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静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对儿童生长发育落后、身材矮小、消瘦、肥胖、性早熟、青春期延迟、多饮、多尿、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减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引起的低钙、低磷血症和骨质松、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肌无力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对儿童生长发育落后、身材矮小、消瘦、肥胖、性早熟、青春期延迟、多饮、多尿、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减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引起的低钙、低磷血症和骨质松、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肌无力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展开
  • 甲功五项检查结果分析

    甲功五项包括T4、T3、TSH、FT4、FT3,各指标有不同意义且受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结果异常需结合临床症状、病史等综合判断,如TSH与FT3、FT4异常分别可能提示甲亢或甲减,特殊人群甲功异常需特殊评估。 T4: 意义:T4是甲状腺分泌的主要激素之一,大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仅少量呈游离状态。它能反映甲状腺的功能状态。 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妊娠、口服避孕药等情况可使T4升高;雄激素、低蛋白血症等可使T4降低。在儿童时期,甲状腺功能尚未完全成熟,T4水平与成人有差异,需要结合儿童的生长发育阶段来综合判断。 T3: 意义:T3的生物活性比T4高,约20%的T3来自甲状腺分泌,80%由外周组织的T4转化而来。它对维持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反映甲状腺功能的重要指标。 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儿童时期T3水平相对较低,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水平。女性在月经周期、妊娠等特殊时期,T3可能会有一定波动。 TSH: 意义:TSH是由垂体前叶分泌的激素,它能促进甲状腺细胞的增殖、甲状腺激素合成和释放,是反映甲状腺功能最敏感的指标。当甲状腺功能异常时,TSH往往最先出现变化。 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新生儿时期TSH水平相对较高,随着出生后甲状腺功能逐渐稳定,TSH会逐渐降至正常范围。一般情况下,男性和女性TSH水平差异不大,但在一些特殊情况,如妊娠期女性,TSH会有生理性降低。 FT4: 意义:FT4是甲状腺激素的活性形式,它不受血浆蛋白结合的影响,能直接反映甲状腺的功能状态,对于判断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具有重要价值。 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儿童的FT4水平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正常范围。女性在绝经期等特殊阶段,FT4可能会出现波动。 FT3: 意义:FT3同样是甲状腺激素的活性形式,能更直接地反映甲状腺功能的实际情况,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早期诊断中往往具有重要意义。 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儿童时期FT3水平与成人不同,需要依据儿童的正常参考范围来评估。一般来说,男性和女性FT3水平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差异不大,但在某些疾病状态下可能会有所不同。 当甲功五项结果出现异常时,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等综合判断。例如,若TSH降低,FT3、FT4升高,可能提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若TSH升高,FT3、FT4降低,可能提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于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出现甲功异常,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因为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儿童出现甲功异常则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先天性甲状腺疾病等情况,及时就医进一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025-10-17 12:49:33
  • 新生儿低血糖症该如何治疗

    新生儿低血糖的应对包括早期喂养,能进食的尽早喂母乳或配方奶;低血糖持续或严重时静脉补糖,根据情况调整速度,早产儿更需谨慎;病因治疗,内分泌疾病致低血糖用对应药物,遗传代谢病致低血糖针对性处理;特殊人群护理与监测,极低出生体重儿加强监测保暖,有高危因素新生儿密切关注血糖及观察相关情况。 一、早期喂养 对于能进食的新生儿低血糖,尽早开始喂养是关键。正常足月儿生后0.5-1小时即可开始喂母乳,早产儿可根据胎龄和吸吮、吞咽能力适当调整喂养时间。通过母乳喂养或配方奶喂养,可提供持续的葡萄糖供应,满足新生儿代谢需求,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例如,有研究表明早期合理喂养能有效维持新生儿血糖在正常范围。 二、静脉补糖 1.低血糖持续或严重时:当新生儿低血糖持续不缓解或血糖水平极低(如<2.2mmol/L)时,需进行静脉补糖。常用1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输注,输注速度应根据血糖情况进行调整,一般开始速度为6-8mg/(kg·min),然后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进行调整,使血糖逐渐回升并稳定在正常范围。在静脉补糖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2.早产儿特殊情况:早产儿由于自身糖原储备少,代谢调节功能不完善,更容易发生低血糖且低血糖持续时间可能更长。对于早产儿的静脉补糖,需要更加谨慎地调整输注速度和葡萄糖浓度,密切监测血糖,防止高血糖等并发症的发生。 三、病因治疗 1.内分泌疾病相关低血糖:如果新生儿低血糖是由内分泌疾病引起,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需要针对具体的内分泌疾病进行相应治疗。例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替代治疗,以纠正体内激素失衡,从而改善低血糖状况。 2.遗传代谢性疾病相关低血糖:对于由遗传代谢性疾病导致的低血糖,需要明确具体的遗传代谢病类型,然后进行针对性处理。比如半乳糖血症患儿需要限制乳糖摄入,给予无乳糖或低乳糖饮食等。在处理过程中,要全面考虑患儿的遗传病史对其代谢的影响,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四、特殊人群护理与监测 1.极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低血糖的风险更高,且病情变化更快。在护理过程中,要加强血糖监测,通常需要更频繁地进行血糖测定,如每1-2小时监测一次。同时,要注意保暖,维持患儿体温稳定,因为体温不稳定会影响新生儿的代谢率,进而影响血糖水平。 2.有高危因素新生儿:对于有低血糖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如母亲有糖尿病、早产儿、小于胎龄儿等,从出生后就要密切关注血糖情况,提前做好喂养准备,一旦发现血糖异常及时处理。在护理过程中,要加强对这些新生儿的观察,包括生命体征、喂养情况等,为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025-10-17 12:48:49
  • 1厘米大小的甲状腺结节能引起哪些不适

