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专长于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喘息性疾病、先天性心肺畸形以及电子支气管镜。肺炎,哮喘,肺结核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呼吸科主任。
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十七届呼吸学组委员
美国胸科协会会员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免疫协作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第十七届委员会儿科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第十六届分会儿科委员会委员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分会儿童呼吸介入组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第一届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微生物协会人兽共患病原学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生物医学学工程协会儿科与临床工程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罕见病学分会呼吸病学组副组长
广东省胸科协会儿科呼吸介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展开-
铁锈色痰常见于大叶性肺炎的哪期
大叶性肺炎分四期,红色肝变期发病后3-4天出现,肺泡腔大量红细胞渗出,被巨噬细胞吞噬崩解形成含铁血黄素致痰液铁锈色,儿童症状不典型、病情变化快需密切观察,成年人有明显寒战高热胸痛等要休息通风配合治疗,老年人反应弱易现严重并发症需加强护理监测生命体征。 红色肝变期的病理特征 在红色肝变期,肺组织质地变实,外观呈红色,镜下可见肺泡间隔内毛细血管仍处于扩张充血状态,肺泡腔内充满大量的红细胞、一定量的纤维素、中性粒细胞和少量巨噬细胞。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后,经过一系列的代谢变化,其中的血红蛋白转化为含铁血黄素,当患者咳嗽将痰液咳出时,就表现为铁锈色痰。 不同人群在大叶性肺炎红色肝变期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大叶性肺炎红色肝变期时,可能症状相对不典型,但同样会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表现。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和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病情变化可能较为迅速,需要密切观察体温、呼吸等情况,一旦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表现需及时就医。 成年人:成年人在红色肝变期可能会有较为明显的寒战、高热、胸痛等症状,此时应注意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积极配合治疗,按时用药(若涉及抗感染等治疗时)。 老年人:老年人大叶性肺炎红色肝变期时,机体的反应可能不如年轻人强烈,发热可能不典型,更易出现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要加强护理,定期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2025-08-06 15:21:44 -
高烧低烧的温度范围
高烧是口腔温度达39.1℃~41℃,可能由严重感染等引起,儿童高烧易惊厥且有基础疾病时需密切关注;低烧是口腔温度在37.3℃~38℃,由多种原因引起,老年人低烧不易察觉且可能是严重疾病早期表现,长期吸烟酗酒人群易低烧需调整生活方式排查原因。 一、高烧的温度范围 通常来说,当口腔温度达到39.1℃~41℃时被界定为高烧。高烧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比如严重的感染性疾病等。在儿童群体中,由于儿童的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当处于高烧状态时,相比成人可能更容易出现惊厥等严重情况,这是因为儿童的神经系统对体温变化的耐受性相对较差,过高的体温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如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高烧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需要更加密切地关注体温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二、低烧的温度范围 低烧一般指口腔温度在37.3℃~38℃之间。引起低烧的原因较为多样,可能是一些慢性感染性疾病,像结核病等,也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情况。对于老年人,由于老年人的机体功能衰退,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在出现低烧时可能不易被察觉,而且老年人的基础疾病相对较多,低烧可能是某些严重疾病的早期表现,需要格外警惕。对于生活方式不健康,长期吸烟、酗酒的人群,其身体的免疫功能可能受到影响,也更容易出现低烧的情况,需要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改善身体状况,进一步排查低烧的原因。
2025-08-06 15:18:30 -
