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静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对儿童生长发育落后、身材矮小、消瘦、肥胖、性早熟、青春期延迟、多饮、多尿、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减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引起的低钙、低磷血症和骨质松、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肌无力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对儿童生长发育落后、身材矮小、消瘦、肥胖、性早熟、青春期延迟、多饮、多尿、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减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引起的低钙、低磷血症和骨质松、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肌无力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展开
  • 不升血糖的主食有哪些

    全谷物类主食中燕麦含β-葡聚糖等可延缓碳水吸收适合控血糖且GI远低精制谷物,糙米保留营养GI比精制白米低可代部分白米;杂豆类红豆绿豆含丰富膳食纤维与蛋白质GI低可作主食;薯类红薯煮熟GI仍低于精制主食宜蒸煮,山药含黏液蛋白助改善糖代谢可代部分精细米面;糖尿病患者需定时定量搭配,儿童搭配营养均衡,老年人选软烂主食并搭配维持营养平衡。 一、全谷物类主食 1.燕麦:富含β-葡聚糖等膳食纤维,可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研究显示其升糖指数(GI)通常在40左右,远低于精制谷物。如煮食燕麦片,食用后血糖上升相对平缓,适合糖尿病患者等控制血糖人群作为主食选择。 2.糙米:保留谷皮、糊粉层和胚,膳食纤维含量高,其GI值约55,比精制白米(GI约70-80)低,能缓慢释放能量,维持血糖相对稳定,日常可替代部分白米作为主食。 二、杂豆类主食 1.红豆:膳食纤维含量丰富,蛋白质含量较高,GI值大约在40-50之间,食用时需煮熟煮透,其丰富的膳食纤维可延缓血糖上升速度,可制成红豆饭等食用。 2.绿豆:同样富含膳食纤维与蛋白质,GI值较低,煮成绿豆粥等食用时,因膳食纤维的作用,血糖上升幅度较小,是适合控制血糖人群的主食选项。 三、薯类主食 1.红薯:生红薯GI较低,约30左右,煮熟后GI会升高至50-80,但仍低于精制主食。食用时建议蒸煮为主,避免油炸等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血糖波动。 2.山药:含有黏液蛋白,有助于改善糖代谢,其GI值约51,可作为主食替代部分精细米面,如做成山药泥等食用,但需注意控制摄入量,因淀粉含量仍较高。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糖尿病患者:即使选择不升血糖的主食,也需遵循“定时定量”原则,根据自身血糖情况合理搭配主食摄入量,同时结合药物治疗等综合控制血糖。 儿童:在选择不升血糖主食时,需保证营养均衡,可将全谷物、杂豆、薯类与其他食材搭配,如燕麦搭配牛奶、红豆与蔬菜同炒等,既满足血糖控制需求,又保障生长发育所需营养。 老年人: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可选择软烂的全谷物(如煮软的燕麦粥)、薯类(如蒸煮软糯的红薯)作为主食,同时注意主食与蛋白质、蔬菜等搭配,维持身体营养平衡,且避免因消化问题影响血糖控制。

