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对儿童生长发育落后、身材矮小、消瘦、肥胖、性早熟、青春期延迟、多饮、多尿、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减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引起的低钙、低磷血症和骨质松、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肌无力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向 Ta 提问
-
甲状腺结节术后能吃海参吗
甲状腺结节术后患者可适量吃海参,但需注意,对海鲜过敏者不能吃,烹饪要清淡,且要适量,儿童和老年术后患者食用更需谨慎,依自身情况少量尝试并观察反应。 从营养角度来看,海参中的蛋白质属于优质蛋白质,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不过,在食用海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个体差异:如果患者对海鲜类食物过敏,那么术后是不能吃海参的,因为过敏可能会引起身体不适,影响术后恢复甚至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加重等不良情况。 烹饪方式:烹饪海参时应选择清淡的方式,避免添加过多辛辣、油腻的调料。过于油腻或辛辣的食物可能会刺激胃肠道,不利于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例如,油炸、红烧等烹饪方式可能会使海参的性质变得燥热,对术后身体恢复不利。 适量原则:虽然海参营养好,但也不能过量食用。过量食用可能会增加胃肠道的消化负担,对于术后胃肠功能尚未完全恢复的患者来说,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等问题。一般建议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每次食用量适中,可咨询医生或营养师获取更精准的建议。 对于儿童甲状腺结节术后患者,由于儿童的消化系统和身体代谢等与成人有所不同,更要谨慎食用海参。如果要食用,需在医生或营养师评估儿童的身体恢复情况、消化功能等后,少量尝试,观察是否有不适反应。而老年甲状腺结节术后患者,也要考虑其消化功能可能相对较弱的情况,同样要注意适量和烹饪方式等问题。
2025-10-28 11:30:52 -
骨盐量偏低是什么原因
骨盐量偏低的主要原因包括营养摄入不足、激素水平变化、疾病因素、药物因素和生活方式。 骨盐量偏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营养摄入不足: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重要物质,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钙吸收不良,从而引起骨盐量偏低。此外,蛋白质、钙、磷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不足也会影响骨盐的形成。 2.激素水平变化:某些激素水平的变化也可能导致骨盐量偏低。例如,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导致骨量流失,引起骨质疏松。 3.疾病因素:某些疾病也可能影响骨盐的代谢,导致骨盐量偏低。例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慢性肾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都可能导致骨吸收增加,引起骨盐量偏低。 4.药物因素:某些药物也可能影响骨盐的代谢。例如,抗癫痫药、糖皮质激素等可能导致骨量减少,引起骨盐量偏低。 5.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方式也可能影响骨盐的代谢。例如,缺乏运动、吸烟、饮酒等都可能导致骨量减少,引起骨盐量偏低。 需要注意的是,骨盐量偏低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等骨骼疾病,增加骨折的风险。因此,如果发现骨盐量偏低,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同时,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食物,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绝经后女性等高危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补钙和抗骨质疏松治疗。
2025-10-28 11:29:58 -
甲亢常用药有哪些
抗甲状腺药物包括丙硫氧嘧啶(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特殊人群需谨慎)、甲巯咪唑(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特殊人群需谨慎);放射性碘利用其释放β射线破坏甲状腺组织细胞,注意可能致甲减等并发症,儿童应用谨慎,孕妇禁忌;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可减轻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有禁忌人群,儿童使用需评估。 甲巯咪唑:同样是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的药物,作用机制与丙硫氧嘧啶类似,但它的半衰期相对较长,服用频率相对低一些。在特殊人群中,如孕妇,一般在妊娠早期等情况可能会根据具体病情权衡使用,儿童使用时也需要在医生严格指导下,关注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等方面的影响。 放射性碘 利用放射性碘被甲状腺摄取后释放出β射线,破坏甲状腺组织细胞,减少甲状腺激素的产生。对于一些不宜手术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复发等情况的患者可以考虑,但要注意放射性碘治疗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并发症,在儿童中的应用需要非常谨慎,因为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等,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绝对禁忌。 β受体阻滞剂 普萘洛尔:通过阻断β受体,减轻甲亢所致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心悸、多汗等。在甲亢伴有心动过速等症状时常用,但对于有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要避免使用,因为可能诱发哮喘发作,儿童使用时也需要评估其心肺功能等情况。
2025-10-28 11:28:55 -
做糖耐喝完糖水可以走动吗
做糖耐喝完糖水可适当走动,如慢走等轻度活动,能有一定益处,但要避免剧烈运动,特殊人群(孕妇、老年人群、有心血管疾病病史者)走动时需格外留意,剧烈运动或不当走动会干扰检测结果及带来不良后果。 适当走动的好处 适当走动不会对糖耐量检测结果造成严重干扰,还可能有一定益处。比如适当活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等,有助于身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但需注意活动应是轻度的,像慢走等,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可能会影响血糖的代谢,从而干扰糖耐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需避免的情况 对于特殊人群:孕妇做糖耐时,虽然可以适当走动,但要格外小心,避免摔倒等情况发生,因为孕妇身体负担较重,任何意外都可能带来不良后果;老年人群做糖耐时,由于身体机能相对较弱,走动时要注意步伐缓慢,防止因平衡能力下降等原因导致意外;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人群,走动时要关注自身身体感受,若出现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走动并休息,因为剧烈或不恰当的走动可能加重心血管负担。 从活动强度角度:不能进行快跑、跳绳等剧烈运动,剧烈运动时身体的应激状态会影响血糖的代谢过程,使得血糖数值不能真实反映身体的糖耐情况,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无法准确判断受检者的糖耐量水平。
2025-10-28 11:26:22 -
胃轻瘫是糖尿病的晚期吗
胃轻瘫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属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范畴,与糖尿病病程有关,非晚期标志,儿童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差也可引发,糖尿病患者高血糖、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等易致胃轻瘫,糖尿病患者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需重视血糖及胃肠道症状管理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患者出现胃轻瘫主要是由于自主神经病变,影响了胃肠道的神经支配,导致胃动力不足。其发生与糖尿病病程有一定关联,但不是糖尿病发展到晚期的特定标志。一般来说,糖尿病病程较长、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胃轻瘫,但即使是病程较短的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很差,也可能出现胃轻瘫。 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同样可能引发胃轻瘫,需要密切关注血糖情况以及胃肠道症状。在生活方式方面,糖尿病患者无论年龄、性别,若存在高血糖、不健康的饮食(如高脂、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等情况,都可能增加胃轻瘫的发生风险。而有糖尿病病史且出现早饱、腹胀、恶心、呕吐等胃轻瘫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评估,并非意味着糖尿病已至晚期,但需重视血糖控制及胃肠道症状的管理,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2025-10-28 11:2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