等消耗性疾病,会进一步加重身体的消耗,导致体重明显下降。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会大量消耗机体能量,与糖尿病共同作用,使患者消瘦情况更为严重。 五、特殊人群需特别关注 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体重下降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需要密切关注血糖控制情况,在保证血糖稳定的前提下,确保足够的营养摄入以满足生长需求。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消瘦可能会导致其抵抗力进一步下降,更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要注重营养支持,同时合理控制血糖,避免因消瘦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2025-10-11 10:54:36
  • 甲亢甲减的症状

    甲亢和甲减的症状复杂多样,孕妇和老年人的症状可能不典型,需及时就医并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 甲亢和甲减是两种常见的甲状腺功能异常疾病,分别代表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减退。了解它们的症状对于及时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以下是关于甲亢和甲减症状的详细信息: 甲亢的症状: 1.代谢率增加:患者会出现怕热、多汗、皮肤潮湿、低热、易疲劳、体重下降等症状。 2.神经系统:情绪激动、烦躁、失眠、焦虑、手颤、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3.心血管系统:心悸、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 4.消化系统:食欲亢进、多食易饥、大便次数增多、腹泻等。 5.眼部症状:眼球突出、眼睛胀痛、畏光、流泪、复视等。 6.生殖系统:女性月经减少、周期延长,甚至闭经;男性阳痿、早泄等。 甲减的症状: 1.代谢率降低:患者会出现畏寒、乏力、少汗、动作缓慢、精神萎靡、嗜睡、记忆力减退、体重增加等症状。 2.皮肤:皮肤干燥、粗糙、脱屑、指甲脆、毛发稀疏等。 3.心血管系统:心动过缓、心包积液、心力衰竭等。 4.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等。 5.内分泌系统:女性月经过多、不孕;男性阳痿、性欲减退等。 6.黏液性水肿:颜面和(或)下肢水肿、声音嘶哑、毛发稀疏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不一定同时出现,而且在不同个体之间可能会有所差异。此外,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的症状,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明确诊断。 对于孕妇和老年人,甲亢和甲减的症状可能会有所不同。孕妇在怀孕期间,甲亢的症状可能会加重,同时还可能出现胎儿发育迟缓、早产等问题。而老年人的甲减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因此,对于孕妇和老年人,如果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症状,应更加重视,及时就医。 总之,甲亢和甲减的症状复杂多样,需要引起重视。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

    2025-10-11 10:52:47
  • 二甲双胍乳酸性酸中毒的症状

    二甲双胍乳酸性酸中毒起病较急,有非特异性症状易被忽视误诊,有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症状表现,不同年龄段及有基础疾病等人群表现有差异,有糖尿病且长期服二甲双胍者出现相关症状需警惕。 1.一般症状表现 二甲双胍乳酸性酸中毒起病较急,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恶心、呕吐、腹痛等非特异性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容易被忽视或误诊为其他疾病,例如胃肠道疾病等。从年龄因素来看,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可能在症状表现上有一定差异,儿童患者可能因为表达不清而使症状识别更具挑战性;从生活方式角度,长期大量使用二甲双胍且伴有肝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易诱发乳酸性酸中毒,此时上述非特异性症状可能会更明显且进展较快。 2.呼吸系统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深快的表现,这是机体试图通过增加通气量来排出过多二氧化碳,以纠正酸中毒的一种代偿机制。呼吸深快是身体对体内酸性环境的一种应激反应,通过加快呼吸频率和深度,增加二氧化碳的排出,从而调节血液中的酸碱平衡。对于有糖尿病病史且正在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如果出现呼吸深快,需高度警惕乳酸性酸中毒的可能,因为这与体内乳酸堆积导致的酸碱失衡相关。 3.神经系统症状 可表现为头晕、头痛、嗜睡甚至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的出现与乳酸堆积影响脑细胞的代谢和功能有关。乳酸堆积会干扰脑细胞的能量代谢,导致神经功能紊乱。例如,嗜睡可能是因为脑细胞处于酸性环境中,代谢受到抑制,从而出现精神状态改变。在病史方面,有糖尿病且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若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要考虑到乳酸性酸中毒的可能性,及时进行相关检查。 4.循环系统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循环系统异常表现。心率加快是机体在酸中毒情况下的代偿性反应,试图通过增加心输出量来改善组织灌注;而血压下降则提示可能出现了休克倾向,因为乳酸堆积影响了血管的舒缩功能和心脏的泵血功能。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心血管系统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在发生二甲双胍乳酸性酸中毒时,循环系统症状可能会更加严重,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和心率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025-10-11 10:51:08
  • 瘦人得了糖尿病会更瘦吗