    2025-10-28 12:57:50
  • 高血脂患者不能吃什么

    高糖食物会使血糖升高影响血脂代谢长期高糖饮食人群患高血脂风险高高血脂患者需减少摄取尤其儿童更需严格限制;高脂肪肉类含大量饱和脂肪酸会升高“坏胆固醇”水平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高血脂患者应选瘦肉替代老年人更易加重血脂异常;油炸食品脂肪含量高且可能产生反式脂肪酸会干扰血脂代谢高血脂女性应尽量避免可选择蒸煮等健康烹饪方式;动物内脏胆固醇含量极高过多食用会加重高血脂患者病情儿童应引导选择胆固醇含量低的食物。 高糖食物会使血糖升高,进而影响血脂代谢。例如,大量摄入糖果、甜饮料等,会促使体内甘油三酯合成增加。研究表明,长期高糖饮食的人群,患高血脂的风险显著高于饮食清淡的人群。对于高血脂患者,应减少这类食物的摄取,以维持血糖稳定,间接利于血脂的控制。尤其儿童高血脂患者,高糖饮食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及代谢功能,更需严格限制高糖食物的摄入。 高脂肪肉类 一些高脂肪的肉类,如肥猪肉、五花肉等,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会升高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而LDL-C是“坏胆固醇”,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以肥猪肉为例,每100克肥猪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高血脂患者过多食用这类肉类,会导致血脂进一步升高。老年人本身代谢功能逐渐衰退,若大量摄入高脂肪肉类,更易加重血脂异常的情况,应选择瘦肉等脂肪含量相对较低的肉类替代。 油炸食品 油炸食品在制作过程中使用大量油脂,不仅本身脂肪含量高,还可能产生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会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HDL-C是“好胆固醇”,能帮助清除血管内的胆固醇。例如,经常食用的炸薯条、炸鸡等油炸食品,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高血脂患者食用后,会干扰正常的血脂代谢。对于患有高血脂的女性,油炸食品的过多摄入可能影响内分泌及代谢平衡,需要尽量避免油炸食品,可选择蒸煮等健康的烹饪方式来准备食物。 动物内脏 动物内脏如猪肝、猪脑等,胆固醇含量极高。以猪肝为例,每100克猪肝中胆固醇含量较高。过多食用动物内脏会使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迅速升高,加重高血脂患者的病情。儿童若过多摄入动物内脏,可能影响其正常的脂质代谢发育,应引导其选择胆固醇含量低的食物。

    2025-10-28 12:55:48
  • 治疗甲亢有哪几种好的方法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通过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阻断激素合成适用于病情轻甲状腺轻度肿大者青少年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谨慎选择放射性碘治疗利用放射性碘被甲状腺摄取后释放射线破坏组织细胞减少激素产生适用于药物治疗失败甲状腺中度肿大等患者年龄较大对抗甲状腺药物过敏者合适妊娠期哺乳期女性禁用手术治疗切除部分组织减少激素分泌适用于甲状腺肿大显著有压迫症状怀疑恶性肿瘤等情况需严格评估有严重脏器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不宜采用术后要密切观察相关情况特殊人群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一、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1.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阻断甲状腺激素合成,适用于病情较轻、甲状腺轻度肿大的患者等。有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其可有效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使病情得到控制。例如多项大规模的队列研究显示,规范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后,约60%-70%的患者可获得长期缓解。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青少年、孕妇(妊娠早期可选用,妊娠中晚期慎用)等特殊人群需谨慎选择。青少年使用时要密切监测生长发育情况,孕妇使用需权衡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及甲亢本身对妊娠的不良影响。 二、放射性碘治疗 1.作用机制:利用放射性碘被甲状腺摄取后释放β射线,破坏甲状腺组织细胞,减少甲状腺激素产生。适用于药物治疗失败、甲状腺中度肿大等情况。临床研究表明,放射性碘治疗后1-3个月内甲状腺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约80%以上的患者可达到治愈效果,但也有引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并发症的风险。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对于年龄较大(一般大于25岁)、对抗甲状腺药物过敏等患者较为合适。但妊娠期、哺乳期女性禁用,因为放射性碘可通过胎盘或乳汁影响胎儿或婴儿的甲状腺功能发育。 三、手术治疗 1.作用机制:切除部分甲状腺组织,减少甲状腺激素分泌。适用于甲状腺肿大显著、有压迫症状、怀疑甲状腺恶性肿瘤等情况。手术治疗的疗效较为确切,可迅速缓解甲亢症状,但存在手术创伤、出血、喉返神经损伤等风险。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需经严格评估后选择。对于有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不宜采用。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呼吸、伤口情况等,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要加强术后护理,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2025-10-28 12:54:53
  • 糖尿患者不能吃什么食物和水果

