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对儿童生长发育落后、身材矮小、消瘦、肥胖、性早熟、青春期延迟、多饮、多尿、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减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引起的低钙、低磷血症和骨质松、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肌无力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向 Ta 提问
-
垂体瘤尿崩症怎么治疗
垂体瘤尿崩症的治疗包括激素替代治疗,常用去氨加压素;病因治疗,有手术指征者考虑手术,不能手术者可放疗;还有对症支持治疗,包括密切监测补液防止脱水或水中毒、定期监测电解质纠正异常,不同年龄患者治疗需综合考虑各自情况。 一、激素替代治疗 垂体瘤尿崩症主要是由于抗利尿激素(ADH)分泌不足引起,激素替代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方式,常用药物为去氨加压素,其可以作用于肾脏集合管,增加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对于儿童患者,需根据体重等情况谨慎选择合适剂型;成年患者也应根据病情调整剂量,以达到控制尿量的目的。 二、病因治疗 针对垂体瘤本身进行治疗是关键。如果垂体瘤有手术指征,如肿瘤较大压迫周围组织等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通过切除垂体瘤可能改善尿崩症状。对于不能手术的患者,可考虑放射治疗等。不同年龄患者手术或放疗的风险和预后有所不同,儿童患者手术需充分评估麻醉等风险,成年患者则要综合考虑身体状况等因素。 三、对症支持治疗 补液:密切监测患者的出入量,保证水分的合理补充,防止脱水或水中毒。对于儿童患者,要准确计算补液量,根据尿量等调整;成年患者也需根据自身情况,如有无其他基础疾病等调整补液速度和量。 电解质监测:尿崩症患者易出现电解质紊乱,需定期监测血钠、血钾等电解质水平,及时发现并纠正电解质异常。儿童和成年患者都要关注电解质情况,儿童因代谢等特点更需密切监测,防止影响生长发育等。
2025-10-20 11:57:29 -
甲状腺炎治疗挂什么科
甲状腺炎属内分泌系统疾病,通常挂内分泌科,医生会经问诊、查体及相关检查明确类型与严重程度制定方案,特殊情况或涉外科会诊,儿童及妊娠期患者也宜先挂内分泌科,其会综合多因素诊疗。 内分泌科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并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如甲状腺功能检查(包括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指标测定)、自身抗体检查(如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等)以及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来明确甲状腺炎的具体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进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比如甲状腺炎合并有颈部明显疼痛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者怀疑有甲状腺恶性病变等情况时,可能会涉及到外科会诊,但基础的甲状腺炎初始诊疗一般在内分泌科进行。 在儿童甲状腺炎患者中,同样首先建议挂内分泌科,儿童甲状腺炎可能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在儿童中的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内分泌科医生能够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等综合因素来进行更适合儿童的诊疗,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因素对甲状腺功能和治疗的影响等。对于妊娠期合并甲状腺炎的女性患者,内分泌科医生会特别关注甲状腺功能对妊娠的影响以及妊娠对甲状腺炎病情的影响,进行更为谨慎和全面的评估与治疗,因为妊娠期间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稳定对胎儿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需要内分泌科医生在兼顾妊娠生理变化的基础上处理甲状腺炎相关问题。
2025-10-20 11:54:29 -
尿酸高哪些食物不可以吃
高尿酸人群需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部分海鲜、浓肉汤;控制中等嘌呤食物摄入,像红肉、白肉、豆类及豆制品、菌菇类;尽量避免含糖饮料,绝对不能喝酒精类饮品,特殊人群如患糖尿病的尿酸高患者要控糖,老年人更要严格遵循以防健康问题。 部分中等嘌呤食物也需控制摄入 中等嘌呤食物过量食用也可能对尿酸水平产生影响,需要适量控制。常见的中等嘌呤食物包括猪肉、牛肉、羊肉等红肉,还有鸡肉、鸭肉等白肉;豆类及豆制品,如绿豆、红豆、黑豆以及豆腐、豆浆等;菌菇类,像香菇、平菇等。 含糖饮料要尽量避免 含糖饮料会影响尿酸代谢,例如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其中的糖分等成分会干扰尿酸的排泄过程,进而导致尿酸水平升高。 酒精类饮品绝对不能喝 酒精会抑制尿酸的排泄,并且还会促进尿酸的生成。无论是啤酒、白酒还是红酒,都会对尿酸代谢产生不良影响,痛风患者以及尿酸高的人群饮用酒精类饮品后,更容易出现尿酸波动,诱发痛风发作等情况。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患有糖尿病的尿酸高患者,在控制尿酸相关食物的同时,还需要特别注意糖分的摄入控制,因为高糖食物不仅影响尿酸还可能加重糖尿病病情;而对于老年人,由于其身体代谢功能相对较弱,在饮食上更要严格遵循上述原则,防止尿酸升高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如肾功能损害等。
2025-10-20 11:50:27 -
糖尿病能吃鱼吗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鱼,不同人群吃鱼有不同注意事项,一般患者选清蒸等方式,每天150-200克左右,合并肾病者依肾功能调整,老年者注意鱼软烂易消化且关注血糖,儿童要注意烹饪方式、控制总量保证营养均衡及关注血糖变化。 不同人群吃鱼的注意事项 一般糖尿病患者:选择清蒸、炖煮等烹饪方式,避免油炸等会增加油脂摄入的做法。每天可摄入150-200克左右的鱼类为宜,具体量可根据个人的血糖控制情况、体重、运动量等因素调整。 合并肾病的糖尿病患者:当糖尿病患者合并肾病时,需根据肾功能情况适当调整鱼类摄入。若肾功能轻度受损,可适量摄入优质动物蛋白来源的鱼类,但要控制量;若肾功能严重受损,需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此时鱼类的摄入也需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进行,因为过多蛋白质摄入会加重肾脏负担。 老年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消化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吃鱼时要注意将鱼做得更软烂,方便咀嚼和消化。同时,要注意搭配其他食物,保证营养均衡,并且密切关注食用后血糖的变化情况。 儿童糖尿病患者:儿童糖尿病患者吃鱼时同样要注意烹饪方式,选择清淡做法。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满足生长发育需求,鱼类是不错的蛋白质来源,但也要控制总量,避免因过量摄入导致体重过度增加等问题影响血糖控制。
2025-10-20 11:49:18 -
甲状腺炎能不能传染
甲状腺炎不具有传染性,其病因多样,包括自身免疫、感染等,不同类型甲状腺炎均非由具有传染性的病原体导致,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是自身免疫紊乱致甲状腺受损,感染性甲状腺炎是感染引发局部免疫反应但不具传染性,与甲状腺炎患者正常接触不会被传染。 不同类型甲状腺炎的相关情况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例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病),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紊乱,机体产生针对甲状腺的自身抗体,攻击甲状腺组织,从而引发炎症反应,这是自身免疫机制异常导致,与病原体传播无关。 感染性甲状腺炎: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甲状腺炎,像病毒感染导致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是因为病毒感染机体后,累及甲状腺,引发炎症,但这种炎症是感染引发的局部免疫反应,并非像传染病那样在人群中传播。例如病毒感染是通过呼吸道等途径侵入人体,但甲状腺炎本身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儿童患有甲状腺炎,其发病机制与成人有一定相似性,也是基于自身免疫或感染等因素,不存在传染给其他儿童的情况;孕妇患有甲状腺炎,同样是自身免疫或感染等自身相关因素导致,不会传染给腹中胎儿或身边其他人。在生活中与甲状腺炎患者正常接触、共同生活、工作等,不会被传染甲状腺炎。
2025-10-20 11:47: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