    瘦人得糖尿病后可能更瘦,与糖代谢紊乱致机体分解脂肪蛋白质供能、代谢异常使能量消耗增加及食欲消化吸收受影响有关,需积极控血糖、合理饮食运动药物治疗,保证营养均衡,监测指标变化,儿童老年患者分别注意生长发育和身体机能维持。 糖代谢紊乱: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导致葡萄糖不能被充分摄取和利用,机体需要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能量,从而引起体重下降。例如,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由于葡萄糖不能正常进入细胞被利用,身体处于能量饥饿状态,会动员自身储存的脂肪和蛋白质进行分解代谢,以满足机体基本的能量需求,长期如此就会使体重减轻,变得更瘦。 代谢异常:糖尿病会影响机体的整体代谢功能。除了糖代谢紊乱外,还可能涉及脂肪代谢和蛋白质代谢的异常。患者的基础代谢率可能会发生改变,使得能量消耗增加。同时,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胰岛素抵抗等情况,进一步干扰了正常的代谢平衡,导致营养物质不能被有效利用和储存,反而不断被消耗,进而出现消瘦的表现。 食欲和消化吸收:一些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改变,比如食欲减退,摄入的热量减少。另外,高血糖状态可能会影响胃肠道的功能,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受到一定影响,使得身体不能充分摄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也会促使体重下降,变得更瘦。 对于瘦人患糖尿病后出现消瘦的情况,需要积极控制血糖,通过合理的饮食管理、适当的运动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等,使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从而稳定体重。同时,要注意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确保身体能够获取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维持正常的身体功能和健康状态。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体重、血糖等指标的变化,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由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要谨慎对待体重变化,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要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以满足生长需求,可在专业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综合管理。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也要关注消瘦对身体机能的影响,采取合适的措施来维持体重和身体健康。

    2025-10-11 10:47:34
  • 甲状腺结节8mm是几级

    甲状腺结节8mm的分级采用TI-RADS分类法,需综合形态、边界等多种因素判断,不同分级对应不同恶性风险,发现8mm甲状腺结节时,不同人群处理略有不同,如儿童青少年、女性特殊生理期、有家族史人群等情况有不同关注要点。 1.TI-RADS1级 特征:正常甲状腺,无结节。 与8mm结节关系:8mm的甲状腺结节不属于此级。 2.TI-RADS2级 特征:良性结节,恶性风险为0。 与8mm结节关系:如果8mm结节经评估为良性,无恶性征象,可能属于2级。其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回声均匀,无钙化等恶性表现。 3.TI-RADS3级 特征:可能良性结节,恶性风险<2%。 与8mm结节关系:当8mm结节有一定良性特征,但存在少许可能提示恶性的表现,如轻度不规则边界等,可能归为3级。 4.TI-RADS4级 4a级:恶性风险2%-10%。 4b级:恶性风险10%-50%。 4c级:恶性风险50%-90%。 与8mm结节关系:如果8mm结节有较多可疑恶性的表现,如边界不清、回声不均匀、有微钙化等,可能归为4级,再根据具体可疑恶性程度细分为4a、4b、4c级。 5.TI-RADS5级 特征:高度可疑恶性结节,恶性风险>90%。 与8mm结节关系:8mm结节如果有明显恶性征象,如边界极不清、形态极不规则、有粗大钙化、有丰富血流等,可能归为5级。 6.TI-RADS6级 特征:经病理证实的恶性结节。 与8mm结节关系:如果8mm结节已通过穿刺活检等病理检查确诊为恶性,则属于6级。 对于发现8mm甲状腺结节的人群,不同年龄、性别等情况处理略有不同。例如,儿童和青少年发现甲状腺结节,由于其甲状腺组织对射线敏感,更需谨慎评估,优先通过超声等无创检查详细评估结节情况;女性发现甲状腺结节时,要考虑月经、妊娠、哺乳期等特殊生理时期的影响,妊娠期间发现甲状腺结节,需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等指标;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对甲状腺结节的关注应更密切,需更细致地进行各项评估来判断结节性质。

    2025-10-11 10:45:4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