    甲状腺结节多数1厘米时可在体检偶然发现且多为良性无症状,有压迫气管致呼吸不畅、压迫食管现吞咽梗阻感、压迫喉返神经致声音嘶哑等压迫相关不适,高功能腺瘤等可致甲亢现心悸多汗手抖消瘦等,部分结节可致甲减现乏力畏寒嗜睡水肿等,儿童期恶性风险高需密切监测,老年人恶性概率高且不适易被掩盖需加强复查评估,妊娠期女性结节因激素变化需关注对甲功影响及自身症状不典型。 一、无症状情况 多数1厘米大小的甲状腺结节可无明显不适,患者通常在体检行甲状腺超声等检查时偶然发现,此阶段结节多为良性且未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或未引发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无主观不适症状。 二、压迫相关不适 1.压迫气管:若结节位置偏向气管旁且有一定生长,可能压迫气管,尤其在剧烈活动或结节快速增大时,患者可出现呼吸不畅,表现为吸气或呼气时感气促,严重时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儿童患者因气道较窄,压迫症状可能更易凸显。 2.压迫食管:当结节向食管方向生长压迫食管时,患者可出现吞咽梗阻感,进食固体食物时可能有轻微阻挡感,但一般不影响正常进食,老年人因食管蠕动功能可能稍差,该症状可能相对更易察觉。 3.压迫喉返神经:若结节压迫喉返神经,可导致声音嘶哑,多见于结节长期存在且对神经持续刺激的情况,女性患者因发声需求可能更关注此症状变化。 三、甲状腺功能异常相关不适 1.甲状腺功能亢进:若结节为高功能腺瘤等可自主分泌甲状腺激素的类型,1厘米大小结节也可能引发甲亢相关症状,如心悸(心率加快,可超过100次/分钟)、多汗(即使环境温度不高也易出汗)、手抖(持物时明显)、消瘦(体重无明显原因下降)等,青少年患者因代谢旺盛,甲亢症状可能更明显。 2.甲状腺功能减退:部分甲状腺结节可影响甲状腺整体功能,导致甲减,患者出现乏力(全身疲倦感,活动耐力下降)、畏寒、嗜睡、水肿(尤其眼睑、下肢等部位)等症状,老年人因基础代谢率低,甲减相关症状可能更隐匿,易被忽视。 四、特殊人群特点 1.儿童:儿童期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相对较高,1厘米结节需更密切监测,虽初期可能无明显不适,但恶性结节可能随时间进展出现压迫或其他异常表现,家长需格外关注儿童颈部变化及生长发育情况。 2.老年人:老年人甲状腺结节恶性概率高于中青年,1厘米结节需警惕恶性可能,且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即使结节引发轻微不适也可能被其他基础疾病掩盖,需加强定期复查及综合评估。 3.妊娠期女性:妊娠期甲状腺结节可能因激素变化影响而发生变化,1厘米结节需关注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若引发甲亢或甲减可能影响胎儿发育,需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及结节情况,孕妇自身可能因代谢改变出现相关症状的不典型表现。

