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静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对儿童生长发育落后、身材矮小、消瘦、肥胖、性早熟、青春期延迟、多饮、多尿、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减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引起的低钙、低磷血症和骨质松、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肌无力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对儿童生长发育落后、身材矮小、消瘦、肥胖、性早熟、青春期延迟、多饮、多尿、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减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引起的低钙、低磷血症和骨质松、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肌无力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展开
  • 甲亢什么东西不可以吃

    甲亢患者需严格限制含碘丰富的食物以防加重病情尤其孕妇甲亢患者要避免高碘食物;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刺激交感神经加重症状;要避免咖啡浓茶等含咖啡因饮品以防加重神经兴奋等症状;要避免高纤维过量食物以防加重腹泻等症状影响营养吸收。 一、含碘丰富的食物 甲亢患者要严格限制含碘食物的摄入,因为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过多摄入碘会加重甲亢病情。常见的高碘食物有海带、紫菜、海苔等海藻类食物,还有各类海鲜,如虾、蟹等。以海带为例,每100克海带中碘含量可高达36240微克,大量食用会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加,导致甲亢症状难以控制。对于孕妇甲亢患者,更要严格避免高碘食物,因为胎儿的甲状腺发育也依赖碘,但甲亢孕妇摄入过多碘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甲状腺功能,可能导致胎儿甲状腺功能异常。 二、辛辣刺激性食物 甲亢患者常伴有代谢亢进、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如心悸、多汗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芥末等会进一步刺激交感神经,加重心慌、手抖等症状。比如辣椒中的辣椒素会使人体血液循环加快,对于心率较快的甲亢患者,可能导致心率进一步升高,影响心脏功能。处于青春期的甲亢患者,身体代谢本就旺盛,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会使这种亢奋状态加剧,不利于病情稳定。 三、咖啡、浓茶等含咖啡因的饮品 咖啡和浓茶中的咖啡因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甲亢患者本身神经兴奋性就高,饮用后会加重失眠、烦躁等症状。研究表明,一杯咖啡(约150毫升)中咖啡因含量约为80-100毫克,长期大量饮用会干扰甲状腺激素的代谢调节。老年甲亢患者往往伴有睡眠问题,饮用咖啡、浓茶后睡眠质量会更差,影响身体的自我修复和病情恢复。 四、高纤维过量的食物 虽然膳食纤维对人体有益,但甲亢患者胃肠蠕动通常较快,过多食用高纤维食物如韭菜、竹笋等可能会加重腹泻症状。尤其是患有甲亢性腹泻的患者,大量高纤维食物会刺激肠道,导致腹泻频繁发生,进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使患者营养状况恶化。对于儿童甲亢患者,其胃肠功能相对较弱,过量食用高纤维食物更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影响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的摄取。