    糖尿病患者需减少高糖精制谷物类食物摄入因其易致血糖急剧上升,高糖饮品含大量添加糖会使血糖迅速升高且影响病情控制,油炸类食物含反式脂肪酸不利血糖控制还增心血管风险,高盐腌制食品高盐会加重心血管负担需限制,高糖水果如荔枝、龙眼等食用要注意,儿童糖尿病患者需严格限精制谷物和高糖饮品并选全谷物及低糖水果,老年糖尿病患者要更严格限高盐高脂食物且水果按血糖情况两餐间少量食用并监测血糖。 一、高糖精制谷物类食物 精制谷物如白面包、白米饭等,其主要成分为淀粉,在体内易快速分解为葡萄糖,导致血糖急剧上升。例如,100克白米饭的升糖指数较高,食用后可使血糖在短时间内明显升高,糖尿病患者应减少此类食物的摄入。 二、高糖饮品 甜饮料(如可乐、雪碧等)、含糖果汁等高糖饮品含有大量添加糖,饮用后血糖会迅速升高。研究表明,长期饮用高糖饮品会增加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风险,进而影响病情控制。 三、油炸类食物 炸鸡、薯条等油炸食品富含脂肪,尤其是反式脂肪酸,长期食用会影响胰岛素敏感性,不利于血糖控制,同时还可能导致血脂异常,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四、高盐腌制食品 咸菜、酱菜等高盐腌制食品,长期高盐摄入会升高血压,而糖尿病患者常合并心血管疾病,高盐饮食会进一步加重心血管负担,因此需限制此类食物的食用。 五、高糖水果 1.荔枝:每100克荔枝含糖量较高,升糖指数快,食用后易引起血糖快速上升。 2.龙眼:含糖量高,碳水化合物含量丰富,糖尿病患者过量食用可导致血糖波动较大。 3.香蕉:每100克碳水化合物含量约20克左右,食用后对血糖影响较明显,需控制摄入量。 4.菠萝、葡萄:含糖量处于较高水平,糖尿病患者食用时应谨慎,建议在血糖控制平稳时少量食用,并监测血糖变化。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糖尿病患者:需严格限制精制谷物和高糖饮品的摄入,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高糖食物会影响其正常代谢及健康成长,应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全谷物及低糖水果(如蓝莓、草莓等)。 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需更严格限制高盐、高脂食物,水果选择应根据个体血糖控制情况调整,建议在两餐之间少量食用低糖水果,并密切监测血糖。

    2025-10-28 12:54:04
  • 什么是甲减,有哪些症状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因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致机体代谢减低的内分泌疾病,发病与自身免疫损伤、甲状腺破坏、碘过量或缺乏、抗甲状腺药物使用等因素相关,常见代谢率减低表现为怕冷、乏力、体重增加,神经系统儿童期智力发育迟缓、成人有记忆力减退等,消化系统有食欲减退、腹胀、便秘,心血管系统可出现心动过缓等,内分泌系统女性月经紊乱、男性性功能减退,皮肤表现为干燥、粗糙、脱屑等,儿童甲减需尽早筛查干预,孕妇甲减可致胎儿智力受损需监测补充,老年人甲减症状不典型需结合甲状腺功能检查综合判断。 一、甲减的定义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hypothyroidism)是因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导致机体代谢减低的一种内分泌疾病。其发病多与自身免疫损伤、甲状腺破坏(如手术、放射性碘治疗等)、碘过量或缺乏、抗甲状腺药物使用等因素相关。 二、常见症状 (一)代谢率减低相关表现 患者常出现怕冷、乏力,因甲状腺激素缺乏致机体产热减少、基础代谢率下降;还可表现为体重增加,由于代谢减慢,能量消耗减少。 (二)神经系统表现 儿童时期发病者可出现智力发育迟缓、生长发育受限;成人则常见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嗜睡等,系甲状腺激素不足影响神经系统功能。 (三)消化系统表现 多有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甲状腺激素缺乏使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减弱。 (四)心血管系统表现 可出现心动过缓,严重时可能引发心包积液,导致心肌黏液性水肿,影响心脏正常功能。 (五)内分泌系统表现 女性患者常出现月经紊乱,如月经过多、闭经等;男性可表现为性功能减退。 (六)皮肤表现 皮肤干燥、粗糙、脱屑,面色苍白或蜡黄,系甲状腺激素不足致皮肤新陈代谢减慢、血液循环不佳所致。 三、特殊人群特点 儿童甲减:早期可影响智力发育与生长发育,需尽早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测筛查,及时干预以保障正常生长发育。 孕妇甲减:甲状腺激素对胎儿神经系统发育至关重要,孕妇甲减可能导致胎儿智力受损,需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必要时补充甲状腺激素。 老年人甲减:症状常不典型,易与衰老表现混淆,需注意结合甲状腺功能检查综合判断,避免延误诊治。

    2025-10-28 12:51:3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