    2025-10-17 12:47:27
  • 情绪平静的甲亢能自愈吗

    甲亢是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甲状腺激素致机体代谢亢进等的疾病,情绪平静的甲亢一般难自愈,其转归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确诊后通常需药物、放射性碘或手术等医疗干预来控制病情,不能依靠自愈,需据个体情况采取相应治疗管理措施。 情绪平静的甲亢自愈情况分析 一般来说情绪平静的甲亢也很难自愈。甲亢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系统紊乱有关,体内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甲状腺组织,导致甲状腺激素过度分泌。从医学研究来看,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情绪平静的甲亢可以自然恢复正常。多数情况下需要通过医疗干预来控制病情。例如,相关的临床研究发现,甲亢患者体内的甲状腺相关抗体水平通常会异常升高,如促甲状腺受体抗体等,这些抗体持续存在会持续刺激甲状腺,使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状态难以自行缓解。 影响甲亢病情转归的因素 年龄方面:儿童和青少年患甲亢时,病情的发展和转归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甲亢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等多方面,而且自身免疫调节相对成人更不稳定,相比情绪平静的成人甲亢,自愈的可能性更低;而老年甲亢患者,身体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自身修复和调节能力下降,也很难依靠自身自愈,往往需要及时干预。 性别方面:女性患甲亢的概率相对较高,这与女性的内分泌特点等有关。但无论男女,情绪平静的甲亢都不会自行痊愈,女性甲亢患者同样需要规范治疗来控制甲状腺激素水平。 生活方式方面:即使情绪平静,如果患者存在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长期过度劳累、作息不规律等,会进一步影响身体的免疫功能和内分泌调节,不利于甲亢病情的自行缓解。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作息、适度运动等,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手段,而不能使甲亢自愈。 病史方面:如果患者既往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如桥本甲状腺炎等,那么合并甲亢时,病情更不容易自愈,因为自身免疫紊乱的基础已经存在,甲状腺受到的异常免疫攻击持续存在。 甲亢的医疗干预措施 一旦确诊为甲亢,通常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如抗甲状腺药物等)、放射性碘治疗或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是通过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来控制病情,但需要规范用药并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等指标来调整治疗方案;放射性碘治疗是利用放射性碘被甲状腺摄取后破坏部分甲状腺组织,减少甲状腺激素分泌;手术治疗则是直接切除部分甲状腺组织。这些医疗干预措施都是基于科学的临床研究和验证,能够有效地控制甲亢病情,使甲状腺功能逐渐恢复正常,而不是依靠自愈。 总之,情绪平静的甲亢一般不能自愈,需要积极就医,通过规范的医疗手段进行干预来控制病情,同时要充分考虑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对病情的影响,采取相应的个体化治疗和管理措施。

    2025-10-17 12:45:41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可以喝茶吗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可适量饮茶,一般淡茶无明显不良影响,不同茶类如绿茶、红茶适量饮用淡茶通常可行,但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老年患者要控制量和浓度,合并其他疾病者需谨慎,儿童一般不建议饮茶,需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调整饮茶以保健康。 一、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适量饮茶的一般情况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可以适量喝茶,但需要注意茶的种类和饮用方式等因素。一般来说,适量饮用淡茶通常不会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病情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茶叶中含有茶多酚等成分,不过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正常饮用淡茶会直接干扰甲状腺激素的代谢等关键生理过程。例如,有研究并未发现适量饮茶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出现异常波动等情况。 二、不同茶类的具体影响 绿茶:绿茶中茶多酚含量相对较高,但只要不是大量饮用浓茶,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而言,适量饮用绿茶一般是可行的。绿茶中的抗氧化成分等可能对身体有一定益处,只要控制好饮用量和浓度,不会对病情造成负面影响。 红茶:红茶经过发酵等工艺,其成分与绿茶有所不同,同样,适量饮用淡红茶通常也不会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产生明显不良作用。不过,同样要避免饮用过浓的红茶,因为过浓的茶可能会影响睡眠等,而睡眠不佳可能会间接影响身体的整体代谢,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康复可能有一定不利影响,因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本身可能存在代谢减缓等情况,良好的睡眠是身体恢复的重要保障。 三、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老年患者代谢相对缓慢,在饮茶时更要注意控制量和浓度。因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弱,过量饮用浓茶可能会引起心悸等不适症状,虽然一般不会直接影响甲状腺功能,但可能会干扰老年人的整体身体舒适度。所以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建议饮用淡茶,且每次饮用量不宜过多。 合并其他疾病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如果患者还合并有胃肠道疾病等,饮茶时需要更加谨慎。例如,合并胃溃疡的患者,过浓的茶可能会刺激胃酸分泌,加重胃肠道不适。此时饮茶更要遵循适量、清淡的原则,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具体病情来调整饮茶相关事宜。 儿童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儿童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由于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生理功能尚未完全成熟,一般不建议饮茶。因为茶中的一些成分可能会对儿童尚未发育完善的身体机能产生未知的潜在影响,为了保障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应避免儿童接触茶类饮品。 总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可以喝茶,但要注意适量、选择淡茶,并根据自身的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调整,以确保饮茶不会对病情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保障身体的整体健康状态。

    2025-10-17 12:44:1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