什么叫肺痨
肺痨为中医病名等同西医肺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经呼吸道传播呈慢性进程有咳嗽咳痰咯血低热盗汗消瘦等症状,因感染痨虫结合正气虚弱发病,儿童免疫力低症状不典型需留意隔离,老年人机能衰退症状不典型需借助检查诊断,免疫力低下人群风险高需加强管理,可通过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查、胸X线CT、结核菌素试验诊断,治疗以抗结核药物为主遵循规范全程适量联合原则并结合休息营养等一般治疗。 一、病因机制 肺痨主要因感染“痨虫”,再结合正气虚弱等因素而发病。结核分枝杆菌入侵人体后,若机体免疫力低下,就会引发肺部及其他脏器病变。 二、人群差异及影响 儿童:儿童免疫力相对低下,感染后可能因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需特别留意其有无低热、咳嗽、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且要做好隔离防护以避免传播给他人。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感染肺痨后症状可能不典型,如发热不明显,更需借助胸部影像学等检查早期诊断。 免疫力低下人群: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人群,感染肺痨风险较高,需加强健康管理与预防措施。 三、诊断方法 可通过痰涂片查找抗酸杆菌、胸部X线或CT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等辅助诊断,其中痰结核菌检查是确诊肺痨的重要依据。 四、治疗原则 治疗以抗结核药物为主,需遵循规范、全程、适量、联合的治疗原则,同时注重休息、加强营养等一般治疗,以提升机体抵抗力,促进康复。
2025-08-06 15:11:40 -
肺部真菌感染白细胞
肺部真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无固定特异性变化部分可正常部分可降低少数可升高白细胞分类中中性粒细胞比例有相应改变部分正常有继发感染时升高免疫差时降低儿童及老年人变化不典型需结合其他检查鉴别。 一、肺部真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的特点 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白细胞总数无固定特异性变化。部分患者白细胞总数可处于正常范围,此因真菌感染的免疫反应机制复杂,机体炎症反应未必首先体现为白细胞总数显著升高;部分患者可出现白细胞总数降低,这与真菌感染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抑等因素相关,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艾滋病晚期等严重免疫缺陷者,机体对真菌免疫应答弱,白细胞总数易降低;少数患者可出现白细胞总数升高,此多为机体对真菌感染有一定炎症反应的表现,但一般较细菌感染时升高程度轻。 二、白细胞分类的变化 在白细胞分类中,中性粒细胞比例有相应改变。部分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性粒细胞比例可正常,若存在继发细菌感染等情况,中性粒细胞比例可升高;而在单纯肺部真菌感染且免疫功能较差的患者中,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降低,此与真菌感染影响骨髓造血功能及免疫细胞正常分化等过程有关。对于儿童患者,因其免疫系统发育未完善,肺部真菌感染时白细胞及分类变化更不典型,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定;老年人肺部真菌感染时,因免疫功能衰退等因素,白细胞及分类变化亦可能不明显,需注意与其他肺部疾病鉴别。
2025-08-06 15:07:08 -
肺部真菌感染传染吗
外源性肺部真菌感染因吸入环境真菌孢子等不具人际传染性,内源性由自身正常菌群在免疫低下时繁殖致病也无传染性,免疫力严重低下人群需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通风避免接触发霉潮湿环境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提升免疫力以降低感染风险。 一、外源性肺部真菌感染通常不具传染性 外源性肺部真菌感染主要是因机体吸入环境中存在的真菌孢子或菌丝等所致,例如曲霉菌、毛霉菌等常见真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此类真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但其传播方式并非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而是通过空气传播等环境接触途径引发感染,一般不具备人际传染特性。 二、内源性肺部真菌感染一般无传染性 内源性肺部真菌感染是机体自身正常菌群中的真菌在免疫功能低下等特定条件下大量繁殖致病,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破坏菌群平衡、患有免疫缺陷疾病(如艾滋病)导致免疫功能受损等情况,此类真菌原本就寄生于人体,并非从外界传染而来,所以通常不具有传染性。 三、特殊人群需关注感染风险及防护 对于免疫力严重低下人群,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重度营养不良者等,自身抵御真菌的能力较弱,虽肺部真菌感染本身不具传染性,但仍需注意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通风,避免接触大量发霉潮湿的环境以降低外源性真菌吸入风险;同时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通过合理营养支持等方式提升自身免疫力,从而减少内源性真菌异常增殖致病的可能。
2025-08-06 15:01:06