    2025-10-28 12:41:11
  • 糖耐需要空腹吗

    糖耐量试验通常需空腹,空腹能反映基础血糖状态、保证试验准确性。儿童空腹要考虑耐受性和依从性,婴幼儿空腹时间不宜过长;老年人空腹需防低血糖;糖尿病患者服用不同药物时进行糖耐量试验的空腹情况要依具体情况而定。 空腹的意义 反映基础血糖状态:空腹时体内的血糖主要来源于肝糖原的分解,此时测得的血糖值能体现身体在没有进食干扰下的基础糖代谢水平,对于判断是否存在空腹血糖异常等情况有重要意义。例如,若空腹血糖≥7.0mmol/L,结合临床症状等,可能提示患有糖尿病等疾病。 保证试验的准确性:进食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会被消化吸收,导致血糖升高,从而干扰糖耐量试验中对机体葡萄糖代谢能力评估的准确性。只有在空腹状态下进行糖耐量试验,才能准确测量口服葡萄糖溶液后不同时间点的血糖变化,如服糖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3小时的血糖值等,以此来判断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是否正常,辅助诊断糖尿病等糖代谢紊乱相关疾病。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进行糖耐量试验时同样需要空腹,但要考虑儿童的耐受性和依从性。对于婴幼儿,要确保空腹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因饥饿导致低血糖等不适情况。比如年龄较小的儿童,空腹时间一般控制在6-8小时左右,且要在试验前安抚好儿童情绪,减少因哭闹等导致的应激情况对血糖的影响。 老年人:老年人进行糖耐量试验空腹时需注意避免发生低血糖。老年人的机体调节功能相对较弱,空腹时间过长可能增加低血糖风险。在试验前要评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基础疾病情况,如果老年人有低血糖病史等,可能需要适当调整空腹时间或在试验过程中密切监测血糖,防止出现低血糖相关的不良后果,如头晕、心慌、出汗等。 糖尿病患者:正在服用降糖药物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糖耐量试验时是否需要空腹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服用胰岛素促泌剂等药物的患者,可能需要暂停服药后再进行空腹糖耐量试验,以准确评估自身的糖代谢状况;而服用二甲双胍等药物的患者,一般不需要刻意停药后空腹进行试验,但仍需遵循试验的基本要求,在试验前向医生说明用药情况,以便医生综合判断试验结果。

    2025-10-28 12:40:12
  • 什么才算是高血脂

    高血脂是血液中脂质成分出现异常代谢状态涉及血清总胆固醇等指标水平超出正常范围,总胆固醇等有不同边缘升高和升高标准及相关疾病风险,影响因素包括随年龄增长脂质代谢减退、女性不同时期血脂情况、不良生活方式及家族遗传病史等。 一、高血脂的定义及相关血脂指标范畴 高血脂是指血液中脂质成分出现异常的代谢状态,主要涉及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的水平超出正常生理范围。 二、各血脂指标的具体异常标准及意义 (一)总胆固醇(TC) 正常参考值一般为<5.2mmol/L。当总胆固醇≥5.2mmol/L且<6.2mmol/L时处于边缘升高状态,提示需关注脂质代谢情况;若总胆固醇≥6.2mmol/L则考虑为升高,长期升高易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二)甘油三酯(TG) 正常参考值通常为<1.7mmol/L。若甘油三酯在1.7~2.25mmol/L属边缘升高,≥2.26mmol/L为升高,高甘油三酯血症可能与胰腺炎等疾病相关联。 (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正常参考值一般<3.4mmol/L,≥3.4mmol/L且<4.1mmol/L为边缘升高,≥4.1mmol/L则升高,该指标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 (四)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正常参考值男性一般>1.04mmol/L,女性>1.3mmol/L,其降低可能削弱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三、相关影响因素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脂质代谢功能可能逐渐减退,老年人相对更易出现血脂异常,需定期监测。 性别:女性在绝经前HDL-C水平一般高于男性,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血脂异常风险可能增加。 生活方式:长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干扰脂质代谢,显著增加高血脂发生风险。 病史:有家族遗传高脂血症病史的人群,患高血脂的概率相对更高,需加强血脂监测及健康管理。

    2025-10-28 12:39:12
  • 身体缺钙会有什么症状

    不同人群缺钙症状有别,儿童缺钙有骨骼(如方颅、肋骨串珠等)、肌肉(喉痉挛、小腿抽筋等)、神经(烦躁不安等)及影响生长发育等表现;成年人缺钙有骨骼疼痛、骨质疏松、肌肉痉挛、无力、手足麻木等表现,出现相关症状可考虑缺钙,需通过检查明确并采取相应措施补充钙,儿童家长要关注其缺钙表现,成年人尤其是中老年人要重视钙补充。 成年人:成年人缺钙主要表现为骨骼疼痛,常见于腰背、腿部等部位,疼痛可在活动后加重。长期缺钙还可能导致骨质疏松,使骨骼脆性增加,更容易发生骨折,比如轻微外力作用下就可能发生腕部、椎体等部位的骨折。 肌肉相关症状 儿童:婴儿期缺钙严重时可能出现喉痉挛,表现为喉部肌肉痉挛,导致呼吸困难,这是比较危险的情况,需紧急处理。幼儿及儿童可能会有肌肉痉挛,比如小腿抽筋,常在夜间发作。 成年人:成年人缺钙时容易出现肌肉痉挛,尤其是小腿肌肉,在寒冷刺激、疲劳或休息时容易发生抽筋现象。另外,缺钙还可能导致肌肉无力,影响肢体的活动功能。 神经系统相关症状 儿童:儿童缺钙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出现烦躁不安、睡眠不安稳等表现,难以入睡或睡眠中容易惊醒。 成年人:成年人缺钙时神经系统兴奋性也可能增高,出现手足麻木、感觉异常等情况,严重时可能出现抽搐等症状。 其他相关表现 儿童:缺钙还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速度,导致身高增长缓慢,低于同龄人平均水平。 成年人:长期缺钙可能影响心血管系统,导致血压异常等情况,但相对较少见,不过也需关注。 不同人群缺钙的症状有一定差异,儿童和成年人在表现上各有特点。如果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考虑缺钙的可能,必要时可通过检测血钙水平等相关检查来明确诊断,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处理,比如通过饮食补充钙(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海鲜等)或在医生建议下补充钙剂等。对于儿童,家长要特别关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缺钙的表现,及时采取措施保证钙的摄入,以促进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对于成年人,也应重视钙的补充,尤其是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钙流失增加,更要注意维持钙平衡。

    2025-10-28 12:37:47
  • 糖尿病发病初期的症状从哪里开始

    糖尿病发病初期典型代谢紊乱症状从三多一少开始即多饮多尿多食伴体重减轻,部分患者可先现皮肤瘙痒(尤其女性外阴)或视物模糊,儿童发病较急易先有酮症酸中毒表现如恶心呕吐腹痛,成年部分以非典型症状起始需警惕监测血糖,有家族病史人群应密切关注血糖变化需定期筛查空腹血糖等指标来早期发现异常。 一、典型代谢紊乱相关症状起始 糖尿病发病初期常见典型代谢紊乱相关症状多从“三多一少”开始,即多饮、多尿、多食伴体重减轻。血糖升高后,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增多,超过肾小管重吸收阈值,形成渗透性利尿,导致多尿(起始点可能为排尿次数增多、尿量增加),进而因机体失水出现口渴多饮(起始点为频繁感到口渴、饮水量增加);同时,葡萄糖不能被充分摄取利用,机体处于能量缺乏状态,产生饥饿感致多食(起始点为食欲明显增加),但由于糖代谢障碍,身体消耗自身脂肪和蛋白质来供能,从而出现体重减轻(起始点为无明显原因下体重逐渐下降)。 二、其他可能起始症状 1.皮肤瘙痒:部分患者发病初期可先出现皮肤瘙痒,尤其女性外阴瘙痒较为常见。这是因为高血糖状态下,皮肤局部糖原含量升高,利于微生物繁殖,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瘙痒感,起始点可为皮肤莫名瘙痒,尤以隐私部位明显。 2.视物模糊:血糖波动可导致眼房水和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屈光改变,从而出现视物模糊,起始点为短时间内视力出现波动、看东西不清楚。 三、不同人群发病初期症状起始特点 儿童糖尿病:发病初期可能起病较急,除“三多一少”外,更易先出现酮症酸中毒相关表现,如恶心、呕吐、腹痛等,因儿童糖代谢调节能力较差,血糖急剧升高时易引发急性代谢紊乱。 成年糖尿病:部分成年人发病初期症状相对隐匿,可能以皮肤瘙痒、反复尿路感染等非典型症状起始,需警惕定期监测血糖,因成年人代谢调节相对复杂,高血糖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典型“三多一少”表现。 特殊病史人群:有家族糖尿病史的人群,发病初期更应密切关注血糖变化,因其遗传易感性较高,血糖异常可能更早出现,需定期筛查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来早期发现异常。

    2025-10-28 12:37:0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